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平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其獲得經(jīng)驗,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民間體育游戲歷史悠久,蘊含著極高的教育價值。游戲作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媒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它具有的教育價值,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及策略,利用民間體育游戲豐富幼兒一日生活,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提高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增強體質,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一、家園合力——共同搜集民間游戲
家庭教育、園所教育是幼兒獲得知識、技能、經(jīng)驗的主要途徑,雙方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能收獲“1+1>2”的效果。“家園合力”模式將家庭教育資源和園所教育資源整合,雙方共同搜集民間體育游戲,給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
如教師給孩子們講述繪本故事《跳房子》,故事中“麥麥”會跳七種房子。通過閱讀,孩子們知道了長長的房子、單雙房、螺旋房、叉叉房、蘋果房……同時,教師也在課上帶領幼兒用“手指”跳房子。在故事結束后,教師詢問幼兒:“小朋友們,跳房子游戲好不好玩?”在獲得幼兒肯定的回答后,教師繼續(xù)講道:“小朋友們,跳房子是民間傳統(tǒng)體育游戲,你們回家考一考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會不會玩跳房子呢?還要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資料,看看還有哪些民間趣味體育游戲?”隨后,教師在家長微信群發(fā)布信息,讓家長帶領幼兒搜集更多有趣味性的民間體育游戲,鼓勵幼兒用翻閱圖書、觀看動畫片等方式,獲得更多的民間游戲知識。
二、師幼共制——自制民間游戲道具
游戲活動應注重幼兒的參與興趣,設計游戲道具、創(chuàng)編游戲玩法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潛能。基于此,在創(chuàng)設民間傳統(tǒng)游戲時,教師可以通過“師幼共制”的方式,和幼兒一同設計一些游戲道具,激發(fā)幼兒的潛能,讓其感受到民間體育游戲的魅力,從而更好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以戶外活動“中國功夫”為例,孩子們對“中國功夫”都非常感興趣。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教師創(chuàng)設了“梅花樁大比拼”的游戲。活動開始時,教師問幼兒:“小朋友們,既然大家都喜歡‘中國功夫,那你們講一講平時可以怎么練功呢?”孩子們各抒己見:“可以練習打拳!”“可能會跑步!”“還可能兩個人比拼!”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總結:“大家說得都很棒,但是老師偷偷告訴你們,他們有些時候會踩在梅花樁上練習哦!”隨后教師播放梅花樁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什么是梅花樁。緊接著,教師問幼兒:“我們可以使用哪些材料,制作梅花樁呢?”幼兒展開討論:“可以用小木樁。”“小木樁不可以,如果高度不同,踩上會摔倒的!”“可以用奶粉盒。”“還可以用幾個小易拉罐拼起來。”教師聽了幼兒的討論,說:“哇!你們想象力真的是太豐富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做‘梅花樁,學習中國功夫吧!”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師生一同制作了一些活動道具,投放到了戶外活動中。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以“中國功夫”為媒介,帶領幼兒自制了“梅花樁”游戲道具。在游戲道具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幼兒的專注力、體能、平衡力、肢體協(xié)調性在游戲活動中也能夠得到提升發(fā)展。因此,將民間體育游戲巧妙地應用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可以給幼兒構建一個良好、趣味十足的游戲氛圍。
三、親子共玩——營造良好游戲氛圍
好的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二者的共同努力,能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在創(chuàng)設戶外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親子游戲讓家庭之間展開比拼,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民間體育游戲的魅力,增加幼兒對游戲的喜愛。
如在“扛花轎”游戲中,爸爸媽媽做“轎夫”,孩子坐在“轎子”上,多組家庭進行比拼,用時最短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在“踩影子”游戲中,依然以家庭為單位,爸爸、媽媽、孩子在保護好家庭成員的影子的同時去踩其他家庭成員的影子,積分最高的小組獲勝。在“拔河”游戲中,父母一隊、幼兒一隊,雙方同時展開游戲,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在“手推車”游戲中,每個家庭的三名成員接力運送“貨物”,運貨最快的家庭即可獲勝。這些親子活動的展開,給幼兒營造了良好的游戲氛圍,既增強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情感,同時又增強了幼兒的身體素質。
四、形式多樣——促進身心快速成長
幼兒年齡小,他們的專注力時間不長,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保證游戲形式的多樣化,利用多種趣味性的游戲,讓幼兒獲得能力、技能、經(jīng)驗的提升。
如小班幼兒思維簡單但模仿能力強,他們不太適合玩比較復雜的游戲,教師可以帶幼兒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老鷹捉小雞”“一二三木頭人”等游戲。選擇契合幼兒年齡發(fā)展規(guī)律的游戲,才能更好地滿足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需求。中班幼兒能力有所提升,思維能力較好,教師可以提升游戲難度,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身體素養(yǎng)。教師可以選擇“編花籃”“丟口袋”“踢毽子”等游戲,讓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發(fā)展合作能力、肢體協(xié)調性,促進骨骼與肌肉的成長。大班幼兒行動力較強,挑戰(zhàn)性的游戲能夠更好地滿足幼兒心理需求。因此,在游戲的創(chuàng)設上,教師要加大游戲難度,讓幼兒不斷挑戰(zhàn)自己,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如“跳皮筋”“炒黃豆”“斗雞”“炸碉堡”等游戲。
總之,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既要考慮幼兒自身的能力和經(jīng)驗水平,也要考慮游戲的形式和內容,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豐富與有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促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五、一物多玩——契合幼兒年齡規(guī)律
一物多玩,是為了滿足幼兒的不同發(fā)展需求。民間體育游戲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及靈活性,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向,能夠讓幼兒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長?;诖?,在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某一項游戲及活動,利用其原有素材進行創(chuàng)新,契合幼兒年齡發(fā)展規(guī)律,打造“一物多玩”的教玩具。
以游戲道具“口袋”為例。在面對不同能力幼兒時,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如在小班的教學中,幼兒各方面能力較比較弱,并且力氣較小,在玩口袋時,可以讓孩子們使用“扔、投、定點投擲”的方式,發(fā)展他們的手臂能力及專注力;而在中班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幼兒練習丟口袋、套圈、踢口袋等動作,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在大班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幼兒玩“丟口袋”“炸堡壘”“口袋花”等游戲,在幼兒原有的游戲基礎上增加難度,發(fā)展幼兒的躲避、接物、專注力、肢體協(xié)調性。
綜上所述,利用家庭與園所教育資源,共同搜集民間體育游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研究討論,自制民間游戲道具。民間體育游戲的融入,不僅僅讓幼兒得到了成長,更讓我國民間文化得以延續(xù)。在傳統(tǒng)游戲的優(yōu)勢下,激發(fā)幼兒潛力,促使他們形成個性化的發(fā)展。教師用最普通的教育資源實現(xiàn)了最大的教育收益,為幼兒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