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真
關鍵詞:婚姻文化 視野 望夫石書寫
望夫石傳說一方面?zhèn)鬟f了中華民族對忠貞不渝愛情的渴望,一方面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現(xiàn)實和婚戀文化。學界對望夫石傳說已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如望夫石傳說的成因和傳播路徑研究、望夫石傳說中石意象的文化內涵、宋詩望夫石書寫中女性形象塑造等。然而,唐詩中望夫石是以何種形象出現(xiàn)?唐詩望夫石書寫與唐代社會制度、社會風尚、婚戀觀念有什么關聯(lián)?這些問題并沒有被有效解決。望夫石母題被唐代詩人廣泛書寫之后,成為后代文學書寫的經典母題。
一、《全唐詩》中的望夫石形象
記載望夫石傳說的是《列異傳》,其文曰:“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幼子餞送此山,立望而形化為石?!蓖蚴瘋髡f情節(jié)較簡單,而簡單的情節(jié)為后代文人進行多元闡釋提供了可能性。望夫石書寫的第一個繁榮期是唐朝。唐詩是如何描寫望夫石的呢?
第一,守候丈夫癡心不改的忠貞女性。如劉方平《望夫石》:“佳人成古石,蘚駁覆花黃。猶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妝?!迸釉诼L的等待過程中化為石像,這是對傳說精神內核的繼承;“佳人”和“枝枝似薄妝”強調女子的容貌美,則是對原傳說的增飾。望夫石傳說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列異傳》,學者大多認為其作者是曹丕,而曹丕作《列異傳》是為了通過著書立說達到不朽,此說頗有見地。換句話說,曹丕輯錄各種奇異故事與政教無關。有學者指出:“魏晉志怪作家基于‘愛廣尚奇的審美心理, 在其自覺的審美創(chuàng)作中, 首先選擇的是那些奇異殊怪的志怪傳說。奇異性和怪誕性決定著傳說的故事性, 凡缺乏奇異性即故事性的傳說, 自然而然會被志怪作家所淘汰?!迸c魏晉作家“愛廣尚奇”的審美心理不同,唐代詩人更著力塑造一個等候丈夫的癡情女性形象。
如劉禹錫《望夫石》:“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此詩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對敘事空間的拓展,“望來已是幾千載”強調了女子堅守時間之長久。原傳說敘事時空始于女子等待動作發(fā)生,終于女子化為石像。然而,劉禹錫則將敘事時空拓展至詩人生存時代,這種對敘事空間的拓展強化了女子望夫的執(zhí)著。又如唐彥謙《 望夫石》“:江上見危磯,人形立翠微。妾來終日望,夫去幾時歸。明月空懸鏡,蒼苔漫補衣??蓱z雙淚眼,千古斷斜暉?!贝嗽娨缘谝蝗朔Q為敘事視角,重點表現(xiàn)女子等候丈夫過程中的心理痛苦。即使等待過程如此痛苦和漫長,女子依然初心不改??梢姡龑φ煞虻陌V情厚重。
其次,忠于婚姻的貞妻典范。這一點屬于對原傳說的經典化。如武元衡《望夫石》:“佳名望夫處,苔蘚封孤石。萬里水連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guī)夜啼江樹白?!薄凹衙蛱帯闭f明望夫石成為貞妻典范。思婦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重要題材,唐詩望夫石書寫不但將思婦形象典型化,而且對女性堅守婚姻的行為給予高度肯定。如劉義《怨詩》:“君莫嫌丑婦,丑婦死守貞。山頭一怪石,長作望夫名。鳥有并翼飛,獸有比肩行。丈夫不立義,豈如鳥獸情?!眲⒘x強調女子的忠貞是最可貴的品質。再如李紳《過荊門》:“惆悵忠貞徒自持,誰祭山頭望夫石?!崩罴潪橥蚴Q不平,他認為望夫成石的女子是貞妻典范,但卻無人為她祭奠。望夫石是忠貞妻子的榜樣,其故事內核有助于加強封建禮教對女性思想的管控,所以才能在封建社會長期廣泛傳播?!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岸褪窆褘D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盡管司馬遷對秦始皇表彰寡婦清的初衷有質疑,但“從秦始皇對寡婦清的表彰是以‘貞婦為名義,也有將‘貞節(jié)作為女性道德品行的含義,希望社會達到‘防隔內外,男女潔誠的思想境界”。
望夫石傳說的傳播還衍生出一些和望夫石文化內涵相近的意象,如“望夫山”“望夫臺”“望夫樓”,其本質都是強調女性應當在婚姻愛情中具備忠貞的品質。如李白《別內赴征三首》其一:“王命三征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庇秩珩樫e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悲鳴五里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xù)。思君欲上望夫臺,端居懶聽將雛曲?!痹偃缪顿涍h二首》其一:“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無論是望夫石、望夫山,還是望夫臺、望夫樓,它們的思想內核都是女性對婚姻愛情的忠貞品格。
二、《全唐詩》如何寫望夫石
社會思潮的改變會投射到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中。漢末魏初“逐漸滋生的博學通識的知識風氣,進一步拓展了思想的資源”,《列異傳》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思潮中成書的?!氨M管佛教與道教在整個唐代爭吵不休,有時也曾經凌駕于儒家倫理之上,但是,始終是以儒家典籍為主的,每個象征官方認可的教育部門,教授的也都是儒家經典,官方祭祀名單中,孔子以及陪同祭祀的諸賢也始終有著特殊地位”,因此,儒家婚姻倫理觀念也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唐朝立國之初,就要求地位官員每年都要將貞女、烈婦的事跡上報。i這就是望夫石傳說被經典化,望夫石最終成為貞婦榜樣的歷史語境。那么,唐代詩歌又是如何通過望夫石傳說來傳播婚姻倫理的呢?
首先,對故事情節(jié)截首留尾,強調望夫石(望夫女)不計結果、不計成本的等待和堅守?!读挟悅鳌分械耐蚴适虑楣?jié)較完整,即“丈夫從役—攜子餞送—貞婦立望—化石”。然而,唐詩望夫石書寫大多只描寫、渲染“貞婦立望—化石”。如前文所引唐彥謙《望夫石》,“妾來終日望,夫去幾時歸……可憐雙淚眼,千古斷斜暉”中沒有對丈夫的書寫,只是單純強調妻子無條件、超時空的等待。唐代因戍邊、經商、仕宦等原因導致社會中存在比較普遍的夫妻長期分居現(xiàn)象。唐求《傷張玖秀才》:“銅梁劍閣幾區(qū)區(qū),十上探珠不見珠。卞玉影沈沙草暗, 驊騮聲斷隴城孤。入關詞客秋懷友,出戶孀妻曉望夫。吳水楚山千萬里,旅魂歸到故鄉(xiāng)無?!睘榱丝婆e登第張玖秀才十年漂泊,最終身死異鄉(xiāng),只留下家中妻子孤苦守望。當然,張玖妻子是否如詩歌中所描述殷勤守望丈夫并無確證,詩中對張玖妻子行為的描寫是詩人基于婚姻倫理的期望。又如嚴郾《望夫石》:“何代提戈去不還,獨留形影白云間。肌膚銷盡雪霜色,羅綺點成苔蘚斑。江燕不能傳遠信,野花空解妒愁顏。近來豈少征人婦,笑采蘼蕪上北山。”此詩將望夫石傳說和當時的征夫思婦兩地相思的社會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說明戰(zhàn)爭給女性帶來的情感創(chuàng)傷。此外,唐代商業(yè)繁榮導致夫妻長期分居現(xiàn)象,如李白《長干行二首》所述“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就是商人婦的閨怨相思。
其次,敘事空間的延長,將半生守候演繹為千年相思。這種書寫方式雖然不符合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但有益于詩人塑造典型化人物形象和抒發(fā)情感。唐代社會因為科舉仕宦、戰(zhàn)爭戍邊、貿易經商等原因造成的夫妻分居現(xiàn)象比前代更為突出。這是唐詩望夫石書寫的社會背景。丈夫外出后,妻子留守家中是否忠貞堅守,存在兩種可能性。但不論如何,在男性利益、家族發(fā)展、公序良俗、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出發(fā),貞婦典范才是眾望所歸的女性形象。如何讓貞婦的形象更有光輝呢?這種光輝的形象既滿足男性心理訴求,又對女性行為起到遷移作用。接下來需要褪去原故事的神異色彩,充實望夫石這個人物形象,坐實并放大望夫石的優(yōu)秀事跡。
再次,渲染望夫石等候過程的寂寞哀怨。原傳說并沒有望夫石的心理描寫,人物形象單薄,這給唐代文人留下巨大的發(fā)揮空間。唐人在贊美望夫石的忠貞之余,渲染望夫石等候過程中的內心煎熬。如李白《望夫石》:“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痹娙松钊氲酵蚴男撵`世界,并體認其付出的情感代價。此外,執(zhí)著堅守和痛苦煎熬交織形成敘事張力,塑造出血肉豐滿的貞妻形象。又如前引武元衡《望夫石》用湘妃竹典故和子規(guī)夜啼意象來說明望夫石等待丈夫過程中的哀怨心理和凄涼處境。又如唐彥謙《望夫石》“可憐雙淚眼,千古斷斜暉”描寫貞婦(望夫石)在無盡等待中的絕望心理。丈夫可能是身不由己而不能歸,抑或是另結新歡不愿歸,貞婦卻始終堅守。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悲鳴五里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xù)。思君欲上望夫臺,端居懶聽將雛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歸燕并頭棲。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舞蝶臨階只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獨坐傷孤枕,春來悲更甚?!蓖蚺_意象是望夫石的衍生意象。駱賓王替盧照鄰情人郭氏發(fā)聲,詳細描寫了郭氏等候盧照鄰歸來的悲怨心理。盧照鄰在益州和郭氏戀愛同居,后他到長安參加典選離開益州再也沒有回來。盧照鄰沒有回益州和郭氏相聚,郭氏以為盧照鄰滯留不歸的原因是“京洛多佳麗”。因為男女經濟地位懸殊,男性始亂終棄的行為在唐代屢見不鮮,郭氏才會對盧照鄰生疑惑。
石頭和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神秘聯(lián)系是一種靈石崇拜中國化的反映。望夫石書寫本質上是對忠貞思婦的禮贊,唐代詩歌中的望夫石書寫中飽含著當時的社會生活經驗和價值判斷。望夫石千年如一日的堅定守望是當時許多思婦生活真實寫照,也是眾多游子的心理期待。此外,也有一些詩人在望夫石書寫中寄托了自己的忠于理想、守志不移的情志。
三、望夫石書寫繁榮的社會原因
唐代詩歌望夫石書寫的繁榮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婚姻文化有密切的聯(lián)系。首先,唐代頻繁戰(zhàn)爭、科舉考試、官員銓選和商業(yè)繁榮造成了大量夫妻分離的客觀現(xiàn)實。歌頌望夫石就是表彰和激勵為了家庭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而犧牲個人情感需要的女性。“‘化石的結局使得傳說的誓約的精神內涵重新回歸到了對石頭堅韌永恒性的尊崇,而這恰是石頭誓約象征意味的本源,女子化石是有其特殊含義的。”望夫石傳說的思想內核是女性忠于愛情并無條件守約至生命終結。這一點既符合因多種原因離家遠行的游子集體心理,又符合不斷加強的婚姻愛情規(guī)范。
唐朝疆域遼闊需要大量將士戍守邊關?!疤铺诤吞聘咦趫?zhí)政期間,為拓展疆域,增強王朝的影響力,相繼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地區(qū)或國家展開作戰(zhàn),并陸續(xù)消滅了這些政權,從而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廣大地區(qū)?!钡搅颂聘咦邶埶纺觊g,王朝的疆域面積達到峰值,疆域跨度西達咸海,北接西伯利亞,面積大約為1237萬平方公里。明代地理學家王士性也說:“古今疆域,始大于漢,最闊于唐?!迫袧h地,分天下為十道、十五采訪使,南北萬里,東西萬七千里?!币虼诵枰罅繉⑹渴剡呹P。安史之亂以后唐朝疆域縮小,但是戰(zhàn)爭頻繁需要征用大量兵力。如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睂τ趪叶赃@些英勇奮戰(zhàn)的將士是英雄;對于小家庭而言無疑是一種人倫悲劇。
唐朝科舉制度改革使得大量學子離家遠行,官員任命制度使得士人多地遷徙,而造成夫妻分離的社會現(xiàn)實。五代詞人牛希濟《薦士論》(《全唐文》卷八四六)云:“郡國所送,群眾千萬,孟冬之月,集于京師,麻衣如雪,滿于九衢?!边@段話說明從各地輾轉來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人數(shù)眾多。唐朝??泼磕昱e行,舉子來源有兩種途徑:一是生徒,由中央和地方的各類學館選拔送到尚書省;一是鄉(xiāng)貢,“舉選不由學館、學者懷牒自列于州、縣”。除了在京城學館就讀的生徒之外,其他士子每年十月要赴京城參加考試。學子們到達京城以后首先到尚書省報到,再到戶部集閱或向禮部納家狀。此外,要想方設法結交顯達之人向他們投獻詩文,以期得到援引增加登第的概率。然而,由于錄取率低,大部分士子多年輾轉家鄉(xiāng)和京都之間而不能登第?!疤拼M士科所取的人數(shù),前后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據(jù)唐宋人的統(tǒng)計,錄取的名額大致占唐宋人數(shù)的百分之二三。明經科較多,約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間。進士、明經加起來也不過總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梢韵胍姡L塵仆仆奔波于長安道上的,絕大部分是落第者?!币驗槊鹘浐瓦M士科考試是唐代科舉考試中為時人所看重的兩項,而極低的錄取率自然導致眾多士子長期奔波在家鄉(xiāng)、州縣和京都應考的路途之上,已婚士子和妻子也會在比較長的歲月中處于兩地分離的婚姻狀態(tài)。
唐代官員銓選制度也會導致長期夫妻分離情況出現(xiàn)。“唐代的選官過程形成了三級臺階:即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出身、成為選人;依據(jù)格限獲準參加當年的文、武詮試集會;順利通過銓選,授予正員職事官?!笨婆e考試登第只是有了做官的資格,很多士人在登第之后還要通過吏部的審核、考試才能正式為官(此處指六品以下官吏),六品以上官吏任命遵循吏部推薦、宰相議定、皇帝批準的流程。然而,從科舉登第到正式為官通常需要多年時間,其間士人千里迢迢會聚京師準備考試、尋求奧援所需費用極大。銓選給士人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其中一些人“貨鬻田產,竭家嬴糧”。因此這些士人會因為考慮經濟成本選擇滯留在京師等待機會,如參加吏部“博學宏詞”“書判拔萃”等考試。即使如此,這些千里迢迢離開家鄉(xiāng)參加銓選的士人無成而歸者十之七八,更有甚者滯留京師、貧病交加而不能返回家鄉(xiāng)。由此可知,參加銓選的家境貧窮士人的處境非常艱難,他們中的已婚人士可能在較長時間內和妻子處于分離狀態(tài)。
唐朝經濟貿易繁榮,大量商人需要輾轉多地行銷貨物。劉禹錫《賈客詞》:“賈客無定游,所游惟利并。眩俗雜良苦,乘時知重輕。心計析秋毫,搖鉤侔懸衡。錐刀既無棄,轉化日已盈。邀福禱波神,施財游化城。妻約雕金釧,女垂貫珠纓。高貲比封君,奇貨通幸卿。趨時鷙鳥思,藏鏹盤龍形。大艑浮通川,高樓次旗亭。行止皆有樂,關梁似無征。農夫何為者,辛苦事寒耕?!眲⒂礤a在詩中主要在強調商人獲利巨大、生活奢靡,“賈客無定游”也說明商人為謀取利潤過著四處奔波的生活。又如元稹《估客樂》:“求珠駕滄海,采玉上荊衡。北買黨項馬,西擒吐蕃鸚。 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費,不計遠近程。經游天下遍,卻到長安城?!边@都說明了“估客”即商人為了謀利跋山涉水、四處奔波。再如白居易《勸酒十四首·不如來飲酒七首》:“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諳。雪霜行塞北,風水宿江南?!北M管經商收入豐厚,但過得是四處漂泊的生活。
當然,商人不僅要承受旅途的艱辛,也可能遭遇猛獸和盜匪的襲擊。劉駕《賈客詞》:“賈客燈下起,猶言發(fā)已遲。高山有疾路,暗行終不疑。寇盜伏其路,猛獸來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揚州有大宅,白骨無地歸。少婦當此日,對鏡弄花枝?!贝嗽娭姓煞騿拭蚱抻罒o團聚之期。女詩人郭紹蘭的丈夫是巨商任宗。任宗遠行湘中多年不歸,郭紹蘭寫《寄夫詩》:“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綜上所述,出征服役、科舉宦游、輾轉經商是造成唐代夫妻分離的三個主要原因。這三個因素也是唐代望夫石書寫繁榮的現(xiàn)實基礎。
四、望夫石書寫與唐代婚姻文化
唐代婚戀文化對望夫石書寫的影響。唐代望夫石書寫既與女性個體對婚姻愛情的忠貞態(tài)度有關,也與當時的婚戀文化有密切聯(lián)系。首先,從法律條款來看,《唐律疏議》中對和奸罪的重視程度高于強奸罪,“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兩年”。由此可知,唐朝對已婚婦女出軌的法律約束甚于未婚女性。其底層邏輯是已婚婦女的犯奸被看作是對其丈夫權益的侵犯,并且其犯奸行為會影響夫家血統(tǒng)純潔和財產繼承。其次,妻子要忠誠于丈夫的社會文化?!短普Z林》“賢媛”篇記載:
有名娼曰嬌陳者,姿藝俱美,為士子之所奔走。睦州一見,因求納焉。嬌陳曰:“第中設錦帳三十重,則奉事終身矣。”本易其少年,乃戲之也翌日遂如言,載錦而張之以行。嬌陳大驚,且賞其奇特,竟如約入柳氏之家,執(zhí)仆媵之禮,節(jié)操為中表所推。玄宗在人間,聞嬌陳之名。及召入宮見上,因涕泣,稱痼疾且老,上知其不欲背柳氏,乃許其歸。
嬌陳拒絕玄宗的故事情節(jié)可能是杜撰,但是她的故事被列入“賢媛”篇說明唐代有倡導妻子忠貞于自己丈夫的社會風氣。有學者指出:“唐代孀居守節(jié)婦女確實比再嫁者多, 唐代社會對于貞節(jié)還是極為看重的。在孀居婦女的墓志中, 受士人贊揚最多的是婦女如何孀居守節(jié), 侍養(yǎng)舅姑, 鞠育子女以及如何不辭辛苦地主持家政?!边@種社會風氣的形成與唐朝政府的女德旌表制度之間有緊密關聯(lián)?!霸谥袊鴼v史上,政府用表其門閭、立碑圖像、封官加爵、文士詠頌、載入史冊等方式對女性楷模進行旌表,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女德旌表制度。 唐代是女德旌表制度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各類旌表活動聲勢浩大、方式多樣、次數(shù)頻繁?!闭碚玫呐轮幸活惻跃褪枪?jié)婦,即在婚姻中表現(xiàn)出忠貞品質的女性。如《舊唐書·烈女傳》:“楊三安妻李氏,雍州涇陽人也。事舅姑以孝聞。及舅姑亡沒,三安亦死,二子孩童,家至貧窶。李晝則力田,夜則紡緝,數(shù)年間葬舅姑及夫之叔姪兄弟者七喪,深為遠近所嗟尚。太宗聞而異之,賜帛二百段,遣州縣所在地存恤之?!被实郾碚檬毓?jié)孝親的婦女為樹立社會風尚能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杜f唐書》中還記載了樊梨會仁母敬氏的丈夫去世后,敬氏母兄“以其盛年,將奪其志,微加諷諭,便悲恨鳴咽,如此者數(shù)四”,最終因敬氏誓死守節(jié)而使“其兄感嘆而止”。樊彥琛妻魏氏遇李敬業(yè)之亂,賊以武力逼迫為妻而堅拒之。盡管這些史傳留名的女性只是個案,但我們可以從中窺視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而這種社會風氣就是唐代望夫石書寫的文化語境。
《文心雕龍·物色》云:“是以詩人感物,聯(lián)類不窮。留戀萬象之際,沈吟時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痹娙税炎约旱那楦兴枷氲葍仍谝蛩毓嘧⒌阶匀晃锵笾?,以精神駕馭外物達到主客觀相融合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望夫石反映了詩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望夫石書寫折射了當時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