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橋畔
陸安順是龍勝平等鎮(zhèn)侗寨人,喜歡畫畫的他從小受到侗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熏陶,常常是看見一個雕花的窗格,就揣摩良久;打開一床侗毯,就沉吟半晌。他堅持作畫,終于自學成才。其美術創(chuàng)作(版畫、油畫、鋼筆畫)和攝影作品引人注目,多次參加各級畫展、攝影展并獲獎。幾十年來他用一雙慧眼和一腔真摯的情感孜孜不倦地采擷生活的美。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醒沉睡的侗鄉(xiāng)。土地承包到戶激發(fā)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換來了物質的豐收。1982年秋天,縣文化館美術老師吳烈民來到平等侗鄉(xiāng)舉辦“農民美術培訓班”,陸安順和寨上幾位愛好美術的青年聚集在房子比較寬敞的學員家中接受吳老師的美術輔導。吳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民間是藝術積累的大寶庫,侗族的飲食文化、染織技藝、傳統(tǒng)禮儀習俗,侗鄉(xiāng)的風雨橋、鼓樓、涼亭、石板路等,都是侗族獨具特色的文化現(xiàn)象,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美術創(chuàng)作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貴素材,要多收集、多利用。”吳老師這番話讓陸安順深受觸動。
1984年夏天,縣文化館舉辦為期20天的美術骨干提高班。這次參加學習的學員有些已經在當?shù)匦∮忻麣?。陸安順是那次培訓班里年齡最大的學員,僅憑對美術的愛好,沒有一點美術基礎功底。這次的學習任務要求每位學員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從中選優(yōu)參加桂林地區(qū)美術作品展。陸安順打算創(chuàng)作一幅反映農村經過改革后發(fā)生新變化的畫作,他把立意構圖向吳崇基老師講后,吳老師很支持,并教授他用版畫形式來完成這幅作品。有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父老鄉(xiāng)親獲得豐收的燦爛笑容在陸安順的頭腦中逐漸鮮活起來,畫面構圖也就產生了。一個星期后,陸安順用“鐵筆木紙”完成了黑白木刻版畫《富在深山》。從那次學習之后,陸安順就深深地愛上了木刻版畫藝術。不久傳來好消息,處女作《富在深山》入選桂林地區(qū)美術作品展。
1985年冬,陸安順調到縣計生委從事宣傳工作,有緣將紙筆墨當作謀生的工具,但他仍割舍不掉對版畫藝術之愛,閑暇時常常操起刻刀在木板上創(chuàng)作。
1987年6月17日,《健康報》刊登了陸安順的版畫《山寨??汀?,這是他第一次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同年10月,版畫《兒時之歌》在《中國人口報》上發(fā)表。
從事宣傳工作30多年,陸安順一直堅持文字、圖片、美術“三管”齊上,有效發(fā)揮宣傳作用,僅版畫作品就在報刊上發(fā)表30多幅,有的還參加各級部門舉辦的展覽并獲獎。
退休以后,陸安順利用充裕的時間專心致志地從事版畫創(chuàng)作。他時常重溫吳烈民、吳崇基老師的教導:“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要把個人情懷融入時代的情懷、民族的情懷、社會的情懷中去,這樣,內容才會充實,胸懷才會開闊,作品才有溫度?!惫ぷ髌陂g陸安順曾走遍龍勝各族村寨,群山環(huán)抱的山區(qū)、梯田,曲曲折折的小溪小河,山中的吊腳木樓,村寨里的童叟婦孺,這些畫面時常流動在腦海中,成為他版畫創(chuàng)作的源泉。
陸安順覺得把侗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畫下來還不過癮,只有用入木三分的版畫刻下來才有力度,才能表達他對侗鄉(xiāng)強烈的熱愛之情。
陸安順的版畫大多表現(xiàn)侗族風情,描繪侗鄉(xiāng)的地域風貌,展示侗鄉(xiāng)的山水風光、田園生活,是對侗鄉(xiāng)生產生活和侗族建筑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節(jié)日文化、歌舞文化、婚戀文化等全方位的禮贊,是對美麗侗鄉(xiāng),對土地、對豐收、對愛情、對生命的深深熱愛與祝福。他尤其喜歡刻畫春天和秋天,作品有《侗鄉(xiāng)喜鬧立春節(jié)》《大地回春》《侗鄉(xiāng)春早》《春雨蒙蒙》《侗鄉(xiāng)秋風》《仲秋印象》等,在他的刻刀下,春天和秋天成了一種意象,因為它們是一年四季的音階里最亮麗的音符,更能展現(xiàn)家鄉(xiāng)的美。
陸安順的版畫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質樸美。這質樸美一是與他所表現(xiàn)的特定生活有關。侗鄉(xiāng)的生活純樸而多彩,其民風與鄉(xiāng)土味像民謠俚語那么親切,像村醪家釀那么醇厚。二是與他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畫風有關,與版畫工藝美的韻味有關。這正好體現(xiàn)他直率、樸素、淡雅、自然的原創(chuàng)特色。他憑著樸實的感情在作畫,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美好的感情和審美情趣。他版畫里的人物偶爾有一些夸張變形,透出純真可愛的樸拙美。
這種質樸美烘托出詩意美。陸安順注重對題材的詩化提煉,或為意象的捕捉,或為意境的營造,或為情的渲染,或為趣的挖掘,或為新穎角度的切入,或為虛實相映相生的構圖,等等。仿佛不僅用線條,還用詩歌、音樂的韻律來進行他的版畫創(chuàng)作。更可貴的是他不僅反映風俗,而且還刻畫人物,指向人生和生命。你看《大地回春》,那群放牧的山羊對春回大地的感受,特別是一只山羊對寥廓天空的仰望,使人不禁想起“春江水暖鴨先知”那膾炙人口的詠春名句。《侗鄉(xiāng)喜鬧立春節(jié)》中的立春節(jié)是侗鄉(xiāng)舞春牛的日子,是春耕生產的號角,舞蹈中人們對十二道農活的模仿,不僅集中了侗家這一年耕耘的信念和意志,還濃縮了侗家生存與奮斗的過程和意義?!抖编l(xiāng)春早》叫人怦然心動,田中耙田的男人,田埂上哺乳的女人,是春天譜寫的生命贊歌。《追憶紅軍情》反映的是當年紅軍長征過平等龍坪侗鄉(xiāng)粉碎白匪挑撥軍民關系的陰謀,奮力救火保護侗寨的史實,但畫面只用一座紅軍鼓樓、一團火和兩個侗族漢子、兩把蘆笙來表現(xiàn),畫面簡潔空靈,卻讓人們的思緒隨著蘆笙的聲音激蕩、彌漫。《年年有余》將“余”字具象為魚,又將魚意象化為相濡以沫的和諧,內涵豐富、深刻。
都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深厚的生活積累是陸安順藝術創(chuàng)作的優(yōu)勢。陸安順在表現(xiàn)侗族風情的時候,注入了自己深刻的生命體驗,在版畫的線波墨浪中,凝聚著對鄉(xiāng)土的熱愛。他的版畫的線條、構圖、造型、圖案和上色,畫面或豐滿或簡潔,或寫實或寫意,既有民間繪畫、雕刻、刺繡和印染藝術的印記,也有現(xiàn)代藝術的元素。它是真正接地氣的作品,形成了雅俗共存的獨特風格。
也許有人會說,創(chuàng)作老是仰仗民族和地域的題材,會不會太狹窄太單調了?不,在陸安順的記憶里,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可挖。他還要用刻刀來鐫刻,用心來制版,表現(xiàn)那刻骨銘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