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側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低年段而言則更加注重學生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看圖寫話在低年段的教學中非常重要,要通過觀察和寫話練習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小學低年段的學生普遍存在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對圖畫的觀察也不夠細致、全面的問題,借助繪本圖文結合的特點,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加強對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一、傳統小學低年段看圖寫話中存在的問題
(一)看圖寫話教學趣味性不濃
當前,教師在看圖寫話中往往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看圖寫話認識不夠,在實際演練中只知道看圖而不知道如何寫圖。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對圖片缺乏思考,因此遇到不同類型圖片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寫起。長此以往,很多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看圖寫話學習中并體會到樂趣。
(二)看圖寫話教學方式單一
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的過程中往往以問題作為開始,在此基礎上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具體干了什么事情”發(fā)起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固定,盡管能夠引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但是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看圖寫話教學評價匱乏
教師對學生的寫話內容評價語言相對比較匱乏,同時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差異性評價方法。比如,對看圖寫話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常常容易忽略,沒有針對他們的困難采用差異性的評價方式進行引導。而對學生的寫話作業(y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對寫話能力較強的學生評價語言較多,但是對能力較差的學生很少進行激勵。
二、繪本對于小學低年段看圖寫話的教學價值
(一)趣味性的故事,營造看圖寫話氛圍
教師以繪本故事作為基礎,大大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使學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提升。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以繪本故事為前提,可以增加看圖寫話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學生能夠融入故事情節(jié)中,體會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從而營造看圖寫話的良好氛圍,為教師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圖文結合,提供看圖寫話素材
教師在看圖寫話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化的寫話學習。文字是對圖片的補充和闡釋,因此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圖片的基本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圖文結合的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看圖寫話素材。
(三)資源豐富,強化看圖寫話效果
當前,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優(yōu)化了教師的教學資源,借助互聯網等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能夠提供豐富的圖文資料,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三、基于繪本的小學低年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一)利用繪本,增加看圖寫話的趣味性
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繪本的認識和了解,明確寫作角度,從而進一步理解繪本的內涵以及思想。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重點關注學生觀察圖片內容的角度,使其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最后讓學生學習文字注釋部分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把握寫作的主旨。
(二)借助繪本,豐富看圖寫話教學方式
語文教師在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應擺脫傳統的授受式教學方式,以更接地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育,結合日常生活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看圖寫話的連貫性。
(三)基于繪本,引入合理的教學評價
看圖寫話教學評價中,教師應采用更豐富、差異以及有效的評價方式,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的評價語言中獲得鼓勵,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保證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合理性,對看圖寫話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在此基礎上加強學生看圖寫話的訓練和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看圖寫話教學十分重要,同時也有一定難度,結合繪本可以更好地避免以往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幾點建議,希望為教師的教學過程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昕媚.繪本閱讀策略在小學低學段看圖寫話中的應用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20.
[2]鐘欣.小學低年級學段繪本寫話有效教學探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1):1.
作者簡介:張璐(1989—),女,漢族,甘肅武威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低年段看圖寫話教學策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