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活動·探究”為統(tǒng)編版新教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針對這一特殊板塊的教學也需要新思路、新方法的融入。只有把握好每一個任務,并突出演講詞的差異性,才能更為精準引領學生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并對“演講”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所以,針對不同任務板塊的學習,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積極根據(jù)任務特點落實針對性教育引領工作。
一、學習演講詞:對比與引申
“活動·探究”中的任務一就是“學習演講詞”,該任務下包含四篇文章,分別為《最后一次講演》《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該任務指向?qū)W生對四篇演講類文章的學習??紤]到演講是互動性較強的活動,所以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給予大家更多自由探索與表達自己的機會。同時,四篇演講詞各有其特點,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對其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并在演講詞方面予以引申,借此過程幫助學生把握演講詞的特點。學習演講詞的任務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可以安排大家在閱讀中主動進行對比,或提供具體的學習單,為大家學習演講詞打下基礎。
在此“活動·探究”任務中,我提前為大家設計了學習任務單,如:了解四篇演講詞的作者和演講背景;閱讀中進行對比,把握不同演講詞的特點;回想自己所聽過的演講,思考演講詞都有哪些異同點。該學習任務單的明確既能夠讓學生展開單篇演講詞的分析,還可以主動在閱讀中進行對比和引申,這對于學生更全面了解演講詞的特點具有重要作用。在給出學生足夠時間進行閱讀與探究的基礎上,我以自我推薦和點名兩種形式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探究結果,同時還邀請了幾位學生對四篇演講詞的精彩片段進行模擬演講。通過這種形式的引導,既可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優(yōu)勢,還能夠強化學生對演講詞的認知深度和廣度,推進學生真正把握演講詞的特點。
二、撰寫演講稿:結構與技巧
“撰寫演講稿”是學生在把握演講詞特點上所開啟的新任務,重點是讓學生進行演講稿寫法的實踐。這一任務的實施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任務一的學習情況,還能夠?qū)崿F(xiàn)學生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真正實現(xiàn)對知識的有效內(nèi)化。雖然大家已經(jīng)接觸了諸多演講詞,但對其寫法卻十分陌生。所以,在撰寫演講稿的階段,我們引導學生更多關注演講稿的特點和結構,幫助他們掌握寫作的技巧。
在此任務的教學階段,我先是帶大家了解了演講稿的種類,比如:政治演講、學術演講、一是演講、教學演講等,隨后讓大家回顧任務一中所學演講詞,進行種類的對應。再由此引領學生總結撰寫演講稿的結構,也就是寫一篇演講稿所需要的步驟。通過分析與討論的過程,可以逐漸得出演講稿主要包括“標題”“開場白”“主體部分”“結尾”四個部分,所以在撰寫演講稿的過程中也要做好這四方面的安排。隨后,我與大家依次對這四部分的類型進行了共同的討論。比如:演講稿的標題就有提要性、設問型、警醒型;開場白則有直入式、引用式、懸念式等;主體結構則有并列式、層進式、對比式等;結尾的設計可以是引用式、余味式、抒情式等。在進行討論的階段,我也給出了相應的實例。通過這種方式,大家對如何撰寫演講稿有了一定認識,同時也初步具備了寫作的能力。在最后階段,我安排大家自主選擇主題,進行撰寫,實現(xiàn)了學生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三、舉辦演講比賽:練習與評價
演講比賽是“活動·探究”單元的第三項任務,在此之前,大家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由“讀”到“寫”的階段,而這一階段的重點是“說”,主要考查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賽是學生相對喜歡的一種形式,而演講比賽學生接觸較少,所以教師需要先帶學生了解演講者需要具備的綜合素質(zhì),給予大家練習的機會,再進行比賽。同時,針對大家比賽的成果,我們也要及時給出評價,讓大家能夠從比賽中獲得收獲,樹立信心。
其實,演講比賽的開展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我們既需要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還需要做好詳細的規(guī)范,確保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的順利實施。所以,我在公布演講比賽這件事情后,先帶大家回憶了撰寫演講稿時所學到的知識,比如:如何選題、構思、寫作等。除此之外,我還播放了一系列演講視頻,讓大家思考演講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讓大家認識到自己不僅需要寫好演講稿,還要有良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要有感染力,這樣才能將聽眾帶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在對大家的演講稿進行潤色和指導后,我還給出大家練習的時間,并進行針對指導。做好充分前提準備后,演講比賽正式開始,大家既是參與者,也是聽眾,還是評價者。此次比賽最終的結果將由我與學生一起評出,綜合決定冠軍。此次比賽,大家興趣高漲,踴躍參加,更在比賽中增強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活動·探究”單元是對傳統(tǒng)閱讀單元形式的一種突破,以任務為驅(qū)動,以活動為主體的形式更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所以,新的教育背景下,面對新的教育板塊,教師務必要對其展開研究與實踐,再落實有效教學方法的滲透,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獲得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