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美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雙減”政策的出臺,教育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導向都在不斷改變,信息技術得到了國家的大力重視,尤其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配合教學更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本文對“雙減”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整合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雙減”;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整合實踐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作為當代社會的重要信息資源,將其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是我國教育革新邁出的重要一步。同時在“雙減”的政策下,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創(chuàng)造更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雙減”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整合現狀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極大程度的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學生的學習壓力,但對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仍舊存在很多的技術性問題。如:有些教師因年齡較大,對于現代化設備操作有點難度;有些偏僻山區(qū)的學校因為資源緊缺,導致設備跟不上更新換代;有些教師覺得麻煩不愿意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學已經全面普及,在針對課堂的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目前小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理念。
二、“雙減”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整合策略
大量的實踐表明,小學語文是一門具有情感性的課程,它的獨立性和個性化都較其他學科更為突出。同時它的內容對于其他學科來講量多且枯燥。因此,在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后,小學語文的減負被放在了政策的第一位。政策的要求是要在減輕老師負擔的同時,也要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時間縮短了,作業(yè)量減少了,其他科目重視度增加了,如何高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只有在教學中介入信息技術并充分利用,才是最佳途徑。借助信息技術不僅有助于學生拓寬眼界,還能使精簡的語文課堂變得高效,又能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
(一)利用通信技術構建閱讀體系與動態(tài)教學模式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閱讀的教學對于語文而言是基礎也是重點,在小學階段,閱讀的教學奠定了他們未來學習語文的能力。尤其是國家實行減負之后,語文教學更應當注重閱讀的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大都處于啟蒙階段,對于很多內容都沒有具體化的思想。有些課文或者古詩所描寫的畫面以及背景對于很多學生來講都是抽象且模糊的,因此,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播放動畫或音頻,利用動態(tài)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他們的內心激蕩起情感。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边@句話描寫了小蝌蚪的外形,但對于從小就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為學習本文小蝌蚪找媽媽做好鋪墊呢?教學中筆者播放視頻,讓學生邊看邊思考:你看到了一群怎樣的小蝌蚪?學生借助視頻對小蝌蚪的外形“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有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播放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小蝌蚪是怎樣游動的?有了兩次觀看視頻,理解“快活地游來游去?!本退角闪?。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生動有趣的課堂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課堂更加直觀、生動并富有感染力,從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別是希沃白板里各項功能,無愧是教師的有利助手。其豐富的在線資源及交互性極強的各種小工具,不但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也能把抽象的事物通過希沃助手變得形象化,從而豐富了課堂,讓枯燥的課堂更加生動,真正達到寓教于樂。
另一方面,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進而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水平。例如:《海底世界》描寫海底動物聲音的這句話:“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還有的好像在打鼾?!惫P者在引導學生理解了“竊竊私語”之后,播放海底各種動物的視頻,并配上形象生動的叫聲。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借助希沃白板,通過在線資源、小工具等助手,將圖片、影視、聲音有效結合,把學生帶入“身臨其境”的意境中去。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其中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加強理解教學知識點,使用思維導圖工具,完成啟發(fā)式講授,讓學生跟上教學思路。創(chuàng)建互動課堂,用游戲化教學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融入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互動高效性。利用學科工具,能夠智能推送專用工具,滿足教師備課授課需求。采用蒙層功能先考察學生,再揭示答案的場景,選擇正確答案位置,點擊右鍵選擇“添加蒙層”,使用時用橡皮擦掉即可。還可以一鍵上傳云端資源,隨用隨存防止丟失。
由于“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更要利用好信息技術手段,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真正讓學生減輕課業(yè)負擔。信息技術越發(fā)達,學習應該是更加輕松的,教師要大膽嘗試新的信息手段,真正提升自己的運用水平,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語文教育中,在學科參透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樂此不疲才是最好的內驅力。小學語文課堂不能只停留于過去的說與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有效手段,讓小學語文課堂生動起來,豐富起來,在創(chuàng)設開心活躍的課堂中整合資源。
參考文獻:
[1]劉敬孝.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9):44-45.
[2]周麗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新作文:教研,2021(10):0001-0001.
[3]于曉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策略探究[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6):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