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卓
我未曾攀登過高山,但感受過它的巍峨壯麗;我未曾走進(jìn)高大的宮殿,但能體會到那份富麗堂皇……因為,我是一名讀者。
小時候,我最愛看的書是《陽光姐姐小說派》,一看就停不下來。我總是被書中的情節(jié)逗得捧腹大笑,也會為里面的一些內(nèi)容感動不已。那時的我只喜歡兒童故事,很少讀名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接觸一些名著——《水滸傳》《簡愛》《蘇菲的世界》……我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涉獵的書籍越來越多時,見識也越來越廣。同時,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只做個旁觀者了,而是嘗試著與書中的人物共情。
我曾在風(fēng)雪交加的夜晚,隨林沖慌張地跑進(jìn)山神廟,體會到了他心中的那份苦澀與憤怒;我曾在幽深的雨巷中,撐一把油紙傘,等待那如丁香一般的姑娘,與詩人共同惆悵與彷徨;我也曾化成一片樹葉、一陣風(fēng),去旁聽哲學(xué)老師給蘇菲授課,與她一起疑惑與期待。
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讓我感受到離別帶來的愁苦;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讓我感受到一種豪邁與自信;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讓我感受到國破家亡的悲憤與無奈。
冬去春來,花開花落,我與書本共情,書本也一直陪我走過人生的美好年華。
一路閱讀,一路共情,一路成長,走過如花盛放的年華,我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讀者。
(指導(dǎo)老師:快樂如風(fēng))
點評
本文開頭展現(xiàn)了讀書的間接經(jīng)驗魅力,激發(fā)讀者興趣;接著以少兒故事為臺階,鋪墊名著的影響力,通過《水滸傳》《簡愛》等作品,提出 “共情”的閱讀理解方法。從作品舉例,到作者列舉,文章始終以“情”為線索,寫出了隨著閱讀作品的積累,潛移默化中,“我”的持續(xù)成長與提升。
林沖的個人愁苦、丁香姑娘的惆悵與浪漫、蘇菲的哲思成長,都是個人層面的困惑。李煜的離愁、李白的大笑、杜甫的悲憤,都具有超越個人愁苦的境界,他們或為國家,或拋名利,要么開闊,要么豁達(dá),都可以令讀者在“共情”中成長。
(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