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師晴
內容摘要:革命精神是戰(zhàn)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有較強的現(xiàn)世價值,對當代青少年也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本文以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記敘文《豐碑》為例,探究如何將革命精神融入教學全過程,教學內容包括課前預習、課中講授、課后鞏固三部分,并就革命精神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多種途徑進行簡要闡述。旨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使學生接受到良好的黨性教育,提升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
關鍵詞:革命精神 小學語文 《豐碑》
2021年10月22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fā)《“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其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要重點呈現(xiàn)革命英雄事跡等內容,語文課程教材要注重以文化人,通過《豐碑》等優(yōu)秀作品引導學生擁護黨的領導,傳承革命精神,樹立崇高理想。[1]革命年代的事跡與當代青少年有距離感,但革命精神對小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將革命精神融入到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當中,通過優(yōu)秀篇目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是必要且迫切的。
一.課前預習
《豐碑》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拓展文章,呈現(xiàn)在閱讀鏈接板塊,但教育部文件中明確提到了該篇文章,證明其仍具有教學價值。第四單元課文大部分與英雄人物、革命事跡相關,充斥著濃郁的家國情懷。導語處指出該單元學習目標為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并嘗試運用課文中的描寫手法,以讀促寫?!敦S碑》屬于記敘文體裁,講述了紅軍行軍途中的感人故事。記敘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點,小學五年級學生能夠借助工具書獨立閱讀課文,應當著重加強其對文章寫作手法的認知并能加以運用,進一步體會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據(jù)此,筆者給學生布置的預習任務為:一、用工具書查找“豐碑”的具體含義,并思考豐碑指文中的誰。二、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標劃出描寫人物的精彩句子并思考是從哪個角度進行的描寫。
二.課中講授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圖片,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紀念碑的外形和自己的感受。
教師講解:“豐碑,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偉大的功業(yè),有永久價值的證物或著名的事例?!蓖ㄟ^預習,同學們了解了文章中“豐碑”是指軍需處長。那么軍需處長和豐碑有何相似之處?他身上彰顯了哪些可貴的精神品質?下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
(二)概括文意 分析修辭
1.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大意,鍛煉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2.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如第一自然段中“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边\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吞掉”二字把當時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紅軍隊伍行軍之艱難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七自然段中“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边\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嚴寒中凍僵的老戰(zhàn)士比作塑像,真實地還原了場景,令人悲痛惋惜。第九自然段中“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边\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突出了軍長當時極度憤怒的情感,也與下文軍長得知真相后的狀態(tài)產生了鮮明對比。
(三)深入解讀 展開想象
1.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學習一至六自然段,即發(fā)現(xiàn)凍僵老戰(zhàn)士之前的部分。
(1)教師分配任務:我們一起來看第一、二自然段,這部分把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呈現(xiàn)出來,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那么這兩段中哪些詞句體現(xiàn)了前進之艱難?三分鐘小組討論后派代表發(fā)言。
教師點評學生發(fā)言后明確:“群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等詞句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之惡劣;“裝備很差”“軍長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等詞句體現(xiàn)了紅軍物資裝備極度缺乏;“可能吃不上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斌w現(xiàn)了紅軍生活條件之差且要隨時保持警惕。這些共同體現(xiàn)了行軍的“艱難”,不禁讓軍長思索。同時同學們通過預習也可知“裝備很差”的處境以及軍長讓馬的舍己為人的精神也為下文軍需處長的出現(xiàn)作了鋪墊。
(2)帶領學生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這部分的突發(fā)事件打破了之前的營造的氛圍,中斷了行軍進程。同時第三自然段“忽然放慢了腳步”“許多人圍在一起”成功設置了懸念,先給出隊伍對事件的反應,再點明具體事件,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導同學們在平時寫作過程中可運用這種技巧。
(3)教師提問:第六自然段中,軍長得知有人凍死了,“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但此時軍長心里肯定有一些想法,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心里在想什么。
學生舉手發(fā)言后教師明確:“愣”字體現(xiàn)了軍長此刻的震驚,他心里有可能會想:戰(zhàn)士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犧牲的,一定要安撫好他的家屬并上報組織。是我沒有照顧好自己的戰(zhàn)士,我有責任。他還可能轉念一想:難道是他沒有棉衣穿?難道是軍需處長沒有給他發(fā)棉衣?
2.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七至十二自然段,即發(fā)現(xiàn)凍僵的老戰(zhàn)士之后的部分。
(1)教師分配任務:第七自然段細致地描寫了這位凍僵的老戰(zhàn)士,給同學們三分鐘時間小組討論該段從哪些角度進行的描寫,找出對應的句子。
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后教師明確:“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雕塑,身上落滿了雪”“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貼在他的身上”是外貌描寫;“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是神態(tài)描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好像在向戰(zhàn)友借火”是動作描寫。多種描寫手法的綜合運用使老戰(zhàn)士的形象愈發(fā)飽滿真實,同學們在平時寫作過程中可嘗試運用多種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
(2)帶領學生學習第八到十自然段,該部分是軍長看到老戰(zhàn)士之后的反應??吹嚼蠎?zhàn)士因穿著單薄的衣服被凍死,軍長篤定是軍需處長的錯誤。帶領學生分析對軍長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寫,并設置朗讀環(huán)節(jié),把軍長的話有感情、有氣勢地讀出來、吼出來,表達出像發(fā)怒豹子的一樣的憤怒情感。
(3)教師提問:第十一自然段中真相的揭示是全文情節(jié)的高潮,軍長得知凍僵老戰(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后再次愣住了,眼睛濕潤了,緩緩地向他敬了一個軍禮。此刻,軍長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學生舉手發(fā)言后教師明確:此時軍長可能會想:我錯怪了軍需處長,是他在物資匱乏情況下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別人才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先人后己的偉大革命集體主義精神值得所有戰(zhàn)士學習,值得全體人民敬仰。
讀到這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軍長的想法就是我們的想法,軍長的視角就是我們的視角。我們的情緒隨著軍長波動起伏,我們跟隨著軍長親臨了整個故事,代入感很強,尤其通過朗讀環(huán)節(jié)使我們更加入情入境。在引起讀者情感共鳴方面這篇文章是很成功的。
(4)帶領學生返回第七自然段,分析“他的神態(tài)十分鎮(zhèn)定、十分安詳”的原因,想象軍需處長在生命最后關頭為什么會微微向前伸手,那時他想了什么、說了什么。該問題無標準答案,學生可以自由討論,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該設計可以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四)總結提升
1.教師提問:最后一段中“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豐碑僅僅指軍需處長這個人嗎?請大家思考一下豐碑還指什么?
教師明確:豐碑不僅僅指軍需處長這個人,還指人們精神上的豐碑,軍需處長給了紅軍戰(zhàn)士和后人精神上的指引,樹立了精神的榜樣。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為了他人、為了集體、為了革命勝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相信軍長在第二自然段中的疑惑可以解開,有這樣的精神鼓舞,這支隊伍定能經受住考驗,為了革命勝利不懈奮斗、勇往直前。
2.教師提問:《豐碑》又名《軍需處長》,請大家思考一下《豐碑》一題目好在哪里?
教師明確:《軍需處長》僅僅指這個人,而《豐碑》不僅指現(xiàn)實中的,更指精神上的,大部分時候精神支撐更為寶貴。這種革命精神不僅對當年的紅軍戰(zhàn)士是一種鼓舞,也對后人有警醒和啟示價值。我們應當不忘英雄、不忘歷史,自覺接受革命精神熏陶。
3.學生自己總結在文章中學到了哪些寫作技巧。
(五)拓展延伸
1.寫作背景介紹:《豐碑》的寫作靈感來源于作者李本深的親身經歷,以下內容是他本人的講述:“我們軍區(qū)文化部有一位讓我十分尊敬的文化部長,是賀龍120師戰(zhàn)斗劇社出來的老戰(zhàn)士。有一天,我陪他散步的時候,他回憶起當年120師過云中山,天氣奇寒,就在那山上,活活地凍死了兩個人,還都是后勤部的人。我一聽,心頭一熱,回到家就寫出了現(xiàn)在這個《豐碑》,寄給了解放軍報?!?/p>
2.黨的百年華誕,人民日報推出建黨百年主題微電影《在場》,以課文《豐碑》為原型,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該微電影。
教師講解:一百年來,無數(shù)共產黨員為了民族解放事業(yè)英勇奮斗、敢于犧牲、前赴后繼,在歷史的長河中樹立起了一座座豐碑。如今,我們生活在嶄新的時代,擁有著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能坐在寬敞的教室讀書學習,我們怎能忘記他們。若他們仍在場,看看這繁華盛世,該多好。想到疫情期間的“最美逆行者”,他們?yōu)榱俗顝V大人民的生命安全與病毒抗爭,奮斗在抗疫一線;想到全面脫貧工作中,又有多少基層干部為了每一戶人家的生活條件夜不能寐。他們有著革命者一樣的偉大精神,現(xiàn)實生活中有千千萬萬的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偉大革命精神。
三.課后鞏固
1.完成微電影《在場》觀后感,不低于500字。該作業(yè)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可以得到精神的滋養(yǎng),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2.用課文中學到的細節(jié)描寫手法描寫身邊的人,下節(jié)課上課時共同分享交流。該設計可以使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四.革命精神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途徑
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應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語文教學不僅局限于校內,局限于課堂上,社會也是一個大課堂,各種相關的綜合性學習同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革命年代與當代小學生生活的年代距離較遠,且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優(yōu)秀革命精神會存在各種困難和隔閡。因此,應當充分開發(fā)與利用校內外優(yōu)秀課程資源,多方面挖掘革命傳統(tǒng)因素,以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為遵循,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一)校內
1.發(fā)掘優(yōu)秀文本
在課堂上,教師要依托課文進一步挖掘與革命傳統(tǒng)、革命精神相關的優(yōu)秀文本,帶領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教師在分析文本內容的同時著重介紹革命年代的歷史背景并恰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拉近革命題材文本、革命英雄人物與小學生的距離。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本,注意朗讀技巧的運用,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感悟。
2.進行寫作訓練
“讀”之后緊接著就是“寫”??梢砸龑W生借鑒革命題材文本中的寫作技巧進行仿寫,如使人物形象突出的多種細節(jié)描寫,起渲染烘托作用的環(huán)境描寫,贊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多種抒情手法等。學習寫作方法的同時也走進了文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學生將自己的寫作成果在課上進行分享交流,互相取長補短,推動寫作能力的提升。
3.開展多樣活動
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演講比賽、故事會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生在課下充分搜集素材,在活動現(xiàn)場講出自己喜歡的革命故事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跡,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臨場發(fā)揮能力。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繪制手抄報、設計黑板報,加入紅色元素,精心挑選要呈現(xiàn)的文字素材,注意書寫規(guī)范。
(二)校外
1.采訪優(yōu)秀人物
學生可選擇當?shù)赜懈锩鼞?zhàn)爭經歷的長輩進行模擬采訪。學生自由成組,采訪前擬定采訪提綱,準備好必需設備,在教師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展活動。采訪過程中學生應認真傾聽、及時記錄、合理發(fā)問,并注意交流語氣,也可就現(xiàn)場呈現(xiàn)出的一些老物件引出話題。采訪后引導學生整理匯總相關素材,寫下采訪收獲,待到課上進行分享交流。
2.結合多種媒介
跨媒介學習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應當大力提倡的方式。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觀看相關電視節(jié)目、紀錄片、電影等學習革命文化傳統(tǒng),體悟革命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觀看過后可以和身邊的人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記下自己的觀后感,待課上進行優(yōu)秀觀后感評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積極性。
3.親臨真實場景
學生在周末或假期可以和父母、朋友一起去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博物館,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瞻仰烈士遺物、親臨烽火歲月、學習革命精神。也可參與到烈士陵園掃墓活動中,寄托哀思,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顒咏Y束后可以用日記形式記錄自己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感想感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毙W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將革命精神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先輩精神的同時擁護黨的領導、珍惜現(xiàn)世生活、努力學習知識,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國家教材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黨的領導”相關內容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9-29)[2021-11-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10/t20211015_572633.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郭樂靜.統(tǒng)編小學《語文》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與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32):56-58.
[4]史艷慧,王明江.小學語文滲透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方法與途徑[J].吉林教育,2019(36):53.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