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 陽
公元222年,劉備為了替張飛報仇,率領軍隊與東吳開戰(zhàn)。然而,東吳在大將陸遜的指揮之下,大破蜀軍,劉備敗走。劉備手下的將軍黃權,因為道路阻絕,無法退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率領部下向曹魏投降。蜀漢的有關部門請示是否逮捕黃權的妻子兒女,劉備回答說:“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庇谑?,“待之如初”。(司馬光《資治通鑒·魏紀》)
在結義兄弟張飛為部下所殺,張飛的腦袋被兩個叛將帶到東吳向孫權請功的情況下,劉備沖動之下決定對東吳用兵,本是兵家大忌。作為其手下的黃權因此曾經(jīng)勸諫劉備說:“吳人剽悍善戰(zhàn),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后面坐鎮(zhèn)?!比欢?,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zhèn)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御魏國出兵。而這,應該是劉備后來表示“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黃權投降曹魏,恐怕放在多數(shù)國君那里,是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他那可是叛國呀,影響要多惡劣有多惡劣,所以,通常情況下,其家人可能遭殃——被“夷九族”“連坐”,那是封建社會中常見的做法,而這樣做的目的乃是為了“以儆效尤”??晌覀儸F(xiàn)在看到的卻是,劉備對黃權不僅高抬貴手,沒有采取極端做法,而且非常難得地對其家人“待之如初”。
假如按照舊道德的要求,作為武將的黃權,那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向敵人投降的,他應該做的與能夠做的,只能是“武死戰(zhàn)” ——為國光榮捐軀。并且這樣做,或許還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掩蓋劉備決策上出現(xiàn)的重大失誤,有利于他把“喪事”當成“喜事”來辦:蜀漢出現(xiàn)了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值得所有生者學習的英雄。但與此同時我們能夠想象的是,伴隨著黃權英勇戰(zhàn)死的,應該還有他手下的成千上萬的將士;這些將士的家人,則將因為他們的壯烈而成為寡婦、孤兒——家庭的破碎是不可避免之事。不僅如此,他們這樣的死,還毫無意義——什么目標也不能達成,除了給劉備沖動而愚蠢的決策遮丑。
劉備對于黃權的家人“待之如初”,無疑是厚道的做法,也是明智的做法。他更多責備自己的任性與沖動,檢討自己當初的錯誤,也一定可以讓他的手下感受到主公的英明與寬容,更加緊密地圍繞在他的身旁。關于這件事還有后話:有一陣兒,一些從蜀漢投降過來的人說,蜀漢已處死黃權的妻子、兒女,漢文帝曹丕要黃權為親人發(fā)喪。黃權說:“我與劉備、諸葛亮以誠相待,他們深知我的為人和志向。我懷疑此事未必屬實,應再等一等?!焙髞淼玫酱_切消息,事實果然如黃權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