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煜
國寶姓名: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
收藏地:陜西歷史博物館
一方小小的“煤球”,竟然登上了高考題,題目就是“測測它有多少個面”。數(shù)來又數(shù)去……還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因為,它既不是方方正正的,也不止一個印面,形狀很像武俠小說中霸氣的流星錘!其實,這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枚多面體印章。
渾身是印黑溜溜
在古代,印章不僅有“示信”的作用,也是身份與權(quán)力的重要象征。陳列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獨孤信印”共有26個印面,包括18個正方形和8個三角形,其中有14個刻字的印面,印面字數(shù)共47字,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數(shù)最多的印章。
至于這枚印章為什么是黑色的,因為它是由煤精石刻制而成的。這種黑色有機寶石通體烏黑,卻泛著淡淡的金屬光澤,不同于一般文人通常會選用制作印章的銅、銀、金、玉等稀有材料——不過當(dāng)心,畢竟是“煤”家族的一員,掉進火中肯定會燃燒起來。
一印多能夠智能
這么多印集于一身,不用推理也知道,印主人一定位高權(quán)重,身兼數(shù)職,需要處理繁多的事務(wù)。沒錯,這枚小小的印幾乎濃縮了一代傳奇人物獨孤信的精彩人生。
獨孤信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他既是驍勇善戰(zhàn)的大將軍,又是擅于治理一方的父母官。他的三個女兒在北周、隋、唐三朝都進入皇室成為皇后,堪稱“中國古代第一老丈人”。他本人也先后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wèi)將軍等數(shù)個官職,雖然無比榮耀,但也給他帶來了苦惱——他回復(fù)各類公文時,不得不在無數(shù)印章中左翻右找,費時費力。有天,他靈光一現(xiàn),決定把在不同場合使用的所有印章內(nèi)容都刻在一枚印章上,于是,這枚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獨孤信印就誕生了,無論是使用還是攜帶,都非常方便。
這枚多面體印章的印文按照內(nèi)容可以分為三大類: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馬印”“柱國之印”“令”“密”等;上書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書簡用印,如“獨孤信白書”等。
作為一枚印章,它見證了獨孤信起起落落的一生,如果它會說話,大概會說:“人無信不立,別看在土里一埋多年,我的主人正是為人重信重義,才有了‘獨孤信這個名字。作為它的印章,我倍感榮耀!”
知識小站
甲骨文小課堂:“印”
“印”其實是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印”由兩部分組成:上方是一只手指張開的人手的象形,下方是一個半跪著的人的象形。兩部分合起來,就表示出了一個人用手按壓另一個人的意思,所以,“印”字的本義就是按壓。印章正是根據(jù)其按壓的使用方法而得名的。
動動手:古人教你使用印章
在紙張沒被發(fā)明前,古人使用印章的方法和我們現(xiàn)在大不相同。人們封存物體或寄送在竹、木簡上寫好的信件時,都會先用繩子緊緊扎住,再在繩結(jié)上封一個泥塊,把印章蓋在泥塊上,這就是“封泥”。當(dāng)對方收到所寄送的物品或信件時,首先就會查看印章是否完好,如果是好的,則證明包裹沒有被人拆動過,因此,印章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信譽憑證,代表著一個人的信用,這才是古代印章的主要用途。直到南北朝時期,將印章蘸上印泥,拓在紙上的使用方法才開始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