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古詩文在傳播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異文現(xiàn)象。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中的《過故人莊》,原詩頸聯(lián)第一句應為“開筵面場圃”,“軒”字為后人篡改。一字之差,會使讀者對詩意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前者指向真實情形的再現(xiàn)和詩意的完整;后者則通過移形換景,使原本逼仄的詩境豁然開朗。整體而言,《過故人莊》古樸的藝術(shù)特征,既得益于孟浩然用語的自然,也和他詩中所選用的典故有很大的聯(lián)系。
【關(guān)鍵詞】《過故人莊》,異文,用典572022.08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歷來語文教材的必選古詩。在統(tǒng)編教材中,這首詩編排在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孟浩然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展現(xiàn)了他與友人之間真摯的感情。尤其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聯(lián)對仗工整,色彩分明,呈現(xiàn)出一個與世隔絕、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般的鄉(xiāng)村世界。尾聯(lián)“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虛實相間,余味無窮,既真實地描寫了與友人依依惜別的場景,也用“菊 花”這一意象表達出隱士的高趣,詩意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無窮。不過,這首家喻戶曉的名篇在流傳過程中曾被改動過,于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熟悉的版本。
一、孟浩然詩集的編輯與流傳
在閱讀古典文學作品時,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古詩文常有版本不一的情況。拿大家最為熟悉的李白的《靜夜思》來說,就有“床前望月光”和 “床前明月光”,“舉頭望明月”和“舉頭望山月”等不同版本。在閱讀、講授中國古典詩文的時候,我們?nèi)绻芏嗷c時間和精力去考證其版本,既能正本溯源,又可為我們多角度解讀古詩文提供途徑。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也有一處異文,就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一句中的“軒”字,在 《孟浩然詩集》里原本作“筵”。[1]而且宋代的唐詩選本,如北宋王安石的《唐百家詩選》、南宋趙師秀的《眾妙集》中選錄的《過故人莊》均為“開 筵”。那么,我們今天所背誦的“開軒”究竟是何時才開始出現(xiàn)的呢?通過查閱古籍文獻,發(fā)現(xiàn)首先使用“開軒”一詞的是元代詩人方回的《瀛奎律髓》?!跺伤琛肥且槐咎扑温稍娺x集,編者方回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詩人和詩論家。全書按照詩歌主題分門別類,且在每首詩后加以解讀和分析。因其選詩獨具慧眼,評論也能切中肯綮,《瀛奎律髓》在唐詩選本中地位很高,尤其是對明清文人編選唐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瀛奎律髓》中,方回評論《過故人莊》:“此詩句句自然,無刻畫之跡?!盵2]這句點評可謂緊緊抓住了《過故人莊》在語言運用上的主要特色,也準確地揭示了孟浩然的詩歌風格。
元代以后的唐詩選本中,“開筵”與“開軒”二者并用。選用“開筵”者,有元代楊士宏積十年之力編撰的唐代詩歌選集《唐音》,明代詩人、藏書家曹學佺編的《石倉歷代詩選》,主張“重真詩”“重性靈”的晚明竟陵派代表人物鐘惺、譚元春合編的《唐詩歸》,以及清代彭定求等人編寫的卷帙浩繁的《全唐詩》,晚清重臣曾國藩編選的《十八家詩鈔》,等等。選用“開軒”者,有明高棅編的《唐詩品匯》,該書也被譽為明初詩歌創(chuàng)作復古崇唐思潮的引領(lǐng)者。此外,還有清代詩人沈德潛編的《唐詩別裁集》,以及蘅塘退士孫洙編選的唐詩啟蒙讀物《唐詩三百首》等。比較而言,歷代唐詩選本中,用“開筵”的在數(shù)量上居多,而用“開軒”者則在流傳度上更勝一籌?!短圃娖穮R》在唐詩選輯與研究領(lǐng)域聲譽很高,而《唐詩三百首》則在唐詩普及領(lǐng)域影響深遠,這或許就是我們今天所讀到的幾乎所有唐詩選本及語文教材都選用“開軒”而非“開筵”的主要原因。
至于“開軒”與“開筵”究竟哪個才是孟浩然的原作,我們還要追溯其版本源流及演變情況。眾所周知,唐代的印刷業(yè)還不是很發(fā)達,當時的詩集、文集大都是手抄本,數(shù)量有限,保存不易。同時,盛唐詩人還沒有編撰自己作品的習慣,因此他們的作品往往都是后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孟浩然的作品也是如此。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孟浩然病逝,其作品散落各地,無人整理。唐代隱士王士源后來搜集整理了《孟浩然集》,并在序言中稱:“浩然凡所屬綴,就輒毀棄,無復編錄,常自嘆為文不逮意也?!盵3]這也為《孟浩然詩集》的整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比如《過故人莊》這首詩就曾被人砍掉后四句,編入王維的詩集中,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影響頗大,以至于宋代文人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仍把砍掉后半部分的詩歸在王維的名下。據(jù)北宋歐陽修主編的《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孟浩然詩集》三卷本存在兩種版本,分別由王士源和孟浩然的弟弟孟洗然輯錄。由此可知,在北宋時期,歐陽修等人還能見到兩個版本的《孟浩然詩集》,至于兩種詩集中的《過故人莊》有無異文,我們不得而知。到了南宋時期,藏書家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和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中都記錄了孟浩然的詩集,《郡齋讀書志》稱“《孟浩然詩》一卷……宜城處士王士源序次,為三卷,今并為一”[4]。《直齋書錄解題》稱“《孟襄陽集》三卷……宜城王士源序之,凡二百十八首”[5]。晁公武和陳振孫都是南宋著名的藏書家,其所見孟浩然詩集皆為王士源輯錄,而且歐陽修之后,歷代目錄學著作都沒有著錄孟洗然輯錄的本子。由此可知,宋代刊行的《孟浩然詩集》基本上都是以王士源輯錄的《孟浩然詩集》為底本。目前我們能看到最早的宋刻本《孟浩然詩集》分上、中、下三卷,收詩二百一十二首,與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所提到的“集其文詩二百一十八首”也基本吻合,這本詩集中的《過故人莊》用的是“開筵面場圃”。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孟浩然原作《過故人莊》用的是“開筵”,而“開 軒”是后人妄改之作。根據(jù)上述材料,我們基本可以判斷出方回很可能就是這次改動的“始作俑者”。那 么,作為杰出的詩歌評論家的方回為何會有這樣的改動呢?“開軒”與“開筵”究竟孰優(yōu)孰劣呢?
二、“開軒”與“開筵”:孟浩然詩的意趣
“軒”的本義是車子,這種車子前頂較高而有帷幕,專供士大夫乘坐。隨著詞義的引申,“軒”又可指“有窗檻的小室”,如陶淵明的《飲酒》詩里就有“嘯傲東軒下”之句,蘇軾回憶自己的妻子時曾說“小軒窗,正梳妝?!保ā督亲印な晟纼擅C!罚┖笫牢娜顺R浴败帯弊鳛闀康难欧Q?!伴_軒”中的“軒”的含義則由“小室”進一步引申指門窗,杜甫有詩稱“開軒納微涼”(《夏夜嘆》),用的就是這個義項。 “筵”的本義是竹席,是古人席地而坐時所鋪設(shè)的席子。因古時設(shè)宴常置于竹席上,因此“筵席”又引申為“酒席”“宴席”。王勃《滕王閣序》說“勝地不常,盛筵難再”,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孟浩然存世的二百多首詩中,“開軒”與“開 筵”這兩個詞語的使用頻率如何呢?查閱《孟浩然詩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開軒”與“開筵”的次數(shù)竟一樣多,都是先后出現(xiàn)過三次?!伴_軒”一詞,分別是《夏日南亭懷辛大》中的“散發(fā)乘夜涼,開軒臥閑敞”;《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中的“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尋張五回夜園作》中的“掛席樵風便,開軒琴月孤”。在這些詩中,“開軒”一詞都表示“推開門窗”的意思。比如“開軒覽物華”一句,上承“林臥春盡”的愁緒,意為“打開門窗,借屋外的風物來消除春愁”,借“開軒”這一動作移形換景而達到境界全開的敘事目的,和“開軒面場圃”有異曲同工之妙。《過故人莊》的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交代了全詩的背景,介紹了人物、地點和事由,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細讀頷聯(lián),“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寫山谷之中綠樹濃蔭遮蔽下的村莊,雖有桃源深處的幽寂,但對整首詩的詩意而言,則略顯局促。從律詩的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接下來的一聯(lián)亟須打破這種孤深和幽寂。因此,頸聯(lián)用“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以“小中見大”的寫作技巧將人們的視野帶入寬闊的場地,以熱鬧的氛圍化解村莊的靜寂,將全詩帶入一個歡快的節(jié)奏中。
“開筵”一詞,在《孟浩然詩集》中也出現(xiàn)過三次。除《過故人莊》外,《送賈昇主簿之荊府》中有“送別登何處,開筵舊峴山”,《送王大校書》有“維桑君有意,解纜我開筵”。這兩首都是送別詩,“開筵”一詞用于此處,均指“離別的筵席”,用以餞別。在 《過故人莊》中,“開筵”指擺開宴席,在詞義上與下一句的“把酒”相對,使得整句詩意蘊完整,同時又與“故人具雞黍”遙相呼應,勾勒出一幅詩人與友人在村舍把酒言歡的真實情境。
古人曾用“詩無達詁”來概括中國古典詩歌在詩意上的多樣性,因接受者的個人閱歷、知識儲備不同,對同一首詩或同一句詩往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因此,如果要生硬地比較“開軒”與“開筵”的優(yōu)劣,難免會落入“一家之言”的陷阱,我們不妨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開軒”與“開筵”的優(yōu)劣。如果從詩意的起承轉(zhuǎn)合與混融一體的角度出發(fā),用 “開筵”無疑更加切合詩人的真實體驗?!哆^故人莊》全詩主要敘述了詩人應邀去友人的田莊赴宴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了閑適的心境以及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因此,“開筵”可以算是全詩的重要支撐點,上承首句“故人具雞黍”,下啟末句“還來就菊花”,使得全詩意象圓融。如果從詩意的新奇角度出發(fā),那么“開軒”一詞因其視角的轉(zhuǎn)換,更加適合這首詩?!伴_軒面場圃”將詩人與主人由室內(nèi)的寒暄轉(zhuǎn)移到開闊的庭院,進而延伸至廣袤的田野。移形換景,干凈利落,沒有一絲拖泥帶水之感。此外, “開軒”一詞在詩歌中使用,源自西晉詩人阮籍的政治抒情組詩《詠懷詩》?!对亼言姟て涫濉贩Q“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開軒遠望,多少又沾上了幾分理想主義的色彩。因此,方回將孟浩然原作中的“開筵”改為“開軒”,或許是記憶錯誤,又或者是其詩歌批評理論中“新”與“活”思想的體現(xiàn)。除此之外,方回的改動或許還有一層考慮,即通過“開軒”一詞來刻畫孟浩然的隱士雅趣,使得原本古樸自然的《過故人莊》平添了一份蘊藉。
三、《過故人莊》的用典及其與前人詩風的關(guān)系
眾所周知,孟浩然是一位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以自然見長,語言純凈,詩意平淡,這是他恬淡的隱士心態(tài)所決定的。我們接觸到的孟浩然詩作以五言詩為主,語言明白曉暢,文不甚深,語不甚俗,似乎不怎么用典故。其實,就像金代詩人元好問評價陶淵明的詩一樣,孟浩然的詩也是“繁華落盡見真淳”,他的詩中也有典故,只不過這些典故用得恰到好處,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古人用典,既有事典,即引用歷史事件或傳說故事等;也有詩文典故,即引用前人的詩句或文辭。無論是哪種典故,詩人如能巧妙運用,就能用最簡潔的文字表達深邃的內(nèi)涵,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在《過故人莊》中,孟浩然多處用典。這些典故與詩意自然契合,因此不露一絲痕跡。開篇,詩人在“故人具雞黍”中就暗用了“范張雞黍”的典故。這句詩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可以看作是詩人用寫實的手法,點明題意。然而,就是這看似簡單的“雞黍”二字,孟浩然實則借東漢范式與張劭二人深厚的友誼含蓄地道出了他與故人之間的莫逆交情,也為后面的“重陽之約”埋下了伏筆。據(jù)《后漢書》記載,山 陽(今山東濟寧)人范式和汝南(今河南駐馬店)人張劭同在都城洛陽的太學里學習,交情莫逆。后來,二人各自返回故鄉(xiāng)。臨別之際,范式對張劭說:“兩年后我去拜訪你。”于是,二人約定了會面的日期。轉(zhuǎn)眼兩年過去了,到了約定的日期,張劭對母親說,要準備酒食等候范式。東吳時期謝承編的《后漢書》中有這么一段記載:“至九月十五日,殺雞作黍。二親笑曰:‘山陽去此幾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絕而巨卿至?!盵6]因此,“范張雞黍”便被用來形容朋友之間情深義重。在孟浩然之前,南朝梁著名詩人范云曾在《贈張徐州謖》一詩中用到“具雞黍”這一意象,稱“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盵7]很顯然,《過故人莊》的首聯(lián)即從范云的這首詩生發(fā)開來。綜上,孟浩然在詩的開篇用“雞黍”二字,很巧妙地將故人為其準備的豐盛的飲食和范式、張劭的千古友情結(jié)合在一起,為后文濃情愜意的田園風光與生活奠定了感情基礎(chǔ)。
除“雞黍”用典外,次聯(lián)的“青山郭外斜”則源自南朝詩人謝朓的《游東田》一詩。謝詩尾聯(lián)稱“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8]意思是說,面對風景宜人的曠野,人們的胸襟也豁然開朗,如不趁此時的好興致飲酒行樂,那么回去后只能是望著青山徒然嘆息了。在孟浩然的詩中,“青山”的意象也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同時引出了置酒行樂的下文。頸聯(lián)“把酒話桑麻”中的“桑麻”既代指農(nóng)作物,也說明了作者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熟悉以及對友人的關(guān)切。據(jù) 《管子》載:“行其山澤,觀其桑麻,計其六畜之產(chǎn),而貧富之國可知也?!盵9]桑麻的種植情況,是衡量當?shù)匕傩肇毟坏闹匾獦藴?。同時,種植桑麻也是隱士躬耕田園的一種象征。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二和其六都提到桑麻,如“其二”稱自己和農(nóng)夫之間:“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孟浩然正是借用了陶淵明的這句詩,以“話桑麻”囊括了“道桑麻長”的具體含義,顯得意味綿長。尾聯(lián)的“重陽日”和“菊花”表面含義雖是作者與友人約定重陽時節(jié)菊花盛開之時再次聚會,而內(nèi)在情感上仍是在向“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致敬。中國詩人自古愛菊、詠菊,從屈原的“餐秋菊之落英”(《離騷》)到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飲酒·其 五》),菊花這一獨特意象從君子比德的香草逐漸變得超塵絕俗,融入陶淵明的人格之中,成為隱士的代名詞,因此周敦頤在其《愛蓮說》中稱“菊,花之隱逸者也”。唐代詩人中,不乏將陶淵明與菊花對等的作品,如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眲?chuàng)造性地把重陽節(jié)、菊花、 陶淵明這三個意象融為一體,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 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或許正是受到王勃詩的啟發(fā)。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一首看似“句句自然”的 《過故人莊》其實里面包含了多層含義。首先,從版本學的角度,這首詩中“開軒面場圃”應該是“開筵面場圃”,一字之差,詩意截然不同。其次,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這首詩是在充分借鑒、吸收前輩詩人優(yōu)秀詩作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而成的,詩人用典貼切、不著痕跡,使得整首詩自然流暢而又含義雋永。最后,從詩歌發(fā)展的角度看,這首詩代表了作者對前人田園詩、贈答詩的繼承與發(fā)展,在感情上是對陶淵明隱逸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詩歌流變上又反映了唐詩對南北朝詩歌的學習與進一步弘揚。
參考文獻
[1]孟浩然著,佟培基箋注. 孟浩然詩集箋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39.
[2]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 瀛奎律髓匯評[M]. 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993.
[3]肖占鵬. 隋唐五代文藝理論匯編評注[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520.
[4]晁公武撰,孫猛校證. 郡齋讀書志校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46~847.
[5]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 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58.
[6][7][8]蕭統(tǒng)編,李善注. 文選[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18,1218,1057.
[9]黎翔鳳. 管子校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0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