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曉 山
(責任編輯 呂紅娟)
性格是指人的性情品格,是一個人穩(wěn)定的情緒表達,主要表現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好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客觀需要,是自身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團結共事的重要基礎。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其性格好壞不僅影響個人的發(fā)展,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乃至黨的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領導干部必須自覺克服性格缺陷,有意識地進行“性格培植”,使自己在不斷砥礪性格的過程中得到成長,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由于領導工作的特殊性,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些與其崗位要求相匹配的性格,總的來說,應著重培植以下十四種好性格。
《三國演義》有言:“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對于打仗來說,剛中有柔、剛柔并濟是一種很好的克敵之法。從事領導工作也一樣,過剛易折、過柔則靡。一個地方、單位,人員眾多,性格迥異,一味地寬厚仁慈,就會難以約束,形不成戰(zhàn)斗力;如果對人太過嚴苛,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就沒有親和力。剛中有柔、剛柔并濟才可以更好地駕馭工作局面。一張一弛,剛柔有度。剛如利劍,但易碎則是其致命缺陷;柔如流水,但一味柔順也難以持久。領導干部過柔,就會政令不通、帶不好隊伍;過剛,則會使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適度原則”,把握好“度”的平衡,才能使管理順暢而有效,否則就容易事與愿違。要準確把握剛與柔的辯證關系,剛而不露、不直、不愎,柔而不弱、不嬌、不軟,既要形成一定的壓力,又要使下屬不過于緊張,堅持有張有弛、靈活適度。嚴管厚愛,恩威并施。恩不施無以立威,威不施無以治事。剛柔并濟關鍵在于不偏私、不失信,賞要賞得眾望所歸,罰要罰得心悅誠服。要善用激勵之法鼓舞士氣,在評先評優(yōu)、表彰獎勵、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讓奮進者脫穎而出,用好容錯免責機制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要善用懲罰之法鞭策下屬,用好監(jiān)督問責武器,把制度機制作為立威明矩的“壓艙石”,使守紀者暢行,給散漫者訂立邊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大智慧的人能夠洞察別人的優(yōu)缺點,以他人為鏡,審視自己秉性之長短,擇善而從。知人是必要前提,領導干部若不能知人善任,就會貽誤事業(yè)。劉邦能知人,根據張良、蕭何、韓信各自特點,才盡其用,最終成就了大漢盛世。自知是更高修為,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找到自身癥結,從而對癥下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天下沒有無用之物,只有用之不當之物;世間沒有無用之才,只有用之不當之才。知事識人是基本功,知人不深、識人不準,往往會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領導干部擔負著識人用人的重任,必須摒棄個人主觀上的親疏好惡,拓寬選人視野。從事業(yè)需要、工作需要出發(fā),堅持“研究人”與“研究事”相統(tǒng)一,知事識人、依事?lián)袢恕0压Ψ蛳略谄綍r,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干部,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了解干部,全面、歷史、辯證地認識干部,做到用當其時、人崗相適、人事相宜。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脾氣秉性、人格修養(yǎng)、能力水平,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從而揚長避短。要勤于自省,時刻剖析自身存在問題,反省工作中存在的過失。飽滿的穗子總是低著頭,驕傲的人容易失敗。不要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有權但不弄權,有個性但不任性,時刻虛懷若谷、放低姿態(tài)。
時勢在胸,才能把握根本;運籌帷幄,方可從容應對。領導干部能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跟上形勢變化、干事創(chuàng)業(yè)是機械死板還是機動靈活,決定了工作成效甚至成敗。只有頭腦清醒、知形識勢、機動靈活的領導干部,才能時刻根據客觀變化調整主觀行動,在下“先手棋”中布局“一盤棋”,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用兵長勝之道在于多變,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領導工作也是一樣,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須跟上形勢的變化,拘泥于老經驗老做法、簡單機械套用政策規(guī)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果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從發(fā)展變化著的實際出發(fā),而是習慣于用老思路解決新問題,那么越是苦干蠻干就越是南轅北轍。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自然界億萬年來“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都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機械保守、因循守舊,不與時俱進,肯定要被踢出局。要增強世界眼光、歷史眼光、戰(zhàn)略眼光,善于隨著身邊事物變化而調整適應,不斷破除與新時代不適應、不相符的思想、理念、思路和方法;要認識規(guī)律、找準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變被動為主動。當然,靈活應變不是見風使舵、放棄原則、當“墻頭草”“變色龍”,而是在不斷保持戰(zhàn)略定力、始終堅守原則底線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借勢而起、乘勢而上,從而開拓新局面、創(chuàng)造新輝煌。
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經常用“平易近人”這個成語,形容領導干部為人平和謙虛、和藹可親。很多身居高位的領導,不喜歡擺架子,會發(fā)自內心地為他人著想,于無聲處顯關愛。反倒有一些職務不高的干部,常常趾高氣揚、盛氣凌人,不懂關心愛護干部職工,不會關心體恤百姓疾苦。好干部,必須先是一個好人,一個懂得平等待人、關心他人的人。當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領導干部作為人民中的一員,要始終堅守做人本色,淡化“官念”,拒絕“特權”,把平易近人融入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使之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方式,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做和藹可親的好領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領導工作靠權力壓是不行的,現代管理中頻頻出現領導危機,很大程度在于人心的流失。用“春天般的溫暖”對待群眾、像親人般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位同志,才能形成凝聚力、影響力。既要盯住給群眾雪中送炭的大事,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也要多做送溫暖的小事,讓身邊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溫暖,真正成為知寒知暖的貼心人、解憂幫困的熱心人,達到依靠人格魅力凝聚人、領導人的高境界。
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大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永遠有一顆樂觀自信、向上向善的心。這是一種巨大的正能量,是個人成長進步的意志基礎,也是國家民族生生不息、昂揚奮進的力量源泉。樂觀自信的人,不會輕易被困難挫折打到,他們善于從困難之中孕育希望,從挫折之中點燃亮光。領導干部身上的樂觀自信,具有強大的示范引領作用和感染力、穿透力,可以影響一片、帶動一方,直接影響工作的成效甚至是成敗。要始終保持積極昂揚的態(tài)度,在千斤重壓下提振精氣神,在矛盾問題前挺起胸膛,真正把問題踩在腳下,把困難甩在身后。向上向善是一個國家昂揚前行的強大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滋養(yǎng),它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是靈魂深處最美的音符,是基于全體人類的價值取向。道不可坐論,德不可空談,有一分熱要發(fā)一分光。要大力弘揚跨越發(fā)展、爭創(chuàng)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把向上向善融入日常生活,昂揚向上、奮發(fā)有為,扶危濟困、救難暖心,讓“人人皆可為堯舜”的理想變?yōu)樯鐣F實。
依靠別人的拐杖永遠走不出自己的路。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無論工作生活中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挫折,先要從自身想辦法??可缴綍?,靠人人會跑。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人不自助,天將棄之。要想獲得成功,關鍵還是要自己付出努力,這樣才會得到“天時”和機遇。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工作不養(yǎng)閑人,團隊不養(yǎng)懶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好運不會從天而降,與其等靠要,還不如努力向前,擼起袖子加油干。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生活也從來不會虧待實干的人,只有自強不息,才能開辟新天地、創(chuàng)造新奇跡。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輸在一個等字上,如果什么都要等到萬事俱備,別人早就笨鳥先飛、捷足先登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當官避事平生恥。剛毅無畏、敢于擔當是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和從政本分,也是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的一貫要求。領導干部是要沖鋒陷陣、擔當干事的,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干不出一點成績來,那就愧對領導干部這個稱號、愧對黨和人民的信任。狹路相逢勇者勝。干工作就要敢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zhàn),這樣才能在困局、危局、難局中“殺出一條血路”。要做“獅子型”干部,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意識,強化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啃最硬的骨頭、涉最危的險灘,面對矛盾和問題敢于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敢于較真、敢抓敢管,用剛毅無畏迎來“柳暗花明”的發(fā)展前景。事不避難,義不避責。當干部一定要承擔與職務相對應的責任。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以事艱而不為,不以任重而畏縮,干事不避事、擔責不塞責,而要以“燕子壘窩”“螞蟻啃骨”“老牛爬坡”的勁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畏險阻、奮勇搏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改革開放雖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領導干部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既要堅持實事求是,又要勇于創(chuàng)新、敢闖敢試,不能干了幾年還是濤聲依舊,每年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干在實處闖在新處,才能走在前列勇立潮頭。檢驗一個領導干部的作風和能力,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看是否干實事求實效,是否敢創(chuàng)新、會創(chuàng)新。求真務實是成功最大的秘訣,改革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有的放矢、精準施策。同時要善于用新的視角觀察問題,用新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chuàng)新,不斷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新動能。奮勇爭先敢為人先,才能日新日進。進取是不滿足于既有成就、堅持不懈地追求新目標的表現。要牢固樹立“無功便是過,平庸就是錯”的觀念,以坐不住、等不起、拖不得的緊迫感,銳意改革,主動創(chuàng)新,敢于否定和超越前人,進行更多新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獲得更多更大的發(fā)展機會和空間。
聰明的人往往能夠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進而干脆利落、堅決果斷地去開展工作?,F實中有的領導干部常常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優(yōu)柔寡斷、患得患失,一是沒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抓不住重點,二是私心作怪、怕?lián)熑?。領導工作紛繁復雜,若不能化繁為簡、堅決果斷,就會忙忙碌碌而又碌碌無為,甚至錯失發(fā)展良機。大道至簡,人生宜簡。奉行了這個原則,才能練就簡約簡單的人生態(tài)度,步入返璞歸真的人生境界?;睘楹喪且环N透過現象看本質、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維方法,從看似一團亂麻的現象中抽絲剝繭、理清思路,從而有效應對,果斷決策。要能夠刪繁就簡,突出重點、抓住難點、把握要點,集中精力抓關鍵人員、關鍵崗位、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問題,確保程序簡易規(guī)范、過程便捷高效,避免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要追求簡單的生活,不搞特殊、不講排場、不圖奢華,注重品格、崇尚節(jié)儉、清白傳家。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滑鐵盧戰(zhàn)役期間,法國元帥格魯希正是把問題想得太復雜,在繼續(xù)追擊普魯士軍和回援拿破侖之間猶豫不決,結果既沒能阻止布呂歇爾的普魯士援軍,也沒能及時馳援拿破侖,最終錯失戰(zhàn)機加速了滑鐵盧戰(zhàn)役的失敗。決策面臨的情況瞬息萬變,任何猶豫不決都可能錯過最好的時機。要發(fā)揮“主心骨”作用,當問題擺在面前時,能第一時間找到癥結所在,抓住決策的黃金期,當斷則斷,敢于“拍板”。
謹慎才能走遠、細節(jié)決定成敗,成大事者只有以謹慎嚴謹、一絲不茍的性格約束自己,才能一步步擴大人生局面。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行為上的偏差紕漏都可能影響工作運轉,甚至影響發(fā)展大局。領導干部如果腦中沒有繃住一根弦,心存僥幸、用權任性、大而化之,必然會陰溝里翻船。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謹慎的人,會充分考慮事情的發(fā)展和細節(jié),小心評估利弊得失,并且時常反思自己的決定和行動,汲取經驗教訓。從古至今,舉大事必慎其始終。要謹慎做人做事,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堅持底線思維,小心仔細、思慮周全,事前充分考慮后果,事中敏銳察覺細節(jié),事后及時歸納總結。要安分守己、克己奉公,堅持公正用權、謹慎用權、依法用權,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guī)矩,讓從政之舟避開礁石和險灘。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謹慎地對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難;慎重地處理細小的事情,就可以遠離大災,做人、謀事、創(chuàng)業(yè),都要不棄微末。要注重培養(yǎng)對工作一絲不茍、對質量精益求精、對完美孜孜追求的“工匠精神”,牢記禍患常積于忽微、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道理,立起細節(jié)標準,精心打磨、臻于至善,每一項工作都要追求完美和極致,于細微之處見精神,在細節(jié)之間顯水平。
寬容豁達是領導干部的重要品格,體現的是一種胸襟和氣度,是合作共進的必要前提。若無寬容豁達之心,斤斤計較、耿耿于懷,則易被他人疏遠,難以合作,共進困難。共進是寬容的有利結果,齊桓公不記恨射箭之仇,才能與管仲共同強齊圖霸;唐太宗重用得罪自己的魏征,君臣才能共創(chuàng)貞觀之治。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被迫害入獄27年,在他當上南非總統(tǒng)后,并沒有報復迫害他的人。他解釋說:“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實仍在獄中?!惫ぷ髦幸嗟们濉⒖吹玫?,以“同理心”來對待人和事?!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對他人的錯誤要公正看待,對于他人提出的批評反對意見要合理吸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圓融才能無礙,包容才能共進。能夠接納他人,不求全責備,才能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從而成就一番事業(yè)?!岸送?,其利斷金”“人心齊、泰山移”,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要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容人容事心胸,不斷提升自身格局,贏得友誼、獲得信任、得到支持,與身邊的同志求同存異、團結友善、精誠合作、攜手共進。
古人云:“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厲害,可以待敵?!弊怨刨t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險事,越能處變不驚。領導干部更應如此,任何時期,各種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都會層出不窮,這時慌張、害怕、膽怯、責怪、隱瞞是沒有用的,必須沉穩(wěn)大氣、坦蕩從容,想辦法一一攻破。手里有招心不慌。做任何事情,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精心規(guī)劃,才能對遇到的各種未知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做到心中有數、從容應對、行之久遠。否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必然手忙腳亂、倉促應對、問題頻發(fā)。任何時候都要用實力說話,有真正的實力才能任“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大氣才能干大事。凡大氣者,皆有大氣象、大格局、大境界,亦能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越大氣的人,往往見識越高、涵養(yǎng)越好、能力越強,能讓人舒心舒暢,也讓人敬重敬畏。一個人如果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做人就襟懷坦白,干事就激情滿懷,人生的舞臺就會寬廣無限。人生總有遺憾,所得自是幸運,失去也可坦蕩。既要以事業(yè)為重積極努力作為,又要學會坦然面對結果,不強求不執(zhí)念,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tài),拿得起放得下,這樣才能活得敞亮坦蕩,過得輕松自在。要正確對待職務和權力,任何情況下都能頂得住歪風、管得住自己,坦坦蕩蕩、光明磊落,時刻把事業(yè)放在第一位,把群眾利益冷暖記在心頭,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公權力,掌管著公共資源,經常面臨公與私、情與理、義與法的兩難選擇,客觀理性、秉公用權、公平公正是最起碼的政治品格和職業(yè)操守。如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是一心只想謀私利,結果是害人又害己,還會侵害黨的肌體。偏見是客觀理性最大的威脅。偏見往往源于無知和非理性,會影響人們正確地認識、決策和行動。一個人不能客觀理性地分析評判事物,往往會表現出過于主觀的看法、選擇性接受以及意氣用事等特點,有的會根據心中的條條框框對他人進行分類、貼標簽,有的會違背客觀規(guī)律盲目決策、不考慮后果。只有堅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憑個人好惡取舍、不主觀臆斷、不先入為主、不偏聽偏信,尊重規(guī)律,全面歷史辯證地觀察事物、分析情況、解決問題,才能有效降低決策風險,客觀公正地對事對人。用權如衡,唯公唯平?!皺唷睆恼Q生之日起,其本源要義就是“公平”。用權公平公正,說話、做事才會有底氣,做人才會有正氣。要讓權力回歸公器本質,始終秉持公心,事事出于公心,時時懷著公心,處處依照公心,公平公正公開辦事。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一切按制度來、按程序走、按規(guī)矩辦,公道正派,不看親疏遠近,不搞內外有別,不拿原則做交易,不讓投機鉆營者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