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卓菲 鮑沁星 黃曉
錢塘江涌潮是極具觀賞性的自然奇觀,錢塘觀潮自漢魏起便有記載,興盛于唐宋,現(xiàn)代以“海寧觀潮”而聞名。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潮景和悠久的歷史,是錢塘觀潮能獨具盛名的主要原因[1]。觀潮是一項大眾性的觀賞活動,因觀潮而產(chǎn)生的各類景觀,與其山水環(huán)境密不可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與傳統(tǒng)的“一池三山”“曲水流觴”等山水模式相似,錢塘觀潮景觀融合了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分析其山水關(guān)系與空間分布,以探討山水景觀營造中多層面的價值取向。
羅曼、袁曉梅對錢江潮聲景特征的研究[2],聚焦于風(fēng)景——錢江潮,有助于認(rèn)識觀潮的景觀價值。另有學(xué)者對六和塔[3]、吳山[4]、鹽官[5]等觀潮勝跡做過研究,探究其觀潮歷史與變遷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本研究側(cè)重于整體性研究,以全部潮水發(fā)生區(qū)域為研究范圍。除觀潮勝跡遺存外,歷代還有大量描繪錢塘觀潮的繪畫圖像,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藝術(shù)文化價值。沈瑤等曾搜集整理杭州飛來峰的繪畫圖像,借以解讀其視覺形象與疊山價值[6],對于同一景觀、多幅繪畫圖像的研究具有借鑒意義。本研究采用圖像學(xué)方法,對觀潮景觀相關(guān)的繪畫圖像進行搜集、分類和篩選,進而論述觀潮景觀的位置分布和空間形式,總結(jié)其觀景特征,以期形成對錢塘觀潮景觀的整體性認(rèn)識,推進觀潮文化景觀遺產(chǎn)的研究和保護。
本研究探討的觀潮景觀包括被觀的潮水等自然景觀和以觀潮為目的形成的人文景觀。為了更好地了解古代觀潮景觀,除文字史料外,繪畫圖像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視覺參照。徐吉軍[7]、姜青青[8]等曾對錢塘觀潮圖像做過整理,本研究結(jié)合博物館收藏、古今著作和拍賣行圖錄進一步完善,將研究視野擴大到觀潮景觀整體,搜集到歷代繪畫69幅,其中全景式24幅、聯(lián)景式9幅、分景式36幅[9]①。進而從實景類繪畫中精選史料價值較高的21幅繪畫圖像進行研究,包括全景式5幅、分景式16幅,歸納圖像特點并借以分析觀潮景觀的空間特征(表1)。實景類繪畫是“中國山水畫中一個獨特類別,多以寫實手法描寫自然山川、名勝古跡、園林宅邸等真實景致”[10],圖中的景致既非完全想象的產(chǎn)物,亦非對于景致的簡單實錄,而是經(jīng)過選擇,運用繪畫語言對描繪對象進行的“再現(xiàn)”,因其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而有助于歷史名園或風(fēng)景名勝的復(fù)原研究和重建[11]。
表1 歷代錢塘觀潮景觀繪畫圖像Tab. 1 Painting images of Qiantang tide-viewing landscape across dynasties
續(xù)表
筆者選取錢塘觀潮實景繪畫主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描繪地點明確、與實景貼近,可以作為直接的視覺依據(jù);二是空間表現(xiàn)明晰,有助于分析觀潮景觀的空間特征。明代以前的錢塘觀潮繪畫圖像多為文人畫,較少出現(xiàn)地點的特指;清代由于帝王南巡等原因,以南巡行程和海塘工程為主題的圖像大量出現(xiàn),多為版畫、地方志或冊頁勝跡圖等形式,其實景特征更為突出,因此所選繪畫圖像以清代為主,共20幅,明代僅1幅。
1〔清〕佚名《自杭州行宮游西湖道里圖說》(局部)Anonymous Illustration of Visiting the West Lake Road from Hangzhou Palace in Qing Dynasty (partial)
2〔清〕高晉《御游西湖行程圖》Gao Jin’s The Emperor’s Itinerary of visiting the West Lake
全景式圖像主要為杭州或海寧地區(qū)的地圖和程途圖,采用較高的俯瞰視角,體現(xiàn)了古代錢塘江與城市的整體位置關(guān)系,直觀展現(xiàn)了觀潮景觀的線性分布特點,為研究古代觀潮景觀的具體形態(tài)和位置分布提供了參照。所選全景式圖像共5幅,均繪于清代,3幅為杭州地區(qū)圖像,2幅為海寧地區(qū)圖像,互為補充,完善了錢塘江北岸的觀潮景觀分布。
《自杭州行宮游西湖道里圖說》繪于乾隆南巡游歷杭州時期,共有5段,與圖說結(jié)合成冊。各段用鳥瞰視角描繪了圍繞杭州城和西湖的5條皇帝出游線路。筆者所選段落為候潮門至云棲的沿江段,其中開化寺、六和塔、潮神廟、浙江驛、望江樓、候潮門等均與觀潮相關(guān),在圖中做了重點標(biāo)注(圖1)。
《御游西湖行程圖》系清乾隆刊本程途圖《南巡盛典》,上方記錄了杭州城內(nèi)行宮至西湖各景點里程,可借以推斷浙江秋濤、吳山大觀、鳳凰山、六和塔、韜光觀海等觀潮景觀的具體位置與距離(圖2)。《杭州西湖各景全圖》在構(gòu)圖上與之相似,但場景刻畫更為細(xì)致。
《安瀾園至尖山海塘圖》系清乾隆刊本程途圖《南巡盛典》,上方記有自海寧安瀾園至沿線各處的里程,描繪了從安瀾園起向東直至尖山的海塘,將沿線景觀地名逐一標(biāo)記,并重點刻畫了鎮(zhèn)海塔、觀音殿、潮神廟、塔山等觀潮景觀(圖3)。
《硤山全圖》是硤石地區(qū)的全景地圖,描繪了海寧東山這一觀潮勝跡,圖中繪有智標(biāo)塔及其塔院,標(biāo)有“古塔插天”的景名,智標(biāo)塔和海山一覽樓都位于觀海峰絕頂[12](圖4)。
分景式圖像多為表現(xiàn)單獨景致的冊頁和版畫,展示了各觀潮點的自然環(huán)境與觀潮場景,適合與文字材料和現(xiàn)場實景結(jié)合展開研究。本節(jié)選出16幅圖像,包含六和塔、浙江秋濤、吳山大觀、韜光觀海、鎮(zhèn)海塔5處觀潮勝跡,前4處在杭州地區(qū),第5處在海寧地區(qū)。
1.2.1 六和塔
描繪六和塔的共3幅。明代宋懋晉《西湖勝跡圖之九·六和塔》將塔繪于臨江的一處山崖上,即月輪山,地勢較高,可臨江俯瞰錢江潮(圖5)。清代《禹航勝跡圖之十六·六和塔》描繪了高塔和周圍的寺廟,配文說明六和塔的建造時間、地點和目的(圖6),另有版畫《南巡盛典名勝圖錄》中的《六和塔》所繪內(nèi)容與之相似。
1.2.2 浙江秋濤
3〔清〕高晉《安瀾園至尖山海塘圖》Gao Jin’s Seawall Map from Anlan Garden to Jianshan Mountain in Qing Dynasty
4〔清〕佚名《硤山全圖》Anonymous Map of Xiashan Mountain in Qing Dynasty
5〔明〕宋懋晉《西湖勝跡圖之九·六和塔》Song Maojin’s The Ninth Picture of the Scenic Spots of the West Lake, Liuhe Pagoda in Ming Dynasty
6〔清〕佚名《禹航勝跡圖之十六·六和塔》Anonymous The Sixteenth Picture of Yuhang Scenic Spots, Liuhe Pagoda in Qing Dynasty
7〔清〕佚名《禹航勝跡圖之十八·浙江秋濤》Anonymous The Eighteenth Picture of Yuhang Scenic Spots, Zhejiang Qiu Tao in Qing Dynasty
描繪浙江秋濤的共4幅,全部繪于清代。其中3幅構(gòu)圖和內(nèi)容相似:《禹航勝跡圖之十八·浙江秋濤》描繪了一處向錢塘江凸出的江壩,壩上建有一組庭院,正對波濤洶涌的江潮(圖7);永瑢《西湖十景圖之九》補充了南岸及江中山體的名稱;高晉《南巡盛典名勝圖錄》中《浙江秋濤》重點標(biāo)出了觀潮樓、潮神廟。梁詩正、沈德潛《西湖志纂》中《浙江秋濤》與前3幅不同,將視點轉(zhuǎn)換到岸上,描繪了沿江的建筑、民居、牌坊以及觀潮的人物,主體建筑上方標(biāo)有“御書恬波利濟”,是康熙所題的匾額[13](圖8)。
1.2.3 吳山大觀
8〔清〕梁詩正、沈德潛《浙江秋濤》Zhejiang Autumn Tide by Liang Shizheng and Shen Deqian in Qing Dynasty
9〔清〕佚名《禹航勝跡圖之十五·吳山大觀》Anonymous The Fifteenth Picture of Yuhang Scenic Spots, Grand Sight of Wu Shan in Qing Dynasty
10〔清〕梁詩正、沈德潛《吳山大觀》Grand Sight of Wu Shan by Liang Shizheng and Shen Deqian in Qing Dynasty
11〔清〕佚名《西湖風(fēng)景圖·韜光觀?!稟nonymous Album of West Lake Landscape, Sea-Viewing in Low Profile in Qing Dynasty
12〔清〕高晉《鎮(zhèn)海塔院》Gao Jin’s Zhenhai Tower Courtyard in Qing Dynasty
描繪吳山大觀的共4幅,全部繪于清代。《禹航勝跡圖之十五·吳山大觀》重點展現(xiàn)了登山路徑和沿線景觀(圖9)?!段淞质皥D》《西湖志纂》《南巡盛典名勝圖錄》中都有吳山大觀,《西湖志纂》中的《吳山大觀》詳細(xì)刻畫了大觀臺、御書亭、龍王廟、城隍廟等沿山建筑和登山道,并描繪了錢塘江、吳山和西湖,展示出吳山左控錢塘江、右攬西湖的優(yōu)越位置,成為一處看西子湖、觀錢江潮、望杭州城的絕佳勝地(圖10)。
1.2.4 韜山觀海
描繪韜山觀海的共4幅,全部繪于清代?!段骱L(fēng)景圖·韜光觀海》(圖11),描繪了曲折密閉的登山之路,建筑地勢較高,視線開闊,圖說介紹了韜光庵位于靈隱西側(cè)的山腰之上,上至寺頂,有石樓方丈,正對錢塘江,江盡處為海,海天相接,盡收眼底。此外,《西湖十二景圖》《西湖志纂》及《南巡盛典名勝圖錄》中的《韜光觀?!肪枥L了韜光觀海景觀。
1.2.5 海寧鎮(zhèn)海塔
描繪海寧鎮(zhèn)海塔的僅1幅?!赌涎彩⒌涿麆賵D錄》中《鎮(zhèn)海塔院》描繪了海寧春熙門外的鎮(zhèn)海塔及其塔院,東側(cè)有一座臨江而建的兩層方臺,是觀潮的極佳地點(圖12)。
現(xiàn)代錢塘江觀潮以海寧鹽官一帶最負(fù)盛名,此外海寧的大缺口、老鹽倉,杭州的七堡、三堡、城市陽臺、南星橋、蕭山觀潮城等地也是聚集觀潮的主要地點(圖13)。然而古代與現(xiàn)代的觀潮點分布并不相同。
圖13 現(xiàn)代錢塘江區(qū)位及觀潮點示意[14]Location and tide-viewing points of current Qiantang River[14]
前文搜集的5幅全景式圖像直觀地展示了清代各觀潮點的具體位置和景觀分布。結(jié)合前文分析的全景式圖像和文字史料,梳理古代錢塘江的觀潮點與觀潮景觀,主要有六和塔、浙江亭(樟亭)、韜光觀海、浙江秋濤、吳山、鳳凰山、玉皇山、西陵、海寧鹽官(鎮(zhèn)海塔)、海寧東山(智標(biāo)塔)、海寧尖山等;其中韜光觀海、浙江秋濤、吳山、鹽官、東山、尖山6處觀潮點的景觀分布較為集中(表2)。
表2 古代主要觀潮點及其景觀分布Tab. 2 Main tidal-viewing points and their landscape distribution in ancient times
這一觀潮景觀空間分布特點與錢塘江岸線變動密切相關(guān)。清代楊鑅《海塘攬要》記述了江道變動,稱“浙省江海之門戶有三”[15],古代錢塘江江道經(jīng)歷過南大亹、中小亹、北大亹的“三門變遷”[16],岸線的頻繁變動直接影響到觀潮地點的變化[17-18]:南宋時杭州觀潮以江干一帶以及六和塔、吳山、鳳凰山、玉皇山為最佳觀賞處;明代以后逐漸東移,海寧鹽官成為觀潮第一勝地(圖14)。古人對觀潮位置的選擇同時受到潮景與交通便利性的影響。由于錢塘江南岸的變動更為頻繁,因此杭州城、海寧州的主要觀潮點與觀潮景觀大多位于錢塘江北岸,呈線性分布,處在岸線相對穩(wěn)定的區(qū)域,這一特征也在全景式圖像中得以體現(xiàn)。
圖14 古代岸線和觀潮景觀分布示意[19]Distribution of ancient shorelines and tide-viewing landscape of Qiantang River[19]
隨著現(xiàn)代錢塘江河口的人工圍墾及城市建設(shè),現(xiàn)代北岸觀潮所見景象與古代已經(jīng)大不相同,江中以及南岸的主要山體基本消失在觀潮的視野之中。劉禹錫詩曰“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海門[20]140這一地名在觀潮相關(guān)的詩文中頻繁出現(xiàn),宋代燕肅《海潮論》指出“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21]。江道走南大亹時期,海門兩山構(gòu)建出了山水的夾景空間??傮w而言,古代比現(xiàn)代的觀潮景致更為豐富,更具天然意味。
計成《園冶》相地篇提出“涉門成趣,得景隨形”[22],強調(diào)園林的基地地形應(yīng)具備山水的情趣,景觀也應(yīng)隨地勢營造。與之相似,觀潮景觀的經(jīng)營也著重關(guān)注選址與山水的位置關(guān)系,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的地形優(yōu)勢,或臨江而建,或因山勢而建?;谇拔姆志笆綀D像的分析,對觀潮景觀實景進行提取并分類。筆者從視覺觀景角度出發(fā),根據(jù)觀潮景觀視點與江面的視距和高程,歸納出3種較為典型的觀潮景觀空間形式:臨江近觀、臨江俯瞰和登高遠(yuǎn)望,以凸顯山水景觀空間的特征。
2.2.1 臨江近觀
此類觀潮景觀通常臨江而建,或在江壩之上,或直接臨近水面。人們或在建筑內(nèi)觀潮,或在江壩上開敞的露天地帶觀潮。觀潮時視點與江面的距離較近,高程也較低,因此具有較好的親水性,便于觀賞潮水的細(xì)節(jié)。乾隆第三次南巡所作《觀潮樓紀(jì)事》詩曰“前兩度臨茲,江從樓下流?!瓘墓艠桥R江,濤觀八月秋”[20]27-28,樓下、臨江體現(xiàn)了觀潮樓(浙江秋濤)與江岸的位置關(guān)系。除浙江秋濤屬于這一類型(圖7)外,還有不少其他觀潮景觀圖像也體現(xiàn)了這一空間特點,如金廷標(biāo)《弘歷錢塘觀潮歌詩意圖卷》中熙攘的人群在江壩上觀潮,馬遠(yuǎn)《松閣觀潮圖》中人們靜坐在江邊的水軒內(nèi)觀潮;結(jié)合以上繪畫圖像可繪出臨江近觀空間示意圖(圖15)。
圖15 臨江近觀空間示意圖及繪畫圖像示例Sketch map of riverside view space and painting image examples
2.2.2 臨江俯瞰
此類觀潮景觀主體通常為江邊的古塔,或建在江邊斷崖上的樓閣亭臺。人們或登塔、或登山,從高處觀潮。觀潮時視點與江面的距離較近,但高程較高,可俯瞰江面潮水,因此視野更為開闊。沈謙《吳山曉望歌》描寫吳山觀潮曰“吳山突兀氣磅礴,下瞰錢塘水波惡”[20]131-133;嚴(yán)我斯《登吳山絕頂放歌》曰“嵯峨崇觀連天高,俯瞰鱗鱗千萬井”[20]131-133,其中下瞰、俯瞰均表明吳山觀潮景觀與江面的視線關(guān)系,且與江岸的直線距離較近。
前文分析的吳山大觀(圖10)、鎮(zhèn)海塔(圖12)、六和塔(圖6)都屬于這一類型,此外還有夏圭的《錢塘秋潮圖》、袁江的《觀潮圖》等,均描繪了臨江俯瞰的觀潮場景(圖16)。此類景觀可細(xì)分為2種營造方式:一是山地型,選擇近江的山地作為建筑基面,具有天然的較高高程(圖16-1);二是平地型,在平地上通過塔等建筑形式創(chuàng)造出制高點,均能為觀賞者提供臨江俯瞰的條件(圖16-2)。
圖16 臨江俯瞰空間示意圖及繪畫圖像示例Sketch map of riverside overlooking space and painting image examples16-1 山地型Mountain type16-2 平地型Flat type
2.2.3 登高遠(yuǎn)望
此類觀潮景觀通常位于遠(yuǎn)處地勢較高的地方,雖水平距離較遠(yuǎn),但通過登高擴大視野,仍能望見錢江潮。觀潮時視點與江面的距離較遠(yuǎn),高程也較高,雖能望見江面但視線較差,其觀賞重點由看潮水轉(zhuǎn)向聽潮聲,聲景成為重要的欣賞內(nèi)容。清代徐啟曾《登智標(biāo)塔》曰“煙消山影天邊列,風(fēng)動潮聲海上來”;清代曹宗載《登東山浮圖望潮》曰“遙青遮不斷,隱約見瀛洲”[23]。山影、天邊、遙體現(xiàn)出東山與江面距離之遠(yuǎn),登、望為觀潮的動作,瀛洲、潮聲為觀潮時的所見所聞。前文分析的東山(圖4)和韜光觀海(圖11)屬于這一類型,此外仇英《觀潮圖》也體現(xiàn)了這一空間特征,結(jié)合以上圖像繪制出登高遠(yuǎn)望的空間示意圖(圖17)。
2.2.4 古今對比
對于以上3種空間形式,古今的使用情況并不相同。古代觀潮經(jīng)常受到潮患的侵害,臨江的居民和觀潮景觀都受到威脅;隨著現(xiàn)代海塘建設(shè)技術(shù)的進步,觀潮地點選擇更加自由靈活,觀潮方式更加多樣,通過直升機航拍、直播等方式也能身臨其境,實現(xiàn)水、陸、空全方位多角度、全程追蹤式觀潮。因此,人們更愿意選擇臨江區(qū)域的觀潮地點,貼近觀賞。隨著城市的建設(shè)發(fā)展,古代“登高遠(yuǎn)望”一類的觀潮點因其視線通道受阻,不再可達(dá),在現(xiàn)代已極為少見。
錢塘觀潮景觀是古代錢塘江兩岸人民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將自然奇觀與人文特色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景觀,反映了古人的山水審美與精神理念。本研究借助歷史圖像研究錢塘觀潮景觀,探討實景類繪畫[24]在錢塘江歷史研究中的史證價值。根據(jù)表現(xiàn)景致方式的不同將實景類繪畫劃分為全景式與分景式,前者著重于整體的呈現(xiàn),后者聚焦于單獨的景致。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觀潮景觀的空間分布,全景式圖像揭示出沿江北岸分布的特征,分景式圖像展示出臨江近觀、臨江俯瞰、登高遠(yuǎn)望3種空間形式。
錢塘觀潮景觀呈現(xiàn)出有別于園林靜觀和動觀的觀賞特點。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移步換景”和“步移景異”,是通過視點的變化得到動態(tài)的觀賞體驗;而觀潮時的視點是靜態(tài)的,其動態(tài)體驗來源于動態(tài)的景觀本身。錢江潮具有在特定時間朝著特定方向運動的特點,因此觀潮視線的動態(tài)變化也具有單一時向性,體現(xiàn)出獨特的視覺特征。錢塘觀潮不同于揚州園林中的動態(tài)觀賞體驗,后者是由“船行”帶來運動的視點[25];與廬山觀瀑相比,雖同為動態(tài)的景觀和靜態(tài)的視點,但錢塘觀潮還具有時間和方向上的特殊性,從而體現(xiàn)出錢江潮獨特的景觀遺產(chǎn)價值。
杭州、海寧兩地眾多名勝均與錢塘觀潮相關(guān),如元代錢塘十景之浙江秋濤[26]、明代海昌八景之滄海寒潮[27]、清代西湖十八景之吳山大觀、韜光觀海[26],以及六和聽濤等。本研究借助歷史圖像探討了六和塔、浙江亭(樟亭)、浙江秋濤、吳山大觀、韜光觀海、鳳凰山、玉皇山、海寧鹽官(鎮(zhèn)海塔)、海寧東山(智標(biāo)塔)、海寧尖山、西陵等古代主要觀潮點及觀潮景觀,以期形成對錢塘觀潮景觀的整體性認(rèn)識。2019年“海寧海塘·潮文化景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yù)備名單》,杭州地區(qū)的申遺與保護工作正在持續(xù)開展,杭州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曾建議杭州、海寧兩地整合資源共同申報[28],因此整體性研究顯得尤為重要,錢塘江的風(fēng)景資源特點和整體線性特征也值得引起重視。錢塘觀潮景觀兼顧自然與人文因素、關(guān)聯(lián)歷史與當(dāng)代,對古今觀潮位置和空間變化的探討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文化景觀“有機演進”的動態(tài)本質(zhì)[29],對錢塘觀潮文化景觀的解讀,為區(qū)域文化景觀遺產(chǎn)的研究和保護提供借鑒。
注釋(Note):
① 全景式通常采用較高的俯瞰視角表現(xiàn)景致整體;聯(lián)景式多為橫向的手卷,串聯(lián)起前后各景;分景式聚焦于表現(xiàn)單獨的景致。詳見參考文獻(xià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