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明
【原創(chuàng)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曾經(jīng)送給畢業(yè)生五句話:“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健康比成績更重要,生活比文憑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倍嗌倌陙?,這五句名言一直激勵、啟迪和鞭策著莘莘學子,成為他們?nèi)松飞系慕鹩窳佳浴?/p>
這五句話中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句?請根據(jù)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以老師或家長的身份,給即將踏入高等學府的畢業(yè)生寫一篇歡送詞或臨別贈言,表達你的勸勉和希望。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押題理由】
縱觀近年來高考作文,始終高舉“立德樹人”大旗,越來越重視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引導考生通過作文思考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思考如何做一個性格健全、理性睿智、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僅從2021年高考作文試題來看,全國乙卷“理想、修養(yǎng)、行動”、新高考I卷“強者與弱者”、新高考II卷“寫‘人’與做‘人’”、北京卷“文學名著中的人物對‘我’的啟發(fā)”、上海卷“時間的沉淀與事物的價值”等,都是圍繞“人生價值”而設計的。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的這五句話,句句給人啟迪,催人警醒。這五句話,每一句都拿兩種事物加以比較,用一個“更”字權(quán)衡彼此的輕重,指點青年的人生價值取向,充滿思辨色彩,耐人尋味。無論是寫作主題的確定還是寫作品質(zhì)的考查,這一題目都與高考作文緊密接軌,是高考備考的必備內(nèi)容。
【寫作指導】
題目提示語中的“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句”“根據(jù)對這句話的理解”等詞語,要求寫作者從題目給出的五句話中選擇一句立意行文。這屬于一個關系型話題作文,無論選擇哪一句,都要準確把握句子的含義,闡述清楚二者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做到邏輯縝密,啟人心智,達到勸勉的目的?!胺较虮扰Ω匾保且驗槊總€人的天賦和潛能不同,不管是求學深造還是職業(yè)規(guī)劃,都要認清自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確定好適合自己的奮斗方向。選好方向往往事半功倍,成功的幾率會更大,否則就可能南轅北轍,事與愿違?!澳芰Ρ戎R更重要”,是說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當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時,才能體現(xiàn)其社會價值,倘若滿腹經(jīng)綸而不會應用到實踐中去,無異于紙上談兵,充其量不過是個“兩腳書櫥”,百無一用?!敖】当瘸煽兏匾?,只有身體好,才能工作好。猶如一個成績卓著的軍事家,倘若他是一個瘸子、瞎子,又怎么能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所以,追求成績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那樣必定得不償失。所以,要注意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投資?!吧畋任膽{更重要”,那是因為不少人拼命追求一紙文憑,無瑕欣賞路邊的風景;也有人擁有了一紙文憑,又苦苦追求體面的工作,高額的薪酬,豪華的住房,以致于疏遠了親情、友情,導致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抑或成為孤家寡人。擁有文憑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不可本末倒置。“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生活中可以發(fā)現(xiàn),智商高的人可以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律師等,令人艷羨,而情商高的人往往成為專家、學者的管理者。高情商的人更懂得人文關懷,懂得發(fā)掘資源,拓展新的天地,從而走向卓越,達到高智商的人達不到的高度。
寫作本題,要精準把握“更”字的含義,闡釋清楚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思辨色彩,謹防簡單的肯定一個而否定另一個,偏離題意。同時,謹記“五選一”,不可面面俱到,出力不討好。
【佳作示例1】
“努力”勿忘“方向”
——致高三畢業(yè)生的歡送詞
陜西省商南高級中學高三(6)班 常 亮
同學們: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你們即將結(jié)束高中生活,踏入高等學府的門檻。縱有萬般不舍,但離別是為了更好地修行,老師不想放開又不得不放開你的手。在此,我只能用肺腑之言為你們送行。(表明寫作者“老師”的身份和寫作文體“歡送詞”,為全文定下情感基調(diào)。)
樂府詩集《長歌行》里有兩句名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鼻О倌陙?,這兩句詩被人們奉為至理名言,代代相傳。然而我勸你們記住,成就事業(yè)離不開努力,但努力并不一定能成就事業(yè),何也?因為如果方向錯了,努力只會事倍功半,正如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所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簡要闡釋“努力”與“方向”之間的辯證關系,提綱挈領,統(tǒng)攝全文。)
輪船航行于大海離不開指南針和舵手,飛機翱翔于藍天離不開無線導航和 GPS定位,因為大海浩渺,天空蒼茫,如果行進于此而迷失了方向,就可能南轅北轍,事與愿違,甚至造成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所以,沒有方向感,就有危機感,縱使百般努力,也不過枉費心機。請你們牢記英國作家奧立佛·溫德爾·福爾摩斯的那句忠告:“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保ㄟ\用比喻論證和引言論證,緊扣論點,進一步論述“方向”的重要性。)
自古到今,無論是功成名就的古圣先賢,還是叱咤風云的當代才俊,大都是在確定了人生奮斗方向之后,向著既定的遠方,風雨兼程,心無旁騖,終至功德圓滿。(巧妙過渡,引出下文的舉例論證,上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
請你們不要忘記,魯迅先生早年東渡日本學醫(yī)。當他看到國人的愚昧,痛心疾首,備感屈辱,深感“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庇谑菓嵢煌藢W,棄醫(yī)從文。他用筆鋒犀利的文章作匕首,作投槍,激濁揚清,儀義執(zhí)言,直刺社會的丑惡,喚醒麻木的國民。正是因為魯迅先生洞察時勢,及時調(diào)整了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振臂吶喊,才成就了一位傳奇而偉大的文學斗士。試想,如果魯迅先生從醫(yī)而終,也能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但中國文壇必將失去一顆光芒四射的文學巨星,其價值豈可同日而語?。ɡe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終成文學巨星的經(jīng)典史實,有力地證明了及時調(diào)整人生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請你們也不要忘記,2021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新生邢益凡。邢益凡已經(jīng)18歲,但體重僅有18公斤。因為他幼時就患了漸凍癥,肌肉嚴重萎縮。但他從小就選定了人生航向,并付諸行動。他說:“疾病能禁錮我的身體,但阻擋不了我求知的渴望和空天報國的信心。”最終以645分的高考成績被北航錄取。邢益凡“小人”成就“大事”,是因為縱然“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哪怕抽到一手爛牌依然堅定方向,笑著逆襲,奮力拼搏,終于夢想成真。(運用邢益凡“小人”成就“大事”一例,進而論證人生方向的確定一定要趁早,要從自身出發(f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臺灣作家王大空說:“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人生道路千萬條,其中有一條是最適合自己的。你們要選準這條路,找準人生終極目標,這樣就無異于找到了一條通向成功的終南捷徑。個人有了方向,就會目標明確,心無旁騖;集體有了方向,就會萬人劃槳,凝心聚力;國家有了方向,就會宏圖繪就,步步輝煌。(引用名言,強調(diào)把握好方向的重要意義,由點到面,逐步升華,催人警醒。)
方向已定,你們就要掌好舵,別讓人生之船偏離正確的軌道;方向既定,你們就要揚起帆,劃好槳,拼盡全力,破浪前行。只有這樣,辛勤的汗水才不會白流,火熱的青春才會綻放出別樣的光彩,體現(xiàn)出非凡的價值。(綜合論證有了方向的指引,再付出努力,就能青春無悔,人生無憾,邏輯嚴密,啟人心智。)
同學們,大學之門已向你們緩緩開啟。今日道聲珍重,他年靜候佳音?。ㄒ酪老e,殷切期望,戛然而止,干凈利落。)
總評:本文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布局謀篇,結(jié)構(gòu)完整,首尾圓合。素材的篩選運用,兼顧不同的時代和不同人物的身份,時事素材與名言警句并存,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說服力。在表達上,綜合運用了舉例論證、引言論證、因果論證、假設論證、比喻論證等多種方法,手法多變,技巧嫻熟,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鑲嵌于文章始末,如一線串珠;整句、長短句與排比句綜合使用,既顯靈動又顯氣勢,增添了文采,給人以美感。
【佳作示例2】
知識誠可貴 能力價更高
——給孩子的臨別贈言
陜西省商南高級中學高三(6)班 屈夢瑤
親愛的孩子:
十年磨一劍,六月圓夢時。你即將踏入大學校門,在知識的殿堂里繼續(xù)深造。為父希望你發(fā)奮攻讀,成為飽學之士。但不僅如此,我還另有肺腑之言與你叮嚀。(亮明寫作者的身份,引出下文,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記得高士其說:“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迸喔舱f:“知識就是力量?!闭\然,名人的這些論斷不無道理,你當銘記。然而細細品味,也不盡然。徒有知識而沒有實際運用能力,只不過是百無一用的“兩腳書櫥”。(由名言引出論點,闡明“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邏輯縝密,無懈可擊。)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蔽覍㈩櫺iL給畢業(yè)生的這句贈言轉(zhuǎn)贈與你,你一定會醍醐灌頂,受益良多。人所共知,能進入清華、北大學府的都是真正的佼佼者,堪稱學者精英,人中龍鳳。他們個個滿腹經(jīng)綸,知識不可謂不淵博。然而,并非所有的清北學子學成之后都能大展宏圖,成就一番偉業(yè)。這其中固然有諸多原因,但能力的匱乏,如溝通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適應能力等,是不可否認的短板,這就難怪出現(xiàn)了天之驕子被公司辭退、屈就下駕的現(xiàn)象;有的甚至淪落街頭,以擺地攤、擦皮鞋為生。(結(jié)合材料含意和社會現(xiàn)象,提綱挈領,總論“能力比知識更重要”的觀點。)
顧秉林校長的忠告猶如警鐘,應長鳴在耳。這是因為,回望歷史,徒有知識而沒有能力造成的悲劇令人痛心,不敢忘卻。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熟讀兵法,談起兵事就連父親也難不倒他,但因缺乏調(diào)兵遣將的指揮能力,在長平之戰(zhàn)中被秦軍大敗;陜西90后張睿有幸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因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后又被選送到德國繼續(xù)深造。然而,他每月都要萬里迢迢把臟衣服打包寄到西安,讓家長洗滌后寄回。一個是將門之子,熟讀兵法,因紙上談兵留下笑柄;一個是天之驕子,學貫中西,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人唾棄。這樣“低能”的人,遑論治國、平天下,就連修身、齊家也是妄談,何用之有?(運用古今典型事例,從反面論證徒有知識而無能力之悲,警醒世人,以儆效尤。)
相反,縱然學歷不高,知識也不是非常淵博,但如果能力出眾,照樣也能大有作為,功成名就。鄭淵潔小學畢業(yè),卻因?qū)懽髂芰Τ鲱惏屋投蔀椤巴挻笸酢?孫紅雷只是個“中戲旁聽生”,但他憑借精湛的表演技能,成為國內(nèi)當紅明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的愛迪生,一生平均15天就有一項發(fā)明,因其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能力被譽為“發(fā)明大王”……無數(shù)事實證明,擁有知識更擁有能力,才能如魚得水,游刃有余,體現(xiàn)知識的價值。(運用面例,形成鋪排,正面論述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富有氣勢,令人信服。)
當今時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多,而“畢業(yè)就面臨著失業(yè)”的人也越來越多,“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似乎漸行漸遠。沒有能力,就難以在百舸爭流中獨領風騷,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毛澤東主席早就告誡人們:“不要把分數(shù)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養(yǎng)訓練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用嚴酷的社會現(xiàn)實和偉人的諄諄教導,重申擁有能力比擁有知識更重要,總結(jié)上文。)
阿拉伯有句諺語:“無論你有多少知識,假如不用便是一無所知。”孩子,你要謹記:知識可羨,可以武裝自我;能力可貴,可以成就偉業(yè)。知識誠可貴,能力價更高。(殷殷叮嚀,呼應開頭,收束全篇,重申觀點。)
總評:這篇臨別贈言感情真摯,語重心長。文章開篇亮明中心論點后,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先從反面論證徒有知識而沒有能力,只不過是百無一用的“兩腳書櫥”;再從正面論證擁有知識更擁有能力,才能大有作為。正反對比,是非分明,大大增強了論證力度。素材的篩選和運用頗具匠心,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名言警句與事實論據(jù)相結(jié)合,凸顯出信度、深度和力度;既有點例,又有面例,點面結(jié)合,行文活潑,詳略得當。
責任編輯 廖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