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晶,蔡麗艷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寫作是英語學習者應當掌握的知識產(chǎn)出技能之一,作文中詞匯搭配錯誤是最常見的錯誤。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對搭配錯誤進行研究,一些語言學者提出了錯誤分析理論以及詞匯搭配錯誤的分類理論。但是,基于語料庫對大學生英語詞匯搭配錯誤與寫作水平相關性的研究卻較少。因此,筆者結合錯誤分析法和語料庫分析法,通過自建微型封閉語料庫分別對不同檔次作文中的搭配錯誤進行分類分析,研究不同水平的大學生英語作文在詞匯搭配錯誤上的不同表現(xiàn)。此外,還從整體樣本出發(fā),研究大學生詞匯搭配錯誤的分布情況以及典例分析,分析錯誤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國內(nèi)有學者對學生寫作中的詞匯搭配錯誤進行了研究。程思茜(2005)分析了大一、大二學生英語作文的詞匯搭配錯誤情況,發(fā)現(xiàn)兩個年級學生的詞匯搭配錯誤率都較高,無顯著差異。曹靜、項蘊華(2020)以錯誤分析理論、搭配理論和母語負遷移理論為理論框架,將搭配錯誤分類,找出造成搭配錯誤的具體原因,并提出對策。張匯匯(2019)以Hausmann所提出的詞匯搭配錯誤分類為基礎,采用錯誤分析和語料庫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語料庫檢索工具AntConc進行固定搭配標記檢索,并將錯誤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旨在為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一些啟示。上述研究指出了搭配錯誤情況,也分析了一些錯誤原因,但對不同水平的詞匯搭配錯誤情況對比分析則較少。因此,本文將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以及整體樣本中詞匯搭配錯誤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以期指出錯誤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Corder(1967)在論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指出,語言認識、形成假設、驗證假設,進而發(fā)現(xiàn)錯誤、修正錯誤是外語學習者學習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根據(jù)錯誤分析的理論,他提出了錯誤分析的方法步驟:(1)搜集分析所需的語料。(2)鑒別語料錯誤并加以標注。(3)將錯誤進行分類。(4)分析并解釋錯因。(5)修正錯誤,提出相關對策。這一研究意義深遠,被研究學者廣泛應用。
詞匯分類的搭配有多種,此研究采用的是Hausmann的分類理論,因為Hausmann的分類理論在詞匯搭配細節(jié)研究上趨于成熟。他將詞匯搭配錯誤分為六類,即名詞和名詞、名詞和動詞、動詞和名詞、形容詞和名詞、動詞和副詞以及副詞和形容詞。此研究對于以上錯誤類型在收集的語料庫中分別運用CC1、CC2、CC3、CC4、CC5、CC6來表示。
此研究通過收集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作文材料,利用語料庫資源,主要集中在英語詞匯搭配錯誤與寫作水平兩個方面,旨在解決以下問題:(1)不同水平的大學生英語作文在詞匯搭配錯誤上有什么不同表現(xiàn)?(2)大學生詞匯搭配錯誤有什么分布特征?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華東交通大學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筆者收集了所教三個班級的期末考試寫作文本,將作文評分分成兩個檔次后分別定量隨機抽取了73篇文本,共計146篇。
(1)自建語料庫。收集華東交通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三個班級的期末考試寫作材料,本次寫作題目為“What Is Happiness”,體裁為議論文,字數(shù)為250-300個字。按照期末考試評卷標準對作文進行評分。本次研究根據(jù)學生的得分情況將分數(shù)分為兩檔,85分以上一檔,85分以下一檔。從兩個檔次中分別定量抽取73篇作文文本,共計146篇。將收集的兩個檔次作文文本轉化為兩個TXT文檔,建立微型語料庫。
(2)標注錯誤。筆者根據(jù)多年來的從教經(jīng)驗,對詞匯搭配錯誤加以鑒別,同時根據(jù)COCA語料庫的檢索以及改寫匠Rewriter的提示加以輔助,對語料中的錯誤進行手動標記。COCA是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的簡稱,由美國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Mark Davies教授開發(fā),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平衡語料庫。改寫匠ReWriter是基于數(shù)億字詞英文語料、利用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技術不斷訓練的英文寫作評分工具,可對作文中語法、搭配、拼寫等基本錯誤進行修正。改寫匠ReWriter的網(wǎng)址為(https://www.rewriter.cn)。
(3)分析錯誤。使用AntConc軟件分別對兩個檔次的文本錯誤搭配以及整體的錯誤搭配頻數(shù)和出錯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4)錯誤評價。實例列舉學生在寫作中所犯的典型詞匯搭配錯誤,并解釋錯誤原因,對其加以修正,最后提出可行性措施與策略。
利用AntConc語料庫軟件,統(tǒng)計了85分以上和85分以下兩檔分數(shù)作文的不同錯誤類型的個數(shù),統(tǒng)計表如表1。
表1 兩檔作文搭配錯誤類型頻數(shù)表
表1可見,不同水平作文的詞匯搭配錯誤類型的頻數(shù)有明顯差異。從總數(shù)上看,85分以上作文的錯誤個數(shù)共計482個,85分以下作文的錯誤個數(shù)共計1066個。也就是說,分數(shù)高的作文錯誤個數(shù)要比分數(shù)較低的作文錯誤個數(shù)少一半多。從不同錯誤類型來看,CC2、CC3、CC4、CC5類錯誤中85分以下的錯誤個數(shù)都是85分以上錯誤個數(shù)的兩倍以上,CC1和CC6類錯誤中85分以下的錯誤個數(shù)也比85分以上的錯誤個數(shù)多。綜上,無論從全部錯誤總數(shù)還是從個別錯誤類型總數(shù)上看,較低水平的作文在詞匯搭配上都要比較高水平的作文出錯率更高,可以看出詞匯搭配對作文水平的影響及其重要性。
搜集全部學生寫作材料,從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CC1、CC2、CC3、CC4、CC5、CC6錯誤類型的錯誤總數(shù)分別為107個、389個、622個、283個、112個、35個。
在總共1548個錯誤中,各類詞匯搭配錯誤的分布并不均勻。CC2、CC3、CC4類搭配錯誤為主體,其中CC3類錯誤也就是動詞和名詞的搭配錯誤占比最大,為43%。而CC1、CC5、CC6類搭配錯誤占比較小。從數(shù)據(jù)分析中可以得出,與動詞相關的搭配出錯率會比較高,例如名詞和動詞、動詞和名詞。
因為樣本錯誤總數(shù)多且篇幅有限,無法對每一個錯誤進行分析。本研究只在此列舉每一類搭配錯誤中的典型錯誤加以分析。
5.3.1 名詞+名詞
名詞和名詞的搭配錯誤,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107處,例如:(1)I think happiness is the academic society satisfies(CC1-1);(2)Happiness is parents health(CC1-1)。
在第一個例子中,學生詞性使用錯誤,將“satisfaction”使用為了“satisfies”。第二個例子中,學生并沒有使用所有格形式,忽視了所有格這個知識點。詞性誤用和所有格形式使用不當是學生容易犯的錯誤。
5.3.2 名詞+動詞
名詞和動詞的搭配錯誤,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389處,例如:We can see three children has(CC2-2)a good trip.
在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學生并沒有熟練地掌握時態(tài)對應的知識點。動詞主語為“three children”,卻將復數(shù)時態(tài)“have”誤用為單數(shù)時態(tài)“has”。
5.3.3 動詞+名詞
動詞+名詞的搭配錯誤最多,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622處,例如:(1)We can come to a conclusion(CC3-3)that we must attach great significance to happiness;(2)He asked them to answer five choices(CC3-2)。
在第一個例子中,在固定搭配“come to conclusion”多加了不定冠詞“a”,沒有考慮到在搭配上的限制,添加了多余成分。在第二個例子中,“answer”不與“choices”搭配,而是與“question”搭配。因為母語的干擾,學生容易犯此類搭配錯誤。
5.3.4 形容詞+名詞
形容詞+名詞的搭配錯誤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283處,例如:(1)I was eating my mother's excellent dishes(CC4-1);(2)Happiness has different definition(CC4-1)。
在第一個例子中,“excellent”并不與“dishes”進行搭配,為避免個人臆斷,筆者還在COCA語料庫中進行檢索,但并未找到該搭配。在第二個例子中,“definition”應該使用復數(shù)形式。
5.3.5 動詞+副詞
形容詞+名詞的搭配錯誤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112處,例如:This is a question with approximately(CC5-5)no solution and answers everywhere.
上例中,“approximately”一般直接加數(shù)字,如“approximately 500 hours”,不與上述例子的謂語動詞形式搭配。此類錯誤也是受漢語的負面遷移影響,學生直接進行翻譯所致。
5.3.6 副詞+形容詞
副詞+形容詞的搭配錯誤最少,在全部樣本中共出現(xiàn)35處,如:The meaning of happiness is intensely simple(CC6-1)。
在以上例子中,學生犯了同義詞混用的錯誤,可能因為語義相關性對漢語二語詞匯搭配學習具有阻礙效應。雖然“intensely”也有“很、非常”的意思,但主要是跟情緒類的形容詞搭配,比如“anxious”等,顯然“intensely simple”是不正確的。
通過本次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典例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水平學生的作文在詞匯搭配中的表現(xiàn)差異很大,水平越高的作文錯誤越少,二者之間呈負相關關系。整體來看,各類詞匯搭配錯誤的分布很不均勻,名動搭配錯誤和動名搭配錯誤出錯率高。典例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詞匯搭配錯誤的原因可能是受母語干擾強行進行字面翻譯、過度泛化導致忽視語法規(guī)則、同義詞混用、詞性誤用這幾個原因。
根據(jù)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中的問題,得出以下教學策略:應該重視學生寫作中詞匯搭配錯誤的問題,對詞匯搭配錯誤進行重點教學,以此提升大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英語綜合能力。在詞匯搭配教學中,英語動詞相關的搭配作為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學中應該厘清與動詞相關的搭配規(guī)則,進行重點講解。針對典例分析中錯誤的主要原因,不論是主觀感受還是客觀影響,外語學習者都極大地受到了母語遷移的影響。教學中可以通過英漢對比,讓學生了解英語文化背景,來減弱母語在二語學習中的負遷移影響。語料中的大量文獻資料為學生提供了運用真實語言的可能性,學生也可以借助語料庫這個龐大的語言工具,通過多個渠道積累相關詞匯搭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