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苗苗
對雅安的初印象,是連綿群山間的繚繞云霧和江河蜿蜒處的水波微蕩。對這番山川景色,清代光緒年間成書的《雅州府志》描述稱,“雅地層巒疊嶂,鏤罅嵌空,而平羌、青衣、大渡、瀘河諸水星駛電激”,用“鐘靈毓秀”“翠微杳靄”來描述,恰如其分。
雅安常年下雨,素有“雅州天漏”之稱。宋代西蜀文人趙彥材在解釋杜甫一詩中“天漏”二字時提到,“蜀有地名漏天,古詩‘地近漏天終歲雨”,應當就是對雅安一帶多雨氣候的記載。史籍中記載滎經(jīng)縣有八景,其一就是“古城煙雨”,據(jù)傳唐代李德裕在此筑城,遇陰雨則煙霧濃籠、景色可掬。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造就了雅安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特質(zhì),從茶葉到大熊貓,從茶馬古道到川藏公路,一個個元素共同構(gòu)成了獨一無二的雅安印象。
茶馬功過
有一種說法是,北緯30度是產(chǎn)茶的黃金緯度帶,擁有茶樹生長的最佳自然環(huán)境。這條神秘的緯線經(jīng)雅安的名山區(qū)和雨城區(qū),再穿越天全縣。也正是在這條緯線附近的蒙頂山上,被譽為“植茶始祖”的吳理真馴化野生茶樹,成為世界上有明確文字記載的種茶第一人。
據(jù)說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公元前50年),吳理真在蒙頂山發(fā)現(xiàn)野生茶的藥用功能,于是在蒙頂山五峰之間的一塊凹地上,移植下七株茶樹。清代《名山縣志》記載,這七株茶樹“二千年不枯不長,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jié)不散”,被譽為“仙茶”。
吳理真植茶開啟了人工培植茶樹的新篇章,“由是而遍產(chǎn)中華之國,利益蠻夷之區(qū),商賈為之懋遷,閭閻為之衣食,上裕國賦,下裨民生”。當?shù)厝私榻B說,每年谷雨前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制茶人、茶學家、茶商們都會到名山區(qū)“尋根祭祖”,紀念吳理真。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蒙頂山“每歲貢茶為蜀之最”,作為公認的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發(fā)祥地,雅安在四川乃至中國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且雅安地處藏漢結(jié)合的重要咽喉位置,產(chǎn)的茶大部分都用于邊貿(mào),茶馬互市、茶馬古道也應運而生。
隨著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人飲茶的習俗也傳入吐蕃、回鶻等民族地區(qū)。生活在高原的人們以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在飯后須飲茶以助消化,“寧可三日無鹽(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來自雅安的茶葉從盛唐開始,就在高原扎下了根,成為連接藏漢民族的橋梁紐帶。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后,宋朝實行榷茶博馬政策,茶葉成為易馬的重要物資,太子中舍李杞入川籌辦茶馬之政,并著手建立一套完善的茶馬貿(mào)易機構(gòu),如都大提舉茶馬司、川陜路買賣茶廠、博馬場等。熙寧年間,雅州境內(nèi)先后在名山、寶興、天全、漢源設立四個博馬場。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鑒于茶馬司在四川地區(qū)“治茶易馬”的實效,宋神宗特詔“雅州名山茶,令專用博馬。候年額馬數(shù)足,方許糴買”。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再次詔令,“以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名山茶從此成為中央王朝以茶易馬、以茶睦邊的專用茶。
茶馬貿(mào)易為宋廷提供了大量可以用于邊防的戰(zhàn)馬,但官府壟斷茶葉銷售、官員層層盤剝,令以茶為生的百姓苦不堪言。曾有思道、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六名官員先后上疏力陳茶馬之政的不當之處,卻反遭貶官流放。蘇軾在《送周朝議守漢州》一詩中便提到,“茶為西南病,岷俗記二李。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岸睢敝傅氖抢铊胶屠铕?,李杞籌辦茶馬之政后,“歲增息為四十萬”,而后李稷又掌管雅州茶馬,“一歲之間,通課利及息耗至七十六萬緡有奇”。思道等六人相繼針對弊政直諫,被世人譽為“六君子”。還有說法稱,后世流行的茶藝器具“茶道六君子”就是從思道等“六君子”衍生而來。
如今,茶馬之政的功與過早已化作塵埃消散,留存下來的茶馬司少之又少。就在名山區(qū)新店鎮(zhèn),一座赭紅色的茶馬司遺址仍立在108國道西側(cè),不起眼到即便有心去尋,也有可能錯過。這座四合院式建筑于清道光年間重修,僅由大殿和左右兩個廂房構(gòu)成,面積不大卻厚重古樸,無聲訴說著往昔茶馬互市的興旺與繁榮。
古道悲歌
1939年的夏天,一名年輕的學者孫明經(jīng)來到雅安,進行“茶馬賈道”考察。這段考察歷時160余天,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讓這條在過去漫長時光里連結(jié)內(nèi)地與邊疆、中央與地方、漢族與多民族交流發(fā)展的重要古道逐漸進入世人的視野。
川藏茶馬古道“自碉門(今天全縣始陽鎮(zhèn))、黎(今漢源縣清溪鎮(zhèn))、雅(今雨城區(qū))抵朵甘、烏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以雅安為重要起點,這條古道從名山到雨城后分“大路”“小路”。“大路”又稱官道,從滎經(jīng)縣翻大相嶺,經(jīng)黎州、泥頭翻飛越嶺,過瀘定到康定;“小路”則相對近一些,從天全縣翻二郎山,經(jīng)瀘定到康定。兩路在康定會合后,再通往理塘、昌都、拉薩,以至南亞、西亞各國。
在這條滄桑厚重的崎嶇道路上,布有無數(shù)的窩坑,這樣的窩坑當?shù)厝私凶鳌肮兆痈C”。背夫們背著少則幾十斤、多則兩三百斤的茶包在這條路上往返,由于茶包太重,休整時不方便將一捆捆的茶包取上取下,背夫們只好用一根“丁字拐”支在背架下?lián)沃菹?,行走時也可借力于“丁字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條路上便留下了一個個“拐子窩”。正如背夫們口中順口溜所說,“一手提著丁字拐,拄路歇氣全靠它。沿途拐窩酒杯大,掛在窩中才不滑”。孫明經(jīng)考察時,當?shù)乇撤蚋嬖V他,識別一條路是不是“茶馬賈道”,只要看那條路上是否有很多“拐子窩”就可以了。
除了用“拐子窩”識別道路,各地的背夫們口口相傳的順口溜也可以作為參考。如漢源當?shù)叵鄠鞯氖恰耙怀鲩T來燈桿壩,關頂上坡坡最難爬。高橋過了三腳坪,三道橋上停一停”,“化林坪的號伙大,冷磧過了飛兒崖。甘露寺過了瀘定橋,烹壩瓦斯日地壩。走進康定把茶交,急急忙忙把家轉(zhuǎn)”。而天全則吆喝“一出禁門關,把命交給天。上得象鼻子,翻得馬鞍山”。
“把命交給天”無疑是對背夫處境最殘忍也是最真實的描述。而當?shù)亓鱾鞯拿窀瑁骸瓣柸附袉究诔欤∶猛梢惶焯?。白天黑夜望郎歸,遲遲不見郎回轉(zhuǎn)”,則唱出了家人對遠行背夫的擔憂。對于無數(shù)的背夫來說,這是一條血淚路,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拐子窩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背夫以生命搏得生計的悲壯。他們?nèi)绱诵量嗟卦谶@條路上奔波,一趟下來卻只“可買幾斤玉米粑”。但勤勞堅韌的雅安背夫無怨無悔,有時甚至婦女和小孩子也會背上一段,接力般地將邊茶傳遞到遙遠的地方。一個個佝僂的身子扛起了家庭的一片天空,雖然風雨不斷,卻總會雨后天晴。
開山筑路
如果說逶迤五千里的通天茶路因邊茶而生,那么川藏公路則因時而生、因勢而生,在“人類生命禁區(qū)”的“世界屋脊”創(chuàng)造了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
1949年底成都解放后,為進一步解放西藏,恢復打通川康公路、康藏公路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之前,西藏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路,運輸貨物也全靠人背和畜馱,“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tài)”,“羊腸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獨木橋”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在黨中央“進軍西藏,不吃地方”的要求下,為解決補給問題,為西藏長遠發(fā)展考慮,“一面進軍,一面修路”成為當時的最優(yōu)選擇。1950年2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成立了雅甘工程處,4月在雅安金雞關破土動工,數(shù)萬軍民激情投入到筑路一線,掀起了一場搶時間、促通暢的筑路熱潮。就在這一年的7月,一首名為《歌唱二郎山》的歌曲傳遍了整個新中國,激勵著筑路大軍奮勇向前,讓艱苦筑路的英雄事跡和“二郎山精神”廣為流傳。
“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萬丈,古樹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崗,羊腸小道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二郎山是川藏線上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海拔3437米,氣候惡劣,地勢兇險。加之其山體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雜,有的是石巖地段,堅硬難攻;有的是泥沙混合,稀泥遍地。那時,戰(zhàn)士們筑路只有鐵錘、鋼釬、鐵鍬和鎬頭等簡易工具。如今人們還能看到當年筑路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里,戰(zhàn)士們在一面與地面幾乎呈直角的絕壁上,僅靠著一根繩子作為安全保障,不禁讓人為他們捏一把汗。這樣的兇險在當年的筑路工程中數(shù)不勝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綿延2000多公里的川藏線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戰(zhàn)士犧牲,而修建二郎山險峻路段時,平均每公里就有7名戰(zhàn)士獻出了生命。
以西南軍區(qū)十八軍為主的11萬軍民歷經(jīng)千辛萬苦,艱難修建,川藏公路終于在1954年12月正式通車,為鞏固祖國西南邊防,發(fā)展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維護民族團結(jié)起到了歷史性作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筑路更要養(yǎng)路、護路,川藏公路通車后,線路、路況也在不斷調(diào)整與改進。60多年來,在川藏公路建設和運營維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jié)”的“兩路”精神。
二郎山老川藏線起于龍膽溪,止于大埡口,在天全縣境內(nèi)總長17.8公里。位于天全縣城廂鎮(zhèn)的梅子坡道班,是目前川藏線上唯一留存的采用蘇式結(jié)構(gòu)的養(yǎng)護站房,這座蘇式結(jié)構(gòu)的建筑修建于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歷經(jīng)了數(shù)十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仍保持原有風貌。據(jù)天全縣公路養(yǎng)護段老段長王聯(lián)邦回憶,以前大部分道班工人都是外地人,來到這里便在道班上工作、居住、生活,“以道班為家,以養(yǎng)路為業(yè)”,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來完成黨和國家交負的重任。
梅子坡道班養(yǎng)護工人最多時有近20人,到現(xiàn)在只有3個工人,養(yǎng)護13公里的路段,人數(shù)的減少并不意味著精神的流失。王聯(lián)邦說,現(xiàn)在工人少了,但“兩路”精神在不斷發(fā)揚,也有新的筑路人、養(yǎng)路人不斷加入,在以新的形式傳承這樣的精神譜系。
從茶馬古道到川藏公路,再到如今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雅安人民用自己的堅韌與不屈,守護著祖國西南的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