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fēng)徐
1900?年前后,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大量僑民涌入哈爾濱,這些文化背景各異的外來者落地生根,在哈爾濱開飯館、咖啡館,開乳品廠、面包房等。中國第一家啤酒廠就在這個時期誕生于哈爾濱,由俄國商人創(chuàng)建。如今我們看到屏幕上、燈箱里又炫又酷的“?哈啤?1900”宣傳片,?其背景是可以追溯至100?多年前的。哈爾濱人能喝酒的名聲在外,自然與這座城市的歷史有關(guān)。
20?世紀(jì)80?年代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麗的太陽島,多么令人神往……”歌聲里,人們乘坐渡船橫渡松花江,在太陽島的草坪上鋪好格子桌布,掏出面包、香腸、水果、啤酒,開始悠閑的度假生活。
這是20?世紀(jì)初歐洲人留下的生活方式。直到現(xiàn)在,哈爾濱人依然熱衷于開車到郊外野餐,只是陣容擴(kuò)大了,通常會約上兩三家好友,帶著燒烤設(shè)備,后備箱是一定要有啤酒的,善飲者則飲,?善聊者則聊,小孩子就在江邊試試水,玩鬧一陣。
曾經(jīng)在8?月清晨6?點的松花江鐵路橋下,?遇到四五個小伙子席地而坐,花生米、水煮毛豆、幾截剩余的香腸,周圍林立著20?多個空空的啤酒瓶。他們說工作太累,午夜下班就奔來這里放松心情。亙古流淌的江水、百年老橋、早晨干凈的太陽光、青春的年華、紅彤彤的臉龐,在那一刻,世界靜謐而安詳。守著大江干一杯,如此豪情,讓不再年輕的心也蠢蠢欲動了。
啤酒在哈爾濱的夏天,仿佛花季到來,被需要、被青睞,推杯換盞與霓虹閃爍間,夏天勁爆而美麗。不過在哈爾濱,勝酒力者還是只占少部分。這少部分善飲者喝酒的場面,是濃墨重彩而又聲情并茂的。
喝酒的豪氣,只需要從幾個細(xì)節(jié)就能感受。喊服務(wù)員拿開瓶器,等的間隙會有人抄起筷子的另一頭試著開,看起來不動聲色,只那么輕輕一別,使的是暗勁兒,還要有經(jīng)驗形成的技巧,?瓶蓋便被無聲啟開了;也有用牙咬的,多為年輕人,逞強(qiáng)好勝,中年或是有些社會地位的人更在意形象。許多年前,有個名詞叫“踩箱喝”,意思是整箱搬過來預(yù)備著。那時候的啤酒裝在隔斷式開放的塑料箱子里,24?瓶的容量,蔚為壯觀,搬運的時候會發(fā)出“咣當(dāng)咣當(dāng)”碰撞的聲音?,F(xiàn)在沒這么大箱子了,12?瓶裝或6?瓶裝,再說“踩箱喝”是令人不屑的。喝了酒的人,臉上的表情豐富起來,話也多起來,嗓門兒大起來?;煦缰写祦硪魂嚊鏊娘L(fēng),與入喉的那一杯酒彼此呼應(yīng),夏夜,清流過處,暑熱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