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玲,曹錫芝,楊麗霞,和志勤,奚麗剛,楊進波
(1.麗江市古城區(qū)植保植檢站,云南 麗江 674100;2.麗江市古城區(qū)開南街道辦事處農業(yè)辦,云南 麗江 674100;3.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彌渡 675602)
煙蚜繭蜂屬膜翅目,蚜繭蜂科,是分布廣泛的世界性農業(yè)害蟲煙蚜的優(yōu)勢寄生蜂。煙蚜繭蜂分布區(qū)域廣泛、寄主種類多,除煙蚜外,還可寄生麥二叉蚜、麥長管蚜和棉蚜等[1],是控制煙蚜種群數量的重要天敵[2]。1999—2013年,此技術在云南省煙田推廣應用累計面積達133萬hm2,田間調查平均防效達80%以上,累計節(jié)省防蚜成本5.32億元,帶來綜合經濟效益44億元,減少化學殺蟲劑商品使用量1 600 t,提高了煙葉質量,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綜合效益顯著提高[3]。
玉米是全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基本自給是中國糧食安全的底線。玉米是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水產養(yǎng)殖業(yè)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yī)療衛(wèi)生、輕工業(yè)、化工業(yè)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玉米蚜是糧食作物重大害蟲之一,在玉米產區(qū)為害逐年加重,多在玉米揚花期、抽雄期蚜量驟增。玉米蚜繁殖力強,世代交替,易產生抗藥性,防治困難,影響玉米的品質、產量[4-5]。同時玉米蚜在為害過程中還能傳播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損失。
目前,對玉米蚜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而關于利用煙蚜繭蜂生物防控玉米蚜相關研究則鮮見報道。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以生物防治玉米蚜為目的,探討利用煙蚜繭蜂控制玉米蚜技術,旨在為提高玉米蚜生物防治水平、保護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依據。
試驗于2021年6—9月在麗江市古城區(qū)開南街道良美社區(qū)啟柯小組的玉米種植田進行,玉米種植農事操作按當地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進行。
供試玉米品種為云黃3號,煙蚜繭蜂由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購自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試驗區(qū)玉米蚜為玉米田自然發(fā)生。
試驗設置2個處理和1個對照,每個處理2 500 m2。各處理間間隔100 m,以防止煙蚜繭蜂發(fā)生混飛現象。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
(1)處理1使用煙蚜繭蜂防治玉米蚜。分別畝按4 000頭于6月27日、7月12日2次釋放煙蚜繭蜂,直至玉米收獲不再使用任何化學殺蟲劑。
(2)處理2使用化學農藥+釋放煙蚜繭蜂防治玉米蚜。于6月20日使用吡蟲啉化學防治1次,分別畝按4 000頭于6月27日、7月12日2次釋放煙蚜繭蜂,直至玉米收獲不再使用任何化學殺蟲劑。
(3)處理3為對照(CK),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玉米蚜。分別于6月27日和7月12日用藥,吡蟲啉使用方案按當地農藥使用常規(guī)管理規(guī)范進行。
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qū)取5個點,即每個點選取10株玉米,每個小區(qū)調查50株,3次重復,每個處理共調查150株,統(tǒng)計玉米植株上玉米蚜(包含有翅蚜和無翅蚜)的數量,試驗擺放當天第1次調查,填寫調查表。之后每隔10 d調查1次,直至玉米成熟玉米蚜轉移結束。
蟲口減退率(%)=[(放蜂前蟲口數-放蜂后蟲口數)/放蜂前蟲口數]×100
按5點取樣法,每個小區(qū)選取5個測產點,每個點選取100 m2測產,統(tǒng)計玉米籽粒重量,再計算各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平均產量,后折算成畝產量。數據采用 Excel 2010進行處理及分析。
圖1 不同處理對玉米蚜防治效果的影響
處理1釋放煙蚜繭蜂后10 d(7月7日),玉米蚜數量繼續(xù)保持上升趨勢,而處理2、處理3玉米蚜數量顯著減少,說明利用天敵昆蟲對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在短期內低于化學藥劑。第1次釋放煙蚜繭蜂后20 d、第2次釋放煙蚜繭蜂后5 d(7月17日),所有處理的玉米蚜都處于下降狀態(tài)。7月27日,處理1玉米蚜數量為每株5.2頭,處理2玉米蚜數量為每株4.1頭,處理3玉米蚜數量為每株3.6頭,都已經達到較低水平,對玉米生長發(fā)育不產生影響。此后玉米蚜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表1 不同處理玉米蚜蟲口減退率(%)及畝產量
7月7日,處理1釋放煙蚜繭蜂后10 d玉米蚜處于增長狀態(tài),7月17日(第1次釋放煙蚜繭蜂后20 d,第2次釋放煙蚜繭蜂后5 d)玉米蚜數量開始減少,蟲口減退率達46.80%,7月27日(第1次釋放煙蚜繭蜂后25 d,第2次釋放煙蚜繭蜂后10 d)蟲口減退率達96.49%,8月6日蟲口減退率達48.08%。
處理2使用1次化學農藥后釋放2次煙蚜繭蜂,玉米蚜一直處于減少狀態(tài),7月7日蟲口減退率為37.65%,7月17日蟲口減退率為29.88%,7月27日蟲口減退率為94.05%,8月1日蟲口減退率為48.78%。
處理3使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施藥后玉米蚜一直處于減少狀態(tài),7月7日蟲口減退率為72.53%,7月17日蟲口減退率為70.70%,7月27日蟲口減退率為84.21%,8月6日蟲口減退率為61.11%。
處理1(釋放2次煙蚜繭蜂)玉米平均畝產718.6 kg,處理2(1次化學防治+釋放2次煙蚜繭蜂)玉米平均畝產725.3 kg,處理3(常規(guī)化學防治)玉米平均畝產696.9 kg。防治效果依次為處理2>處理1>處理3。
試驗中3個處理都能有效控制玉米蚜,使用化學防治和使用1次化學防治釋放2次煙蚜繭蜂能迅速將玉米蚜數量減少。釋放2次煙蚜繭蜂在第1次釋放后20 d,第2次釋后5 d后玉米蚜數量迅速減少,至7月27日玉米蚜數量為每株5.2頭,與化學防治相當。玉米產量為處理2>處理1>處理3,說明煙蚜繭蜂能有效防治玉米蚜。
利用煙蚜繭蜂防治煙蚜,前期的防治效果有風險[6],主要原因是利用煙蚜繭蜂防治蚜蟲效果具有滯后性,蚜蟲繁殖能力很強,試驗將化學農藥與煙蚜繭蜂釋放配合使用,在釋放煙蚜繭蜂前先使用1次化學防治,將蚜蟲基數降低,更有利于煙蚜繭蜂的防治,更能保障生產安全。但配合使用的藥劑、使用方法、放蜂時間是推廣應用的關鍵,還需進一步研究。利用天敵昆蟲來消滅害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能有效降低農藥使用,保護天敵。但生產中需與實際情況結合,既要保證農作物安全,又要兼顧農作物穩(wěn)產高產,建立玉米蚜生態(tài)區(qū)域聯防聯控體系,生物防治結合物理防控、化學防控的綜合防治更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