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小玲
收拾櫥柜,清理出一大堆的碗。
都是精致的小碗,大碗?yún)s寥寥。
小時候窮,碗?yún)s大,鄉(xiāng)下誰家不是粗瓷大碗?早晚盛裝熬得黏稠的玉米糝兒粥,我們叫“糊涂”。一大碗“糊涂”里夾上兩筷子咸菜一攪,配上梆硬金黃的窩頭就是一頓飯。中午飯稍微會豐盛點(diǎn)——當(dāng)然是與早晚兩頓相比。中午大多是面條,撒一層玉米面,一是防止面條搟制過程中粘連,二是最后隨面條下在鍋里黏糊,一鍋面條就不那么清湯寡水了。
面條煮熟后重頭戲就來了,少半鐵勺油里,加鮮紅辣椒、白胖蒜瓣、碧綠青蔥,油冒煙后迅速地放進(jìn)鍋里,“刺啦啦”響,滿屋香。
捧上自己的粗瓷大碗,一頓飯撲嚕得風(fēng)生水起。
村子里的男人們吃飯喜歡聚堆兒,一手拿饃一手端碗,院門口或者街頭一坐,就有也端著碗的鄰居湊過來,邊吃邊扯,熱鬧得很。飯吃完了話沒扯完,就地把碗撂下接著扯,回返屋時那碗早就干了,不好洗涮,負(fù)責(zé)洗鍋刷碗的主婦們就很憤怒,恨恨地絮叨上半天,卻不起任何的作用,轉(zhuǎn)過天來,男人又端著大碗出去了……
我十二歲那年放秋假,學(xué)生們隨著大人一起去地里摘棉花。棉花地很遠(yuǎn),為了節(jié)省來回時間,隊里就在地頭支鍋?zhàn)鲲?,中午炊事員一吹哨子,大家解下棉花包拿出自己的碗就往地頭跑,爭先恐后像是比賽一般。有的人精,開始盛半碗,吃完再去盛上滿滿一碗,然后悠哉地扯著閑篇等著飯涼。憨人們就沒那么多心眼,上去就盛滿滿一碗,等吃完想再去盛,鍋里早沒了。
不由就會怨恨自己的碗小,要是碗跟盆一樣大,那只須一碗就飽了。
其實(shí)那時的碗在如今看來已經(jīng)是大如盆了。
沒辦法,人窮碗大,皆因肚子里沒油水。
說到?jīng)]油水,就會想到以前挨門要飯的乞丐,對,即使窮到要飯也是要有一只碗的,不然要來的飯食如何盛裝?
若說民以食為天,那碗就是盛天的地,沒有碗,怎么食?但碗何時起源由何人制作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我也曾搜索過,都沒有明確答案。
無論如何,我們都該感謝它。
不管是高官大臣還是平民百姓,不管身居繁華都市還是田園山野,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而飯碗就更是至關(guān)重要,人們甚至把生活中重大的事情和飯碗聯(lián)系起來,如找工作說是找飯碗,正式工作是鐵飯碗,工作沒了說是飯碗丟了,飯碗丟了就趕緊再找啊,沒飯吃還能行?晃蕩晃蕩地混日子擋不了肚饑。
不管是誰,只要活著,端好碗吃飽飯就是頭等大事,百姓心中,明白著哩。
休說百姓,就連圣人也說食色性也,食理直氣壯地排在第一位。
隨著時代的變遷,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人們肚子里不缺油水了,飯量也逐漸減小,飯碗雖依然盛裝著我們的一日三餐,卻越來越精致,粗瓷大碗早就摒棄不用了,細(xì)瓷碗,骨瓷碗,玻璃碗,木頭碗,哦,對,還有不銹鋼碗等等,不一而足。
那日逛步行街新開的金店,赫然看到柜臺里擺放著一只雕龍畫鳳的金碗,金光閃閃,標(biāo)價二十七萬——價錢也是閃瞎人的眼。
欣賞會兒也就罷了,心里并無過多漣漪,沒有因為買不起而沮喪,更沒有因此而看不起自己。
俗話說:“有多大手端多大碗?!辈挥J覦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端好自己的碗,走好自己的路,不管貧賤富貴,知足便能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