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友
中華大地,有著壯麗的河山、如畫的風(fēng)景,既有“大漠孤煙直”的壯美,又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柔美。文字里的亭臺樓榭、奇花異草、佳木修竹,更是不勝枚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古文賞讀
【甲】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云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后,步至立雪臺,有古松根生于東,身仆于西,頭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云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
(節(jié)選自袁枚《游黃山記》)
【乙】黃楊每歲長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天限①之木也。植此宜生憐憫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樹”。天不使高,強(qiáng)爭無益,故守困厄?yàn)楫?dāng)然。冬不改柯,夏不易葉,其素②行原如是也。使以他木處此,即不能高,亦將橫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則以才不得展而至瘁③,弗復(fù)自永其年矣。困于天而能自全④其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憫者,歲長一寸是已;至閏年反縮一寸,其義何居?歲閏而我不閏,人閏而己不閏,已見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閏,又復(fù)從而刻之,是天地之待黃楊,可謂不仁之至、不義之甚者矣。乃黃楊不憾天地,枝葉較他木加榮,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蓮為花之君子,此樹當(dāng)為木之君子。蓮為花之君子,茂叔⑤知之;黃楊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⑥,孰知之哉?
(節(jié)選自李漁《閑情偶寄》)
注釋:①天限:受到天命的限制。②素:平常,一向。③瘁:憔悴。④自全:自我保全。⑤茂叔:周敦頤字茂叔。⑥笠翁:李漁號笠翁。
素養(yǎng)提升
1.選出下面加點(diǎn)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
A.天雨寒甚/會天大雨(《陳涉世家》)
B.步至立雪臺/相與步于中庭(《記承天寺夜游》)
C.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樹”/名之者誰(《醉翁亭記》)
D.則以才不得展而至瘁/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2.下面與“則以才不得展而至瘁”中“以”的用法與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以衾擁覆
B.以光先帝遺德
C.皆以美于徐公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譯文中畫線語句。
(1)有古松根生于東,身仆于西,頭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2)冬不改柯,夏不易葉,其素行原如是也。
4.【甲】文描寫的黃山風(fēng)景具有哪些特點(diǎn)?
5.【乙】文中的黃楊是一種怎樣的樹?作者把它與“蓮”聯(lián)系起來有什么用意?
參考譯文
【甲】天下著雨,非常冷,正午還要穿著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氣直撲進(jìn)屋來,像要把房子奪去,一會兒工夫,屋內(nèi)便云霧彌漫,兩人對面坐著僅能聽到聲音。云氣散后,走到立雪臺。臺上有棵古松,根生長在東面,樹干倒向西面,樹冠朝向南面,穿進(jìn)山石中,又穿裂山石長出來。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間是空的,所以樹干能藏身其中,和山石合為一體。又像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長,樹干有十圍粗,高度卻不到二尺。其他松樹像這樣的很多,無法一一加以記述。晚上,云氣更加稀薄,周圍的山峰像兒孫拜見長輩一樣俯伏著。
【乙】黃楊每年長一寸,一點(diǎn)兒也不多長,到閏年反而會縮短一寸,這是一種受到天命限制的樹。栽種的時候應(yīng)該有憐憫的心情。我新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知命樹”。天不讓它長高,勉強(qiáng)去爭也沒有用,所以把安守困境看作理所當(dāng)然。冬天不改變枝條,夏天不改變?nèi)~子,它一向就是這樣的。若是把別的樹放在這樣的位置上,即使不能長高,也一定要橫向長得很粗;再不然,就因?yàn)椴帕Σ荒苁┱苟兊勉俱?,不能保證享受天年。受到天命的限制,又能從中自我保全,這不是知命的君子才能做到的嗎?最可憐的是,一年長一寸也就罷了,到閏年反而縮一寸,這是為什么呢?閏年多了一個月,黃楊卻不能長,別的樹都能長而只有黃楊不能,已經(jīng)顯得天地不公;甚至不但不能多長,還要縮短,這樣看來,天地對待黃楊可算是不仁不義到極點(diǎn)了。而黃楊并不因此怨恨天地,枝葉比別的樹更茂盛,反而像是感激上天一樣,這是知命的事物中更知命的了。蓮是花中的君子,黃楊就是樹中的君子。蓮是花中的君子,周敦頤能知道;黃楊是樹中的君子,除了稍微能夠推敲事物道理的李漁,還有誰知道呢?
參考答案
1.B(A.下雨/雨;B.散步;C.名字/命名;D.得以/感激) 2.D(A.介詞,用;B.連詞,來;C.動詞,認(rèn)為;D.介詞,因?yàn)椋?3.(1)臺上有棵古松,根生長在東面,樹干倒向西面,樹冠朝向南面,穿進(jìn)山石中,又穿裂山石長出來。(2)冬天不改變枝條,夏天不改變?nèi)~子,它一向就是這樣的。? 4.示例:一是云霧彌漫,變化無常;二是古松生長于山石之中,而且外形奇特;三是山勢高聳,使周邊的山峰變得矮小。? 5.示例:黃楊每年只生長一寸,而在閏年不但不生長,反而縮短一寸。作者把它與“蓮”聯(lián)系起來,主要是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質(zhì),說明它不怨天尤人,具有君子的美好品質(zhì)。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考版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