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偉等
下方為短型伸縮棍
素有暗器之稱,以致人疼痛且“隱形”為顯著特點的短(?。┕?,作為一種近距離沖擊、反擊、控制的“另類”器械,可為熟練并精通它的人們提供一道防身屏障。
“明箭易躲,暗器難防?!彼^“暗器”,是指那種方便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它具有體積小、質量輕、方便攜帶、隱蔽性強的特點,也是中國古代習武者深藏且密不外傳的護身、鎮(zhèn)宅之寶?!鞍灯鳌背R姷奈镔|形態(tài)有:一根短棍或一根搟面杖、一把筷子、一支鐵笛等等(引自《少林護身暗器密傳》)。雖然它們形態(tài)各異,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即具有擊打、反擊和控制功能。從技擊與防身的角度而言,搟面杖、筷子、鐵笛以及短棍之類棍形暗器是棍棒器械以其他物質形態(tài)出現(xiàn)和延伸的一種形式,隱藏著中國古代習武者“藏兵于民”的大智慧。
作為暗器的短(?。┕饕彩前俦住肮鳌奔易宓某蓡T之一,它從未因熱兵器的出現(xiàn)而退出歷史舞臺,至今仍活躍在警察執(zhí)法行動、多樣化軍事任務等領域中。
短(小)棍具有自身的優(yōu)點與作用。首先,在近身控制對手時,既不會給對手造成過度傷害,又可以盡量減少使用者被對手傷害的機會;其二,短(?。┕髯鳛闆_擊器械時,依具體情況不同,對正在行兇的對手可進行戳擊、側擊、后擊等;其三,短(小)棍作為控制技術器械時,其最具亮點的有效技能是用短棍對小臂和小腿及其附近肢體通過實施鎖壓技術從而對人體進行控制,因為骨骼接近皮膚處,通常為“皮包骨”,用硬物(如短棍等)直接壓迫受控部位(或關節(jié))都會導致對手疼痛加劇而畏服。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突飛猛進和工藝技術的進步,也賦予短(?。┕饕粋€美麗的新形態(tài),以致于有國外學者給它取了個十分骨感的名字——“痛”,多多少少也給短(小)棍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為了揭示短(小)棍獨特的魅力,筆者通過在具有鮮明技擊特點的傳統(tǒng)武術中探尋并吸取“營養(yǎng)”后,結合長期軍警實戰(zhàn)經(jīng)驗教訓的積累,本著簡單、易學、實用、管用的原則,整理挖掘出一套短(?。┕鞣郎硇g,以呈現(xiàn)短(?。┕鞯默F(xiàn)實價值。
短棍攜帶方式由使用者自行決定,可別在腰帶上,或放在衣袋里、拿在手中,以隱蔽、方便為第一要務。其握持方法通常采取端部握持法,即用手抓握棍的頂端握持處,拳眼與棍頭同一方向,棍尖從拳心處伸出,置于小臂外側(圖1)。實戰(zhàn)中通常采用“失衡術”,即利用短棍鎖住對手的小腿、小臂、甚至是頸部后,并使用按、壓、拉拽等方法導致對方身體因疼痛失去平衡而放棄抵抗或被擒(圖2)。
使用短棍的基本防守動作如下。
(1)防拳打
防敵右擺拳 雙方對峙時,敵以右擺拳朝我頭部打來時,我速以左手握持短棍格擋敵小臂,并用棍體勾住敵小臂,同時,右手迅速從左手臂下方穿插至棍的另一側并用手抓握棍尖后,兩手協(xié)力向下猛力壓敵小臂,將敵制服(圖3、圖4、圖5)。
防敵左擺拳??雙方對峙時,敵以左擺拳朝我頭部打來時,我速以右手握持短棍格擋敵小臂,并用棍體勾住敵小臂,同時,左手迅速從右手臂下方穿插至棍的另一側并用手抓握棍尖后,兩手協(xié)力向下猛力壓敵小臂,將敵制服(圖6、圖7)。
防敵直拳 雙方對峙時,敵以直拳擊打我上身時,我迅速向一側閃身的同時,以右手握持短棍勾住敵小臂,左手迅速從右手臂下方穿插至棍的另一側并用手抓握棍尖后,兩手同時猛力下壓敵小臂,將敵制服(圖8、圖9)。
(2)防腿踢
防敵右鞭腿 雙方對峙時,敵以右鞭腿向我襲來時,我速以左手握持短棍格擋,并用棍體勾住敵小腿的同時,右手迅速抓握棍的另一端并鎖住敵小腿,上提、翻轉、下壓一氣呵成,將敵制服(圖10、圖11、圖12)。
防敵左鞭腿 雙方對峙時,敵以左鞭腿向我襲來時,我速以右手握持短棍格擋,并用棍體勾住敵小腿的同時,左手迅速抓握棍的另一端并鎖住敵小腿,上提、翻轉、下壓一氣呵成,將敵制服(圖13、圖14、圖15)。
(3)反擒拿
頸部被掐時解脫 突遭對方由前方用雙手掐我頸部時,我一邊速以左手反抗,一邊以右手握持短棍繞至敵右小臂上方的同時,左手迅速由下向上抓握棍尖,兩手協(xié)力下壓致敵松手,并將敵制服(圖16、圖17、圖18)。
前腰被抱時解脫 突遭對方由前方抱住我腰時,我迅速以左手握持短棍由前方卡住對方的頸部,同時以右手繞至敵頸部后側抓握棍尖并形成支點后,以左手持棍用力向前推壓對方喉嚨,將敵制服(圖19、圖20)。
雙眼由后被蒙時解脫 突遭對方由后用雙手蒙住雙眼時,我迅速一邊以右手握持短棍由前向后猛擊敵腹部,一邊以左手掰開敵蒙我眼之手,同時,迅速左轉身(右腳自然跟進),用右手以短棍勾住敵頸部的同時,左手迅速上前抓握棍尖并形成三角鎖來壓迫敵頸部,致敵松手畏服(圖21、圖22、圖23、圖24)。
后腰被抱時解脫 突遭對方由后抱住我腰時,我迅速以右手握持短棍由前向后猛擊敵腹部,同時,迅速左轉身(右腳自然跟進),用右手以短棍勾住敵頸部的同時,左手迅速上前抓握棍尖并形成三角鎖來壓迫敵頸部,致敵松手畏服(圖25、圖26、圖27)。
當對方持匕首時,對敵應急動作如下。
抵御持匕首上刺之敵 當敵以上刺向我上體刺來時,左腳向前上半步,同時左手握持短棍格擋住敵持匕首之手并迅速挪動棍體勾住敵手臂,同時右手由左手臂下方穿插至短棍的另一端抓住棍尖形成三角鎖后,下壓拖拽敵手臂將敵制服(視敵反抗程度,必要時可以右腳猛踢敵腹)(圖28、圖29、圖30)。
抵御持匕首下刺之敵 當敵以下刺向我腹部刺來時,我迅速向左閃身,右手反握短棍猛擊敵手腕致敵刀脫落后,并用左手抓住敵手臂夾于我右手肘窩的同時,右手持棍從敵手臂下側繞過并勾住敵手臂,左手抓棍尖并下壓棍體致敵疼痛而放棄抵抗(圖31、圖32、圖33)。
由后擒敵動作如下。
鎖喉 乘敵不備之機,迅速接近其后側,雙手握棍穿至敵顎下鎖住敵喉嚨后拉將敵摔倒制服(圖34、圖35)。
鎖臂 乘敵不備之機,迅速接近后側,右手握持短棍從敵右手臂內(nèi)側穿過的同時,左手迅速插至棍尖并抓住棍尖雙手協(xié)同形成三角鎖猛壓敵臂致痛將敵控制(圖36、圖37、圖38)。
另外,我們知道,人體分布著許多敏感的疼痛點,在遭遇敵拳腳暴力襲擊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以短棍擊打敵壓痛敏感點,或采用緩慢穩(wěn)固的方式對敵人體壓痛敏感點施加壓力致敵痛或傷,從而“軟化”對方威力。
腓敏感點位于腓骨附近處的大腿外側。動作要領:當我擋抓擰住敵攻擊之手后,迅速上前并采用短棍擊打或壓迫敵腓敏感點(參考穴位:風市穴)來“軟化”敵反抗能力(圖39、圖40、圖41)。
臂神經(jīng)叢位于肩關節(jié)的前面。動作要領:當我擋抓擰住敵攻擊之手后,迅速上前并用短棍擊打或壓迫敵臂神經(jīng)叢(參考穴位:肩井穴)來削弱敵反抗能力(圖42、圖43)。
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