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軍,劉銘禮,李世龍,李振國,蘇智陽,王學豹
(1.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300072,天津;2.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300300,天津)
稀薄燃燒發(fā)動機擁有燃油經濟性好、燃燒室布置緊湊、NOx排放低等優(yōu)勢,近年來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但是,稀燃技術的普及給汽油發(fā)動機后處理技術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1]。稀燃發(fā)動機混合氣空燃比遠離當量比,導致三元催化轉化器(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失效,無法有效去除排氣中的NOx。針對這一問題,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ean NOxtrap,LNT),以其在常規(guī)汽油機排氣溫度窗口條件下具有較高的NOx轉化效率且?guī)缀醪淮嬖诙涡孤段廴镜膬?yōu)勢,成為控制稀燃汽油機NOx排放的有效方式[2-3]。典型的LNT由3部分組成:涂覆在載體上高面容比的氧化鋁,起支撐作用;堿和堿土化合物(主要是鋇的氧化物或碳酸鹽),起吸附和儲存作用;貴金屬(通常是鉑族貴金屬及其組合),起催化NOx氧化和還原的作用[4]。鉑催化劑展現出良好的NO氧化性;鈀催化劑具有良好的NOx還原性能,但對NO的氧化性相對較差[5];與鉑催化劑相比,銠催化劑可促進NOx解吸,并在較低溫度下還原NOx,但NOx溢出過程速率下降,限制了NOx的儲存速率[6]。
NO吸附過程是LNT反應的第一步,對NOx溢出過程和LNT的性能有很大影響[7]。作為主要的還原組分之一,CO還原NOx是LNT再生過程中一個重要反應,但過量的CO所造成的自抑制效應對NO吸附和NOx還原過程有很大影響[8]。影響NO吸附強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入口氣體組分、反應溫度和壓力、催化器物理特性(如長徑比及載體體積)及催化劑種類等使貴金屬催化劑表面催化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所有因素。CO自抑制效應主要受CO入口濃度、反應溫度、催化劑種類與活性位點數量及分布等因素的影響[9-11]。催化劑性能主要受催化劑種類、微觀構型、組分、各成分劑量、工藝等因素影響。第一性原理計算重點考慮貴金屬組合及催化劑微觀構型、組分對NO吸附和CO自抑制效應的影響,這對優(yōu)化LNT貴金屬催化劑結構、改善并提高LNT性能表現有重要意義。針對貴金屬催化劑對LNT自抑制效應的影響已有許多理論及實驗研究:Zhang等[12]研究了低溫下NO和CO之間的競爭吸附,并指出CO在貴金屬上的吸附會限制NO吸附,從而影響到Pt/Al2O3催化劑性能;Macleod、Ling等[13-15]研究了H2及CO在Pt/Pd催化劑上還原NOx的過程,發(fā)現CO的高覆蓋率會限制Pt催化劑性能,而當H2作為還原劑時不會出現這種現象;Gao[16]利用第一性原理(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計算研究了CO和NO在Pd/γ-Al2O3(110)上反應生成CO2、N2O和N2的過程,指出γ-Al2O3(110)表面的氧空位以及Pd與氣體分子之間的電子轉移是Pd催化劑高活性的主要因素;丁戊辰等[17]建立Pd/CeO2(111)模型,對NO+CO→CO2+N2反應進行了DFT研究,結果表明該反應的關鍵中間體是N2O2*,Pd催化劑既促進了N2O2*的形成,還通過促進脫氧步驟加速N2的形成,從而促進還原過程;蘇慶運等[18-19]建立了Rh表面CO和H2還原NO的化學反應動力學模型,驗證了CO自抑制效應,即過量的CO并不會提高NO轉化率,反而會使其下降,且提高溫度不能完全消除這一效應。
上述工作對自抑制效應的研究多基于半經驗辦法,且缺少催化劑對自抑制效應影響的研究。本文研究針對這些問題,構建了LNT催化劑的微觀模型,利用第一性原理分析電子結構、電荷轉移及成鍵過程,研究催化劑對NO吸附及自抑制效應的影響。相較于傳統(tǒng)方法,本文研究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從頭計算法,能更精確地從分子層面探討貴金屬組合及催化劑微觀構型對加強NO吸附強度,消除自抑制效應的影響,進而探究LNT貴金屬催化劑結構、組分與構型等對NO吸附及自抑制效應的影響,為LNT的實際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本文研究計算均在VASP5.4.4軟件[20]中實現,GGA-PBE(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Perdew-Burke-Ernzerhof)泛函用于描述交換-關聯(lián)勢,采用增強投影波方法(projector augmented wave,PAW)描述價電子與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21-23]。K點網格(3×6×1)用于平板模型計算。為了確保能量的良好收斂性,采用了520 eV的截止能量,自洽迭代和離子受力的收斂標準分別為1.0×10-5eV和0.01 eV。采用Digne提出的γ-Al2O3構型[24],截取其(100)面并添加1.5 nm的真空層,得到計算用超胞,如圖1所示。模型共4層O-Al層,表面兩層O-Al層完全弛豫,其他層固定。NO或CO的吸附能Ead的計算式為
Ead=Eadsorbate-slab-(Eadsorbate+Eslab)
式中:Eadorbate是真空中孤立氣體分子的能量;Eslab是雙原子貴金屬團簇吸附在γ-Al2O3(100)上結構的總能量;Eadorbate-slab是吸附后系統(tǒng)的總能量。
圖1 γ-Al2O3(100)-p(2×1)的超胞結構Fig.1 Supercell structure of γ-Al2O3(100)-p(2×1)
基于γ-Al2O3(100)-p(2×1)模型,本文通過引入兩個貴金屬原子建立了Pt—Pt/γ-Al2O3(100)和Pt—Pd/γ-Al2O3(100)催化劑模型,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a)構型a
(b)構型b
(c)構型c
(d)構型d
(e)構型e
(a)構型a
(b)構型b
(c)構型c
(d)構型d
(e)構型e
(f)構型f
NO和CO在貴金屬上不同的吸附特性對于了解貴金屬對LNT內部NO吸附和還原過程性能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探究NO和CO的吸附特性以及催化劑對吸附的影響,圖4給出了NO和CO在不同貴金屬團簇上的吸附能。橫坐標表示NO和CO的不同吸附構型,其中,N/C原子與貴金屬原子成鍵的構型為N-end型,O原子與貴金屬原子成鍵的構型為O-end型,N/C原子和O原子同時橋接Pt—M催化劑的構型為Bridge型;縱坐標表示NO和CO在貴金屬原子上的吸附能,負值表示吸附,正值表示脫附,絕對數值大小表示吸、脫附能力大小。本文構型吸附能均為負值,吸附能絕對值越大,代表吸附越穩(wěn)定。
圖4 NO和CO在雙原子貴金屬團簇上的吸附能Fig.4 Adsorption energy of NO and CO on diatomic noble metal clusters
由圖4可以看出:N/C-end型的吸附能絕對值高于O-end型的,表明N/C-end構型在催化位點上的吸附更穩(wěn)定;NO和CO分子在Pt—Pt團簇上的吸附能絕對值較大,即Pt—Pt/γ-Al2O3(100)對NO和CO的吸附能力更強。此外,CO在貴金屬團簇上的吸附具有選擇性,O-end型的吸附能接近于0,表明這種吸附構型相對不穩(wěn)定,可能轉化成其他結構。CO分子在Pt—Pd/γ-Al2O3(100)上的吸附能絕對值明顯更低,吸附更困難。此外,與真空中N—O鍵長(0.117 nm)和C—O鍵長(0.114 nm)相比,吸附后的N—O和C—O鍵的鍵長均有不同程度的弛豫。
圖5是NO和CO在雙原子貴金屬團簇上相似吸附構型及吸附能,分別選取NO和CO在圖2(a)構型和圖3(c)結構上相似的吸附構型,并根據成鍵情況分為N/C-end型、O-end和Bridge型。
表1為對圖5所示構型中NO/CO與貴金屬原子之間的電荷轉移進行的Bader電荷分析,其中,Pt—Pt和Pt—Pd分別對應圖2(a)構型和圖3(c)構型,Bridge、N-end、C-end、O-end分別與圖5構型一一對應。Bader電荷值代表吸附前后NO/CO分子及其組成原子的電荷變化,正值代表獲得電子,負值代表失去電子。結果表明,存在從貴金屬與氣體分子間的電荷轉移,使得氣體分子Bader電荷為負,N/C—O鍵鍵能減弱,鍵長相對于孤立分子延長,穩(wěn)定性下降。
圖5 NO和CO在雙原子貴金屬團簇上的相似吸附構型及吸附能Fig.5 Similar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 and adsorption energy of NO and CO on diatomic noble metal clusters
首先探究NO和CO在Pt、Pd上的競爭吸附。選取圖5中N-end及C-end型吸附在Pt—Pt/γ-Al2O3(110)的Pt1原子上所形成的構型,并命名為Pt—N(1)及Pt—C(1)型。Pt—N(1)型中Pt—N鍵長為0.177 nm,N—O鍵長為0.119 nm,吸附能為-2.37 eV。圖6展示了該構型的電子結構,包括態(tài)密度(density of state,DOS)圖和COHP(crystal orbital Hamilton population,COHP)圖[25]。如圖6(a)所示:NO的px、py軌道與Pt的dxy、dxz、dyz軌道的DOS圖存在重疊,這是NO和Pt間π軌道反應的結果;NO與Pt的σ軌道反應造成了NO分子的s、pz軌道與Pt的dx2-y2、dz2軌道DOS圖重疊。這兩種軌道反應是Pt—N成鍵的主要原因。Pt—N(1)型中N—O鍵-iCOHP為-9.408 eV,相較于氣態(tài)分子N—O鍵的-9.658 eV下降,這是由于費米能級以下2π*軌道的電子占據。關注圖6(c)中費米能級以下的部分,NO和Pt之間的π軌道反應和除6σ*外的σ軌道均支持Pt—N成鍵,如圖中綠框標記所示,費米能級以下存在6σ*反鍵,削弱了Pt—N鍵的強度。
表1 NO和CO不同吸附構型的Bader電荷分析
(a)Pt—N(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b)N—O鍵COHP圖
(c)Pt—N鍵pCOHP圖
Pt—C(1)構型的DOS及COHP圖如圖7所示。從圖7(a)可以看出,在Pt—C(1)型中,軌道反應對Pt—C鍵成鍵過程的影響和對Pt—N鍵的幾乎一致。Pt—C(1)構型中Pt—C鍵長為0.181 nm,C—O鍵長為0.116 nm,吸附能為-2.37 eV,C—O鍵-iCOHP為-9.563 eV,而真空中C—O鍵的-iCOHP為-10.201 eV。圖7(c)展示了Pt—C鍵的成鍵信息,與Pt—N鍵不同的是,Pt—C鍵的π軌道反應和σ軌道反應都存在反鍵態(tài),費米能級以下的6σ*反鍵與Pt—N鍵的相同,但峰值更大,而2π*反鍵在Pt—C鍵中是唯一的。除上述差別外,Pt—N和Pt—C的電荷轉移和軌道反應機理幾乎一致,這是NO和CO在Pt上存在競爭吸附的原因。
(a)Pt—C(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b)C—O鍵COHP圖
(c)Pt—C鍵pCOHP圖
選取圖5中N-end及C-end構型吸附在Pd原子上所形成的構型,并命名為Pd—N(1)及Pd—C(1)型。Pd—N(1)構型的DOS及COHP圖如圖8所示。從圖8(a)可以看出,Pd—N(1)型中NO的4σ*及5σ軌道與Pd的DOS之間存在重疊,這表明NO與Pd之間存在σ軌道反應。NO的1π軌道與Pd分子的px、py軌道間的相互作用是π軌道反應對成鍵的主要貢獻,而2π*軌道與Pd的相互作用是費米能級附近很小的軌道反應。Pd—N(1)型的Pd—N鍵-iCOHP為-1.479 eV,高于Pt—N鍵的-3.105 eV。從圖8(c)可以看出,與Pt—N鍵相同,費米能級以下的6σ*軌道是Pd—N鍵唯一的反鍵軌道,但成鍵態(tài)的峰值相對更低,這表明Pd—N鍵更弱,N-end構型在Pt上吸附更穩(wěn)固。
(a)Pd—N(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c)Pd—N鍵pCOHP圖
Pd—C(1)構型的DOS及COHP圖如圖9所示。從圖9(c)可以看出,Pd—C鍵的-iCOHP為-1.400 eV,高于Pt—C(1)型中Pt—C鍵的-3.316 eV。Pd—C鍵的6σ*的反鍵態(tài)峰值明顯更高,σ軌道反應的反鍵更強,這是導致C-end構型在Pt—Pd催化劑上吸附相對弱的原因,也是Pd—C鍵和Pd—N鍵成鍵過程最明顯的區(qū)別,除此之外兩種構型的吸附機理類似。
(a)Pd—C(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b)C—O鍵COHP圖
(c)Pd—C鍵pCOHP圖
根據本小節(jié)分析可知,LNT中的自抑制效應是NO和CO在貴金屬催化位點上的競爭吸附造成的,即吸附過程中包括電子轉移和軌道反應在內的成鍵過程類似。CO在催化位上的吸附會占據催化劑活性位點,限制NO的吸附過程,并減少還原反應中CO的含量,限制LNT的還原過程。
2.1小節(jié)探討了自抑制效應的成因,但貴金屬組合對LNT性能的影響尚未完全確定。本小節(jié)將討論CO在貴金屬上的選擇性吸附。選取圖5中CO的O-end型吸附在Pt—Pt/γ-Al2O3(100)的Pt1原子及Pt—Pd/γ-Al2O3(100)的Pd原子上所形成的構型,并命名為Pt—O(1)及Pd—O(1)型。Pt—O(1)及Pd—O(1)中CO的Bader電荷分別為-0.08|e|及-0.03|e|,其C—O鍵長分別延長了0.02及0.013 nm,這些數據表明了存在貴金屬原子與CO之間的電荷轉移。為了更直觀地展示電荷轉移狀態(tài),計算了Pt—O(1)及Pd—O(1)構型的差分電荷密度圖,如圖10所示,藍色代表失去電子,黃色代表得到電子。真空中的CO分子中O原子的Bader電荷為-1.10|e|,起到電子供體的作用,從圖10可以看出,Pt—O(1)型中Pt原子起到電子受體的作用,而Pd—O(1)型中Pd原子起到電子供體的作用。
(a)Pt—O(1)構型
(b)Pd—O(1)構型
圖11(a)和圖12(a)分別為Pt—O(1)構型和Pd—O(1)構型的TDOS和pDOS圖??梢钥闯?CO與Pt的DOS圖重疊部分大于的CO與Pd的DOS圖重疊部分,CO的4σ軌道與Pd的dx2-y2、dz2之間的σ軌道反應更弱。此外Pd—O鍵的-iCOHP為-0.409 eV,而Pt—O鍵為-1.445 eV。這些都表明了Pd—O鍵的相對不穩(wěn)定。重點關注圖11(c)和圖12(c)中費米能級以下的部分,圖12(c)中1π和4σ*軌道的峰值更低,并且對費米能級以下的部分進行積分,Pd—O鍵的COHP積分值更低,這表明Pd—O鍵的強度相對Pt—O鍵更弱。從電子供受體反應的角度來看:Pd不能起到電子受體的作用,這是因為它的d軌道被完全占據,與Pt不同;CO的O原子傾向于作為電子供體,這是因為它的Bader電荷為-1.10|e|,Pd和CO間的電荷轉移較難。
(a)Pt—O(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b)C—O鍵COHP圖
(c)Pt—O鍵pCOHP圖
(a)Pd—O(1)構型的TDOS和pDOS圖
(b)C—O鍵COHP圖
(c)Pd—O鍵pCOHP圖
綜合分析本小節(jié)可知,Pd—O(1)構型的不穩(wěn)定性是由O原子與Pd相同的電子供體角色造成的弱成鍵反應造成的,而這一現象在Pt—O(1)構型中不存在,因為Pt可作為電子受體,O原子向Pt原子的電荷轉移可正常進行。Pd對CO較弱的吸附對LNT還原過程更有利。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從頭計算法,通過比較NO和CO在不同催化劑上的吸附過程,探究了吸附構型及貴金屬組合對NO和CO吸附的影響,分析了LNT自抑制效應的微觀機理。本文結論如下。
(1)NO和CO不同吸附構型在貴金屬催化劑上吸附強度為N/C-end型>Bridge型>O-end型。N/C-end構型電荷轉移更多,成鍵更強,構型更穩(wěn)定。
(2)NO和CO相同吸附構型在貴金屬催化劑上吸附成鍵過程相似,在活性位點數量有限時,存在競爭吸附,影響LNT中NOx吸附及還原效率,這是自抑制效應的本質成因。
(3)Pt—Pd/γ-Al2O3催化劑對CO的吸附弱于Pt—Pt/γ-Al2O3催化劑,但二者對NO的吸附強度接近。前者自抑制效應弱于后者,且使NO更有機會吸附存儲并有利于NO后續(x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