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杰
2017年是9066號行政命令簽署75周年,曾經歷過“集中營”生活的“幸存者”們在舉行紀念活動。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边@是一句流傳甚廣的法律箴言,也指出了正義女神可能會姍姍來遲的無奈現(xiàn)實。其實,漫長的法院審判史一直伴隨著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正義也經常不會如期而至,個中原因,可能是實體上的條文錯用和程序上的重大瑕疵,也可能是公權機關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甚至有時還受到時代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在戰(zhàn)爭、內亂等緊急狀態(tài)下,法院失去了本應堅守的理性態(tài)度與克制立場,作出了順從輿論的錯誤判決。即使是被稱為 “鎮(zhèn)國之柱”的美國最高法院,也曾在戰(zhàn)爭陰影的籠罩下迷失過方向,制造了有違憲法精神、無視基本民權的錯案,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平林訴美國案和是松訴美國案。
1942年2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簽署了9066號行政命令,授權陸軍部可以將國內某些地區(qū)劃為軍事區(qū)域,并有權對該區(qū)域內的居民施加進入、停留或者離開等種種限制措施,以防止間諜行動,保衛(wèi)國家安全。盡管9066號行政命令并未指向具體對象,但執(zhí)行該命令的軍事人員都明白,總統(tǒng)的這項命令主要針對的是日裔美國公民和在美國生活的日裔非美國籍居民。同樣明顯的事實是,9066號行政命令的出臺與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zhàn)等重大歷史事件密切相關。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軍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夏威夷基地上的珍珠港發(fā)動突然襲擊,美軍傷亡慘重,不僅損失了多艘戰(zhàn)列艦、驅逐艦、巡洋艦和188架飛機,還造成了2000多名士兵死亡、1000多人受傷。美國徹底被激怒了,羅斯??偨y(tǒng)憤怒地表示:“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次日美國即對日本宣戰(zhàn),12月7日也成了美國的國恥日。
由于美國當時存在根深蒂固的排華、排日傳統(tǒng),公眾對日本的仇恨很自然地波及日裔居民,美國政府擔心這些人已經或者即將成為日軍的間諜,也開始重新評估他們的潛在風險。就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出現(xiàn)了遷移日本人的強烈呼聲,要求將他們聚集在一處進行集中監(jiān)管,以從根源上消除他們對美國國家安全所造成的巨大威脅。
當時日裔群體主要生活在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不同于孤懸海外的夏威夷,西海岸居住著大約12萬日本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龐大群體。在1941—1942年間,美國對日裔居民共進行了3次大規(guī)模的調查,分析他們對美國的忠誠度以及對國家安全與社會穩(wěn)定的危險性。
在珍珠港事件發(fā)生之前,日本已經對美國展開了情報戰(zhàn)和間諜戰(zhàn),美國也截獲和破譯了大量的“魔法”情報,這些情報揭示了日本長期在美國從事招募日裔間諜、組建間諜網絡的秘密活動。政府高層自然知曉“魔法”情報的存在,1941年秋,羅斯福就指派其好友約翰·富蘭克林·卡特調查日裔居民的潛在威脅,卡特又將這項任務交給了富有的商人柯蒂斯·芒森。芒森很快就形成了一份調查報告并提交給了羅斯??偨y(tǒng)。報告肯定了絕大部分(90%—98%)日裔居民的忠誠度,也沒發(fā)現(xiàn)他們從事反美活動的證據(jù),但也指出了極少數(shù)人的危險性:這些人可能會從事恐怖襲擊,破壞美國的發(fā)電廠、大壩、港口等基礎設施和兵工廠、軍用機場等軍事設施。
珍珠港事件發(fā)生后,美國成立了一個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歐文·羅伯茨所領導的事件調查委員會,調查美國為什么會遭到突然襲擊。由于委員會的成員基本上是軍方人士,調查報告也具有鮮明的“好戰(zhàn)”色彩。他們得出結論:居住在夏威夷的很多日裔群體支持日本并且參與了間諜活動,如果能夠實施嚴厲的反間諜措施,本可以減少美軍的受損程度。盡管同樣沒有發(fā)現(xiàn)西海岸日裔居民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jù),報告還是提出了警告:西海岸不能再重蹈夏威夷的覆轍。
在正式簽署9066號行政命令之前,美國社會和軍方內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形成了集中遷移日本人的強烈共識,羅斯福要求陸軍部長助理約翰·麥克羅伊再次調查西海岸的局勢。麥克羅伊的調查報告顯示,有些日裔居民正在秘密從事間諜活動。這個報告再次堅定了羅斯福的決心:即使98%的日裔居民都是忠誠或者無辜的,也不能忽略2%這極少數(shù)人的重大威脅。于是,9066號行政命令的出臺也就具備了廣泛的民意基礎。
在強制遷移日裔居民的行動中,如果說羅斯福總統(tǒng)起到了最終決策者的作用,那么具體執(zhí)行者則是美國西海岸防區(qū)司令部總指揮官約翰·德維特(John Dewitt)將軍。其實,德維特并非一開始就打算實施強制集中遷移計劃,畢竟這項計劃不僅在軍事上困難重重,還存在侵犯民權的法律風險。他起初是想通過對某些被認為存在間諜活動的地區(qū)進行突擊檢查的方式精準搜捕間諜人員,但突擊檢查屬于司法部的職權,司法部堅持沒有搜捕令不得對居民進行突擊檢查,而且也堅決不授予軍方搜捕令,除非軍方宣布該地區(qū)處于戒嚴狀態(tài),因為這時將由軍方行使司法部的職權。
與司法部協(xié)商未果,羅斯??偨y(tǒng)后又發(fā)布了9066號行政命令,再加上太平洋戰(zhàn)爭伊始美軍戰(zhàn)事不利,國內反日情緒更是水漲船高,強制遷移日裔居民的計劃也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在遷移安排上,大致經歷了劃定軍事管制區(qū)、自愿遷移、強制遷移的先后順序。
1942年3月2日,德維特將軍發(fā)布了1號公告,宣布在華盛頓、俄勒岡、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4個州建立1號軍事管制區(qū)和2號軍事管制區(qū),管制區(qū)又被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以便于分塊管理。公告還聲明管制區(qū)只是過渡階段,將來區(qū)內的日裔、德裔及其他嫌疑人員都會被整體遷移出去,而且首先被遷移的對象是日裔居民。1942年3月24日,德維特將軍又發(fā)布了宵禁令,命令日裔居民和其他相關人員在晚上8點至早上6點之間須居家在內,不得外出。
與此同時,在管制區(qū)之外的日裔居民已經開始了自愿遷移的行動,出發(fā)前往重新安置地。當然,自愿遷移的居民其實也帶有迫不得已的心理,畢竟大眾輿論的仇視和居住環(huán)境的惡化使得他們不得不離開住地。不過,自愿遷移計劃還是面臨兩大障礙,其一是很多日裔居民“安土重遷”,不愿離開居所;其二是重新安置地所在的州不愿意接收這些遷移者,擔心他們會破壞本州的基礎設施和安全穩(wěn)定。在自愿遷移效果不太理想的情況下,強制遷移計劃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1942年3月27日,德維特將軍宣布停止自愿遷移計劃,還在發(fā)布的4號公告中聲明,未經軍方允許不得遷出1號管制區(qū)。接著又成立了戰(zhàn)時公民管制部門和戰(zhàn)時重置部門,負責居民遷移管理、安置地建造、居民權利保障等事項。從3月到8月,有11萬余日裔居民(其中約有7萬美國公民)被強制遷移到愛達荷、科羅拉多、懷俄明、阿肯色等中西部州的重新安置中心。由于日裔居民的“惡劣”形象,被遷入地對他們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不滿、厭惡甚至敵意,阿肯色州州長就表示:“我們州的人民對日本人的風俗與怪癖都不了解,把日本人安置在我州是否明智值得懷疑?!睉讯砻髦葜蓍L更是毫不掩飾地說道:“假如你把日本人弄到我的州里來,我敢保證他們會被吊死在每一棵樹上?!?/p>
強制遷移計劃對日裔居民造成了多重傷害,由于倉促遷移,他們的物質財產沒有得到妥善處置,很多只好低價折賣,更為嚴重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嚴重創(chuàng)傷。安置營的條件參差不齊,在住宿方面,有的安置營空間十分逼仄,一家人只能生活在用布簾隔開的營房中,使用公共澡堂、廁所和盥洗室;在飲食方面,食品供應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他們要像難民般排上長隊依次領取,并且很難吃到新鮮的食物;在醫(yī)療方面,由于安置營多建在荒漠或沼澤地區(qū),氣候條件惡劣,極易引發(fā)疾病,然而醫(yī)療資源并不充足,只能靠煮沸飲用水來預防傷寒和痢疾;在行動方面,他們失去了人身自由,時時刻刻承受著種族歧視的自卑感和壓迫感。甚至不少人認為重新安置中心不過是“集中營”的委婉說辭,比如在遷移過程中,每戶家庭會被分配一個編號和號碼牌,這種方式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納粹集中營和監(jiān)獄囚犯的形象,以至于許多人在戰(zhàn)后雖然走出了戰(zhàn)爭的陰影,卻走不出心理上的陰影。
時任美國西海岸防區(qū)司令部總指揮約翰·德維特將軍。
在美國軍方監(jiān)視下遭強制遷移的日裔居民。
安置營的條件參差不齊,在住宿方面,有的安置營空間十分逼仄,一家人只能生活在用布簾隔開的營房中, 使用公共澡堂、廁所和盥洗室。
日裔美國人遭管制期間,美國一家理發(fā)店擺放出了帶侮辱字眼的牌子。
面對大規(guī)模的遷移計劃,絕大多數(shù)日裔居民逆來順受,以證明對美國的忠誠,但也有極少數(shù)人選擇站出來,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衛(wèi)個人權利,反抗軍方一刀切式的無理安排。在這些案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平林訴美國案和是松訴美國案,前者針對的是軍方的宵禁令,后者針對的則是軍方的強制遷移令。
1942年5月12日,日裔美國人戈登·平林(Gordon Hirabayashi)因違反宵禁令被捕,地方法院判決需服刑180天。案件幾經波折,最終到達最高法院。平林一方認為國會對軍方的授權本就屬于違憲行為,而將日裔美國人與其他種族區(qū)別對待更是違反了憲法第五修正案中的正當程序條款——“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
6月21日,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9:0的投票結果維持了原判。法院認為,“聯(lián)邦政府在行使憲法所授予的戰(zhàn)爭權時,擁有廣泛的裁量權。在環(huán)境允許的情況下,政府行使戰(zhàn)爭權時可以違反公眾自由。政府只需要說明這種行動的具體原因即可。”也就是說,案件涉及公眾自由與國家安全、公民權利與政府權力之間的利益衡量,在西海岸有遭受日本劍拔弩張的攻擊之虞時,為了國家安全,可以暫時犧牲公眾權利,實行宵禁令也是合理的。首席大法官哈倫·斯通表示,種族區(qū)分在本質上當然是不可取的,但危急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為這種行為提供了合理性,甚至可以犧牲掉一部分民眾權利。談到宵禁令,他說道:“宵禁令的推行是當國家面對潛在的暴亂和間諜問題時的一項保護性措施。當這些潛在威脅被認定為會對美國為戰(zhàn)爭所做的努力產生負面影響,或是有助于敵人的入侵時,推行宵禁令就是必須的?!?p>
日裔美國人戈登·平林。在美國最高法院對平林案作出判決40年后,他的定罪被西雅圖聯(lián)邦地方法院推翻,并在去世的2012年被追授了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
雨果·布萊克大法官被譽為“20世紀最警醒的自由捍衛(wèi)者”“最高法院里的堂吉訶德”,但面臨緊急戰(zhàn)爭狀態(tài)時,他也沒有發(fā)揮“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
日裔美國人弗雷德·是松。他的定罪被推翻后,他積極推動了一項賠償法案生成——要求美國政府正式道歉,并賠償每名被監(jiān)禁的幸存的日裔美國人2萬美元。1998年,他被授予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
最高法院的判決說理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他們依據(jù)極少數(shù)日裔居民從事了間諜活動而認為將宵禁令施加于所有日裔居民是合理的,這是明顯的連坐思維,是為軍方的“懶政怠政”尋求開脫。政府和軍方的責任本就是履職盡責,區(qū)分日裔居民中的“忠誠者”和“不忠者”,進而有的放矢、分類施策。美國法院一直秉持的司法哲學,用英國法學家威廉·布萊克斯通的話來講,就是“寧可使十個罪犯漏網,不可使一人蒙冤”,但最高法院在戰(zhàn)爭面前也失去了其一貫的客觀中立的立場和理智審慎的態(tài)度,作出了有悖憲法精神的判決。毋庸置疑,強制遷移也存在這個問題。因此,盡管判決一致通過,羅伯特·墨菲大法官還是在附議中表示了擔憂,他贊同戰(zhàn)爭之時應尊重軍方的專業(yè)判斷,但最高法院依據(jù)出生地或祖籍限制公民的個人自由,已經走到了“憲法權力的極限”。
相比平林案,是松案的影響力則大得多。弗雷德·是松(Fred Korematsu)出生于1919年,也是日裔美國人。在強制遷移令下達后,是松企圖通過更改姓名、整容手術等方式逃避軍方的搜查,但還是于1942年5月30日被捕。是松因違反強制遷移令被判5年緩期強制執(zhí)行,案件最終到了最高法院。盡管是松辯稱將其遷移至安置營其實就是變相監(jiān)禁,而未經法院公平審判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得被剝奪,但9位大法官還是于12月18日以6:3的投票結果維持了原判,并裁定強制遷移令沒有違憲。
雨果·布萊克大法官撰寫了是松案的多數(shù)意見,其核心觀點在于論證強制遷移令的合憲性。布萊克承認強制遷移令比宵禁令對公民的自由權施加了更多限制,但法院應該尊重軍方對于國家安全局勢的分析與判斷。他援引了平林案這一“新鮮出爐”的先例,認為宵禁令與強制遷移令都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權宜之計,“根據(jù)我們在平林案中宣布的原則,我們不能得出國會和政府在當時沒有權力將有日本血統(tǒng)的人遷移至西海岸戰(zhàn)區(qū)之外的結論。的確,與從晚上8點到早上6點一直被關在家里相比,被迫遷移到自己原本所居住的區(qū)域之外是一種更大的剝奪。除非軍事部門認為當前環(huán)境對公民安全的威脅非常嚴重,否則,從憲法上講,不管是宵禁令還是遷移令都站不住腳。但是,不同于宵禁,將可疑人員遷移出受威脅的地區(qū),與防止間諜活動和破壞活動有明確和密切的關系。保衛(wèi)我們的海岸線是軍隊的首要職責,軍隊認為僅僅實行宵禁令是無法有效提供保護國家安全的,因此他們進一步采取了遷移令?!?/p>
需要說明的是,布萊克大法官有“20世紀最警醒的自由捍衛(wèi)者”“最高法院里的堂吉訶德”之美譽,他一生堅決捍衛(wèi)自由主義信仰與弱勢群體權利,但面臨緊急戰(zhàn)爭狀態(tài),他也沒有發(fā)揮“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而是主張國家安全優(yōu)先。
然而,不同于平林案的是,這一次有3位大法官站在了反方,對是松案提出了發(fā)人深省的異議。羅伯特·杰克遜大法官從種族歧視的角度指出多數(shù)意見的錯誤之處,它不是根據(jù)個人的行為,而是基于某人的祖先或者特定的族裔來判定其是否有罪。歐文·羅伯茨大法官一針見血地使用“集中營”來形容政府和軍方的遷移安置行為,并認為多數(shù)意見避重就輕,只是討論強制遷移令的合憲性,卻忽略了遷移方式、安置措施等其他重要問題。羅伯特·墨菲大法官認為遷移令不同于倉促實施的宵禁令,政府和軍方本可以有更寬松的時間對日裔群體進行調查篩選(英國就做到了這一點),減少對民眾權利的侵犯,但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在平林案中指出最高法院已經走到了“憲法權力的極限”,這次又批評是松案的判決顯然逾越了這一極限。
古羅馬有句著名的法諺——“槍炮作響,法律無聲”,說明了非常時期下法律的失靈與失效,正所謂“緊急狀態(tài)無法律”,因為此時嚴格執(zhí)行法治反而會鉗制政府的行動能力,使其無法迅速及時地應對戰(zhàn)爭、天災等突發(fā)事件。但值得警醒的是,一個國家的法治程度其實并不取決于和平時期,而是體現(xiàn)在緊急狀態(tài)下是否依然能夠尊重法律、信仰法治。緊急狀態(tài)其實就是對法治化水平的壓力測試,在這種情境下,才能“患難見真情”,檢驗出政府是否真如其所宣稱的那樣注重民眾權利,踐行法律之治。
美國最高法院在平林案和是松案中的判決,已被后世公認為糟糕且失敗,也成為了最高法院歷史上的一大污點。最高法院在公民自由與國家安全、憲法權利與政府權力、人人平等與種族歧視之間都選擇了后者,卻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由于太平洋戰(zhàn)爭局勢的扭轉,美國很快就放松了對日裔居民的管制,允許他們參軍、上學和就業(yè),并且在戰(zhàn)后通過了幾部法案,補償給他們造成的物質損失,重新調查事件真相,還通過司法救濟手段撤銷對平林、是松等案件當事人的有罪判決。然而,大錯已經釀成,日裔居民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精神損害無法彌補,更何況很多人已經去世,沒有看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我們常說“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英國也有句意味深長的法諺——“遲來的正義非正義”,因為正義是有時效的,不僅必須得到實現(xiàn),還要及時得到實現(xiàn),就像北京大學法學院陳瑞華教授在其著作《看得見的正義》中所指出的:遲到的正義之所以為非正義,倒不是因為實體結論發(fā)生了錯誤或者造成了實體上的不公正,而是由于實體結論的過遲產生造成了程序過程上的不公正。
(責編: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