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海草
小威(化名),男,五年級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愛動,精力旺盛。經(jīng)常會在午睡的時候和同學大聲打鬧,而午睡又是校園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保證了孩子們的睡眠,也提高了學習質(zhì)量。每天中午小威不僅讓班級里其他學生無法正常午休,也讓班主任頭痛不已。在一個中午,小威在班里又吵著要出去玩的時候,班主任求助了作為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我,于是我讓班主任把學生帶到了心理輔導室。
在輔導非自愿來訪者時,我會先和學生建立關系并接納情緒,通過對學生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和接納,不對學生的感受、想法和行為好壞做出評價和判斷,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營造一種既安全又溫暖的情緒氛圍,這種氛圍會讓學生更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因此當小威來到輔導室,好奇地盯著輔導室的設備,并在沙盤游戲區(qū)不停地玩弄著沙子時,我便打算以社會性交談開始,聊聊他感興趣的話題。
我率先開口問他:怎么樣?想不想玩?
小威:嗯!
我:沒問題,但是中午玩的話,你就不能午休了。
小威:沒事的!我中午可以一直都不睡!
我:嗯?那你平時不睡一般都干嗎呢?
小威(猶豫):……
我:沒關系的,老師上課的時候說了呀,我們在輔導過程中的對話是保密的,只有你和我知道哦!
小威:我會和其他同學說話,有時候會偷偷跑到走廊上玩,但是每次都會被班主任批評。
我:我也聽班主任談過你的事,但是我現(xiàn)在特別想聽聽你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小威:我有點生氣。
我:聽起來你感覺到生氣是因為你不想午休但是沒有得到滿足是嗎?
小威(立馬回應):但是我實在睡不著,我試過趴在桌子上,可我就是睡不著。
我:你很努力地在改變了,但沒什么進展。
小威:我覺得我根本就沒辦法睡著。
意識到需要先處理一下學生目前的情緒,我想到了在焦點短期心理治療中的一個介入技巧叫增加可能性的語句,也就是運用語句的暗示,催化來訪者接受各種可能性的存在,以動搖來訪者覺得自己毫無選擇余地的錯覺。當來訪者描述現(xiàn)在不好的情形時,咨詢師加入“目前”“尚未”等詞語,暗示來訪者未來是可以被改變的。
于是我反饋道:你暫時還沒有找到午休能睡著的辦法,所以讓你對自己有點兒不滿意。
小威:我知道會打擾到其他同學,但是我真的睡不著。
在這個過程中,我重視并溫暖地接納學生,并且這種接納沒有附加條件,雖然我并不真正了解他是否有能力,也并不真正清楚他的這種行為的用意是善的還是惡的,但是我寧愿從積極的一面去相信,相信他是有潛能的,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這種相信會在無意識中影響和改變我們對待學生的方式。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力量去幫助自己,學生也不例外。來訪者通過自己設立的目標構(gòu)建更加美好的未來,我需要做的就是用盡量貼近來訪者的語言,幫助來訪者明晰自己的目標,讓目標以行動為導向,具體清晰并聚焦于當下。
于是我回應道:那你覺得我們怎么做會好一點呢?
小威:嗯。我也不知道。
我:老師能聽出來其實你也不想打擾到其他同學休息,但是自己實在不困對不對?
小威(低頭):嗯。
我:沒關系的,老師能理解你的感受,也想和你一起面對這個問題,幫助你,讓情況變得更好。班主任讓你過來,她希望你有什么樣的改變呢?
小威:她想讓我好好午休。
我:嗯,你認為怎樣做,班主任會發(fā)現(xiàn)你的變化呢?
小威:午休的時候不和同學講話吧。
我:嗯嗯,可以把午休不和同學講話這個作為我們的一個小目標,一起先嘗試一下,看看情況有沒有變得好一點,我們先試3天看看,你覺得怎么樣?
小威:好的,我試試。
我:行哦,那我也會悄悄地觀察你。
心理老師不能改變學生,只有學生自己能改變自己,輔導目標也是來訪者自己制定的。這里同時也用到了自控力原理,從小事著手,提升總量。通過難度不大的小事來提升意志力總量,進而去解決難度更大的意志力挑戰(zhàn)。
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小威午休,但難度很大,所以先讓他挑戰(zhàn)坐著但不說話,中間要給予鼓勵,提升自信心,然后進一步挑戰(zhàn)閉著眼睛趴著,最后逐步引導他達到目標。一旦來訪者找到了令自己滿意的問題解決方式,輔導過程也可以結(jié)束了。
次日中午午休時,我特意去教學樓轉(zhuǎn)了轉(zhuǎn),在走廊發(fā)現(xiàn)小威雖然沒有午休,但是卻在座位上安靜地坐著,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發(fā)出聲音,或找周圍的同學講話。我先是和班主任眼神溝通了一下,示意小威今天表現(xiàn)不錯,又朝小威笑了笑,并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3天,我都會在午休的時候去教學樓看看情況,并及時給小威做出的改變給予鼓勵。第三天中午午休時,我讓班主任把小威帶到了輔導室,當他揉著疲憊的雙眼走向我時,我詢問道:這幾天有什么不一樣的嗎?
小威:老師,一直睜著眼睛坐著太難受了,還很無聊,但是這3天我做到了不講話,班主任今天還特意表揚我了呢!
我:嗯,你的改變被人注意到了,這件事讓你很開心,那你會希望有什么樣的改變繼續(xù)發(fā)生呢?
小威:老師,我覺得接下來我可以試一下趴在桌子上。
我:可以呀,那接下來幾天,我們一起試試把眼睛閉著趴在桌子上怎么樣?
小威:沒問題!
在這里,我通過了一些評估性的問題,如:這幾天有什么不一樣嗎?來幫助小威對自己的改變過程進行監(jiān)控,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并向小威明確為了延續(xù)現(xiàn)有的改變,未來還應該付出努力。
又是一天午休,班上很安靜,班主任突然發(fā)現(xiàn),小威趴在桌上睡著了。班主任立即向我轉(zhuǎn)述了小威的變化,我補充道:“下午放學后,可以告訴小威你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這個改變,并問問他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有什么樣的感受和收獲?!焙髞?,班主任告訴我小威在嘗試午休后,自己感覺到下午上課的精神比以前更好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經(jīng)過不斷地嘗試,也意識到了自己和老師不是對立的,而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用午休睡覺來保證自己下午的學習。
小威(化名),男,五年級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愛動,精力旺盛。經(jīng)常會在午睡的時候和同學大聲打鬧,而午睡又是校園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保證了孩子們的睡眠,也提高了學習質(zhì)量。每天中午小威不僅讓班級里其他學生無法正常午休,也讓班主任頭痛不已。在一個中午,小威在班里又吵著要出去玩的時候,班主任求助了作為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我,于是我讓班主任把學生帶到了心理輔導室。
學校中,像這樣的學生很多,在《正面管教》一書中,說到一個方法叫“溫柔且堅定”,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溫柔且堅定的態(tài)度,注重與孩子的溝通,尊重孩子。在孩子犯錯誤時,不隨意指責孩子,不盲目安慰孩子,給孩子和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面對多樣的不良行為,應分析歸類,對癥下藥。相信這樣的方式也能引導學生實現(xiàn)更好的成長,保持心理健康,改正不良行為。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