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玲
閱讀指要
政論文,是政治性論文的簡稱,是指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性文章。政論文主要包括社論、政治評論、思想評論、國際事件評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文章和報告,也包括一般的關于重大事件、社會問題的評論文章。
政論文屬于議論文,閱讀政論文時要關注文本的議論文屬性,即論點、論據(jù)和論證。厘清政論文的論述層次和行文邏輯思路,準確把握文本的內容,首先要讀懂文本。
同學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明確論點和立論前提
閱讀政論文首先要找到立論的前提,這個前提可以是政論文產生的特殊時代背景或評論的政治角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也可以是有一定思想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大事件,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和積極性;還可以是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迫切性。論點往往由一個判斷句表述,處于整個議論的中心,統(tǒng)率各分論點。論點和立論的前提必須出現(xiàn)在政論文的開篇。
二、理清文脈和論證過程
政論文是比較典型的議論文,結構為導論、正論、結論三部分。它的行文非常規(guī)范,基本遵循“提出論點(導論)——分析論點(正論)——解決論點(結論)”的邏輯范式。正論即分析問題,主要闡述論點的本質和產生的原因?!敖Y論”部分往往摻雜著論點的現(xiàn)實意義、具體解決措施和當下社會對論點的思考。
讀懂全文的前提是能逐段準確概括觀點,邊讀邊圈畫闡述句和論證句,尤其要區(qū)分好每一個論證方法所論證的具體觀點。從政論文文體特征來說,政論文內容客觀,重事實,語言精確,邏輯性強,每一段都會有觀點句,“要怎么做”“措施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指向必須真實準確,語言客觀,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政論文常用以下幾種論證方法:一是舉例論證,即采用典型事實、社會歷史事件、政治實例、社會實際等事實論證自己的觀點,這是政論文內容客觀性、真實性的表現(xiàn)。二是引用論證,即運用大量數(shù)據(jù)來敘述典型事實,使用政治專業(yè)術語、國家政策新詞匯,引用權威人士觀點、黨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書刊論述原話及政治理論材料等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是政論文語言精確的要求。三是道理論證,即用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及人們公認的定理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是政論文觀點正確性、合理性的依據(jù)。
三、抓關鍵詞句辨邏輯
政論文的語言準確,說理性強,邏輯嚴密,表現(xiàn)在詞語上,有指示代詞“其”“這”“此”等,有限定詞和程度詞“一定”“必然”等;表現(xiàn)在句式上,以陳述句和祈使句為主,多用長句,句法工整,敘述客觀,少有感情色彩。同學們在閱讀時要根據(jù)關鍵詞句確定每一段的觀點,再分析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
根據(jù)以上方法閱讀政論文,抓住文章的論點,理清文章結構脈絡,把握論證方法,了解語言特點,概括段落含義,我們就讀懂了一篇政論文。
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
這是國際秩序加速調整的變革年代,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演進的關鍵時刻。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國家主席習近平秉持天下胸懷,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破解人類共同挑戰(zhàn)開拓新思路,探索新路徑,為推動世界持久和平發(fā)展、繁榮進步提供思想啟迪。
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全球治理觀,超越了數(shù)百年來國際秩序變遷背后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陳舊“世界觀”,開辟了國際關系理論新境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痹缭?000多年前,中國先賢就深情描述了天下大同的理想圖景,這也成為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精神追求?!案鲊黄鸢l(fā)展才是真發(fā)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薄霸谌祟愖非笮腋5牡缆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边@是今天的中國人在自身努力創(chuàng)造更加幸福生活的同時,也盡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的初衷。
面對層出不窮的傳統(tǒng)和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習近平主席不久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議的背后,是底蘊深厚的中國“和合”文化。全球安全倡議包含能夠破解全球安全困境的整體思維、和合思想、辯證法則,彰顯出中國人善于維護和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智慧底蘊。中國的全球治理觀,始終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努力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非盟委員會前副主席姆文查說,習近平主席關于建立公正合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贏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全球治理觀開啟命運與共的“全人類視角”,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凝聚共同前行的精神合力。引領抗疫國際合作方向,與世界分享抗疫技術與經驗,推動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zhàn),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世界分享減貧經驗,支持和幫助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fā)達國家消除貧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天下情懷,體現(xiàn)在中國擔當國際道義的一樁樁切實行動中。
五千年深厚文化積淀,塑造了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開放胸襟,凝聚起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內核,孕育出中國文明深厚的“共同體”意識。
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觀體現(xiàn)的是一種超越對抗的新價值觀和新方法論,將世界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進行治理路徑設計,是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tài)界限,秉持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宏大實踐。延續(xù)“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文明傳承,持守“協(xié)和萬邦”“和實生物”的精神追求,從歷史的風高浪急中闖出,向著未來的碧海長天駛去。中國將繼續(xù)胸懷天下、篤行擔當,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匯聚和平發(fā)展的磅礴力量,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摘編自韓梁、鄭漢根、王雅晨等《胸懷天下謀大同》,《光明日報》2022年6月21日)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秉持天下胸懷,就能破解人類共同挑戰(zhàn),推動世界持久和平發(fā)展、繁榮進步。
B.數(shù)百年來,國際秩序變遷,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陳舊“世界觀”不利于國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C.中國先賢深情描述了天下大同的理想圖景,正是因為有了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天下為公”的精神追求,才有了如今世界各國共同發(fā)展。
D.全球治理觀彰顯出中國人善于維護和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智慧底蘊,其根源來自于底蘊深厚的中國“和合”文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開篇立足時代背景,有力地說明了論點提出的必要性。
B.文章從歷史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兩個角度分析了“全球治理觀”理論觀點的提出,具有現(xiàn)實意義。
C.文章最后一段闡述了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觀的具體措施,對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具有積極作用。
D.文章觀點鮮明,論證有力,運用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家主席習近平秉持天下胸懷,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彰顯中國領導人開闊的文明視野和為世界謀大同的天下情懷。
B.中國的全球治理觀,始終堅持對話、包容,努力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贏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C.全球治理觀開啟命運與共的“全人類視角”,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凝聚共同前行的精神合力,這種天下情懷,塑造了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開放胸襟,孕育出中國文明深厚的“共同體”意識。
D.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觀將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tài)界限,真正謀求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