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悅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文正公的千古名句,很多人對其中“憂”的理解,是憂國高于憂己,憂國先于憂己。
但我以為,憂國與憂己兩者之間更多時候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憂己”同樣也是“憂國”。
憂國是憂己的延續(xù)。憂己本質(zhì)是一種自律,是成長成才必經(jīng)的磨煉。凡憂國之士,大多具備悲天憫人的胸懷與兼濟天下的能力,這離不開年少時憂己的作用。宋濂,明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他家境貧寒,為了讀書學習、提升自己,“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他心懷天下,修史書、制禮儀,被明太祖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倘若宋濂未有年少時的憂己律己,何來年長的憂國?宋濂的憂國,就是憂己的延續(xù),也是憂己的傳承。無獨有偶,毛澤東少年時一心向?qū)W、志在四方,求學湖南一師,而正是這一段求學生涯,點燃了他的革命熱情與信念,使他樹立了改造社會的堅定目標。這同樣是由憂己發(fā)展到憂國,同樣是憂國與憂己相輔相成的體現(xiàn)。
憂己是憂國的基礎?!熬艑又_,起于壘土。”憂國好比是建設一座高樓大廈,組成它的磚石是每一個人的憂己之情,并且隨著人們年歲的增長,對自身的“憂”逐漸積累成為對實現(xiàn)自我價值、奉獻社會的渴望——這就是“憂國”之心。若沒有憂己的基礎,便會像“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陳蕃。他自命不凡,空想掃盡天下,報效家國;實際上卻“庭宇蕪穢”,一屋不掃。他的憂國是空泛的,是毫無意義的;他的憂己是虛無的,是毫無用處的。憂國不憂己,便是空話、大話而已。
憂國,也要憂己;憂己,更要憂國。沒有憂己之心,不去學習本領、磨煉品格,那一份熾熱的憂國之情便會縹緲、空洞,于事無濟;沒有憂國之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自私狹隘,最終一定會被人民鄙夷、拋棄。
【廣東潮州市湘橋區(qū)聯(lián)正實驗學?!?/p>
點評
作文既有理論分析,又有事例列舉、正反對比,多種論據(jù)相結合,從正反兩面非常有力地論述了中心論點。
作文第三段以正面事例論述憂國是憂己的延續(xù),列舉了宋濂借書、毛澤東求學這些真實且具有代表性的論據(jù),證明力強;第四段以一正一反兩個論據(jù),論述憂己是憂國的基礎,既有高樓始于壘土的道理論說,又有陳蕃“庭宇蕪穢”的反面事例,論據(jù)充實,強化了觀點。結尾得出結論,再次點題,升華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