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太祖與浦江義門鄭氏

2022-07-09 13:48:10王潔
尋根 2022年3期
關鍵詞:鄭氏太祖浦江

王潔

義門,即封建王朝所表彰的累世同居共爨的尚義之家。義門始于宋代,因唐宋之際門閥崩潰,庶民崛起,宗法松弛,致貴有常尊、賤有等威。對此,一些理學家試圖在封建王朝的領導下,利用基層社會自治,重建新的家族組織。在這樣的背景下,累世同居的義門發(fā)展起來,例如義門江州陳氏、義門撫州陸氏、義門李氏、義門薛氏等,其中位于江南邊緣的浙江金華浦江義門鄭氏最負盛名。

浦江鄭氏源流

《麟溪集·鄭氏族譜序》載:“鄭氏出自姬姓,周厲王少子友,宣王母弟也,宣王二十一年,封友為鄭,在滎陽宛陵西南,密爾王畿,秦內(nèi)吏漢親之鄭縣是也?!贝撕螅瑴铌栢嵤弦恢崩凼栏吖?,直入唐后,唐太宗打擊門閥,“后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選、盧輝、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由為婚姻”(王溥:《唐會要》卷83,中華書局,2003年),滎陽鄭氏走向衰落。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鄭氏族人“渥、、淮,俱徙浦江”,謀求發(fā)展,至此鄭氏家族完成了從滎陽鄭氏到浦江鄭氏的轉變;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鄭淮之孫鄭綺主家政,盟子孫于先祠曰:“吾子孫有不孝悌,不同釜爨者,天實臨殛之”(毛鳳韶:《浦江志略》卷7《孝友》,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后子孫同居自綺始。

元朝,鄭氏五世鄭德璋開創(chuàng)東明精舍,六世鄭文融制定家規(guī),七世鄭欽資勉出仕,至至大四年(1311年)首次旌表為“義門”,鄭氏家族開始興盛。

至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親賜“江南第一家”,浦江鄭氏走向鼎盛。

鄭氏家族積極參與政事

以東明書院為媒介與浙東名儒交往。元初,鄭德璋創(chuàng)東明精舍,后改為東明書院。其原為族內(nèi)私學,后由璋子文融開拓校址,生源面向全國,延請柳貫、吳萊為講師。由是,東明書院成為一所規(guī)模完備、聲譽熾盛的地方私學。元統(tǒng)二年(1334年),宋濂因慕鄭氏家風,乃追隨吳萊至浦江。后吳萊因年事已高,遂辭主講一職,并薦宋濂接替。至此,東明書院進入全盛時期,為名士品題、明心見性之陶鈞,前往學者不論遙邇,絡繹不絕,皆聞風而景從焉。明初方孝孺便是東明書院門下佼佼者。

婺州,號稱“小鄒魯”,元末明初時人才輩出,逐步形成浙東儒士群體。憑借地緣優(yōu)勢,鄭氏家族與浙東名儒不斷交往,諸如虞集、揭斯、吳萊、柳貫、劉基、宋濂、黃、王、戴良等名儒,均與鄭家交往甚密。以東明書院為媒介,他們與鄭氏家族或師或友,培英毓秀,弘揚孝義。例如宋濂言:“仙華之東,浦陽之濱,軌望其閭,旌義其門?!保ㄋ五ィ骸端五ト肪?,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又以理學理論旁征博引,參與制定《鄭氏家規(guī)》,“若義門鄭氏,始有柳文肅公之經(jīng)畫,繼有吳淵穎之條理,至宋承旨而禮文大備”(王紳:《繼志齋集》卷9),以理學思想論證鄭氏家族。在他們的助力下,義門鄭氏譽播八方、世人矚目。后隨著劉基、宋濂、方孝孺諸浙東名儒進入朱明王朝,他們便成為聯(lián)系鄭氏家族與朱明王朝的紐帶,鄭氏族人在他們的引薦下,大量出仕,自此鄭氏家族走上輝煌。

通過糧長制度將經(jīng)濟優(yōu)勢轉化為政治優(yōu)勢。每遇征收賦稅,官吏就會侵漁于民,歷代為確保穩(wěn)定征收,無不煞費苦心,明朝亦之。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下令,“命戶部令有司料民土田,以萬石為率,其中田土多者為糧長,督其鄉(xiāng)之賦稅”(《明太祖實錄》卷68)。所謂“田土多者督賦稅”,即“以良民治良民”,前者良民為地主富戶,后者良民就只是普通的民眾了。賦稅征收由官到民的轉變,不僅是朱元璋有感于貪官污吏害民肥己的現(xiàn)實無奈,更是利于有司的“良苦用心”“勤勞在乎糧長,有司不過議差部糧官一員赴某處交納,甚是不勞心力”(《御制大誥》第六十五條“設立糧長”,明洪武內(nèi)府刻本)。

然而,早在糧長制正式實行之前,糧長制的試點工作就已經(jīng)在浙江金華縣進行,“辛丑(1361年)……金華……公令民自實田,請都以糧多者為正里長,寡者為副,正,則以一家二家充,副,則合四、三至七、八而止,通驗其糧而均賦之,有一斗者役一日,賤與貴皆無茍免者”(《宋文憲公全集》卷40墓志銘三,清嘉慶嚴榮刻本)。這與洪武四年頒行的糧長制似乎有些不同,糧多者稱為里長,而非糧長,“里長以幾家朋充”,而非一家擔任。這種“朋充里長制”與日后“朋充糧長制(梁方仲在《明代糧長制度》中認為糧長制有永充、輪充、朋充三種僉派方法)”是一種僉派方法。至于試點工作為何率先在金華縣進行,《宋文憲公全集》云:“猾胥潘立道操金華一邑田賦之柄,飛寄詭遁,并緣為奸利,公廉其罪狀以聞,置其法”(《宋文憲公全集》卷40墓志銘三)。由此可見,該制與糧長制實行的原因相同,皆因吏胥的侵吞,故實行此僉役辦法,來取締攬納戶。而在糧長制正式實行的前一年,明太祖接受了鄭氏族人鄭沂的建議,“又各處里立遞運,而凡轉送官物,多僦民船,每致擾民,今當廣增遞運船數(shù),于稅糧內(nèi)定民貲力之厚者充之”(《明太祖實錄》卷53)。以貲力厚者轉運官物,意味著貲力厚者取得糧長負責的運輸任務。此項建議,尚不能明確鄭沂是否為糧長制的建議人,但很明顯表明鄭氏家族欲憑借其經(jīng)濟實力參與政事。

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糧長制正式實行。其通令似乎是全國實行,但據(jù)梁方仲《明代糧長制度》考,實施糧長制的省份(田賦收入最多)最多不到全國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其中首先應詔設置糧長的是浙江行省。由此,位于浙江金華的鄭氏家族憑借經(jīng)濟實力和政策優(yōu)勢,不少族人晉身糧長,甚至后來憑借糧長身份累至高官,如鄭沂,最后官至禮部尚書。

明太祖對鄭氏的打壓與扶持

(一)對其江南地主身份的打壓

日本學者檀上寬在《元末交替的理念與現(xiàn)實——以義門鄭氏為線索》一文中,將江南地主劃分為維持鄉(xiāng)村型、追求私利型和權力志向型三類。在加強對江南地區(qū)控制的過程中,明太祖對此三類地主有所區(qū)別對待,即爭取維持鄉(xiāng)村型地主(以義門鄭氏為代表)的支持,重點打擊其他兩類地主。然而在“浙東、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傾其宗”的明初,“地主屬性”使鄭氏家族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政治風波。例如,洪武四年,鄭洪任內(nèi)藏庫提點,“未幾同官有做法者,以辭累洪,竟死于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會胡惟庸以罪誅,有訴鄭氏交通者”,后,濂、爭就獄;洪武十九年(1386年),因魚鱗圖冊案蔓連,鄭洧“詣吏自誣服,斬于市”。

(二)對其義門身份的扶持

義門因累世同居積累起巨大財富,進入地主行列,這是朱元璋對其“恨”的一面;但當義門屬性大于地主屬性時,朱元璋不得不另眼相待,這又是朱元璋對其“愛”的一面。

其一,蠲免差役。至正十八年(1358年),李文忠領命屯駐浦江,兵臨婺州,扃鑰鄭氏,遣兵護歸,且“親臨其門,招來長幼,還復舊業(yè),近又累行體察,益知其守義之篤行”(鄭崇岳:《圣恩錄》)。至正二十年(1360年),起義軍攻克婺州,五月,李文忠上書:“自其六世祖綺于宋朝建炎初,兄弟義居,《宋史》具載其事,前元二次旌表其門,蠲免差役,今已十世闔門二千余指,雍睦如初,理宜申明,以示崇異”(鄭崇岳:《圣恩錄》),懇請朱元璋特免賦役,乃是“庶幾風俗由此而益發(fā),鄭化由此而益美,其于治道,實非小補”。此前,鄭氏與元政權關系密切,與脫脫、余闕等顯貴交往密切,李文忠只是知其守義篤行便上書免除賦役,未免有些牽強。李文忠之所以厚待鄭氏家族,不僅是由于有感鄭氏孝義,其中更有浙東儒士的斡旋,“以前在金華時,李文忠用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干預公事”(劉辰:《國初事跡》),這些名儒均與鄭氏族人或親或友,如屠性言“昭代多旌表,誰如鄭氏”。對于李文忠的上書,朱元璋認為其請求“彼實關政教,洵愜輿情,實符公論”,于八月旌免鄭義門徭役。究其立準根本,是因為來自現(xiàn)實因素的壓力:此時,元一息尚存,與其逐鹿東南諸部虎視眈眈,對鄭氏家族蠲免差役這一信號的釋放,利于籠絡江南地主。

其二,旌表其門。洪武三年(1370年),上“念仲宗(鄭洧)為孝義家,特蒙優(yōu)異”;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謂江南第一家,并特許“今后每歲朝見,可與顏、曾、思、孟子孫來朝,同班行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親書“孝義家”三字以賜之。(鄭崇岳:《圣恩錄》)對于“天子親書孝義家”的良苦用心,方孝孺一語中的:“宸翰親頒帝汝嘉,彤庭捧出萬人夸,只今四海推師表,不止江南第一家”??梢?,朱元璋此舉是為了造就千千萬萬個江南第一家,從而推廣朱元璋的一家之法。

以上兩種優(yōu)待,是眾多義門的共性,鄭氏義門能夠脫穎而出,獨具特色的是其政治成就。鄭氏出仕,宋有兩人,元十四人,明初達四十七人,已不可同日而語。下表列舉明太祖時期鄭氏族人的任職情況。

鄭氏族人一部分擔任稅務官職,例如鄭、鄭洪,鄭氏中有不少糧長,以此晉升稅務官職合情合理;另外,義門鄭氏又以孝義著稱,執(zhí)掌禮節(jié)、教導職能也是不擔虛名。例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稅戶人才鄭沂,起家為尚書”(《明史》卷71),用意正如朱元璋所言:“不命掌刑名錢谷,惟欲以家庭孝義雍睦之道”(鄭崇岳:《圣恩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洪武十四年,上曰:“我想起來你這等好人家,如何不叫幾個出來朝廷勾當,你兩個便商量幾名來”(鄭崇岳:《圣恩錄》)。明朝的“選舉之法,大略有四:曰學校,曰科目,曰薦舉,曰銓選”,然太祖竟直接繞過薦舉程序,欲授鄭為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因無缺員,欲授參政,也因無缺,便下令各個布政司添兩個參議,鄭擢升為福建左參議,我們從中不難看出太祖對鄭氏的優(yōu)待。

明太祖以重典治國,在位期間,政治氛圍蕭瑟,尤以四大血案牽連甚多,然當鄭氏家族罹難時,太祖卻一反常態(tài)。洪武四年,內(nèi)藏庫盤點有虧,時鄭洪為內(nèi)藏庫提點。案發(fā)后,上聞之曰:“緣他是個義門,這不干他家長并其余人口事,如今把他本戶下有多少人口,多少財產(chǎn),多少田土,鄭洪合得多少,叫他家長逐一明白,分豁出來,官府只抄鄭洪一分的”(鄭崇岳:《圣恩錄》);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月,應天府倉官童仲圭誣指贓鈔,鄭梃被押解到京。太祖見曰:“你家是感天動地的人家,些小有些罪過,我合索赦你?!薄澳慵颐麅汉昧?,敢有人再指你贓鈔,你就本處急遞鋪打?qū)⑽臅鴣恚冶闵饽恪保ㄠ嵆缭溃骸妒ザ麂洝罚?。后六月為應天府陳繼遠指贓鈔兩千貫,九月為浦江縣主簿蔡貞指鈔四百貫,太祖均曰“系妄指”,且即于御前釋放;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拖欠秋糧,糧長鄭濂被捕入京。然上聞知,竟說“他家不害百姓,不侵官糧,但遲些,赦了吧”;洪武十四年,涉胡惟庸寄鈔之事,朱元璋竟先下旨:“這該他是善良的人家,好生與他分豁?!焙箦?、就獄,宣召濂、,“你是善良的人家,權臣胡惟庸要害你家,故把這三千貫鈔丟與你,待過了三年來,多多要你的利錢,連你家火都要了,今番你既還原鈔,赦你的罪名”(鄭崇岳:《圣恩錄》)。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牽連甚廣,方孝孺言:“時嚴通財黨與之誅,犯者不問實與不實,比死而覆其家。”然鄭氏不僅全身而退,甚至因禍得福,鄭隨即被任命為福建左參議。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上問鄭濂治家長久之道,答曰:謹守祖宗成法。太祖遂命鄭濂進呈鄭氏家規(guī),親覽后不禁贊嘆:“人家有法守之,尚能長久,況國乎?”這種對地方家族的贊賞,在中國封建王朝中確屬不易,或許我們可以從《鄭氏規(guī)范》中探究義門鄭氏能夠“而處士家數(shù)千指特完”的緣由。

《鄭氏規(guī)范》與明太祖的統(tǒng)治

《鄭氏規(guī)范》全文共168條,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因鄭氏家族戶眾人雜,事務紛繁,為此設計了一套包含18種職務的管理體系。家長處于統(tǒng)治塔尖,家長即父權,中國古代,父權、君權互為表里,父權是君權的基點,君權是父權的延續(xù),家國同構,以家治國,維護父權便是在維護統(tǒng)治者的權威;家長掌家族內(nèi)一切事務,典事輔佐,監(jiān)事彈劾,通掌門戶掌財務……這種各分其職、上下分明、互相制約的治理模式,儼然與統(tǒng)治者的官僚系統(tǒng)互相印證。

其二,《鄭氏規(guī)范》168條中囊括大量維護封建綱常倫理條目,例如:敬祖,第1條:“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弊痖L,第108條:“子孫固當竭力以奉尊長?!庇H親,第93條:“宗子無人,實墜厥祀,擇親近者,為繼立之?!敝揖?,第87條:“子孫倘有出仕者,以報國為務”;等等。以家庭道德擴展到社會道德,這正是理學家所要印證的理想社會。這些封建綱常倫理正是統(tǒng)治者為維護統(tǒng)治的穩(wěn)固所需要大力提倡的。

其三,作為一部貫穿理學、條理明晰的宗族法典,《鄭氏規(guī)范》具有律法難以比擬的效應。朱元璋重典治國,但在精神之隅,律則束手無策。而以鄭氏家族為代表的宗族法卻將這些非罪但失禮行為包括在內(nèi),比如,《鄭氏規(guī)范》第18條規(guī)定:“子孫賭博無賴及一應違于禮法之事,會眾罰跪以愧之?!钡?28條規(guī)定:“子孫不得與人炫奇斗勝兩不相下?!钡?12條規(guī)定:“子孫不得目觀非禮之書。”這是宗族法對國法的補充。太祖對此的態(tài)度可從《大明律》中看出,“如未立繼身死,從族長,依例議從”(《大明律·戶律》),朱元璋是肯定宗族法的。宗法與律令相互補充,禮與法并存,共同治民。

太祖以理學為政權理論,鄭氏家族以理學為宗族理論,二者內(nèi)核述張相同。鄭氏家族理學治家的思想都與太祖理學治國的思想不謀而合,這正是太祖青睞鄭氏義門屬性的深層原因。明太祖欲以一家之法推廣一國之法,必然要將義門推為四海師表,可以說無鄭氏,也會樹立其他樣板家族。義門鄭氏除了治家之道與明太祖治國之道一脈相承,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有浙東名儒的大力吹捧,這是其他義門家族不可比擬的政治優(yōu)勢,但其后隨著浙東名儒的倒臺,鄭氏家族也開始走向下坡路。

太祖自立國起,便致力于建立一種畫地為牢的統(tǒng)治秩序,為此打擊地主,頒行里甲,以里甲為單位繳納賦稅、配戶當差。為維護一家一戶的里甲單位,規(guī)定除軍、匠戶等不許分居外,民戶許令分析。那么,同居義門又為何受到太祖嘉獎呢?首先,明代的家庭結構一般有三類:同居共財、同居異財、別籍異財。別籍異材是契合在里甲制體制下的暫且不論。里甲制于洪武十四年頒行,此前明代的運糧問題由糧長負責,后十五年罷糧長,十八年因有司征收稅糧不便,遂復設糧長之職。后逐步形成糧長—里長—甲首的稅糧征收解運體系。由于糧長自負“盈虧”,且洪武時期糧長形態(tài)以永充糧長為常態(tài),必由大戶擔任不可,里甲體制下的一般小戶無法勝任,因此財力雄厚的同居家族便備受青睞。同居異財下的糧長可參吳江黃溪史氏家族,吳滔在《明代永充糧長與嫡長子繼承——基于吳江黃溪史氏家族文獻的考察》中言,以嫡長子繼承為明確糧長人選,且析產(chǎn)諸子不得與長子齒,更多的是由于“大戶承役、小戶免役”的輪役邏輯,從而借以平衡賦役輕重;同居共財下的糧長由家長擔任,如糧長鄭濂長家事,關于家長接替,毛策在《孝義傳家——浦江鄭氏家族研究》中根據(jù)《鄭氏規(guī)范》第14條“家長若不能任事,次者佐之”認為家長是眾推的,若不能任事,會被替換,但“佐”字一詞實難理解為替換。宋羅大經(jīng)著《鶴林玉露》中說:“陸象山家于撫州金溪,累世義居,一人最長者為家長,一家之事聽命焉?!标懠彝幼晕宕┢?,先于浦江鄭氏,家長接替應采用一種方法,且《鄭氏規(guī)范》第11條曰:“朔望,家長率眾參謁祠堂畢……令子孫敬誦孝悌故實一過,會揖而退?!笨芍议L應為最年長者。且第七世家長鄭鉉非第六世家長鄭文融之子、第八世家長鄭濂非第七世家長鄭鉉之子,亦可知鄭氏家長之職異于黃溪史氏的嫡長子制。與析產(chǎn)來保證小戶免役的史氏相比,統(tǒng)治者當然更加青睞于同居共財?shù)泥嵤?。因此,不析戶義門為何能得到青睞便不難理解了。

“表厥宅里之制,以為未足也,而又蠲其賦役,又以為未足也,而復錄用其子孫,所以風勵之,固移風易俗之微意也,非直寵一夫而榮一家也,將以一夫一家為天下億兆人權也,使天下億兆之人各勉于善,如一夫一家焉,則天下治矣,此圣人之心也?!保R克斯·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支配的類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這便大概是最好的概括吧。

總 結

鄭氏家族特殊的雙重身份,使其與朱明王朝的互動模式更加獨特,一方面,打壓其“地主身份”,另一方面,不得不對其“義門身份”青睞有加,甚至將其扶持為封建王朝的樣板家族。同時,作為維持鄉(xiāng)村型地主代表的鄭氏家族,通過累世同居,驗證了理學家對基層社會美好追求的設想,順應了統(tǒng)治者對基層統(tǒng)治的需求,順勢而為進入統(tǒng)治階層,也在不斷采取措施積極參與政權。以浦江義門鄭氏作為個案研究,探討朱明王朝與江南義門的互動模式這一復雜問題,并不能全面呈現(xiàn)歷史經(jīng)驗,但在具體實證基礎之上,我們可以把握整體脈絡。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鄭氏太祖浦江
浦江游覽
小主人報(2022年7期)2022-08-16 06:59:24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dry eye syndrome of lung-yin deficiency pattern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warming-unblocking needling techniqu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due to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連長幫我賣牛肉
兵團工運(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婆婆納
鄭氏富貴黃金屋
流翔高鈣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農(nóng)歡迎
恐龍科普秀——鄭氏曉廷龍
浦江高科技園信息化建設探討
曹植聰慧
滦南县| 九龙县| 新营市| 大埔区| 喀什市| 镇康县| 城口县| 承德市| 临朐县| 改则县| 伊金霍洛旗| 五指山市| 疏附县| 北辰区| 长岭县| 乌审旗| 博客| 教育| 石首市| 辉南县| 扶余县| 澎湖县| 奉节县| 九台市| 隆德县| 修武县| 长治市| 柳江县| 龙胜| 吉安市| 台江县| 广德县| 安顺市| 沈阳市| 仙游县| 贵阳市| 贡嘎县| 镇雄县| 北流市| 宜丰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