王生智 戴香語
摘要:電影是第二種媒體、第一種電子媒體。早期的電影是紀(jì)實性的實況電影、新聞電影與新聞記錄電影,它們在美國媒體發(fā)展史中彰顯了強大的新聞報道能力與公共領(lǐng)域建構(gòu)能力,一度成為報紙的重要競爭對象,所開創(chuàng)的新聞報道方式為電視所沿用,最終成為改變美國電影法律地位的重要內(nèi)因,使電影成為言論,享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這個進程體現(xiàn)在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審理的電影判例之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對電影屬性與法律地位的觀點的轉(zhuǎn)變的內(nèi)在動力即來自新聞記錄電影強大的新聞報道能力。在電影案件的審判中,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創(chuàng)造性地在電影與其他媒體之間建立類比關(guān)系,使用類比推理的法律方法,體現(xiàn)了能動主義的司法理念。
關(guān)鍵詞:新聞記錄電影;電影屬性;電影法律地位;合眾判決;圣跡判決
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22)04-0062-11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2.04.008
19世紀(jì)電影的發(fā)明和商業(yè)化運用的影響不僅超過了各項新傳播技術(shù),也帶來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問題,[1]而根本問題是電影的憲法地位,即憲法是否保護電影自由。電影的憲法地位決定于電影屬性,即電影是行為還是言論。在美國,電影憲法地位問題突出地體現(xiàn)在兩個案件的審判中:合眾制片公司起訴俄亥俄州工業(yè)委員會(Mutual Film Corp.v.Industrial Commission of Ohio,1915,本文簡稱“合眾判決”),①約瑟夫·伯斯汀公司訴威爾遜(Joseph Burstyn,Inc.v.Wilson,1952,本文簡稱“圣跡判決”)。②
1915年,因不滿俄亥俄州工業(yè)委員會(Industrial Commission of Ohio)對其電影膠片跨州貿(mào)易的限制,合眾制片公司先后向俄亥俄州和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起訴俄亥俄州工業(yè)委員會(Mutual Film Corp.v.Industrial Commission of Ohio),這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例里程碑式案件——合眾案。該案的核心問題便是電影的憲法地位。該案的判決第一次就電影屬性表達了三個觀點:其一,電影是雜耍,是行為,而非言論;其二,電影主要功能是娛樂,既非傳播信息,也不是表達觀點;其二,電影是為獲取利潤而存在的商業(yè),而非信息傳播機構(gòu);其三,電影具有致害能力(capacity for evil),沒有教育功能。
37年后,合眾判決的先例被圣跡判決否定了。1950年代,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執(zhí)導(dǎo)的影片《圣跡》(The Miracle)在美國上映。電影中智力遲鈍的農(nóng)婦堅信強奸自己的陌生人是使徒圣約瑟。宗教機構(gòu)譴責(zé)這個情節(jié)是對上帝的褻瀆。紐約州率先禁止放映這部電影。發(fā)行商約瑟夫·伯斯汀(Joseph Burstyn)以侵犯表達自由為訴求,以其公司名義提起侵權(quán)之訴,此即圣跡案。一審紐約州法院判決伯斯汀敗訴。經(jīng)伯斯汀上訴,1952年5月聯(lián)邦最高法院改判伯斯汀勝訴。在圣跡判決書中,大法官克拉克(Tom Clark)撰寫多數(shù)意見,做出兩個重要裁定:其一,電影是“傳播觀點的重要媒體”,電影構(gòu)成憲法上的表達,所以電影內(nèi)容受憲法第一、四修正案保護;其二,正因為電影內(nèi)容受憲法保護,所以給各州的映前檢查設(shè)置嚴(yán)格的程序和實體標(biāo)準(zhǔn):從檢查程序上,只有在特殊情況下(exceptional cases),各州方可對電影實施映前限制 (prior restraint),并且由各州承擔(dān)舉證責(zé)任;從檢查實體標(biāo)準(zhǔn)上,各州不得以褻瀆宗教為理由查禁電影。
在圣跡判決中,具有革命性的結(jié)論是將電影界定為“表達”(expression),推翻了合眾判決的結(jié)論——電影是“行為”。從合眾判決到圣跡判決,電影屬性由“行為”(conduct/action)變?yōu)椤氨磉_”(expression/speech),電影憲法地位從不受憲法保護到受憲法保護。那么,是哪些內(nèi)外因素促成了這種轉(zhuǎn)變?已有研究對諸多外因做了分析,但是未對內(nèi)因——新聞記錄電影所發(fā)揮的重要內(nèi)生推動力——加以研究,這是本文的研究緣起,由此衍生出本文的研究問題,即新聞記錄電影在改變電影憲法地位的進程中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一、從“雜?!?、新聞電影到新聞記錄電影
19世紀(jì)末,人們發(fā)明并開始放映電影。1895年11月1日,斯科拉達諾夫斯基家族(Skladanowsky)的兄弟倆馬克斯(Max)和埃米爾(Emil)在柏林放映了一段15分鐘的電影。1897年,兄弟倆在歐洲巡回放映電影。同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家族(Lumière)的奧古斯特(Auguste,1862—1954)與路易(Louis,1864—1948)使用自制的活動電影機(Cinématographe),為正在舉辦的“印度沙龍”放映了自拍的10部短片(表1)。[2]
1891年,發(fā)明家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和助手迪克生(William Kennedy-Laurie Dickson)發(fā)明了活動電影攝影機(Kinetograph Camera)該詞來源于希臘詞根 kineto(活動)和 scopos(觀看)。盡管愛迪生享有全部專利權(quán),但是也有人認為這兩個設(shè)備的真正的發(fā)明人是迪克生。愛迪生的貢獻是提供創(chuàng)意并啟動實驗,迪克生是大部分試驗的實際完成人。和活動電影放映機觀影箱(Kinetoscope Viewing Box),并申請了專利,從1896年起用來播放自制電影。
在英國,電影先驅(qū)羅伯特·保羅(Robert Paul)與伯特·愛克雷斯(Birt Acres)從1895年起先后為重要新聞事件拍攝了電影:德國基爾運河開航儀式(1895)、尼古拉二世登基儀式(1896)、裴思夢(Persimmon)與威爾士王子愛德華的賽馬比賽(1896)、鮑勃(Bob Fitzsimmons)與吉姆(Jim Corbett)之間的拳擊比賽(1897)、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1901)。
上述短片都是黑白無聲實況電影(actuality-film)。所謂實況電影是日常生活和人物活動的忠實記錄。真實性是實況電影的最大特征,采用固定機位拍攝,不加以任何后期剪輯,可以說是真實世界的“客觀報道”。
除了實況電影之外,新聞電影(news film)與新聞記錄電影(newsreel)也依次先后出現(xiàn),但是時間間隔不長,實況電影與新聞電影甚至同步出現(xiàn)。三者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時長、內(nèi)容、是否有剪輯、是否有導(dǎo)演。在時長上,實況電影、新聞電影與新聞記錄電影分別為1分鐘以內(nèi)、1~3分鐘、3分鐘以上。在內(nèi)容上,實況電影僅拍攝的是沒有新聞價值的日常動作或場景,新聞電影與新聞記錄電影拍攝的是有新聞性的事件。在是否有導(dǎo)演和剪輯上,實況電影是沒有導(dǎo)演和剪輯的原樣錄像,部分新聞電影和所有的新聞記錄電影有導(dǎo)演和剪輯。
繼斯科拉達諾夫斯基兄弟與盧米埃爾兄弟開風(fēng)氣之先后,法國另一對兄弟——查爾斯·百代(Charles Pathé,1863—1957)與哥哥愛米爾·百代于1896年在法國創(chuàng)辦百代電影公司,1908年開始制作新聞電影(news film)。新聞電影是根據(jù)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和人物拍攝的電影,拍攝對象是新聞學(xué)意義上的新聞事件。
從20世紀(jì)初開始,新聞電影逐漸演變?yōu)樾侣動涗涬娪埃⒅饾u成為有利可圖的產(chǎn)業(yè)。新聞記錄電影時長大約7~10分鐘,每期通常講述6~12個故事,主題包括自然災(zāi)害、時裝表演、皇家婚禮、賽馬等,每周放映兩次,有的還有周末版和特別版。到1920年代中期,美國每周大約發(fā)行6部全國性的新聞記錄電影,全美18000多家電影院中,85%~90%每周至少放映一部新聞記錄電影。[3] 到1918年,美國形成四家大型新聞電影公司:百代(Pathé,1911—1956)、赫斯特(Hearst,1914—1967)、環(huán)球(Universal,1912—1967)、??怂梗‵ox,1919—1963)。1930年代,美國新增大型新聞記錄電影公司派拉蒙(Paramount,1927—1957),時代雜志公司投資拍攝了系列記錄電影《時代的前進》(March of Time)?!稌r代的前進》在堅持選題的新聞性與影片營銷上做得很成功,以至于1937年有5萬家電影院購買了《時代的前進》系列新聞記錄電影。
1930年代,美國新聞記錄電影的繁榮不僅體現(xiàn)在上述制作能力方面,“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突發(fā)新聞事件的時候,只有少于兩三家攝影機在場的情況已經(jīng)很稀少了”[4],也體現(xiàn)在放映方面。[5]1929年,位于紐約時代廣場的大使電影院(The Embassy Theatre)被改造成美國第一家新聞記錄電影院,擁有600個座位,開業(yè)第一年即獲利15萬美元。[6]為了維持入座率,大使電影院實行循環(huán)賣票的銷售策略。門票是25美分,可以在上午10點到午夜期間,觀看一個小時福克斯新聞記錄電影。大使電影院第一周每天賣出700張站票與坐票。大使電影院的成功刺激了一批效仿者,全國各地陸續(xù)開辦了30余家新聞記錄電影院。[7]
新聞記錄電影制作與放映能力的提升,吸引了大量的電影觀眾。在1930—1940年代,美國人觀看電影的支出超過其他娛樂開支。[8]在1922—1930年間,美國人看電影的頻率增加了一倍,每周共有9000萬張電影票售出,這意味著1930年美國總?cè)丝诘?7%~73%每周看新聞記錄電影。[9]1946年??怂闺娪靶侣勗?7個國家放映,每周觀眾達到2億人,[10]約占當(dāng)時世界總?cè)丝诘?%,超過當(dāng)前全世界受眾最多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BBC World News,后者在2008年每周觀眾人數(shù)占世界總?cè)丝诘?.2%。1940—1950年代電視流行后,新聞記錄電影的觀眾數(shù)量逐漸下降。1960年代是美國電視黃金時期,三個夜間電視新聞節(jié)目每周的觀眾人數(shù)約為總?cè)丝诘?/3,2006年這個比例降到86%,大約2600萬人。這說明20世紀(jì)前半葉,新聞記錄電影的觀眾數(shù)量與1960年代的電視觀眾一樣多,是21世紀(jì)早期電視新聞觀眾數(shù)量的三倍。
二、新聞記錄電影的報道內(nèi)容
新聞記錄電影的主要內(nèi)容是戰(zhàn)爭、體育、時尚、奇觀、軼事等,之所以將前述素材作為主要內(nèi)容,主要基于電影公司回收制作成本的考量。新聞記錄電影制作成本高,電影需要發(fā)行一定的周期,放映一定的次數(shù),電影公司才能回收成本。新聞記錄電影通常每周放映兩次,在少量首映電影院放映三四天,再轉(zhuǎn)移到其他電影院二次放映,最后轉(zhuǎn)移到鎳幣電影院第三輪放映。由于一般性的日常新聞“保鮮性”弱,首映后觀眾即失去興趣,二輪三輪放映新聞價值會降低,難以吸引觀眾,最終導(dǎo)致無法收回制作成本。戰(zhàn)爭、體育、時尚、奇觀、軼事等素材不僅新聞源充足,而且新聞價值高,經(jīng)過二輪三輪放映后仍然能夠吸引觀眾,使電影院能夠維持較好的上座率,取得較好的票房收入。如果以二戰(zhàn)為界,新聞記錄電影在二戰(zhàn)前后拍攝重點略有不同。在二戰(zhàn)前,新聞記錄電影主要拍攝人類生活的反常情況和奇聞趣事,如刺殺、自然災(zāi)害、奇聞、事故、戰(zhàn)爭(表2)。
二戰(zhàn)后,新聞記錄電影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發(fā)生了變化,純娛樂內(nèi)容與日常瑣事減少,戰(zhàn)爭新聞大幅度增加,新聞記錄電影成為觀眾了解戰(zhàn)爭的首選媒體。[11] 體育報道在美國新聞記錄電影中所占比例,1941年為26%,二戰(zhàn)期間降至9%。二戰(zhàn)新聞?wù)济绹侣動涗涬娪暗谋壤?941、1943、1944、1945年分別為21%、46%、54%、48%。
下文以四項重點內(nèi)容為例,詳細分析新聞記錄電影的內(nèi)容。
(一) 侵華日軍轟炸上海
從1931至1945年,日本對華發(fā)起侵略戰(zhàn)爭。美國新聞記錄電影公司對這場侵華戰(zhàn)爭做了大量報道。從1937年8月至1938年1月,美高梅電影公司在“今日新聞”(News of the Day)與“環(huán)球新聞記錄電影”(Universal Newsreel)兩個欄目中,安排固定的時間報道日本侵華戰(zhàn)爭,特別報道了日本侵華戰(zhàn)爭對中國婦女與兒童的獸行。
1937年8月28日,侵華日軍對上海非租界地區(qū)展開戰(zhàn)略轟炸,犧牲的上海市民共達千人左右,史稱“血腥星期六”(Bloody Saturday)。轟炸過后,一個小男孩坐在上海南站的一片廢墟中哭泣。攝影師王海升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將其命名為《血腥星期六》(又名Shanghai Baby),提供給美高梅的新聞記錄電影欄目“今日新聞”。
美國數(shù)百家報紙刊登了這張照片,《生活》周刊也發(fā)表了圖片報道。讀者數(shù)量達到1.36億。照片震驚了美國與世界輿論。許多人認為,該照片是促使美國民眾反對日本侵華的關(guān)鍵因素。
(二)侵華日軍轟炸美國軍艦帕奈號
1937年,在侵華日軍侵略南京之前,美國巡邏艦帕奈號(Panay)開到南京,準(zhǔn)備將滯留在南京的美國公民接運至安全地區(qū)。12月12日下午1點30分,6架日本飛機突然轟炸帕奈號,軍艦上的幾十人受傷,其中3人不治而亡。事件發(fā)生時,環(huán)球電影公司的諾曼·艾雷(Norman Alley)、福克斯電影公司(Fox Movietone) 的埃里克·梅耶爾(Eric Mayell)等記者正在帕奈號上,艾雷與梅耶爾用攝影機拍下了轟炸全過程和美國人從南京撤退的過程。
1937年發(fā)生的帕奈號事件是美國對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的轉(zhuǎn)折點。民意測驗表明,美國人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度加大,認為日本是侵略者。雖然不能把這種民意的轉(zhuǎn)變歸功于新聞記錄電影攝影師,但是幾名攝影師對爆炸現(xiàn)場的拍攝成為美國人集體圍觀這場戰(zhàn)爭的媒介。
(三)林德伯格返回紐約
1927年5月20日,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駕駛單引擎飛機圣路易精神號,從紐約市羅斯福機場起飛,5月21日順利抵達巴黎-勒布爾熱機場,成為歷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14日,他駕機返回紐約,受到媒體與約350萬人市民的夾道迎接。[12]
新聞記錄電影公司派出了眾多攝影師,其中一家公司派出了25名攝影師。百代公司對林德伯格出發(fā)與返回做了7430,000英尺的膠片報道,使他成為歷史上被電影拍攝最多的人。紐約時報稱,新聞記錄電影在紐約街頭對林德伯格的現(xiàn)場報道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現(xiàn)場有6000人站起來,歡呼,喝彩,聲音淹沒了現(xiàn)場錄音設(shè)備的聲音?!盵13]據(jù)《綜藝》(Variety)雜志估計,新聞記錄電影公司在報道林德伯格返回紐約上花費75000美元。國際電影公司(international)甚至租用了一列火車從華盛頓開往紐約。這列火車有三節(jié)車廂,分別用作底片沖洗暗室、膠片剪輯室、影片編輯室?;疖嚨竭_紐約后,立即用6輛汽車將6個膠片送往曼哈頓的電影院放映。從現(xiàn)場拍攝到電影院放映,時間間隔不到4個小時,取得較高的時效性。
新聞記錄電影對林德伯格的報道,在電影史上完成了兩個創(chuàng)舉:改變了新聞記錄電影不能創(chuàng)造票房收入的局面,[14]第一次用聲音報道公共事件。雖然早在1900年巴黎第一次放映了有聲實況電影,但是直到1910年同步聲音技術(shù)才逐漸成熟。第一次將穩(wěn)定的聲音技術(shù)運用于新聞記錄電影,報道重要新聞事件的嘗試是將錄音設(shè)備放置在紐約街頭,現(xiàn)場同步報道林德伯格返回紐約。
(四)小林德伯格綁架案
1932年,飛行員林德伯格幾個月大的嬰兒在新澤西家中被綁架并慘遭撕票。該案件震驚美國,輿論視之為“世紀(jì)犯罪”,罪犯豪夫曼(Bruno Richard Hauptmann)被判處死刑。新聞記錄電影報道對孩子被綁架、尋找孩子、案件偵破、審訊豪夫曼都做了詳實的現(xiàn)場報道,還向世人展示了罪犯的犯罪證據(jù)。案件審判在新澤西州的弗萊明頓(Flemington)進行。由于新聞記錄電影與其他媒體的現(xiàn)場報道,案件審判變成一次媒體事件。上千名記者涌入弗萊明頓,導(dǎo)致弗萊明頓人口增加了30%。人們甚至翻墻越窗進入法庭現(xiàn)場。[15]
為了給新聞記錄電影的庭審報道提供通信技術(shù)支持,西聯(lián)與其他電訊公司按照100萬人口的城市標(biāo)準(zhǔn),在弗萊明頓安裝了電報設(shè)備。法庭在每個可以利用的角落都放置了打字機與電話亭,攝影師獲準(zhǔn)在休庭期間拍攝現(xiàn)場。[16]百代電影公司在街道中架設(shè)攝影機,現(xiàn)場采訪行人對案件的看法。[17]對于審判結(jié)果,一些新聞記錄電影公司準(zhǔn)備了豪夫曼被判有罪或者無罪兩套報道方案。審判結(jié)果宣布后5分鐘,數(shù)百家新聞記錄電影院即接到電報通知,同時播放審判結(jié)果。[18]
媒體對庭審的過度報道將悲劇異化為一場媒體表演,引發(fā)了民眾對媒體審判的擔(dān)憂。在本案檢察官大衛(wèi)·韋倫茨(David Wilentz)與華爾街大銀行的壓力之下,??怂购团衫晒境坊財z影師,但是赫斯特(Hearst)和都市之聲(Metrotone)僅撤回了派到紐約與新澤西的攝影記者,百代與環(huán)球公司仍然繼續(xù)向全國電影院發(fā)行所拍攝膠片。[19]
三、新聞記錄電影的報道方式
電影、電臺、電視開始實驗性廣播的時間分別是1895、1906、1925年,大規(guī)模商業(yè)應(yīng)用始于1910、1920、1930年代,電臺與電視的實驗性播出與大規(guī)模商業(yè)應(yīng)用均晚于電影。從19世紀(jì)末到20世紀(jì)30年代,由于當(dāng)時只有報刊與電影這兩種大眾媒體,所以新聞記錄電影對新聞報道方式的探索主要是學(xué)習(xí)報刊報道方式,開創(chuàng)新的報道方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采寫現(xiàn)場報道。在報道戰(zhàn)爭等突發(fā)事件與社會熱點事件時,新聞記錄電影公司通常通過兩個方式進行現(xiàn)場采訪,即調(diào)遣常駐世界各地的攝影記者或者聘請當(dāng)?shù)財z影師。聯(lián)合國教科文1950年組織的研究顯示,西方國家的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有能力通過他們分布于各地的攝影師、制片中心或建立資源交換關(guān)系的私人機構(gòu),獲得發(fā)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信息。新聞電影公司為私人機構(gòu)提供資金和技術(shù),私人機構(gòu)為他們提供膠片,新聞電影公司按照較高的標(biāo)準(zhǔn)驗收膠片。
第二,最早進行庭審直播。1925年,田納西州生物教師斯科普斯(John T.Scopes)因為教授進化論而被指控為犯罪。法院在審判該案時,準(zhǔn)許新聞記錄電影攝影師進入法庭現(xiàn)場拍攝。同一年,新聞記錄電影攝影師也獲準(zhǔn)拍攝俄克拉荷馬市的著名罪犯喬治·凱利·巴恩斯(George Kelly Barnes,綽號“機關(guān)槍凱利”,Machine Gun Kelly)綁架案。
第三,使用倒金字塔式結(jié)構(gòu)模式。1930年代,新聞記錄電影達到巔峰,部分報社記者編輯轉(zhuǎn)行到新聞記錄電影公司,這些員工將倒金字塔的編輯范式帶到新聞記錄電影行業(yè),按照新聞事件的重要性順次編排。不過,倒金字塔的編輯范式也導(dǎo)致新聞記錄電影結(jié)構(gòu)模式化嚴(yán)重,這是20世紀(jì)60年代新聞記錄電影輸給電視新聞的原因之一。
第四,建立最早的全球發(fā)行系統(tǒng)。新聞記錄電影是最早向世界各地同步傳播相同畫面的電子媒體,比BBC等全球廣播早20年,比CNN等全球有線電視早50年。早在1930年代,百代和??怂咕拖蛉虬l(fā)行電影新聞,并且根據(jù)目標(biāo)國的國情制作不同的版本,采用各國的地方語言。
第五,追求新聞時效。由于現(xiàn)場采訪、堅持倒金字塔式寫作理念與全球發(fā)行,新聞記錄電影公司不僅具有敏銳的新聞時效意識,而且具備追求新聞時效的能力。早在一戰(zhàn)期間,在倫敦拍攝的新聞記錄電影,48小時內(nèi)能夠在比利時或法國放映。[20]一戰(zhàn)之后,為了追求新聞時效,新聞記錄電影公司通過飛機、快艇、驅(qū)逐艦、火車等發(fā)達的運輸工具運送膠片。
1930年代至二戰(zhàn)期間,新聞記錄電影公司對戰(zhàn)爭的報道能力不輸于報紙,對報紙構(gòu)成強有力的業(yè)務(wù)競爭,以至于新聞記錄電影被稱為“屏幕報紙”(screen newspapers)。1929年,大約有7.7千萬人觀看新聞記錄電影,[21]在1930年代大約每周有8千萬觀眾。[22]由于上述相對性優(yōu)勢,新聞記錄電影不僅留住了原有的觀眾,而且吸引了報紙讀者,與紐約時報等大報刊形成競爭關(guān)系。[23]
四、新聞記錄電影的媒介價值
通過對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報道,新聞記錄電影開創(chuàng)并實踐了一些重要的報道方式和理念,體現(xiàn)出不可忽視的媒介價值。
首先,新聞記錄電影不僅成為美國新聞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成為歷史的記錄者與見證者。[24]在1911—1967年間,美國新聞記錄電影攝影師在全世界各地拍攝了5億英尺的膠片,新聞攝影師在拍攝遠東戰(zhàn)場、傳播遠東戰(zhàn)況信息方面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他們用攝像機揭發(fā)了日本法西斯主義者的反人類的罪惡行徑。通過拍攝新聞現(xiàn)場,新聞記錄電影不僅傳播了最新的信息,而且推動著公共領(lǐng)域的建構(gòu)。[25]
其次,新聞記錄電影開創(chuàng)了聲畫結(jié)合、滾動字幕等傳播方式,并為廣播電視所沿用。1927年聲音開始在電影中使用后,新聞記錄電影所探索的聲畫結(jié)合的編輯技術(shù),為電視新聞編輯克服了技術(shù)障礙,聲畫結(jié)合的敘事模式在廣播電視現(xiàn)場報道中得以延續(xù)。在CNN等有線電視與其他電視新聞中得到廣泛運用,YouTube、Facebook、Twitter、優(yōu)酷等社交媒體或視頻網(wǎng)站也使用滾動字幕更新即時信息。
再次,新聞記錄電影改變了人們消費新聞的方式與環(huán)境。新聞記錄電影建構(gòu)了集體圍觀(collective spectatorship)的景象,為觀眾營造了集體圍觀的“公共空間”(The mediated public sphere)。在這個公共空間中,集體圍觀也是新聞故事的一部分,集體觀看被賦予新的權(quán)力,觀看電影這個行為本身比電影的內(nèi)容重要,新聞不僅被觀看,而且被評論、被討論、被參與。
新聞記錄電影通過“集體圍觀”所建構(gòu)的公共空間,對于1930年代美國公共領(lǐng)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引發(fā)了美國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于媒體在公共教育與民眾參與等公共領(lǐng)域中的作用的討論,杜威(John Dewey)與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也參與了這次討論。[26]
五、新聞記錄電影的法律地位
電影屬性決定法律地位。所謂電影屬性即電影是否屬于法律上的言論,電影法律地位即電影表達是否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卡萊姆案(1911)認定電影是啞劇的機械復(fù)制。合眾判決(1915)將電影定性為以牟利為目的且具有致害力的商業(yè),電影自由不受第一修正案保護。圣跡判決(1952)推翻了合眾判決的規(guī)定,認為電影具有傳播信息、發(fā)表意見、提供教育的功能,屬于第一修正案規(guī)定的媒體,電影自由受憲法保護。
從合眾判決到圣跡判決,美國最高法院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是逐步過渡的。在吉特洛訴紐約州案268 U.S.652 (1925)。(Gitlow v.New York,1925)中,美國最高法院確立了合并原則(Incorporation Doctrine),通過第十四修正案的正當(dāng)法律程序條款,將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條款適用于州乃至各級政府,對州政府的電影檢查行為產(chǎn)生拘束力。在尼爾訴明尼蘇達州283 U.S.697 (1931)。(Near v.Minnesota,1931)案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則對政府的言論檢查設(shè)置了程序限制與標(biāo)準(zhǔn)限制。尼爾判決規(guī)定,政府只能對淫穢、煽動暴力、泄露軍事秘密的內(nèi)容進行前置檢查(prior restraint),并要求政府就其必要性履行舉證責(zé)任。吉特洛判決與尼爾判決成為圣跡判決得以發(fā)生的憲法前提,為圣跡案中判定州政府的電影檢查構(gòu)成違憲解決了憲法障礙。在這兩個判決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對第一、第十四修正案的擴張解釋及其體現(xiàn)出來的司法能動主義,為圣跡判決提供了先例。
此外,卡萊姆案(1911)、合眾案(1915)、修米斯頓案(1919)、百代案(1922)、洛弗爾案(1938)、派拉蒙案(1948)、科瓦奇案(1949)、圣跡案(1952)與弗里德曼案(1956)直接規(guī)定了電影屬性與法律地位。以上判例都使用了類比推理的法律方法,將電影與其他媒體進行類比,根據(jù)類比結(jié)果進行法律推理,從而做出裁決。
起草第一修正案之際,電影尚未問世。從文義上看,美國制憲先賢寫進第一修正案中的媒體(the press)不包括電影,法院無法從第一修正案中尋找到電影屬性的直接規(guī)定。針對這個問題,聯(lián)邦最高法院與州最高法院對第一修正案進行擴張解釋。法院所使用的類比對象分為兩類:一類是圖書、報紙、期刊,另外一類是馬戲、雜耍、露天表演;相應(yīng)地,建立了兩對類比關(guān)系,將兩對比較對象的內(nèi)容、效果、功能進行比較。法院對待圖書、報紙、期刊、雜耍、馬戲與露天表演的不同態(tài)度,主要標(biāo)準(zhǔn)是看它們承載的內(nèi)容是嚴(yán)肅的、深刻的、具有教育功能的還是通俗的、膚淺的、純屬娛樂的,彰顯了法官的精英主義傾向,他們從心理上比較認同圖書、報紙與期刊等,而排斥雜耍、馬戲與露天表演。對于美國聯(lián)邦與州最高法院如何使用類比推理的法律方法來規(guī)定電影的法律地位,下文加以梳理并簡析。
(一)在卡萊姆公司訴哈珀兄弟案(Kalem Co.v.Harper Bros.,1911,下文簡稱“卡萊姆案”)222 US 55 (1911)。 中,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主張電影是無聲表演、啞劇的機械化復(fù)制,不構(gòu)成“發(fā)表/表達(publication)”的一種形式,電影表達不受第一修正案保護。
(二)合眾案(1915)中,上訴人以卡萊姆案為先例,訴稱電影是發(fā)表/表達(publications),并將電影與戲?。╰heatre)、馬戲(circus)及其他表演(shows)、奇觀(spectacles)相類比,將這些都推定為公共媒體(the public press)或表達思想的媒體(mediums of thought),主張免于壓制或監(jiān)管。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認可電影是有能力傳播思想的媒體,但是拒絕賦予電影免于壓制或監(jiān)管的法律地位,理由主要是電影具有致害力。
(三)在修米斯頓訴環(huán)球電影制片公司案178 NYS 752,755 (AD,1919)。(Humiston v.Universal Film Manufacturing Co.,1919,下文簡稱“修米斯頓案”)中,紐約州最高法院將新聞記錄電影與報紙進行類比,推定涉案電影具有新聞價值。
本案案情是,1917年,18歲女孩露絲·克魯格(Ruth Cruger)失蹤,紐約警察局尋人未果,受其父委托的律師修米斯頓最終在嫌犯阿爾弗雷德·科基(Alfredo Cocchi)的地下室中找到女孩遺體。環(huán)球公司將此案制成新聞記錄電影,并使用了修米斯頓的照片和姓名,修米斯頓訴稱環(huán)球公司侵犯了她的隱私權(quán)。
紐約州最高法院受理了該案。法院從新聞價值和使用目的兩個方面將電影與報紙類比。首先,法院主張這部電影和報道此案的報紙具有相同的新聞價值。電影使用原告姓名與照片是介紹案情的必需。其次,法院認為,報道此案的報紙和這部新聞電影一樣,都不是追求商業(yè)目的(purposes of trade)或廣告目的(advertising purposes),所以電影制片公司的行為不構(gòu)成侵權(quán)。
(四)百代公司訴科布案236 N.Y.539 (1923)。(Pathé Exchange v.Cobb,1923)。本案的案情是,紐約審查委員會拒絕為一部新聞記錄電影發(fā)放發(fā)行許可證,因為審查人員認為電影中,女性身著連體浴衣的鏡頭過于暴露。[27]百代公司訴稱新聞記錄影片就是新聞。因為州憲法保護的是內(nèi)容,而非新聞的傳播方式。如果僅保護書面語言,將極大限縮“發(fā)表”這個概念的外延,不利于州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障,因此在文字與圖像之間做出清晰的劃分是錯誤的。
該案中,法院認為,州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障,保護的不是新聞或報刊本身,而是“思想表達的自由,包括有意識的精神勞動,而非簡單的肢體活動”Pathé Exchange v.Cobb,458。 ,而電影被認為“僅僅是行動”(mere action)Pathé Exchange v.Cobb,202 A.D.450,458 (1922)。。經(jīng)過審議,紐約州最高法院認為合眾判決可適用于百代案,從而鞏固了電影可受監(jiān)管的法律地位。20世紀(jì)二三十年代,對審查制度的多數(shù)法律挑戰(zhàn)基于將電影認定為不道德,而不是對審查制度本身的挑戰(zhàn)。Laura Wittern-Keller and Raymond J.Haberski Jr.,The Miracle Case:Film Censorship and the Supreme Court .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8。
(五)洛弗爾訴格里芬市案303 U.S.444 (1938)。(Lovell v.City of Griffin,1938)中,首席大法官休斯將電影與傳單(pamphlets and leaflets)進行類比,認為它們發(fā)揮的社會功能相同,因此對新聞自由做擴張解釋,不再局限于報紙與期刊,而主張適用于所有媒體,包括報紙、期刊、圖書、電影、廣播、傳單。
(六)合眾國訴派拉蒙電影公司案334 US 131 (1948)。(United States v.Paramount Pictures,Inc.,1948,下文簡稱派拉蒙判決)中,由于廣播電臺作為媒體的社會影響日盛,美國最高法院將電影與電臺、報紙作為類比對象,認為三者都是新聞傳播媒體,其傳播自由受第一修正案保護。
(七)科瓦奇訴庫珀案336 U.S.77 (1949)。(Kovacs v.Cooper,1949)中,聯(lián)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法蘭克福特(Felix Frankfurter)發(fā)表協(xié)同意見時,在電影與圖書、報紙、傳單之間建立類比關(guān)系,重拾合眾判決的電影致害論。
(八)在圣跡案中,紐約上訴法院審理期間,法官斯坦利·H·福爾德(Stanley H.Fuld)反對以電影具有商業(yè)性、娛樂性為由實施電影檢查。他認為,報紙、期刊和圖書受商業(yè)利益驅(qū)動并且具有娛樂性,但是這并沒有妨礙它們受第一修正案的全面保護。相同的道理,電影雖然具有娛樂性或商業(yè)性,但是這不足以成為電影必須接受檢查的理由。Joseph Burstyn,Inc.v.Wilson,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al et al.,303 N.Y.242 (1951)。
上訴人伯斯汀也將電影與圖書、報紙與期刊類比,認為圖書、報紙與期刊的出版、銷售也是為了獲得利潤,但是它們?nèi)匀皇艿谝恍拚副Wo。終審判決中,克拉克與法蘭克福特兩位大法官都同意上訴人的類比推理及其結(jié)論,主張電影與報紙、周刊、雜志在發(fā)表小說、描述科學(xué)進展、動植物生長、歷史事件與時事新聞等方面有相同功能,電影是傳播思想的重要媒體,受第一修正案保護,反對以致害力、謀取利潤為由檢查電影,推翻了合眾判決與科瓦奇判決確立的電影致害論。
(九)弗里德曼案380 U.S.51 (1965)。(Freedman v.Maryland,1956),美國最高法院以尼爾判決為先例,裁定電影檢查委員會只能批準(zhǔn)而不能禁止電影,從而結(jié)束了政府檢查制度。該案中,被上訴人提出的電影檢查理由依然是電影的謀利性,聯(lián)邦最高法院依然在電影和圖書、報紙、期刊之間建立類比關(guān)系,由圖書、報紙、期刊謀利的合法性類推出電影謀利的合法性,并進一步從圖書、報紙、期刊受第一修正案保護的憲法地位類推出電影受第一修正案保護的憲法地位。
以上所選案件的時間跨度近50年,從20世紀(jì)之初到1960年代,從初期的電影版權(quán)訴訟到電影表達權(quán)訴訟,從電影檢查制度的確立到廢除,基本涵蓋了電影屬性和法律地位的分歧、爭論到統(tǒng)一,電影從不入流的雜耍到表達,從動作到言論,從被憲法排除在外的商業(yè)到被憲法保護的媒體,這個變化歷程是漸進的,是多種內(nèi)外因素共力作用的結(jié)果。其中,新聞記錄電影自身所具備的新聞報道能力與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是重要的內(nèi)在力量,促使司法機構(gòu)逐漸改變成見,正視并接受電影的言論屬性,這一點充分地體現(xiàn)在上述案件的判決書或大法官所發(fā)表的意見之中。
結(jié)語
新聞記錄電影在1930年代達到巔峰,成為流行文化的象征與觀眾的重要信息來源。確立了用電影的方式解釋與呈現(xiàn)新聞事件的文化模式(cultural code),培養(yǎng)了觀眾超越時空,通過畫面和聲音觀察新聞事件的習(xí)慣,為電視新聞鋪平了道路。1950年代,新聞記錄電影開始衰落,1967、1971年分別在美國、英國停映。究其原因,固然有多種因素,主要外因是廣播電視——尤其彩色電視——的流行,主要內(nèi)因是其自身僵化的報道模式與嚴(yán)格的電影檢查。
從電影類型看,電影可以分為紀(jì)實電影、故事電影、科教電影、美術(shù)電影。紀(jì)實電影則經(jīng)過了實況電影、新聞電影、新聞記錄電影三個階段。從電影功能看,從發(fā)明至今,電影一直具有提供娛樂與傳播信息兩個主要功能。電影的娛樂性一直是關(guān)注與研究的對象,電影主要被定性為娛樂業(yè),電影學(xué)也被歸為藝術(shù)學(xué),而電影的信息傳播功能未受重視,研究規(guī)模與深度均不夠,電影未被界定為新聞傳播媒體。
對國內(nèi)外新聞傳播類著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傳播學(xué)界的多數(shù)觀點認為,“電影是大眾娛樂媒體”,“電影是一種媒介”,電影在發(fā)明之初就是一種大眾媒介,[28]傳播學(xué)家麥克盧漢(1964)將電影定義為運用顏色、光線、聲音、動作和語言等多種表現(xiàn)元素的綜合媒介。[29]麥克盧漢的電影定義著眼點在于電影所使用的傳播元素本身,而沒有注意到新聞記錄電影所傳播的新聞性內(nèi)容,所以他沒有將電影界定為新聞媒體。熊澄宇則將電影理解為“多媒體”,“而電影是第一個可輸入輸出存儲的多媒體形態(tài),在黑暗空間中的巨大畫面、逼真音響、鮮艷色彩使夢工廠成為現(xiàn)實;電視與家庭客廳的親密關(guān)系完整地詮釋了麥克盧漢關(guān)于地球村的理論”[30],從語義上看,這里的“多媒體”與麥克盧漢所指的綜合媒體涵義相同。王志敏認為電影是“由具有畫面性質(zhì)和深度感的連續(xù)性影像和仿真性聲音合成的綜合性媒體”[31]。荷蘭傳播學(xué)家麥奎爾將電影歸入大眾娛樂媒體。[32]雖然圣跡判決早在1952年就推翻了合眾判決關(guān)于電影是雜耍的定性,但是直到2003年匈牙利傳播學(xué)者貝拉仍然認為初期電影是記錄雜耍、軼事的工具。[33]
與傳播學(xué)家不同的是,新聞學(xué)者的多數(shù)觀點則認為電影是新聞媒體。美國新聞學(xué)教授米切爾·史蒂芬斯認為電視新聞是廣播新聞和電影新聞片的融合。[34]美國新聞學(xué)者斯特林不僅肯定新聞記錄電影在20世紀(jì)初期的新聞傳播功能,而且詳細介紹了新聞電影的內(nèi)容、報道方式、放映頻次與影響等歷史細節(jié)。[35]
鑒于新聞記錄電影在媒體發(fā)展史中的客觀存在,及其在新聞報道中曾經(jīng)的輝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作為言論的新聞記錄電影的歷史貢獻與法律地位,并給予公正評價。
參考文獻:
[1]Jennifer Petersen.“Can Moving Pictures Speak Film,Speech,and Social Scien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Law ” [J].Cinema Journal,Spring 2014(03):76-99.
[2]黃文達.外國電影史教程[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3:11.大衛(wèi)·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世界電影史[M].范倍,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25-28.
[3]Raymond Fielding.The American Newsreel 1911-1967[M].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72:132.
[4]S.L.Althaus.“The Forgotten Role of the Global Newsreel Industry in the Long Transition from Text to Television” [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2010(02):193-218.
[5]Sterling,Christopher H.,and Timothy R.Haight,eds.The Mass Media:Aspen Institute Guide to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rends [M].New York:Praeger,1978:325.
[6]Joseph Clark.News Parade:The American Newsreel and The World as Spectacle [M].Minneapolis: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20:134.
[7]Raymond Fielding,The American Newsreel:A Complete History,1911-1967,McFarland & Company [M].2006:15.
[8]Butsch,Richard.American Movie Audiences of the 1930s.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M].2001,59:106-120.
[9]Prior,Markus.Post-Broadcasting Democracy:How Media Choice Increases Inequality in Political Involvement and Polarizes Elections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0]Lawrenson,Harry,F(xiàn)oreign Editions.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Engineers[J].1946(05):361-364.
[11]Sanger,Gerald.We lived in the Presence of History:The Story of British Movietone News in the War Years[M].In Yesterday ’s News:The British Cinema Newsreel Reader,ed.L.McKernan.London:British Universities Film & Video Council,2002:169-170.
[12]“N.Y.Dailies Give Remarkable Space to Lindbergh’s Arrival” [J].Variety,June 15,1927(01).
[13]“Crowds Cheer News in Times Square” [J].New York Times,May 22,1927.
[14]“Films on Lindbergh Set Speed Record” [J].New York Times,June 14,1927; “Short Feature Service Guide:Newsreel Number,” Motion Picture News,June 24,1927; “‘Talking’ News Reels Sent Grosses up; Roxy,$104,000 and Capitol,$ 65,100,” Variety,June 22,1927:20.
[15]“Hauptmann Trial Producers Battle Between Attorneys” [J].Universal Newsreel,vol.6,no.317,Production Files of the Universal Newsreel Library,1929-1967; 200-UN,MCA/Universal Pictures Collection,1929-1967; National Archives at College Park,Maryland.
[16]Roy Tash.“Shooting the ‘Quints’” [J].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December 1935:19,32.
[17]Motion Picture Herald[J].January 19,1935:29.
[18]Motion Picture Herald[J].February 23,1935:28.
[19]Terry Ramsaye,“Newsreel Rights and the Flemington Hysteria” [J].Motion Picture Herald,F(xiàn)ebruary 9,1935:9.
[20]Kearton,Cherry.Adventures of a War Correspondent[M].In Yesterday’s News:The British Cinema Newsreel Reader,ed.L.MCKernan.London:British Universities Film & Video Council,2002.
[21]Edgar Dale.The Content of Motion Pictures [M].New York:Arno Press,1970:227.
[22]D.M.Gephardt.American Newsreels of the 1930s [M].1998:3.
[23]Baechlin,Peter and Maurice Muller-Strauss.Newsreels across the World [M].Paris:UNESCO.1952:17.
[24]Edgar Dale.The Content of Motion Pictures [M].New York:Arno Press,1970:227.
[25]Robert C.McElravy.“Humanizing History” [J].Moving Picture World,F(xiàn)ebruary 9,1918:791.
[26]John Dewey.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M].Athens,Ohio:Swallow Press,1954; Walter Lippmann.The Phantom Public [M].reprinted.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3.
[27]Laura Wittern-Keller.Freedom of the Screen,legal Challenges to State Film Censorship [M].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8:46.
[28]崔林.媒介的變遷:從印刷術(shù)到互聯(lián)網(wǎng)[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2020:147-148.
[29]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332-333.
[30]熊澄宇.媒介史綱[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1:9.
[31]王志敏.現(xiàn)代電影美學(xué)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63.
[32]丹尼斯·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徐佳,董璐.譯.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9:26.
[33]貝拉.電影美學(xué)[M].何力,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63.
[34]斯蒂芬斯.新聞的歷史[M].陳繼靜,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206.
[35]斯特林.大眾傳媒革命[M].王家全,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4:48-49.
How the Film Became the Speech:A Study on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American Newsreels
WANG Shengzhi/School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China
DAI Xiangyu/Department of Journalism,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211016,China
Abstract:Films are considered as the second mass media and the first electronic mass media.Early cinema refers to the live documentaries,news films and newsreels that manifested a powerful capacity for covering news and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spher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media history,once being on par with the newspapers.Modes of reportage forged by Newsreels would later be taken up by television news and eventually became one of the crucial internal causes to shift the legal status of American films,turning the film into the speech protected by the First Amendment.This transformation can be noted in the verdicts delivered by the Supreme Court.It was the powerful capacity of newsreels for news coverage that becam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for the Supreme Court’s shift in views on the nature and legal status of films.In the verdicts of film cases,the Supreme Court creatively established an analogy between films and other media that illustrated the judicial activism.
Key words:newsreels; nature of film; legal status of film; Mutual decision; Miracle decision
收稿日期:2022-04-28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王生智,安徽師范大學(xué)新聞與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影法、言論法。
戴香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法、言論法。
①236 U.S.230 (1915)。
②343 U.S.495(1952)。由于涉案電影名為“Miracle”,所以習(xí)慣稱此案為“圣跡案”(Miracle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