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某高速公路隧洞呈城門洞型斷面,支洞樁號0+000~0+020段屬于埋深5~30 m的淺埋段。洞內圍巖以灰?guī)r夾薄層泥灰?guī)r居多,缺乏足夠的自穩(wěn)能力,以何種方法安全施工洞口淺埋段是工程中的重難點內容。
以施工控制點為準,準確測放開挖軸線、邊線,明確開挖范圍。開挖采取機械作業(yè)為主、人工為輔的方法,按1:0.7放坡開挖,從上層開始,有序向下逐層開挖,開挖位置距離坑底30cm時,調整為人工作業(yè)的方法,保證開挖進尺的準確性。而后,及時澆筑墊層,維持土體穩(wěn)定,以免膨脹。
開挖后,隨即以噴錨的方法對仰坡做加固處理。錨桿選用長4m的φ20mm鋼筋錨桿,梅花形布置;配套尺寸為4m×4m的鋼筋網片,用點焊的方法穩(wěn)定連接網片。
噴射混凝土厚度按120mm的要求予以控制,作業(yè)要點有:
(1)錨桿打設到位后,初噴50 mm,掛網后噴射70mm。
(2)在砂層地段施工時,先將鋼筋網鋪設到位,再沿著環(huán)向壓緊,待鋼筋網具有穩(wěn)定性后,組織混凝土噴射施工。
(3)噴射期間存在混凝土塊或試塊脫落的現象時,及時將其清理干凈,在此前提下方可噴射混凝土。
(4)為檢驗在噴射混凝土后坡體的實際情況,于合適位置增設監(jiān)測點,經觀測后,明確坡體平面及豎向的位移量,記錄觀測數據,作為質量分析、問題處理的參考。
邊仰坡局部巖體呈破碎狀,對水較為敏感,遇水后巖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易下降。為此,在洞頂及邊坡兩側修筑M 7.5漿砌石排水溝,削弱降水的沖刷作用,也能夠阻止雨水滲流,以免流至邊坡內部。此外,于坡面預留排水孔,向其中插入φ50mm的PVC花管,外露10cm,起到引導水體流向的作用。
洞口段的支護采取的是大管棚和鋼拱架的綜合型方案。套拱縱向長度2m,厚度40cm,用C25混凝土施工成型;內部按70 cm的間距依次設置3榀I18鋼拱架,彼此間用φ25mm鋼筋穩(wěn)定連接。
沿開挖輪廓線設壁厚6.0mm、直徑60mm的無縫鋼管,作為大管棚。管壁周邊按10 cm的間距依次設置外徑為8mm 的注漿孔,仰角控制在1°~2°,均遵循梅花型布置的原則。注漿材料選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原材料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Ⅱ型水玻璃,漿液水灰比0.6∶1~1∶1,擴散半徑0.5m,在無縫鋼管設置到位且無誤后及時注入漿液。注漿壓力0.5~1.2MPa,具體視現場條件做靈活的調整。
左洞出口段具有淺埋、巖土體破碎的特點,穩(wěn)定性欠佳,若直接于該處開挖,易由于巖土體坍塌而誘發(fā)安全事故。為此,以超前大管棚的方式做預支護處理,為開挖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開挖踐行雙側壁導坑法的理念,采取的是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方案,將整個掌子面劃分為7個部分,富有秩序性地開挖。掌子面分區(qū)情況,如圖1所示。
可結合圖1,分析左導坑的施工要點:
(1)依據設計圖紙測量放樣,根據測放結果,組織①部左導坑上臺階的開挖作業(yè),此環(huán)節(jié)以機械設備為主,現場作業(yè)人員根據現場情況適時用風鎬修邊,提高開挖的精細化水平。開挖后,盡快初噴C25混凝土,厚度控制在4 cm,起到封閉的作用。而后,依次設置尺寸為20cm×20cm的Φ8鋼筋網和I22b工字鋼鋼拱架,再設置I18工字鋼,作為支撐鋼拱架結構,起到臨時支護的作用。通過鋼板和螺母的共同應用,穩(wěn)定連接支護鋼架與初支鋼拱架。此外,于鋼架底部設2 根Φ42mm無縫鋼管,作為鎖腳鋼管,起到提升鋼架穩(wěn)定性的作用。待各類設施均設置到位后,復噴混凝土至28cm。開挖具有秩序性,單個循環(huán)的進尺取1.5m,按照此進尺要求有序進行。
(2)待①部開挖3m后,開始②部左導坑下臺階的開挖,此階段初噴4cm厚的混凝土。邊墻施工環(huán)節(jié),按環(huán)、縱向間距均為1m的要求設置長度為4m的Φ42mm鋼管,而后以0.5MPa的壓力高壓注漿,得益于漿液的固結作用,保證加固效果。高壓注漿后,設Ⅱ部Φ8鋼筋網、鋼支撐拱架及鋼支撐,配套鎖腳鋼管,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
可結合圖1,分析右導坑的施工要點:
圖1 掌子面施工部分劃分示意圖
(1)左導坑②部施工量達到2個循環(huán)后,開始安排③部右導坑上臺階的施工,并按照與左導坑相同的方法設置支護結構。
(2)④部右側導坑下臺階開挖,而后按照與左導坑相同的方法設置支護結構。
可結合圖1,分析中導坑的施工要點:
(1)右導坑下臺階施工9m后,安排中導坑上臺階⑤部的開挖作業(yè),開挖后設Ⅴ部初期支護。初噴混凝土的厚度控制為4cm,采取此方法全面封閉開挖圍巖;而后,將鋼筋網、I22b工字鋼拱架設置到位,經檢測若位置無誤,將其與第Ⅰ、第Ⅲ部鋼拱架連接至一起,最后再對該整體裝置復噴C25混凝土,直至厚度達到28cm為止。
(2)中導坑上臺階施工量達到2個循環(huán)后,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安排⑥部的開挖作業(yè)。
(3)待⑥部開挖完成后,開挖⑦部。支護環(huán)節(jié),先初噴Ⅶ部混凝土,厚度控制在4cm;再將鋼筋網、I22b鋼拱架設置到位,經檢查確認位置無誤后,對設置在Ⅱ、Ⅳ兩處的鋼拱架做連接處理,再對構成的整體復噴C25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8cm,全面封閉,增強支護效果。
為給洞身開挖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先采取超前錨桿支護措施。開挖后,聯合應用噴錨和增設鋼拱架的方法,保證支護的有效性。支護作業(yè)的基本思路是:先安排隧道開挖,進尺達到要求即可噴射混凝土,通過混凝土的應用,起到封閉巖面的作用;隨后,依次打設錨桿、架設鋼拱架、掛鋼筋網片;最后,復噴混凝土。
1)超前錨桿的設置。于頂拱135°范圍內設超前錨桿,外插角3°,外露長度50cm;根據錨桿尺寸,適當增加鉆孔的尺寸,以便錨桿有效置入鉆孔內;鉆孔后即可打設錨桿,再將注漿管插至孔底,回抽3~5cm,注漿時隨著漿液注入量的增加而緩慢退出,完成注漿作業(yè)(待孔口溢出漿液為止)。
2)初噴混凝土。初噴的目的在于及時封閉開挖后的巖面。施工中,開挖后及時清理殘留在受噴面的雜物,待其保持潔凈后,進入混凝土初噴環(huán)節(jié),厚度至少達到40mm。在經過混凝土初噴后,提升開挖面的穩(wěn)定性,抑制洞身圍巖的變形。
3)隨機錨桿的設置。材料選用長度為2m、直徑20mm的錨桿,按1m的縱向間距布設在洞身拱部133°范圍內,錨桿與巖面呈垂直的空間關系;配套的錨墊板必須與巖面緊密貼合,保證錨固的有效性。
4)鋼拱架的設置。初噴混凝土后,按0.5~1m的縱向間距設I18鋼拱架,用隨機錨桿和鎖腳錨桿固定,并復噴混凝土。
5)鋼筋網片的設置。網片尺寸2 m×2 m,材料為直徑8 mm 的鋼筋,網片間以點焊的方式連接。根據巖面的起伏程度,適時調整網片的姿態(tài),使其與巖面緊密貼合,間隙不超過20mm。
6)復噴混凝土。以分層的方式有序復噴,每層厚度不小于40mm,直至總厚度達到120mm為止。復噴后,檢測混凝土的回彈率,要求邊墻的該值在15%以內,拱部以25%為宜。
7)施工期間的監(jiān)測。為保證施工安全,在施工期間加強監(jiān)測,及時掌握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一次支護后,設圍巖收斂、沉降監(jiān)測斷面,用于監(jiān)測圍巖的實際情況??紤]到淺埋段地質條件的特殊性,沉降監(jiān)測斷面的間距加密至2~5m,各斷面設4~8個點,由專員按照設計頻率定期觀測,完整記錄各項觀測數據,基于數據繪制動態(tài)監(jiān)測曲線,用于直觀判斷被監(jiān)測部位的實際情況,做到及時發(fā)現問題、準確分析問題、有效處理問題。
若變形監(jiān)測結果顯示隧洞圍巖有明顯的變形現象,在經過一期支護和加強支護后仍難以有效保證隧洞圍巖的穩(wěn)定性,此時有必要及時跟進二期混凝土襯砌,在此設施的輔助下,增強支護效果。施工現場存在不良地質時,易威脅到施工的安全性,因此需采取針對性的安全支護措施,以此來解決不良地質對施工造成的影響,例如大管棚超前支護則具有可行性。開挖后,安排錨噴封閉,適當加密網片,在原噴射混凝土的基礎上靈活增加混凝土的厚度,通過多項措施的有效落實,營造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
在進行隧道洞口開挖工作前,需將施工監(jiān)控測量作業(yè)做好。認真檢查支護作業(yè)的質量并判斷支護作業(yè)是否合理,同時應當盡可能的了解施工地的地質情況,以便隧道洞口開挖工作的順利進行。排水工程對于隧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到在隧道投入使用后,遇到雨水天氣時的排水能力。隧道兩側排水溝的質量決定整個隧道工程的排水能力,所以應當認真檢查排水溝輔砌抹面的施工質量。
采用動態(tài)化施工監(jiān)控測量可以使隧道開挖工程步驟更加合理,在開挖作業(yè)過程中可以實時檢查施工的質量,并根據挖進過程中地質的變化進行作業(yè)方式的調整。在監(jiān)測易變形的支護結構時,可以根據它的變形程度,判斷是否需要進行二次支護處理,以確保隧道工程的穩(wěn)定性。
在施工環(huán)境較為復雜的區(qū)域可以使用超前地質預報,對需要施工作業(yè)的區(qū)段地質進行勘察,同時對施工難度較大的區(qū)域中各類巖層進行記錄,使用高新技術設備對記錄數據進行分析。進而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以及不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符合綠色施工的原則。
綜上所述,隧洞淺埋段的地質條件較差,施工期間的安全隱患較多,文章經過有關于工程實例的分析后,提出隧道洞口淺埋段的關鍵施工技術,闡述具體的作業(yè)要點,希望所提內容可作為類似工程的參考,以便在后續(xù)的工程實踐中,憑借科學可行的施工技術順利完成隧道洞口淺埋段的施工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