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年鳳
【中考真題】
請以“看見”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文題解讀】
云彩縹緲,是看見的美好;飛鳥競渡,是留痕的奇妙;黃河纖夫號子的渾厚,是激蕩的豪情;樓蘭遺址泛黃的書頁,是遠古燦爛的文化……看見的自然風光,看見勞動創(chuàng)造的奇跡,看見歲月滄桑的見證,這些動人心魂的新、奇、美,都能看得見,而那些掩藏著的深層次的自然規(guī)律、生命奧義、文化精魂、思想慧光等,都需要開啟心靈的眸子,才能真正看得見。因此,圍繞看見的“實物”,將與之相關的人、景、事呈現(xiàn)出來,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并將自己看見的場景、畫面、細節(jié)立體地凸顯出來,從中穎悟出對“看見”的豐富內涵,融入自己個性化的思考,將視覺、感覺與悟覺由淺入深地演繹到位。
構思角度如下:
1. 敘寫自己“看見”的美好。選取“我”看見了怎樣的美好景象,對生活、生命、青春等有了獨特的直覺感知,并悟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樣的“看見”,才能激起閱讀者心靈的共鳴,產生共情的效果。
2. 講述他人“看見”的故事。將目光透射到自然、社會、影視文學作品等領域中,見人所未見,悟人所未悟。這樣的“看見”,方能寫出有新意的文字,開闊視野的廣度。
3. 描摹鮮活“看見”的剪影。采擷生活中靚麗的鏡頭,將不同的視角鏡頭,以特定的線索串接起來,可以是以“春分”“立夏”“秋分”的節(jié)氣為線索,可以是以都市、鄉(xiāng)村、異域的地點為線索,可以是以“愛”“幸福”等情感為線索,將“看見”的深層內涵漸次演繹出來,穎悟青春的真諦。
【考場佳作一】
看見
◎山東一考生
小城的清晨,有著她獨一份的美好。耳畔,蟬鳴陣陣,禽鳥啁啾。
有夏風暖暖吹過,勾著我迅疾快走的腳踝,抬首,我無意間看見——“嘻嘻”,小女孩的聲音穿透層層屏障直鉆進我耳里,目之所及,鴨蛋青的天空中蕩漾著幾絲云彩,溫和地朝我微笑,清光輕輕撇下,撒豆子般綿綿柔柔的,為周匝濡染上仙境般的霞色。
陽光下,是一個小女孩在棵棵樹木間“尋寶”,她一蹦一跳,興奮而喜悅的尖叫聲,振響了整個林樾,驚了棲息的蟬。她的母親卻溫溫柔柔的,靜倚在大樹上,長長的頭發(fā)披到肩頭,卷起好看的弧度。
忍不住,我定目細視,“窺探”這份美好。
女孩軟糯糯的臉,像微醉的蘋果,在陽光下閃著光;她的雙手輕輕托起一只蟬,眼里的星辰攪動,像盛滿整個宇宙的光彩;眉目間,歡欣又帶些虔誠。而蟬兒呢,也不害怕,微張著翅翼,舒緩而有節(jié)奏地輕輕抖動,它亮黑亮黑的眼,正對著小女孩黑亮黑亮的眸,視線交換,彼此間,擦出溫暖而肆意的華光。
剎那間,周遭的一切美好,似乎都鮮活起來、靈動起來,女孩的母親淺淺地笑著,偏過頭,風乍起,一襲白裙撩動,光在裙擺上流轉著、跳躍著,甚至炸開一抹絢爛的金花!
此刻,我看見,清晨的陽光、女孩暖暖的眸、振翅欲飛的蟬、母親淺淺的笑,定格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撞進了我的眸中,落進了我的心田。
時光停下腳步,清輝收斂起往日的暴烈,只給這一切鍍上一層美妙的金光,人與自然相撞,碰撞出動人的生命華章。
心中涌起久違的溫暖、感動,胸中思緒化作一根根無形的線,牽拉著我的腳踝,令我久久地駐足凝視。
當下,人人都很忙,腳步匆匆,“成功焦慮癥”“快節(jié)奏都市旋律”四處蔓延。何不停下迅疾的腳步,張開心靈的眼,看一看生活中的感人細節(jié),在時光打開的影像里,攜一抹林間的清光,徐徐綻放。
眼波流轉,金色的陽光透過葉間縫隙,灑下一片金黃,暖暖的,有風吹過,也是暖暖的。慶幸,我停下了腳步,和整個世界的陽光相擁,漫舞在塵世煙火中……
【考場佳作二】
看見
◎山東一考生
當你在紛擾的萬物中憶起曾經,時光也會自己停下奔走的步伐,回身,看見那些美好。
——題記
秋意正濃,冷風不停促催我的腳步,我踩在一地的銀杏葉上,隨人潮快步走著。
潮水涌入各個展廳,常見的展廳中,人滿為患,我流連于其間,不停踱步徘徊,難以擇地停下。路過連廊,盡頭一扇黑漆的大門半掩著,進出的人并不多,我只當是個冷門的小展廳,準備繼續(xù)前進。
“鐺——”一聲低沉的鳴響透過門縫直抵耳中,一股異樣的感覺讓我戰(zhàn)栗,忍不住,我推開門進入展廳。
我在廳中停下腳步。只看見——寬敞的屋子前,燈光聚焦于那個深青色的巨大物件上。樂師輕敲鐘身,我的到來并沒有引起樂聲的停滯。是編鐘??!我有些驚異。
古老巨大的青銅器,鐫刻著古代的文化縮影,在宮商角徵羽間,淺吟低唱世間沉浮數(shù)載。輕敲快擊,是悅耳清脆的高階音;重錘慢打,是低沉肅嚴的低音階。快中有慢,高低相錯,音符如洋流毫不收斂地向我奔來,恍若滿身都是編鐘那古樸動人的青銅氣味。它以如此莊嚴的姿態(tài)端坐于微光下,似老者,似君王,那與生俱來的氣勢,叫我怎么也移不開眼,挪不開腳。
我的思緒在歷史的長河中看見——耳邊鐘聲不絕,讓我似夢似幻。
千軍萬馬從山川大野馳騁而下,萬卷風云呼嘯著從天邊外襲來,戰(zhàn)鼓振,編鐘響,英雄功名就此寫下;轉身間,吹竽奏琴演編鐘,宮廷勾欄舞不同;又眨眼,紅綢黑幕掩朝堂,眾臣俯首叩君王!地圖鋪開,雄心盡顯,振臂一呼,便是六合一統(tǒng),萬世永昌……編鐘聲織出一幅大秦長卷,那鐘聲的洋流在耳邊奔走,任意馳騁在莽莽大川之上、浩浩蒼宇之間。大秦盛景,鐘聲鋃鐺,洋流的漩渦錮住我的雙腳,讓我癡迷于此,甘心為它駐足。“鐺——”遠古的鐘聲與眼前的鐘聲重重疊疊,我早已沉醉其中。
我沉悶復雜的心在繁忙的世俗間停下腳步,在萬千百態(tài)中看見——編鐘樂聲漸漸平靜悠揚,如女將軍換下戎裝,柔聲在我耳側輕語。
時光奔走匆匆,多少文化瑰寶被遺忘,而編鐘卻永葆本色,停留在世界文明的深處。見證過朝代變遷,經歷過戰(zhàn)火洗禮,在沉重笨拙的身體中埋藏至高無上的不朽靈魂,那樣滾燙,那樣生生不息……“鐺——”
編鐘聲響,似在向我傾訴它的悠久歷史、豐厚文化,又像在言謝我的來訪,訴說自己尋求眾人不忘編鐘風華、不忘大秦盛景的心愿。
演奏已然結束,我仍駐足于編鐘之前。它教會我平心氣,憶往昔,追舊物,少隨流。它用大氣的樂曲,讓我看見燦爛的文明,用古老的歷史,讓編鐘的樂聲連同歷史文明一起,駐扎在我心中。
世上一切都在變化,而那些深埋于時光下面的文物,只要你愿為它停下腳步,凝目細觀,撣去浮塵,便會收獲來自遠方的時光回禮,因為記得,所以它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