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伴隨著中國戶外圍一起成長,兩次評選“中國十大徒步路線”,成為眾多山友心心念念的戶外旅行目的地。如今這些路線"/>
2001年以來,《戶外探險>雜志伴隨著中國戶外圍一起成長,兩次評選“中國十大徒步路線”,成為眾多山友心心念念的戶外旅行目的地。如今這些路線有的因各種原因被迫封閉,令人遺憾;也有新的路線橫空出世,叫人驚艷。
20年后的今天,徒步到底是否out了?我們一邊思索著當(dāng)今行走的意義,一邊開啟了這次評選,在6個月的時間里,有179位資深徒步者、戶外攝影師、俱樂部為我們推薦了216條路線,在不斷遴選的過程中,我們也從中遍歷了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塊土壤和隨其所致的風(fēng)土人情。
在這些路線背后的地理和歷史淵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不少奇特的故事,關(guān)注到這群徒步至今的人。從最初的迷茫,到觸動,到如今的堅定,我們終于明白:行走,無論是過去、今天還是未來,都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偉大魅力。
這是露營所沒有的,也是攀登所沒有的。
接下來,你將看到的是來自中國的10條徒步路線,每一條都來自大家的悉心推薦和編輯部的精挑細選,每一條都承載了無數(shù)徒步者的汗水和回憶,都記錄著從古至今的探險故事。
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
烏孫國,漢時西域大國,地處天山北麓。漢武帝為聯(lián)合對抗匈奴,曾兩度遠嫁皇室孤女劉細君和劉解憂,與烏孫和親。解憂公主長居烏孫50余年,嫁三任烏孫王,幾經(jīng)跌宕沉浮……
兩千年時光流轉(zhuǎn),烏孫古國早已消散于歷史云煙;天山之麓,山水依然,卻因著那些傳奇,更加靈動而豐滿。橫亙于天山南北的包扎墩烏孫古道(以下簡稱“烏孫古道”),正是這樣一條承載了千年滄桑的風(fēng)光之路。
北銜準(zhǔn)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烏孫古道從烏孫國到龜茲國,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游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廣義上古道有很多條,現(xiàn)在的獨庫公路就是當(dāng)時通行人數(shù)最多的一條烏孫古道。
今天的烏孫之美,是多元的、豐滿的,大氣而精致,厚重而細膩,有艱險與挑戰(zhàn),也有令人窒息的風(fēng)光和誘惑,這段縱跨天山南北的風(fēng)光之路,囊括草原、密林、雪山、冰川、湖泊等各類景觀,移步易景之間,令人嘆為觀止。
瓊庫什臺-2850米小牧屋一包扎墩達坂一科克蘇河邊2050米小牧屋一溜索過河一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營地一天堂湖曹地一阿克布拉克達坂一博孜克爾格河谷營地一黑英山鄉(xiāng)山口(其中第一個包扎墩達坂也可以換另一條河谷翻越瓊達坂,風(fēng)景和難度基本相當(dāng),通常被稱為“瓊達坂線”)。
路線攻略
瓊庫什臺村-2850米小牧屋徒步15公里
早上從伊寧市包車出發(fā),途經(jīng)特克斯縣,約4,5小時可到達瓊庫什臺村,海拔約2000米。午飯后可以直接出發(fā),沿瓊庫什臺河一路平緩逆流而上,到河谷分岔點,大約海拔2850米的小牧屋扎營。這段以河谷和牧道為主,路跡十分清晰,適合緩慢熱身、拍照,不必急于趕路。
2850米小牧屋一包扎墩達(3670m)一科克蘇河邊2050米小牧屋徒步20公里
2850米小牧屋所處為一個河谷的岔口,如果左轉(zhuǎn)向西南是去往瓊達坂,直行東南向是去往包扎墩達坂。兩條河谷的風(fēng)景和難度非常接近,河兩岸是高山牧場,臨近達坂時則坡度變陡。
翻過包扎墩達坂之后,沿庫諾薩依河下降,到達直線距離10公里以外的科克蘇河邊,之后右轉(zhuǎn),河邊有個小牧屋,海拔約2050米。在小牧屋旁邊扎營,海拔不高,有水源。
2050米小牧屋一溜索過河-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營地徒步25公里
從營地出發(fā)后,首先在科克蘇河的右岸也就是北側(cè)橫切土坡,有個別地方會比較陡。同時河道邊也會有一些平整的備用營地。從山上斜坡斜切一段之后會下到河谷,這時就要準(zhǔn)備過溜索了。溜索處多數(shù)情況下會有牧民看管輔助,如果沒有人,一定不能硬過。需要多繞行一天左右的時間。需沿科克蘇河逆流而上12公里,有一木橋可過河,但要再翻越兩個海拔3400米的達坂,才能到達阿克布拉克林管站,需提前做好安排。
過河之后再走不遠就是一個小牧屋,從這里向東走一條支流進入阿克布拉克河谷,之后要沿河谷向上走大約漫長的17公里,才能到達阿克布拉克林管站,這里有小牧屋可以扎營,也有水源。
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營地一天堂湖徒步25公里
從阿克布拉克林管站沿阿克布拉克河谷繼續(xù)上行,坡度會不斷變大,這里是深山牧場,有不少牛羊點綴在河谷間。隨著海拔不斷上升,樹木已不見了蹤影,海拔2700米的地方依然有小牧屋。拐過一個彎兒,群山出現(xiàn)在眼前。沿馬道爬上一個緩坡,在群山環(huán)抱中出現(xiàn)一池碧水,湛藍無比,像一塊藍寶石鑲嵌在群山中,此為天堂湖,可在湖邊擇地扎營。天堂湖一阿克布拉克達坂一
博孜克爾格河谷營地徒步28公里
繞過湖面,從天堂湖南岸翻越陡峭的阿克布拉克達坂,碎石達坂海拔近3900米,是幾天以來的最高海拔,行走時要注意速度,多喝水多補充能量,避免高反。阿克布拉克達坂可遙望天堂湖,與天堂湖就此作別。下達坂,多嶙峋亂石;進入博孜克爾格河谷,河谷蜿蜒難行,布滿碎石,不過臨時平整的營地也有多處,可根據(jù)行程擇地扎營。注意在河谷中盡量找牧道,避免頻繁過河。
博孜克爾格河谷營地一黑英山山口徒步26公里
從博孜克爾格河谷拔營,繼續(xù)沿河谷下行,一路上以平坡與下坡為主。途中,需要過數(shù)座木橋,涉水近30次,河水較深,水流湍急,部分水位到腰部,一定要結(jié)伴而行。繼續(xù)前行,出喇叭狀的黑英山口(劉平國治關(guān)城誦紀(jì)念碑)徒步結(jié)束,乘接應(yīng)車輛經(jīng)獨庫公路前往庫車縣。
出山之前一定要聯(lián)系當(dāng)?shù)剀噥斫?,不然還會多走30公里才能到達黑英山。
神山之王
亮點推薦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主峰,海拔6638米,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時被四大宗教認為是世界的中心,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的塔欽。
“岡”,藏語意為雪或雪山,仁波齊即“仁波切”,活佛、高僧大德的意思,岡仁波齊即“神靈之山”“雪山之王”,形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它的峰頂終年積雪,至今無人攀登。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biāo)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層構(gòu)成的佛教萬字格,是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biāo)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我們通常說的岡仁波齊轉(zhuǎn)山是指外轉(zhuǎn),藏傳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沿順時針方向,苯教徒則相反,一般游客也按照順時針方向來徒步轉(zhuǎn)山。
位于神山南面山腳下的塔欽鎮(zhèn)是轉(zhuǎn)山的起點和終點,它面朝廣闊的巴噶草原和柔情的瑪旁雍錯,是轉(zhuǎn)山朝拜者最大的補給站。隨著徒步轉(zhuǎn)山的朝拜者和游客越來越多,塔欽早已經(jīng)不是過去幾間簡陋帳篷的時代了,賓館、餐廳、超市、菜店、雜貨店鱗次櫛比,各種娛樂設(shè)施也逐漸發(fā)展起來了,鎮(zhèn)上出售的東西,從登山杖、氧氣瓶到紅牛飲料、方便食品等應(yīng)有盡有。
路線政略
塔欽鎮(zhèn)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的巴嘎鄉(xiāng),路途遙遠,距離日喀則都有至少一整天的車程。不趕時間的話,建議可以拆成2-3天在沿途景區(qū)慢慢游玩。
塔欽一第一朝拜處一色雄一曲古寺山下補給點一第二朝拜處一馬頭明王驛站一崗加,芝熱寺徒步22公里
第一天爬升相對較大,不過距離略短。塔欽出來之后大約3公里多,爬升到一處坡頂,即到達第一朝拜處,這里可以第一次見到神山。之后是小下坡和平路到達一片平地,也就是色雄。轉(zhuǎn)山不用帶太多的吃喝物資,沿途像色雄這里都有補給,路邊也有廁所。
之后還是一段下坡和平路,會路過一個經(jīng)幡廣場和雙腿佛塔,從佛塔走左手即可到達曲古寺山下補給點,之后會有一些小起伏,到達第二朝拜處,這里會看到神山的西壁,這段距離稍長,需要提前補充好能量。走一小段路會來到馬頭明王驛站,這里的餐飲補給會比較豐富一些。
從馬頭明王驛站出來走大概40分鐘,會遇到一個橫跨拉曲的鐵索橋,如果走南岸會去往崗加,走北岸則通達芝熱寺。崗加的新旅店比較多,環(huán)境相對舒適。而芝熱寺是轉(zhuǎn)山途中觀賞岡仁波齊北壁的最佳位置。第一晚的住宿就可以在其中二選—了。
崗加/芝熱寺一小天葬臺下方補給點一卓瑪拉一卓瑪拉埡口一不動地釘補給點一茶館補給點—第三朝拜處一尊珠寺一第四朝拜處一宗堆補給點一塔欽徒步33公里
第二天距離略長,需要翻越卓瑪拉埡口,所以需要盡量提早一點出發(fā),趕在日出前1~1.5小時比較合適。出發(fā)之后一段爬坡到達卓瑪拉,再沿轉(zhuǎn)山大路翻越海拔5650米的卓瑪拉埡口,一路下降,這段路比較陡,要注意安全。
下到不動地釘補給站之后,沿轉(zhuǎn)山路向前會過一座木橋,如果水大需要走左側(cè)繞—下,過第三朝拜處(帳篷茶館)后,神山則很快被河谷西岸的山擋住,在回到塔欽前的一路上就都見不到了。之后一路小的起伏,可以路過尊珠寺(又叫祖楚寺)和第四朝拜處。
第四朝拜處是轉(zhuǎn)山路上最后、也是唯一看不到岡仁波齊的神山朝拜處,海拔4700米。在這里向前(南)看是巴嘎平原,以及遠處的納木那尼峰、鬼湖拉昂錯。而宗堆是轉(zhuǎn)山最后的一個補給點,這里距離終點塔欽就不遠了,一路都是平路和下坡。
Tips:
臨近塔欽有一處抽檢門票的檢查站,除藏民之外,來轉(zhuǎn)山的游客都需要購買一張150元的景區(qū)門票,且進行身份登記。
最后的世外桃源
亮點推薦
香格里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明月”,最早出現(xiàn)在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小說虛構(gòu)了一個桃花源一般的村落一一番格里拉。
后世對其筆下香格里拉的確切位置一直頗具爭議,不論是位于云南迪慶的香格里拉市,還是稻城亞丁的香格里拉鎮(zhèn),有很多個地方稱自己就是唯一。只有一個地方不稱自己為香格里拉,卻被認為最有可能就是傳說中“心中的明月”所在地一一雨崩村。
雨崩村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云嶺鄉(xiāng)境內(nèi),是梅里雪山深處海拔3000米的一座藏族古村落,僅通過一條驛道與外界相通。雨崩原意是藏語的“經(jīng)書”,因村邊有一塊形似經(jīng)書的大石頭而得名。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為攀登卡瓦格博所搭建的中日聯(lián)合登山大本營,而下村通往神瀑,也就是梅里雪山內(nèi)轉(zhuǎn)的終點,沿途總能看到梅里雪山在遠方指引。
如今,全村由起初的十幾戶人家發(fā)展到四十幾戶,驛道從一條變?yōu)閮蓷l,交通上也從原來的徒步、乘騾馬進化成全面通車。徒步者的到來讓這個地方不再與世隔絕,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紗也隨之揭開。雨崩徒步是我國經(jīng)典的徒步路線,被驢友們譽為“地球上最后一片世外桃源”“上有天堂,下有雨崩”“梅里雪山腳下的曠世桃園”“神山圣水下的世外之地”“徒步者的天堂”,然而再多的名頭也不會改變雨崩的遺世獨立。
雨崩有5條比較傳統(tǒng)的徒步路線:
1.下雨崩一神瀑:難度最低且安全最有保障,往返約13公里,通常半天時間可以完成:
2.西當(dāng)一雨崩:這是傳統(tǒng)徒步進雨崩的線路,需要翻一個海拔3729米的南宗埡口;
3.雨崩一笑農(nóng)大本營一冰湖:大本營一冰湖線路;
4.難度最大的一條線路:雨崩一神湖;
5.傳統(tǒng)徒步出雨崩:雨崩一尼農(nóng)大峽谷。
路線攻略
徒步雨崩,一般會先到飛來寺,如果從麗江方向過來,從迪慶首府香格里拉到德欽大約3個半小時車程,路況不錯。飛來寺距離德欽縣城不遠,開車只有12公里路程,可以夜宿飛來寺,次日開始行程。
瓊庫什臺村-2850米小牧屋徒步15公里
一早去明珠拉卡觀景臺觀看日照金山,之后乘車1小時前往徒步起點西當(dāng)村,剛剛起步注意好行進速度,海拔要慢慢適應(yīng)。翻過最高的南宗埡口之后很快就會到達上雨崩了,這里有幾家客??梢酝端?,確保休息好。
2850米小牧屋-3670米包扎墩達一科克蘇河邊2050米小牧屋徒步20公里
第二天可以適當(dāng)增加—點強度,從上雨崩村離開后,需要穿越一片原始森林,翻越笑農(nóng)埡口的時候可以看到將軍峰。之后一段下降就能到達笑農(nóng)大本營,這里原是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的大本營,有小賣部,可提供熱水和餐食。午餐之后可以向上爬到冰湖游玩,之后需要原路返回到雨崩村。
瓊庫什臺村-2850米小牧屋徒步15公里
第三天適當(dāng)休整一下,走一條最簡單的神瀑路線。吃過早飯后出發(fā),穿過原始森林和高山牧場到達神瀑。神瀑是雪山融水飛瀉而下形成的瀑布,可以看到五冠峰全貌,雪山下的神瀑是朝圣者接受洗禮的地方,也是朝圣的核心地帶,只有接受過神水的洗禮,朝圣過程才算完整,心靈和身體都會得到凈化。之后也是需要原路返回到村中。
2050米小牧屋一溜索過河一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營地徒步25公里
最后一天,從下雨崩出村之后,沿雨崩河順流而下,經(jīng)尼農(nóng)大峽谷出山。這段路雖然幾乎都是下坡,但比較原始,大峽谷的風(fēng)景相當(dāng)壯觀,有些地方比較窄,要注意安全,雨大的時候不建議走這條路,會有落石風(fēng)險。出山到尼農(nóng)村之后,就可以包車回到香格里拉市了。當(dāng)然沿途還有白馬雪山等景點,時間夠的話可以好好轉(zhuǎn)轉(zhuǎn)。
Tips:
除了傳統(tǒng)從西當(dāng)進尼農(nóng)出的雨崩線,也可以直接坐車到雨崩村,選擇神湖、神瀑、冰湖、尼農(nóng)峽谷等多條路線。
仰望蜀山之王
貢嘎山位于中國四川甘孜州境內(nèi),是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四周環(huán)繞著百余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是名副其實的蜀山之王。
從貢嘎山南坡大渡河河谷至主峰頂不到30公里的水平距離范圍內(nèi),貢嘎山的垂直落差就能達到6556米,遠超珠峰,是世界上短距離落差最大的地區(qū)。
正是因為這種落差,貢嘎山形氣勢如虹,讓人不由得感嘆造物主的力量,也造就了生物、氣候分布的多樣性和垂直變化,形成了帶譜完整、層次分明、世界罕有的生態(tài)景觀。
同時,貢嘎山區(qū)域內(nèi)有10多個較大的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錯、五須海、人中海、巴王海等,湖水清澈透明,保持著原始、秀麗的自然風(fēng)貌。除此以外,貢嘎山周邊還有貢嘎寺、塔公寺等藏傳佛教寺廟,藏族、彝族等豐富多彩的民族風(fēng)情孕育其中。
貢嘎穿越路線在民間已經(jīng)火了近20年,早期的經(jīng)典路線主要集中在貢嘎的西坡和南坡,東坡少有人涉足。近些年陸續(xù)也有多支隊伍完成了貢嘎東坡燕子溝、磨西溝等多條線路3-4日組合穿越,風(fēng)景和強度都不遜于西南坡,逐漸也成為一些小眾熱門路線。
而傳統(tǒng)的西南坡路線上,途中依然有小貢嘎、達多曼因、勒多漫因、嘉子峰、日烏且峰等雪山的終年積雪;子梅埡口:貢嘎山最大的觀景臺,可守候貢嘎山的日照金山;巴望海:森林茂密,河流縱橫,生態(tài)原始,東巴神話《創(chuàng)世紀(jì)》的發(fā)祥地,等等不容錯過的景點。
路線攻略
貢嘎西南坡經(jīng)典行程一共為5天,全程134公里,其中徒步90公里。全程海拔最高點為日烏且埡口,海拔4950米;海拔最低點為爛碉房,海拔2980米,整體路況不錯,但平均海拔相對較高,要控制行進速度,最大的難點就是克服高反。如果國慶節(jié)前后穿越遇到雨雪天,難度則會成倍增加,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老榆林電站一格西草原一兩岔河一下日烏且徒步15公里
老榆林村是傳統(tǒng)線路的進山點,從康定市區(qū)開車過來僅需20多分鐘。這里有多家客??梢酝端?,也有多位很有經(jīng)驗的向?qū)Ш婉R匹可以雇用。日烏且溝和莫溪溝是貢嘎西南坡的精華,行程主體就是在這兩條溝中行走。第一天主要在日烏且溝中行走,沿途有不少紅石灘,爬升比較緩慢。格西草原是第一處休整點,如果下午進山的話,可以直接在這里扎營。再向前不遠就來到兩岔河口,這里要注意,右手是去往九海子一盤盤山埡口一玉龍西的路線,左側(cè)是去往下日烏且。下日烏且營地是一處寬闊的草原平地,可以住下很多人。
下日烏且一上日烏且一日烏且埡口一奠溪溝尾徒步16公里
經(jīng)過第一天河谷的短暫熱身之后,第二天的視線逐漸開闊起來,難點在于翻越此行的最高點一一日烏且埡口(海拔4950米),這段爬升接近900米.要注意高反。翻越埡口途中會遇到一個很漂亮的海子,如果沿海子右側(cè)繼續(xù)向東南平切向上,后期再走山脊,是攀登勒多曼因的傳統(tǒng)路線。
日烏且埡口是觀賞貢嘎群峰的一處頂級觀景臺,兩側(cè)都比較陡,碎石較多,翻過日烏且埡口之后,體能如果感覺不支,半路也有十來處臨時營地可以休息扎營通常會盡量向下一些,走到莫溪溝尾再找地方扎營。
莫溪溝尾一冬季牧場一原始森林徒步18公里
這一天行程比較輕松,一直在莫溪溝中沿河緩坡下降,幾次過河過橋,途中會路過小牧場,可以買到補給。后期在原始森林中穿行,路況也很好,可以適當(dāng)調(diào)整節(jié)奏。莫溪溝在旺季也常有人在關(guān)鍵過河點攔路收費,如果不愿意交錢需要自己找淺處蹬水繞開。
原始森林一貢嘎寺—下子梅村徒步24公里
前一天放松休息養(yǎng)足精神后,要應(yīng)對行程較遠的第四天。這天的重點是貢嘎寺。這里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宗教勝地,也是貢嘎主峰的最佳拍攝地點之一,可以看到貢嘎山日照金山。
營地出發(fā)后繼續(xù)走山谷,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海拔也逐漸升高。在一處三岔口,去貢嘎寺是左側(cè)往返,右手是前往下子梅村的路。子梅村有多家住宿接待,又回到現(xiàn)代文明。從下子梅村向外也可以直接從上木居出山,路都是修好的。
下子梅村一子梅埡口—下子梅村一巴王海一爛碉房一界碑石一草科鄉(xiāng)徒步18公里
到了下子梅村,那子梅埡口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這是觀看貢嘎日照金山的頂級觀景臺。從下子梅村繼續(xù)沿莫溪溝到巴王海出山也比較好走,河谷逐漸開闊起來,走到爛碉房就可以坐車出山了。
極致艱險
亮點推薦
狼塔的名稱實際上是來源于路線中的河源峰。在當(dāng)?shù)毓_克語中,河源峰地區(qū)被稱為蘭特,意為“廣闊豐茂的牧場”,狼塔則為蘭特的音譯,而流傳甚廣的“狼群守護的塔山”實際上是謬傳。
狼塔起始于北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圖壁縣,在過去交通不便時,狼塔古道和天格爾古道是穿越天山地區(qū)抵達南疆重鎮(zhèn)巴倫臺的一條商業(yè)捷徑,也是牧民游牧換季的遷徙路線。因此即便路途險阻,每年也有戍邊士兵或哈薩克牧民涉險穿越。新中國成立后,筑路軍人艱苦奮斗打通了G216國道后峽段,這條兇險古道自然而然被荒廢。
2003年在新疆探險家王鐵男帶領(lǐng)下,第一支狼塔探路隊經(jīng)過9天9夜的跋涉,成功穿越,奠定了狼塔C線的基礎(chǔ)。2011年8月,探路領(lǐng)隊樹、背包者、清風(fēng)、公格爾和石頭五人完成了狼塔V線的首次穿越。自此,戶外徒步圈經(jīng)典重磅的狼塔c+v誕生。
依托于天山山脈的壯美誕生了許多徒步路線,狼塔作為其中以長里程、高危險性著稱的徒步線路,一路翻越九座達坂,途經(jīng)兩座險峰(河源峰、天格爾峰),跨越三條大河(臺河、呼圖壁河、三屯河),跋山涉水、穿越天塹,在極致艱險的映襯下,狼塔的極致美景獨一無二。
呼圖壁大河谷縱深40余公里,河谷兩側(cè)高山聳立,猶如斧劈刀削。黃金牧場上,仿佛能看到干百年來游牧民族的生生不息;綠湖畔,泛泛波濤似乎已拍打千年。
既有古老密林遮天蔽日,還有廣袤牧場心曠神怡,路途上總能見到被啃食殆盡的動物尸體,令人心驚膽戰(zhàn),各種奇花異草爭相斗艷。激流湍急、棧道險要、道路崎嶇、達坂陡峭,不同時節(jié)更有冰川、積雪、溫泉相伴,可謂蔚為大觀。
路線攻略
眾所周知,如果要挑一個字來形容狼塔,那就是“虐”。不論你是初試長線的戶外新星,還是行走多年的徒步老炮兒,這條以艱苦著稱的狼塔之路總會給你超出想象的挑戰(zhàn)和折磨。想要舒舒服服地走完持續(xù)10天以上的C+V全程可不是那么輕松,橫渡冰河或懸崖小徑甚至?xí)址昼娡淌擅煨〉耐讲秸摺?/p>
白楊溝達坂是C線路上的第一道關(guān)卡,被稱為“勸退達坂”,如果未能在特定的時間翻越,就意味著徒步者的體能不足以穿越狼塔。而從這里回撤則是最明智的選擇,否則進山后更大的困難和更危險的處境將嚴重威脅生命安全。
狼塔不會留給徒步者多一秒喘息,緊接著兩天的行程中,就有跨越臺河、老虎嘴和空中棧道三大險關(guān)。反復(fù)多次的過河是狼塔之路的一大特點,冰冷刺骨的河水加之湍急的流速,只有做好萬全準(zhǔn)備才能安然無恙。而空中棧道和老虎嘴這樣的天塹則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僅—人寬的路旁邊就是毫無阻攔的萬丈深淵,任何一點遲疑和錯誤都能讓人命喪黃泉。
沿路繼續(xù)翻越庫勒阿特騰達坂、蒙特開增達坂和喀拉尕依特達坂,行至路程中段,便來到了牧民房附近。這里是C線的終點和V線的起點,如果提前聯(lián)系好,可以進行相關(guān)補給,并且狼塔路線最為艱難的路段也基本過去。
艱辛過后,大自然會給充滿勇氣和毅力的人以回饋,綠湖作為狼塔之路中的明珠,無疑是最寶貴的獎勵。海拔3500米的高原冰川湖靜靜地迎接每一位行者,湖對岸金字塔般規(guī)整的雪山倒映其中,足以洗去多日的疲勞奔襲。
烏拉布圖達坂是全線海拔最高的一個達坂,加之最后一個陡峭的天格爾達坂,狼塔依然在對徒步者進行最后的考驗。當(dāng)然,勝利已在前方,旅途已至末尾,到達農(nóng)大林場時,畢生難忘的狼塔之旅就此結(jié)束。
南方至美草甸
亮點推薦
武功山地處江西省中西部,位于羅霄山脈北段,山體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武功山的人文氣象由來已久,晉代武氏夫婦于此修煉而得名“武公山”;南朝時,有將軍在此平侯景之亂,夢見有山神相助,為了記載功勞,陳武帝把“武公山”更名為“武功山”。
歷史悠久的武功山由于其獨特地理風(fēng)貌,頗受僧侶禪宗、文人雅士青睞,道教、佛教和儺文化均在此留下深深烙印。宋、明時香火鼎盛,山間建有各種庵、堂、寺、觀30多處。徐霞客登臨武功山后,寫下《武功山游記》,留下了“干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的名句。
眾所周知,華南地域的丘陵山區(qū)樹高林密,山體大都被高大的喬木覆蓋,以至視野容易受限、景觀單調(diào)。而武功山之所以從中脫穎而出,其廣袤的高山草甸功不可沒:海拔1600多米的山脊線上,將近10萬畝草甸綿延不絕,從春夏的翠綠,到深秋的金黃,再到寒冬的潔白。草甸隨著季節(jié)更替變化出不同風(fēng)姿,引人流連忘返,不辭辛苦地反復(fù)前往。
高山草甸配合南方山系特有的柔美走勢,呈現(xiàn)出獨一無二的景象,比塞北草原更婀娜玲瓏,比華北草甸更溫婉含蓄。一層一層圓潤曲線在視線之內(nèi)不斷蔓延伸展,移步換景之際、柳暗花明之時,讓行在其間的人們陶醉忘我。
武功山地處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環(huán)境中空氣濕度大,雨量充沛,伴隨而來的云霧常年縈繞、氣象萬千。做好各種防雨措施后,便可等待高頻出現(xiàn)的震撼云海。霧散云騰,濃密的水汽聚集在山腰之時,行于山脊的人們便可飽攬亦真亦幻的廣袤云海。遠處的山頭從云海中躥出,好似海中島嶼,時隱時現(xiàn)。
路線攻略
在江西萍鄉(xiāng)市的大力開發(fā)推廣之下,戶外勝地武功山離每一個普通人越來越近。而對于戶外愛好者來說,意味著更好的接近性、更多樣的行程安排和更舒適的體驗。
具體而言,從萍鄉(xiāng)火車站到沈子村、武功山景區(qū)、龍山村等路線起點的交通十分便利,既有準(zhǔn)時高頻并且價格平易的大巴可供選擇,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當(dāng)?shù)匦≤嚢嚽巴?。此外,一路上客棧充足可以說是武功山路線獨有的便利,你甚至可以輕裝上陣,無需背負沉重的帳篷睡袋同樣能體驗武功山的大部分徒步旅程。
通常來說,徒步者會選擇從沈子村上山,如果出發(fā)早,晚上可以直接行至吊馬樁。如果想免去爬坡的辛苦,也可以選擇從武功山景區(qū)乘坐纜車到達金頂,但旺季時往往游客較多,可能遇到排長隊的情況。從金頂至吊馬樁的設(shè)施十分齊全,衛(wèi)生間、熱水等應(yīng)有盡有,可以只背負爬山路上所需的水和食物。另外,由于金頂已開發(fā)成熟,旺季時帳篷較多,且營地有限,可能遇到收費狀況。
吊馬樁客棧往后,景區(qū)的木棧道和水泥石階就結(jié)束了,開始逐漸步入野路。去往發(fā)云界的方向上,路跡較為清晰寬敞,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客棧。客棧處一般有水龍頭,可以解決補水問題,如果需要入住,最好提前在山下電話預(yù)約,以免淡季時客棧無人營業(yè)。
金頂至發(fā)云界一路是武功山的精華路段,草甸延綿起伏。再往東北羊獅幕方向便會進入?yún)擦致范危肪€也更加荊棘密布,相對而言行進更艱難,部分路段需要手腳并用。羊獅幕景區(qū)往后兩公里有小火車可以到達明月山,徒步者也可以選擇繼續(xù)徒步。到達明月山景區(qū)后同樣可以坐纜車下山,結(jié)束武功山一明月山全程之旅。
Tips:
1.從萍鄉(xiāng)城區(qū)至武功山的大巴需要過安全檢查,氣罐無法攜帶,可以到沈子村戶外店購買。
2.南方天氣多變潮濕,要做好防雨防水措施。
3.武功山可用下撤路線很多,東江村、龍山村、下村均可作為臨時下山路線。
4.如果需要入住客棧,最好提前打電話與客棧老板取得聯(lián)系,以免遇到客棧關(guān)門的狀況。
山的精華
亮點推薦
梅里雪山一直是一個充滿傳說的地方,曾經(jīng)的災(zāi)難和宗教地位賦予了梅里神秘的色彩,而禁止攀登的規(guī)定也使梅里成為了一個鮮少被探索的區(qū)域。
梅里雪山有諸多耳熟能詳?shù)木€路:梅里外轉(zhuǎn)、雨崩徒步、梅里東坡徒步等。梅里北坡,是指梅里雪山群的北側(cè)群峰,而非一座雪山,由東向西順次包含來日貢卡(6300米)、奶日頂卡(6379米)、芒框臘卡(6040米)、措格臘卡(6509米)。
路線以亞貢村為起點,沿梅里雪山北坡之下徒步環(huán)行,沿途可一覽梅里北坡雪山風(fēng)光及其冰川地貌,從全新的角度觀賞更壯美的梅里雪山。
坡均,海拔4120米,是當(dāng)?shù)厝说牟杉癄I地,在曹地可近距離觀賞雪山與冰川,是拍攝梅里北坡風(fēng)光的絕佳營地;芒框臘卡,位于奶日頂卡西側(cè),由兩個峰頂組成,在坡均營地可以觀賞其日照金山;奶日頂卡冰川,是由奶日頂卡(6379米)和來日貢卡(6300米)兩座雪山的北坡冰川匯集而成,遠遠望去,巨大的冰川帶呈現(xiàn)淡藍色;措格臘卡,海拔6509米,是梅里群峰的第二高峰,被稱為梅里二峰。它是梅里雪山的最北側(cè)山峰,山體龐大,聳然矗立,如同梅里雪山北方的守護神。遙遙望去,好似一尊端坐的雄獅,因此又被稱為獅子座雪山。
梅里北坡全程約50公里,累計爬升/下降3600米,最低海拔2900米,最高海拔5200米。線路全程通馬幫,是梅里雪山周邊不可多得的極佳商業(yè)線路。
路線攻略
飛來寺一亞貢村一漲價營地徒步9公里
飛來寺出發(fā)行駛約2小時到達徒步起點亞貢村,村子位于瀾滄江之上,臨近梅里雪山北坡,在亞貢村看到的便是獅子座雪山,由于這個角度看去很像一頭獅子,這也正是獅子座雪山名字的由來。
漲價營地一竹林一坡均營地徒步7公里
沿著小河向著雪山前行,先經(jīng)過一大片竹林,之后海拔逐漸上升,遠處的雪山露出全貌。穿越森林,跨過山石,芒框臘卡峰完全展現(xiàn)在眼前。經(jīng)過一個廢舊牛場,通過木橋,爬上山坡,奶日頂卡及其衍生冰川迎面而來。向著雪山繼續(xù)前進,很快便可到達坡均營地。
營地正面就是梅里雪山北坡,奶日頂卡冰川、來日貢卡、奶日頂卡、芒框臘卡一覽無余。雪山冰川、白云藍天、河流草甸……悠然愜意。
坡均營地一次丁埡口一坡將牧場徒步6公里
離開營地通過一個小牧場后開始爬埡口,先經(jīng)過一段很陡的碎石坡,之后繼續(xù)沿山體爬升,到達4500米的冰川谷遺跡腹地,繞過面前的側(cè)磧壟,繼續(xù)向上,到達次丁埡口——本次行程的難點之一。
坡將一滇藏界埡口一雙湖一坡將徒步9公里
5200米的滇藏界埡口是全程最大的難點,不止是海拔高度,路況也很艱險,埡口兩側(cè)都沒有明顯路跡,行走要格外小心。一路爬升到達海拔4700米平臺,稍作休息后繼續(xù)爬升。
隨著海拔升高,措格臘卡逐漸進入視野,奶日頂卡冰川也再一次完全展現(xiàn)眼前。在埡口上可以一覽梅里北坡風(fēng)景,措格臘卡也盡顯眼前。埡口的另一側(cè)便是西藏,放眼望去,可看到西藏的木孔雪山。沿山脊向前,行走不遠便可看到雙湖。
坡將一達拉以古一齊將亞卡一亞貢—飛來寺徒步16公里
從營地出發(fā),進入森林,先是一段下坡,之后一路爬升來到達拉以古牧場。在此休息之后繼續(xù)爬坡,爬升100多米來到達拉橫向埡口,在埡口上可以看到整個梅里北坡雪山,是個不錯的觀景點。再經(jīng)過一段橫切,到達一個廢棄牛棚(齊將亞卡),隨后進入樹林,一路下降,向著亞貢方向前行。
遙望梅里北坡,漸行漸遠。隨著海拔降低,植被越來越豐富,溪水河流在林間流淌。沿途需越過幾次木橋,最終出山返回徒步起始的地方一一亞貢村,徒步結(jié)束。
神明的居所
亮點推薦
亞丁三神山,即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分別代表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三座雪山相距不遠,各自拔地而起,三角鼎立,藏傳佛教稱為“日松貢布”,意為三怙主福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央邁勇海拔5958米,東峰夏洛多吉海拔5958米,三座雪山峰形各異,但都潔白無瑕,一塵不染。
1926年,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探訪木里的途中,第一次從遠處看到了亞丁三神山,這是他看到雪山后留下的文字:“1926年,在探訪木里王國的途中。我曾看到這座山體的一峰,巍然聳立在遠方林立的雪峰之上……”
1928年,《國家地理》發(fā)布了洛克這兩年期間,在中國西部寫下的文章與數(shù)百張照片,這令洛克名聲大噪,也令亞丁三神山為大洋彼岸的人們所熟知。
今天的亞丁轉(zhuǎn)山線,是一條極具代表性的高山徒步線路,山腰茫茫林海,飛泉瀑布于其間,山腳寬谷曲流,鑲嵌著明鏡般的湖泊。雪峰、冰川、森林、溪流、瀑布、草甸、湖泊有機的組合,野生動物出沒于其中,托出了一方靜謐的凈土,又有牧場、佛塔、寺廟,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濃縮在5天的高原徒步旅行之中。
路線攻略
沖古寺一珍珠海一松洛埡口一卡斯牛棚徒步10公里
亞丁景區(qū)線,從稻城縣城出發(fā),乘車到達景區(qū),乘坐景區(qū)公交車到亞丁村和沖古寺,之后沿著仙乃日北坡腳下從東往西爬升,經(jīng)過卓瑪拉措。這是傳統(tǒng)洛克線的路線,在戶外圈內(nèi)享有盛名。
卡斯牛棚一熱松措一松多埡口一五色海一牛奶海一蛇湖一索卡營地徒步15公里
五色海、牛奶海是亞丁環(huán)線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地。隨后前往蛇湖要走小段回頭路。在卡斯?fàn)I地附近看到仙乃日西南坡與央邁勇西北坡同框。央邁勇巨大的冰川逶迤著向下延伸,映襯著位于U形谷底的熱松措如翡翠一般圓潤。
當(dāng)日最高海拔位于雙湖之間,4750米。對于初級高海拔徒步玩家,在第二日逐漸步入難點。
索卡營地一黑湖埡口一新果牛場央邁勇橫切埡口一雜巴拉半坡探險營地徒步15公里
第三天的路上還是湖,湖的形狀遠遠看去像一顆星,近看水色碧綠,微波蕩漾,旁邊有一大塊平整的草地,可以作為備選營地。黑湖埡口從北往南切割,在埡口南偏西位置下面就是黑湖,站在遠處俯瞰,湖如其名。
雜巴拉半坡探險營地一雜巴拉埡口一萬花池營地一夏諾多吉橫切埡口一上貢嗄扎則牛場一貢嘎扎則牛場徒步10公里
從4300米的探險營地出發(fā),今天的路線難度較低,埡口下面是萬花池牛場,大轉(zhuǎn)線與傳統(tǒng)洛克線在此會合。在這里既可以繼續(xù)沿傳統(tǒng)線向左經(jīng)新果牛場和蛇湖從景區(qū)出山,也可以向右經(jīng)亞丁大轉(zhuǎn)線路出山。
貢嗄扎則牛場一嗄洛牛場一日薩埡口一波擁措一巴玉營地一沖吉寺停車場
徒步20公里
途經(jīng)波擁措,最后一天的行程仿佛三神山的禮物。從波擁措回到?jīng)_古寺停車場,仿佛過去了一生的時間那么長。
感受信仰的力量
亮點推薦
記得我第一次徒步大五臺前,問去過的朋友。
“聽說五臺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圣地,那里的古寺廟多嗎?”
“當(dāng)然很多?”
“有多少?”
“這么說吧,如果你今生不去五臺山,那你一生能見到的寺廟總數(shù),未必有五臺山上的多?!?/p>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素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稱。所以與其他徒步線路相比,大五臺不但擁有不輸其他線路的美景,更有獨一無二的宗教人文風(fēng)光。雖然近年來,五座臺頂各大寺廟都重新翻修,少了些許古舊韻味,但仍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文化徒步線路。
大五臺屬于太行山系北端,最高海拔北臺頂葉斗峰3061米,一路風(fēng)光以高山草甸為主。海拔高且山中氣候多寒,所以五臺山又有清涼山之稱。
大五臺的徒步線路穿插于林木線上下,海拔高時,于高山草甸之上,云低時置身于云霧之中;海拔低時,則置身于喬灌木、松樹林、山澗河谷之中。
五臺山還是著名的國家地質(zhì)公園,地質(zhì)古老,地貌奇特。其地處華北大陸的腹地,與恒山太行山連續(xù)。大面積出露了地殼不同層次的巖層和地質(zhì)構(gòu)造,完美展示出中國大陸基底的地質(zhì)構(gòu)造和地質(zhì)組成。
路線攻略
鴻門巖一東臺頂一鴻門巖一云寺一華北屋脊牌樓一北臺頂徒步13公里
重裝大五臺一般提前一天下午抵達五臺山,可以選擇住在五臺山火車站附近,也可以住在五臺山景區(qū)內(nèi)的臺懷鎮(zhèn)上,轉(zhuǎn)天包車前往線路起點鴻門巖。
鴻門巖位于東臺牌樓旁,所以如果想登頂完整五座山峰,就要在登上東臺頂望海寺望海峰后,重新返回鴻門巖。之后向西出發(fā),途經(jīng)法云寺、華北屋脊牌樓抵達第一天重點北臺頂靈應(yīng)寺葉斗峰,北臺前的一段持續(xù)爬升是D1的難點。
第一天的線路相對好走,路上一段怪石嶙峋,體現(xiàn)了國家地質(zhì)公園的風(fēng)貌。
北臺頂一澡浴池一中臺頂一西太頂一獅子窩徒步17公里
第二天由北臺出發(fā),一邊觀賞美麗的高山草甸,一邊向中臺出發(fā)。一開始一路下降比較輕松,快到中臺開始爬升,隨后中臺向西臺比較近,又是先下降再爬升。
西臺頂與東臺頂類似,需要登頂后原路返回。北臺中臺一西臺這一段氣候變化較大,不是暴雨就是大風(fēng),此段是第二天最大難點,要注意天氣突變。
登頂西臺之后是一路下坡,途經(jīng)吉祥寺、竹林寺后抵達第二天露營地獅子窩。
獅子窩一金閣寺一氣象站一南臺頂一白云寺停車場徒步20公里
第三天出發(fā)一開始又是連續(xù)的下降,路過金閣寺一直下降到山谷之中。直到南臺前,又是一段連續(xù)上坡直到登頂南臺金秀峰。
與前兩天的景色不同,第三天的線路海拔相對低一些,大部分時間走在河谷、林間,第二天的高山草甸再也不見。
大五臺線路成熟度高,一路都有寺廟與商鋪提供補給,幾乎不可能迷路。但大五臺氣候變化大,尤其是冬天,極致的寒冷。
Tips:
1.除了本文所介紹的重裝玩法,一路輕裝在寺廟掛單也是不錯的主意。線路上登頂南臺后,也可繼續(xù)回到鴻門巖完成環(huán)線。
2.我第一次徒步大五臺,路遇赤腳行路的苦行僧人,他目光堅定表情放松,仿佛不是走在碎石小路上,而是在一塊舒適的草坪上漫步,他的從容不迫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大五臺這條信仰之旅,值得一走。
行走喜馬拉雅
亮點推薦
1921年,英國登山隊對珠峰的攀登路線進行實地考察,著名的喬治-馬洛里和隊友由牦牛牧人帶領(lǐng)著,穿越朗瑪拉埡口和嘎瑪溝的杜鵑林,深入噶瑪溝上游的窮卓谷,考察攀登并到達了珠峰東坡下的窮卓冰川。后來他在日記里直言,東坡絕對不是攀登珠峰的最佳選擇,只有傻瓜才會選擇這里,但卻不得不承認這條絕美深谷帶給他們的震撼。
珠峰東坡徒步線路所在的嘎瑪溝位于西藏定日縣與定結(jié)縣之間的嘎瑪藏布江及其西側(cè)谷地,北至卡達藏布與嘎瑪藏布的分水嶺,南抵尼泊爾巴潤國家公園,東自陳塘,西抵珠峰東坡,是一條海拔從2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美麗山谷。整個山谷人跡罕至,發(fā)育著珠峰地區(qū)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從谷底嘎瑪河與朋曲河匯合處海拔僅2100米,直至珠穆朗瑪峰相對高差達6000余米。在上世紀(jì)被美國和英國探險家贊譽為“世界十大景觀之一”和“世界十大經(jīng)典徒步線路之一”。
全程途經(jīng)蘭花谷、嘎瑪溝和窮卓谷三條山谷,近距離欣賞極其壯觀的喜馬拉雅雪山群,三座8000米級雪峰的日照金山——行走中珠峰(8848米)、洛子峰(8516米,世界第四)、馬卡魯峰(8463米,世界第五)以及珠穆朗卓(7804米)的各種美,將依次在眼前鋪展開來,成為集雪山、草原、湖泊、森林等于一體的世界頂級徒步路路線。
路線攻略
曲當(dāng)鄉(xiāng)一優(yōu)帕橋一曉烏錯徒步10公里
徒步珠峰東坡,一般提前兩天先到拉薩,經(jīng)過羊湖、卡羅拉冰川、日喀則,到達曲當(dāng)鄉(xiāng)的優(yōu)帕村,開始珠峰東坡的徒步。從海拔3750米處沿河谷一路上升,最終到達4650米的曉烏錯,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湖面碧波蕩漾,在這里扎營,第一個夜晚尤其要注意高反。
曉烏錯一曉烏拉埡口一卓湘徒步9公里
如果天氣好,第二天早起便能看到馬卡魯和珠穆郎卓的日照金山,翻越海拔5000米的曉烏拉埡口,一路下坡便進入了蘭花谷。沿溪行,便能抵達4000米的卓湘營地,這里平整開闊,海拔較低,可以睡上一個好覺,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
卓湘一錯朗描一夏農(nóng)牧場一湯湘觀景臺徒步9公里
從卓湘出發(fā),穿越一片原始森林,繼而沿半山腰行走,來到一片起伏的高山草甸,最后下坡到海拔4550米的雪山觀景平臺一湯湘營地,三座8000米雪山在這里依次展開,似乎觸手可及。
湯湘一嗄瑪溝一巴當(dāng)一俄嗄一白當(dāng)徒步10公里
早起出發(fā),一路下坡到噶瑪溝溝底,再沿山谷逐漸上行,到達5000米的白當(dāng)營地,珠峰、洛子峰、馬卡魯、珠穆朗卓,世界之巔的雄偉,近距離袒露在你我面前,震撼無以言表。
白當(dāng)一珠峰東坡大本營一白當(dāng)徒步18公里
從南坡及北坡登頂珠峰的登山者已超過5000人次,而從東坡登頂?shù)牡巧秸撸两癫怀^30人,沿卓窮冰川進入珠峰東坡的最腹地,這里的每一步都屬于探索者。
白當(dāng)一俄嗄一巴當(dāng)一湯湘一措學(xué)人瑪徒步10公里
這天扎營的措學(xué)人瑪營地,是整個行程中最值得期待的五星級營地,可以同時拍到珠峰、洛子峰、馬卡魯和珠穆朗卓四座雪山的倒影。
措學(xué)人瑪一朗瑪拉埡口一拉則錯一輪朱林營地一曲當(dāng)鄉(xiāng)徒步13公里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隨后洛子峰、馬卡魯、朗瑪拉埡依次被點亮。在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空之境,看喜馬拉雅最令人震撼的日照金山。拔營后前往海拔5344米的朗瑪拉埡口,在這段行程的最高點,回首喜馬拉雅群山,接著一路向下,到達曲當(dāng)鄉(xiāng)接車點,結(jié)束這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