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施漫
很多小伙伴可能體驗過騎馬,也體驗過海上沖浪,但是你體驗過在海浪中騎馬嗎?帆板可以給你這種感覺!操控帆板就像在海上駕馭一匹“野馬”,風就是馬的脾氣,它時而溫順,時而狂躁,當風掠過板底和桅桿的狹窄的空間在耳邊發(fā)出嗡嗡的呼嘯聲,就像一匹野馬在耳邊嗚鳴。那種絕對的刺激感和驚奇感是任何運動都無法比擬的。
帆船,帆板,傻傻分不清
我們常常會把帆板和帆船混合來介紹,這就導(dǎo)致了大多數(shù)人會把這兩者混為一談,它們確實是一家人,但帆板和帆船是兩個獨立的運動項目!
帆板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夏威夷群島,是借助風帆力量,駕馭無舵、無坐艙船只依靠滑行來前進的,是一項介于帆船和沖浪之間的新型的水上運動。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帆板第一次被列為奧運項目。
帆船和帆板遠看很像,在規(guī)則上也比較類似。在外形上,帆船是有船體的,而帆板的下半部分是板。從操控上來看,帆船可以坐著也可以站著操控帆船,帆板就不可能坐著了。另外,跟帆船不一樣的是,帆板運動員在比賽的過程中是可以通過手臂、腰部、腹部和腿部力量等來搖動帆體,從而產(chǎn)生人造風來提高速度。但是帆船比賽是禁止搖帆的,所以我們在看比賽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這兩個很明顯的特征來區(qū)別這是帆船比賽還是帆板比賽了。
當我們看帆板比賽時候總是在疑惑,為啥就他就一直在繞著桿子轉(zhuǎn)圈圈呢?這個比賽到底是怎么評分的,難道是看誰繞完不會暈嗎?
當然不是,帆板比賽目前奧運會只有“三角繞標”一個項目。所以我們平時在電視上看奧運會的比賽總覺得對方在繞圈。比賽不是看誰繞的圈數(shù)多,也不是看誰的技巧酷炫,而是比速度,采取的還是積分制。運動員需要頂風起航,在三個標間直線距離為1—1.5公里的轉(zhuǎn)彎標志組成的近似等邊三角形的水域內(nèi),按規(guī)定航線依次繞過1、2、3、1、3的標志航行,看誰最先到達。
巧借東風,帆板內(nèi)有乾坤
如果說帆板是一匹野馬,帆桿就相當于馬的韁繩,運動員站在板上,通過帆桿來操縱帆,讓帆板可以產(chǎn)生運動速度在水面上行駛。
大家總以為既然要滑行,那板體肯定是要光滑無阻的,其實并不是,漿板的下面有兩個類似于魚鰭的東西,叫中鰭和尾鰭。
中鰭和尾鰭可以幫助運動員維持板在水中的穩(wěn)定和平衡,保證運動員保持方向和滑行,在滑行得太快的時候還能有緩和的作用。
帆板運動追求的是力量與體重的平衡,對于肌肉力量的要求非常高,這并不說明帆板運動員就是要體重輕且有力量的,更多時候是要學(xué)會用巧勁兒。帆板運動員需要學(xué)會跟風成為朋友,而不是去與風對抗。所以要想學(xué)好帆板,還得學(xué)好物理和地理呢!
因為帆板作為海上運動,特別講究海面上的風速和風向變化,以及在同一個賽場不同位置的海水流速和流向分布差異。運動員需要在行駛的過程中判斷風向的變化和風力,以此來改變帆的方向和搖帆的速度。
尊重自然,克制自己
帆板運動員學(xué)的第一課是找風,等風來。在挑戰(zhàn)自我的刺激感中,運動員需要保持高度的理智和清醒,這不單單是為了判斷風。當我們站在板上,駛向大海時,一切都要靠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人在自然面前是十分渺小的,喜歡不是放縱,而是克制,越敬畏越幸運。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