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燕燕
一晃,父親已經(jīng)離開我九年了。在他的誕辰日到來之際,我特別想念他。
父親家中兄弟姐妹很多,爺爺奶奶生育了五男二女,共七個孩子,在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父親求學時,吃過淀粉饃(玉米棒芯子磨的粉,蒸的饃),吃過菜蟒(南瓜葉子蔓子兌了一點點面粉蒸的巨大的菜團子),再苦再難,他從來不說,因為他知道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
因為父親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家里也沒有讀書人,所以就默許他一直讀到十八歲高中畢業(yè),去參加高考。若論學習成績,父親一直名列前茅。填報高考志愿時,因為爺爺奶奶都不識得字,班主任老師說他成績好,就做主為他填報了當時的北京郵電學院。
但天不遂人愿,父親的成績離錄取線有六分之差,便與大學失之交臂。平日成績比父親差很多的同學們,倒是一個個步入師范院校和其他大學。校長和班主任愛才心切,步行二十多公里,親自到家里來勸說,想讓父親復讀,無奈大伯父死活不同意。因為爺爺奶奶年邁,當家的大伯父說,如果父親再復讀,家里供不起。不讀了,家里還多一個勞動力??粗iL和老師遺憾離開的身影,一向木訥寡言的父親,一個人躲在圈養(yǎng)牲畜的破窯洞里,失聲痛哭。
命運就是如此,不會總遂人愿。父親的大學夢就此被生生掐斷了。后來,還是這位校長,寫了一封推薦信,推薦父親去教育組報到,成為一名代課教師。在當時,高中生也是很稀缺的。
父親去了一個村子,教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全部課程。父親至此開始從教,直到六十歲退休,共四十二載,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后來,父親轉正了,成為正式的人民教師。雖然后來做了校長,但他依然堅持代課,一生都忙碌在教學一線。他帶的學生考試成績一直在全鎮(zhèn)名列前茅,很受師生的尊重和愛戴。每到逢年過節(jié),他都會收到許多信件、明信片,住在附近的學生常常會來看望他。
父親對學生很嚴厲,要求特別嚴格,尤其是對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男孩子。他們不怕父母,不怕班主任,就怕父親叫他。我媽媽說他,都是孩子,別對他們太嚴厲,免得招恨。父親說,我這都是為了他們好。倒是后來這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步入社會后,跟父親更親熱些,在街上碰見了,會隔得老遠就打招呼,會熱心地想幫他做這做那。我想,這正是父親人格魅力的體現(xiàn)。
父親對我們很和藹。我家共有姐弟四人,我是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我們的名字全部出自《詩經(jīng)》。從我記事起,父親就總是忙碌。那時周末還是單休,周一到周六,他在學校不回來,只有周六下午才回家。每到周六下午,我們姐弟幾個早早在村口等父親,時間久了,一聽到自行車鈴聲就知道父親回來了—因為,他會給我們帶好吃的回來。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也是我們最溫暖的記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我們做完作業(yè)后,愛給我們講故事,比如牛郎織女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聊齋的故事等等。白天他會教我們看云識天氣,晚上教我們辨認星星等。因為有了父親的慈愛,我的童年記憶里才都是滿滿的快樂。
在我十歲那年,我的大妹不幸掉到溝里夭亡,那是一段黑色的記憶。最痛苦的莫過于中年喪女的父母。父親,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一個七尺男人,在多少個灰蒙蒙的早晨,蹲在院子里的棗樹下,一個人嗚嗚大哭……
后來,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家里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我們姐弟幾個長大成人,先后成家立業(yè)。父親也光榮退休,本該頤養(yǎng)天年,卻在退休后的第二年罹患腦梗,遭受病魔纏身,于2013年4月18日去世,享年七十歲。
含淚寫下以上文字,是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這只是他生命歷程中的一隅。父親的一生,是平凡的,和大多數(shù)父親一樣,默默無聞,只知付出,從不享受。但他在兒女心中,卻是最偉大的父親。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备赣H,三尺講臺,您傳道授業(yè)解惑。一方黑板,您培育桃李芬芳。您的一生雖無波瀾,但您卻把一生奉獻給了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奉獻給了兒女們的健康成長。您的愛就像知識的海洋,永遠流淌在兒女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