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智嫻
庚子年,大疫至,江城封,齊抗疫。當前疫情反復,然而無所畏懼者,逆流而上;中華兒女愿化春泥,奉獻微薄之力,護祖國平安、人民健康。
“國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辩H鏘的口號仍盤旋耳邊,堅定的背影爭相奔赴“前線”。逆流而上奔赴疫區(qū)的醫(yī)護人員,居委會爺爺奶奶,快遞小哥,免費供餐的餐館老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火神山建設(shè)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有的為人父母,有的為人兒女,卻舍小家,為大家。他們闖過荊棘叢生的峽谷,攀登崢嶸入云的高峰,以心靈之花喚醒希望、喚醒生命、喚醒安康、喚醒歲月美好!無數(shù)人前赴后繼,用血肉之軀鋪平道路,他們是“落紅”,“化作春泥更護花”,他們無懼死亡,他們是時代的真心英雄。
愿化春泥,傳遞希望兆豐年。
在這一次疫情過后,我們又多了一個個英雄的故事。忘不了,鐘南山院士的臨危受命,四處奔走;忘不了,李蘭娟醫(yī)生一身正氣,勇于發(fā)聲;忘不了,陳薇院士危急時刻勇挑大梁,攻克病毒……首戰(zhàn)大捷,神州鼓舞。基辛格曾言:“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濒斞赶壬舱f:“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這些人構(gòu)成了中國的脊梁?!敝袊募沽?,民族的希望,汗灑華夏,冬雖寒,瑞雪兆豐年,春已來,萬物換新顏。
愿化春泥,我們當立潮頭。
是不是每一場青春,都像一首朦朧詩,是故意寫來讓別人看不懂的。有平均年齡不足20歲的醫(yī)護隊,也有各地“00后”的大學生志愿者,更有青少年積極參與的身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不再是口號,我們用行動證明,青春是一團火,炙熱又明艷,向世界傳遞著中國大有可為的聲音。作為少先隊員的我,深知此時此刻并沒有能力跟那些在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們并肩戰(zhàn)斗,但是我相信,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1米線、不聚集、不扎堆,已經(jīng)成為我們?nèi)w少年兒童學習與生活的常識。
時代不因抗疫而止步,希望不因疫情而消沉。我相信,何其有幸,有偉大的祖國作后盾;何其有幸,有堅強的人民匯洪流;愿化春泥,為祖國、為人民滋養(yǎng)更加鮮艷的幸福之花!
【點評】 文章語言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感情真摯,極具感召力;既有生活的真實體驗,更有崇高的家國情懷,全文讀來抗疫信心十足,深受鼓舞,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中國少年拳拳愛國之心,綿綿奉獻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