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國
摘 要:孔子是世界的,孔廟也是世界的。曲阜孔廟建筑群作為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典范,具有“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其獨特純粹的木構(gòu)建筑系統(tǒng)、中軸對稱的庭院空間設計及交相輝映的藝術手段,都生動詮釋了古建筑的藝術風貌,比如碑刻、石雕、彩繪、牌坊等,它們與神圣莊嚴的祭祀環(huán)境一起織繪了雄偉、莊重、清肅、壓抑的禮制建筑畫卷,政治表征和文化功用極具擴張性。
關鍵詞:天人合一;禮制建筑群;木構(gòu);碑石建筑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8.033
0 引言
曲阜孔廟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中“延續(xù)時間最長、從未中斷、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流播范圍甚廣、有很強適應能力”①的建筑體系,在規(guī)模、工程、材質(zhì)、彩繪、藝術表現(xiàn)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讖R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創(chuàng)造、融合,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形成了“以木構(gòu)架房屋為主、采取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建筑風格,這一理念、風格是我國“民族特殊文化興衰潮汐之映影”②的體現(xiàn),是“反鑒其物質(zhì)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③的歷史見證。
1 曲阜孔廟的建筑特征和空間環(huán)境
曲阜孔廟建筑群源于闕里至圣廟,《史記》載:“故所居堂弟子內(nèi),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于漢二百余年不絕?!弊詵|漢時期至1949年以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達70余次,歷經(jīng)初建、時修時廢、隋唐時期增建、北宋時期迭修、金元時期完善、明清時期鼎盛等更迭,最終形成了前后九進院落,設有殿堂、壇閣、門坊等464間建筑格局。梁思成先生認為“孔廟之擴大,至現(xiàn)有規(guī)模,實自宋始。然現(xiàn)狀之形成,則清雍正乾隆修葺以后之結(jié)果也”,并指出孔廟由“故宅居室三間”,繁衍成國家修建三百余間的大廟宇,“實世上之孤例”。
1.1 曲阜孔廟建筑的特征和表現(xiàn)手段
1.1.1 中軸對稱的院落式布局
中國建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主要采取以單層房屋為主的封閉式院落布置”“幾座房屋沿地基周邊布置,共同圍成庭院”。這種建筑由于院落的阻擋,在外面難以窺探全景,只有逐門進入,才能體會“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空間視覺沖擊和藝術感染力。曲阜孔廟建筑共分南北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均為空庭,松柏蒼茂。第四進以北庭院的建筑宏偉,形成以大成殿即“廟”的祭祀空間為核心,以內(nèi)庭空間即十三碑亭、奎文閣、寢殿為次中心的整體建筑群落。這九進院落以中軸線展開空間布置,左右對稱。前有欞星門、圣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碑亭。從大成門起,分成三路:中路為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圣跡殿及兩廡;東路為承圣門、詩禮堂、崇圣祠、家廟,是祭祀孔子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為啟圣門、金絲堂、啟圣王殿、啟圣王寢殿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這種院落式的空間格局通過前奏院落“在空間上的收放、開合變化,反襯出主院落和主建筑壓倒一切的地位”,實現(xiàn)了“中國古代建筑是在平面上縱深發(fā)展所形成的建筑群與庭院空間變化的藝術”。
1.1.2 以木構(gòu)建筑為主要的房屋結(jié)構(gòu)方式
以木構(gòu)建筑為主要的房屋結(jié)構(gòu)方式。院落式的庭院布局是在水平面上延伸獲得景深式的效果,而木構(gòu)建筑的房屋設計則向空中拓展,以突顯孔廟建筑的崇高地位。首先木構(gòu)建筑以木料為主要構(gòu)材,通過“梁柱式”的“構(gòu)架制結(jié)構(gòu)”“依梁架層疊及‘舉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飛椽,脊吻等之應用,遂形成屋頂坡面,脊端,及檐邊……其功用且收‘上尊而下卑,則吐水疾而溜遠之實效”。其次斗拱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關鍵。拱架在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于柱身,還有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斗拱在空中具有極大的伸縮性和藝術塑造性,奎文閣“三層檐均承以斗拱,并平坐斗拱共為斗拱四層。但上層腰檐的外緣平坐四周施擎檐柱及絳楣子。平坐斗拱掩以雁翅板,故驟觀唯上下兩檐斗拱為顯著”。大成殿“其殿身檐柱及內(nèi)柱則均木制,殿斗拱下檐單杪雙昂”。只是斗拱發(fā)展到明清以后“往往順應其形狀、位置進行藝術加工,使之起裝飾作用”。
1.2 “家國同構(gòu)”—曲阜孔廟的地理環(huán)境
曲阜孔廟是家廟,也是國廟,首先廟中所有建筑著眼于總體布局,大成殿位于中軸線上,追求“向心內(nèi)聚”,體現(xiàn)大一統(tǒng)思想??拈w、十三碑亭、杏壇、寢殿是次中心,標示了孔廟建筑群的至高等級和儒學精神的“復合”空間。其次應注重單體建筑,如廊廡、殿、門、坊等的搭建和氛圍塑造??讖R“空間、體量、形體、尺度、比例以及其布局的均衡與對稱、色彩等要素的巧妙構(gòu)思等,使其建筑、植物、道路、廣場的有機結(jié)合,鋪陳出有如序曲、高潮、結(jié)尾般的紀念性樂章”,這既突出了主體又使得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
彩畫繪飾。曲阜孔廟建筑屋頂采用琉璃瓦有黃色、綠色、灰色三種,中軸線上的建筑大成殿、大成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碑亭系黃色,臨近建筑呈綠色,外圍為灰色,但德侔天地坊、道冠古今坊為黃色琉璃瓦,體現(xiàn)出對孔子的崇敬和仰慕。
泮池與壁水。水為理性之物,作為孔廟的前導空間性設計,泮水和壁水橋設在欞星門和弘道門前,按照周禮,“泮之言半者,半水者,蓋東西以南通水,以北無水也”,泮池位于欞星門外,是孔廟中內(nèi)外空間的界定和過渡,系儒家思想“孔澤流長”的表征,為進入大成門祭祀烘托莊嚴肅穆的氣氛。
樹木??讖R中軸線東西兩側(cè)柏樹森森,四季常青,象征儒學的生命常青、歷久彌新,各種側(cè)柏、圓柏、銀杏相生,挺拔而古拙,共有樹木1800余株,營造了莊嚴而神圣的祭祀環(huán)境。
甬道和海墁。甬道是古建筑群中的道路,是一種古樸的庭院交通方式,庭院的大小決定甬道的磚趟,磚趟力求奇數(shù),依品位高低,分三、五、七、九不等,中部略高,兩側(cè)偏低,便于排水。甬道之外的廣場鋪地稱為海墁,建筑理論中有“豎鋪甬道橫鋪墁”的說法,目的是形成縱橫交錯的地理環(huán)境。
孔廟“就是通過宮前建筑和庭院空間上的縱、橫、縱和收、放、更放的變化對比”,以及木構(gòu)建筑的匠心藝術,強化孔廟的最高建筑規(guī)制,并利用建筑環(huán)境氣氛的感染力,來達到尊孔祭孔的政治目的和倫理功用。從這個角度講,孔廟建筑是宮殿建筑和禮制建筑的合一。7064BAC4-8388-442F-B309-8DAA412E52D8
2 木構(gòu)、碑石元素在孔廟“禮制”建筑群的塑造功用和實踐表達
曲阜孔廟既是儒家文化的搖籃,也是儒家文化最為厚重的承載。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強調(diào)道德和禮制,人是社會屬性的從屬者。三孔遺址的宮殿、祠廟、宅邸無不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觀和封建等級制度,而人與人的關系、人在社會中的等級秩序又借助于木構(gòu)建筑和碑石得以強化。
2.1 “門堂之制”—孔廟“禮制”建筑群的構(gòu)思設計
“禮者,天地之序也”“中正無邪,禮之質(zhì)也”,《禮記》第一次從理論學的高度概括了建筑群的中軸線空間布局對體現(xiàn)社會等級秩序的主體功能。
門堂。院落之間的中軸線上的門,既可分隔空間,又可營造肅穆氣氛,中門兩側(cè)的腰門和掖門是輔門,起到輔助交通聯(lián)系和襯托主軸建筑的功用,外門如欞星門、道冠古今坊、德侔天地坊、毓粹門、觀德門等是進入大成門的引導門,有效渲染了孔廟建筑的莊嚴肅穆。進入大成門后,除內(nèi)宅門和禮器庫外,不再設外門。除了門堂,孔廟從建筑開間、屋頂樣式、斗拱踩數(shù)、頂瓦色彩、彩繪圖飾等無不受到禮制規(guī)定的約束。
2.2 木構(gòu)建筑在“禮制”建筑群中的功用
清代《營造法式》《工部工程造法》規(guī)定,官式建筑中建筑物之平面尺寸、柱高、構(gòu)件之斷面要按建筑的性質(zhì)、規(guī)模而定。曲阜建筑仿照皇宮建筑布局,大成殿九脊頂,重檐歇山式;奎文閣高兩層,檐三重,九脊頂。這些建筑不僅要能滿足祭祀孔子的使用要求,而且要嚴守繁縟的禮制規(guī)范和等級制度。
屋頂制式。廡殿頂為皇宮主殿專用,歇山頂只限王及寺觀用,公、侯、貴、官和庶民只能用兩坡的懸山或硬山屋頂。曲阜孔廟突出大成殿主體地位,屋頂?shù)燃壈凑罩亻?、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排列。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大成殿、寢殿、十三碑亭形制最高為重檐歇山,東、西兩路崇圣祠和啟圣殿次之,為廡殿頂,除弘道門外中軸線上的門均為歇山頂,而其他房間采用硬山頂。
斗拱和昂的裝飾功能增強。明清建筑由于使用了磚石,斗拱承重作用減弱,“原有的由斗拱、柱頭枋、明栿形成的在柱網(wǎng)和屋頂構(gòu)架間的鋪作層就失去了保持構(gòu)架整體性和挑檐的作用,變?yōu)檠b飾層和建筑等級的象征”。同時昂也變?yōu)椤凹侔骸薄伴w所用昂均為平置假昂,后尾不挑起,為明清標準做法”,所有的這些旨在說明孔廟建筑禮制等級封建觀念的強化,建筑的實體功能消失。
房屋間數(shù)的等級設計。在木構(gòu)建筑中,以間為單位,采用模數(shù)制的設計方法是其特點,《營造法式》對房屋性質(zhì)和規(guī)模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建屋時“只要確定了性質(zhì)、間數(shù),按所規(guī)定的枋的等級和分數(shù)建造,即可建成比例適當、構(gòu)件尺寸基本合理的房屋”??讖R大成殿廣九間,深五間;奎文閣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大成殿級別最高,其他次之。
彩繪的級別。彩繪主要出現(xiàn)在檁枋部位,檁枋一般分成枋心、找頭、箍頭、盒子、皮條線等,大成殿和奎文閣的彩繪屬于和璽彩繪中的雙龍彩繪,是彩繪等級中的最高等級,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用青、綠、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這種嚴格級差和尊卑貴賤佐證了古代是受禮法約束的等級森嚴的社會。
2.3 碑石元素在孔廟“禮制”建筑群的體現(xiàn)
孔廟建筑是一部儒學文化的百科全書。從殿、堂、門坊的命名稱謂,到門窗、闌額的裝飾圖案,無不傳遞著仁、禮、孝的倫理精神。作為等級和禮制的象征手段,碑石的選用不可或缺。
大成殿。大成殿“立于重層石階基之上,階基之前更出月臺,繞以欄楯。殿四周廊檐柱均用石制,其前面十柱均雕蟠龍圍繞,上下對翔,至為雄偉”,回廊環(huán)立28根雕龍石柱,均以整石刻成,上有淺雕盤龍飛舞,殿下雙層臺基,前有兩層大型浮雕龍陛,四周圍以雙層石欄,上層為火焰寶珠柱頂,下層為重層覆蓮瓣柱頂,石欄下東、西、南三面突出了24個石雕螭首,雕工古樸,氣勢恢宏,莊重肅穆,讓人感到“祭孔如祭天”的氣氛,尤其是前面10根龍柱的雕飾已超過皇宮,體現(xiàn)了孔子“生民未有”的地位。當然奎文閣、寢殿等亦遵此制。
十三碑亭。計金亭二,元亭二,明清亭九,犬牙交錯,“勾心斗角”,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謚加封、拜廟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這些建筑無一例外都彰顯了孔子至圣先師的歷史地位和封建政權強化禮制綱常的倫理觀。
磚石鋪道。從鋪裝材料上講,以青磚為主,水泥磚次之,石材偏少,樸素簡約,鋪裝等級同建筑物相匹配協(xié)調(diào)。欞星門到圣時門為青磚,圣時門到弘道門為青磚夾水泥磚,自弘道門始,禮制等級加強,“弘道門到大中門為青磚夾一道600毫米寬石材,從大中門到同文門為兩道360毫米寬石材夾青磚,從同文門到奎文閣為三道石材夾青磚,從大成門到大成殿同樣是三道石材夾青磚,從大成殿到寢殿的道路變?yōu)槿朗膴A青磚,寢殿到圣跡殿的道路為兩道石材夾青磚,石材寬度為380毫米”,這些變化都是為了和主體建筑的規(guī)格等級相協(xié)調(diào)。
除了木構(gòu)、碑石元素,水系、松柏、“九五”數(shù)字等也是儒家文化傳承的載體。泮水和人工河既是儒學源遠流長的象征,也是儒家踐行積極入世的反映。松柏象征儒學高潔、獨立、堅毅、永恒,是“禮之于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的寫征,九進院落、縱向五重門、橫向五道門等均體現(xiàn)了孔子“九五之尊”的神圣和他應有的禮遇。
3 木構(gòu)建筑與碑石建筑的“和合”
曲阜孔廟是集庭院、木構(gòu)、碑刻、石雕、彩繪、古木等文物遺跡于一體的“禮制”建筑,這種官式建筑在性質(zhì)、布局、間數(shù)、屋頂制式、斗拱、色彩等方面都有規(guī)定,營造了莊重、雅正、肅穆的祭祀氛圍,在建設規(guī)模、建筑技術、建筑藝術風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古建筑在明清之際發(fā)生了重大演化,傳統(tǒng)木構(gòu)建筑呈現(xiàn)新的階段特征。
3.1 磚石架構(gòu)的引入以及傳統(tǒng)木構(gòu)建筑的演變
中國古建筑歷史悠久,漢代以前的建筑大都是土木混合結(jié)構(gòu)或木構(gòu)架建筑,不能長期保存,唐以后建筑多以木構(gòu)建筑為主,磚石較少,宋金元時期木構(gòu)架開始簡化,“材分制”改為“斗口制”。明清時期建筑構(gòu)架進一步簡化,斗拱承重功能減弱,等級裝飾作用凸顯,“它在明清建筑中逐漸成為裝飾品,斗拱成為裝飾,是由梁頭伸出,直接上承檐槫的重量,起了挑檐的作用開始的”,這是因為“從明以來大量使用了磚墻,磚墻就不像土坯墻那樣需要出檐深遠來保護,以防風雨的侵蝕”,正是由于磚墻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木構(gòu)建筑在實踐中趨向禮制化和等級化。7064BAC4-8388-442F-B309-8DAA412E52D8
3.2 明清碑刻石雕技術程序化、工藝化的推進
碑刻石雕大都取材天然石料,其堅實、耐風化,與統(tǒng)治者永垂千古的理想相吻合,可以說世界上最優(yōu)秀、最偉大的建筑都離不開石雕裝飾構(gòu)件。隨著明清造園之風的盛行,明清石雕建筑藝術在承襲宋元裝飾紋樣和技法的基礎上,技藝日漸精湛。大成殿、奎文閣、十三碑亭的臺基、階梯欄桿、走道、中庭、龍柱、碑碣等皆為各種石雕藝術形式的有機組合。大成殿蟠龍石柱則借鑒木構(gòu)建筑原理,將“石柱與木合構(gòu)將柱頭鑿卯,以接受木闌額之榫頭”,并通過雕飾,使曲阜孔廟顯得莊嚴華麗,再繞以白石欄桿,尤為純凈雄偉,威嚴莊重。正是借鑒了木構(gòu)建筑的榫卯原理,碑刻石雕技術更加成熟、程序化。
3.3 木構(gòu)與碑石在現(xiàn)實性上的“契合”
中國建筑特征形成有兩種因素,“有屬于實物結(jié)構(gòu)技術上之取法及發(fā)展者,有緣于環(huán)境思想之趨向者”。木構(gòu)建筑藝術性強,等級分明,但易遭破壞,比如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廟宇與書籍俱為灰燼”;金熙宗皇統(tǒng)九年(1149)大成殿竣工;貞祐二年(1214),又毀于兵火;元大德六年(1302),大成殿重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曲阜孔廟再遭雷擊起火,大成殿等120余楹建筑化為灰燼;清雍正二年(1724),曲阜孔廟又毀于雷電火,重修6年方才完成。
大成殿的災難源于木構(gòu)建筑的易燃性,而碑碣則不然,雖然歷代封建王朝和衍圣公府把浩劫歸結(jié)為天災,但實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正是出于此種情形考慮,雍正皇帝才大量使用石柱、磚石結(jié)構(gòu)進行重建,因磚石結(jié)構(gòu)的引入,大成殿至今安然無恙。當然隨著明清時期南方徽派、閩派、粵派等建筑大量使用磚石結(jié)構(gòu),孔廟、孔府建筑也要順勢而為,這是建筑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然。
正是出于儒家理想人格和現(xiàn)實性的考量,在木構(gòu)建筑原理基礎上,我國傳統(tǒng)建筑逐漸向磚石架構(gòu)演變,木構(gòu)、碑碣、石雕藝術越來越成為一種裝飾手段。當然這種更迭演變,不是背離、拋棄,而是借鑒、傳承、契合。
4 結(jié)語
總之,孔廟作為儒家文化的精神家園,是孔子后人奉祀孔子的場所,也是歷代帝王將相頂禮膜拜和尊孔崇儒的禮制性地標建筑,更是弘揚儒家顯學的道德教化圣地。深入研究孔廟建筑對于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握傳統(tǒng)建筑的空間格局和地理環(huán)境,加強孔廟文物保護修復和利用,具有新時代價值。
注釋
①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筑概說[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1-2.
②③梁思成.中國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3.
參考文獻
[1]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筑概說[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2]梁思成.中國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3]彭蓉.中國孔廟建筑與環(huán)境[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4]司馬遷.史記[M].長沙:岳麓書社,2012.
[5]宗白.中國古建筑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064BAC4-8388-442F-B309-8DAA412E52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