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知識和技術,85%取決于溝通——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fā)他人熱忱的能力?!笨谡Z交際課既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因此,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都必須精心設計,為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提供舞臺。
一、充分準備,課堂有的放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睕]有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要使口語交際真正做到具有實效性,教師就應該在課前發(fā)布主題,學生根據(jù)主題,或收集資料,或組織好要表達的語言,以便在課堂上大顯身手。如“請你支持我”,讓學生針對所選的話題簡單整理材料,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還要設想對方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恰當應對,為課堂發(fā)言做好準備。再如“演講”,讓學生先根據(jù)演講的內容擬好題目,準備好觀點鮮明、富有感染力的演講稿,還可以先對著鏡子演講。
二、技法引領,學生盡情表達
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歷少,口語能力較弱,不能充分、有條理、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怎樣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細節(jié)具體而又精彩地講述。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應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教師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語言,加上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用語的輔助,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還應及時捕捉能推進交際的關鍵點,適時點撥,啟發(fā)學生打開思路,滔滔不絕地表達。如“請你支持我”,想說服老師同意你辦一份報,老師追問辦報的目的,報紙上想要寫什么內容,大家平時學習這么忙怎么擠出時間……教師不但要將“追問”具體化,層層推進會話,還要引導學生關注追問的最佳時機,讓互動更加深入。
三、創(chuàng)設情境,真情代入演繹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懂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因此,我們要善于依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學生交際的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
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可以將教師無法描述的實物、圖片等景象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恰當?shù)夭シ配浺?、視頻,再加上教師富有感染性的語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入情入境地參與,對口語交際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聊聊書法”中,瀟灑飄逸的《蘭亭集序》插圖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目光,接著在富有古典色彩的背景音樂聲中出示王羲之及這幅“天下第一行書”的簡介,教師聲情并茂地解讀,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自然而然打開了話匣子。再如在上“辯論”前,我先讓學生觀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賽,大家被選手們知識的淵博、針鋒相對的論辯能力、靈活的應變能力所折服,同時也學到了辯論的規(guī)則與技巧。
四、互動交流,合作促進提升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苯處煉伋鎏魬?zhàn)性的問題,給足時間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通過交流達到思想認識交換、知識互補的目的。在合作學習中,“安靜”的課堂變得“熱鬧”,那些不敢在大家面前表現(xiàn)的學生在熟悉的組內也能一改羞澀,侃侃而談。同學們各抒己見,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有時會心一笑,最后都能取長補短,歸納總結,有效地促進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動態(tài),適時給予暗示或故意激化矛盾,使學生的討論能“柳暗花明”。比如,教學“意見不同怎么辦”時,對于春節(jié)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大家的意見有分歧,該如何協(xié)商解決?教師給足時間探討,當學生爭執(zhí)不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求同存異,找出利益共同點,適當作出讓步。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善于抓住每一個契機,對學生的回答使用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就會成為學生學習信心的催化劑。這樣既讓學生有了自我認同感,有了進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勵了他們,增強了他們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在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設計科學、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進.讓口語交際課堂精彩紛呈[J].小學教學參考,2013(16).
[2]王春瑛.關于小學口語交際課的幾點思考[J].青海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