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鶴同
記得十二三歲那年,親戚家辦喜事,父親出差不在家,媽媽有事脫不開身,就讓我代表大人去做客。臨出家門時,母親對我叮囑了一句:“只吃自己面前的菜。”
我去了聽從人家的安排入席,吃飯時我記住了母親的話,夾菜只夾自己面前盤子里的菜,而且是靠近自己一邊的菜,心無旁騖。后來,年長方懂得,這是做客吃飯時的規(guī)矩和起碼的常識:做客,吃菜只夾自己面前的,不能越過菜盤的中心,夾另一邊的“過橋菜”。這是懂得尊重別人,也是謙卑謹(jǐn)慎、清心寡欲的表現(xiàn),是一個人良好品性的自然流露。
作家池莉初入文壇時,參加了一個筆會,正好她崇拜的一位偶像作家也在現(xiàn)場,她便興奮不已地找對方要了簽名,并向?qū)Ψ奖磉_了謝意。到了飯點,大家前去用餐。但見那位作家不停地往自己的盤子里夾菜,肉和青菜都堆成了一座小山。他自顧自狼吞虎咽,不時抬頭發(fā)表幾句“高見”,絲毫不顧及周圍的賓客。一通胡吃海塞后,他的盤子里剩下一大半的飯菜。
池莉看出了他的自私和貪婪,對他的好感蕩然無存。
一個人的吃相里,藏著三觀和人品。
企業(yè)老總在選拔用人的時候,也往往通過吃飯來“察言觀色”。對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筷子到處伸,“多吃多占”的人,決不會放到人事管理或管財管物的崗位上去。因為他“目中無人”,沒有集體和大局觀念,缺乏愛心,難以服眾,又生性貪婪,常懷非分之想,一有機會便中飽私囊。所以,飯局決定格局。
有時我參加聚餐或宴席,看到有的小孩見菜上來了,可能是因為肚子餓了,就迫不及待地嚷嚷著要吃,甚至從母親身上爬到桌面上用手去抓菜吃。這時,有的母親不但不加以教育和阻止,還任憑孩子隨心所欲,喜形于色,仿佛如此便顯得孩子活潑可愛。殊不知,“從小看八十”,“樹要從小扶,人要從小育”。這樣不加管束,聽之任之,長大后舊習(xí)不改,難以“成人”。
《禮記》有云:“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币娢⒅?。人品優(yōu)與劣,筷子頭上見分曉。
(編輯??余從/圖 雨田)B374B874-33FC-40EC-B07E-4B2BC71CE3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