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孟廟建于公元1037年,歷代祭祀孟子的主要場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孟廟內碑碣林立,碑刻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其中元代碑刻數(shù)量超過宋、金兩代之和,是現(xiàn)今孟廟石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無論是從儒學研究的角度,還是從書法藝術、文化傳承、封建禮制研究以及元代儒學的發(fā)展來看,孟廟元碑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孟廟;元碑;孟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6.003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并發(fā)揚光大,因此被稱為“亞圣”。值得一提的是,孔、孟兩位圣人均誕生于今山東省鄒城市,因此那里自古也被稱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fā)祥之地”。鄒城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古稱“鄒魯圣地”,古時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開始設置騶縣,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初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現(xiàn)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
在今鄒城市區(qū)南部有一座紅墻圍護、檜柏掩映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孟廟,是歷代祭祀孟子的主要場所。最初的孟廟是在孟子去世了1300多年后的北宋景祐四年(1037)修建,當時建在距離城市較遠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林旁,后遷到縣城東郭附近,北宋宣和三年(1121)遷址到今天的位置。孟廟自宋代到今天歷經千年的歲月洗禮,集中體現(xiàn)了后世對孟子生生不息的尊崇和景仰之情,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F(xiàn)存孟廟占地約2.4萬平方米,前后共分五進院落,保存有歷代碑碣石刻270余塊,古樹名木300余株。
“古樹參天繞舊祠,遍地豐碑滿壁詩”是對現(xiàn)今孟廟古樹環(huán)繞、石碑林立獨特景觀的真實寫照。孟廟碑刻從宋、元、明、清至今歷經近千年。石碑內容也十分豐富,包含皇帝詔封、文人拜謁題詠、孟氏后代祭祀、捐修等。孟廟剛遷建成不久女真人便占領了鄒縣,故北宋的石刻僅留下5塊;到了金代,尊孟之風延續(xù),共留下6塊石刻;元代對孟子的尊崇達到了一個高峰,共留下各類碑刻31塊。本文將介紹孟廟現(xiàn)存的元代碑刻,還將重點對其中的特色元碑進行詳細的分析解讀。
孟廟元代碑刻中,至元二十年(1283)行臺治御史趙文昌的《拜謁鄒國公墓祠題名》是這個朝代的第一塊刻石。元貞元年(1295),鄒縣尹司居敬恢復了孟子故居、子思講堂,自此有關重修、追封等內容的石刻大增,其中有《騶孟子廟碑銘》《孟母墓碑》《中庸精舍記》《重修孟母斷機堂記》《子思書院新廟之記》《斷機堂邾國宣獻夫人新像記》《重修子思書院率性堂記》等石刻至今留存。
1 《皇元圣制碑》
《皇元圣制碑》現(xiàn)立于孟廟啟圣殿前碑林,碑文內容是元文宗皇帝的一道圣旨,對當時孟子加封鄒國亞圣公的歷史進行了完整的記載。碑高4.14米,寬1.12米,厚0.35米。碑額雙面立體透雕二龍戲珠圖案,中間篆刻“皇元圣制”4個字。碑身內容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為蒙古八思巴文,由左至右豎排列,共11行,落款處為方形御印;下部為楷書漢文,由右至左豎排列,滿行16字,11行,共154字(圖1)。
在這道圣旨中,文宗皇帝首先稱孟子為“百世之師”,對孟子七篇大加贊揚:“觀夫七篇之書,惓惓乎致君澤民之心,凜凜乎拔本塞源之論?!蔽淖诨实圪澴u孟子“有功圣門,追配神禹者”,認為孟子的功績僅在孔子之下,因此圣旨中用“鄒國亞圣公”來作為孟子的封號,至此,人們才逐漸將孔子、孟子合稱為“孔孟”。而這通碑的碑文上半部分更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字,它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帝師八思巴創(chuàng)立的一種蒙古新字,后人稱為“八思巴文”。八思巴(1235—1280)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也是當時忽必烈的“老師”,其依照藏文30個字母的規(guī)制要求,最后創(chuàng)造了由41個字母構成的新文字,也稱為古代的“國際音標”和“世界語”。忽必烈于至元五年(1268)下詔,規(guī)定所有官方文書都必須使用新蒙古字,試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八思巴文的創(chuàng)制與推廣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蒙古社會的文明進程,其作為官方文書進行傳播,后也翻譯出了多個漢文典籍,促進了蒙漢文化交流。但后因書寫不便,其伴隨元朝覆滅而逐漸消亡??逃邪怂及臀牡谋淘谌珖鴶?shù)量較少,使這通碑刻更顯珍貴。
在元朝以前,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顏子、曾子、子思三人均排在了孟子之前。到了北宋時期,“孔孟”連稱,“孔孟之道”已廣為流行,元文宗皇帝加封孟子為鄒國亞圣公的這道圣旨確立了孟子的地位,也把孟子推上了“亞圣”的寶座,他的地位和影響也已超過了顏子、曾子和子思,這在當時產生了不小的社會反響,其學說得以廣泛傳播,孟廟也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和維修。
2 《圣詔褒崇孟父孟母封號之碑》
《圣詔褒崇孟父孟母封號之碑》現(xiàn)立于啟圣殿前碑林,內容是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皇帝追封孟子父母為邾國公、邾國宣獻夫人的一道圣旨。碑通高5.15米,其中碑首高1.3米、碑身高3.1米、碑座高0.75米,碑寬1.1米,厚0.3米。篆額三行,每行四字。碑文上部為蒙古八思巴文,由左至右豎排列,每行14字,11行,共136字。下部為漢文,由右至左豎排列,漢文與上部分八思巴文相對應,行、字相同。最后年代落款處內側各有一“寶”字,代表了皇帝的印信。碑陰刻有“追封邾國公邾國宣獻夫人碑陰之記”,共30行,每行89字,共計1742字(圖2)。
碑文中元仁宗皇帝首先稱孟子為“命世亞圣之大才”,追其緣由,與父母的悉心教誨密不可分,所以加封孟子父親為“邾國公”、母親為“邾國宣獻夫人”,從此孟子的父母第一次有了封爵。這道加封的圣旨,不但表達了當時朝廷對孟子和儒家文化的尊崇,進而也實現(xiàn)了元仁宗想以儒術治國的目的。盡管碑文僅有數(shù)百字,卻也達到了明確的目的,堪稱制詔的杰作,也是歷史上最早對孟子父母封贈的詔文。碑陰文中對孟子繼承發(fā)揚孔子的儒家學說和他提出的“性善之說”“浩然之氣”“義利之辯”等觀點進行了詳細敘述。
“溯流窮源,是皆慈母之教之故也”表達了對孟父孟母特別是孟母的褒揚。在古代社會,女子地位低下,為何孟母會得到如此褒崇呢?
三字經的開篇寫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泵夏附套拥墓适伦钤绯霈F(xiàn)在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在《韓詩外傳》中也有記載。相傳孟子幼年喪父,靠母親仉氏織布來維持生計,家境清貧。最初孟子家住在郊外并且臨近一片墓地,所以他經常和小伙伴一起跑到墳地去玩,模仿大人哭喪爭搶祭祀的食物吃,孟子對此樂此不疲。孟母一看這種環(huán)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為了改變孟子貪玩的陋習,便決定搬家。新搬的家臨近鬧市,孟子看到街市上人來人往,又跟著商人學會了吆喝做買賣。孟母一看這個環(huán)境也不適合居住,但在這個過程中,孟母發(fā)現(xiàn)了孩子模仿的天性,最后決定把家搬到了一所學堂附近。孟子聽著瑯瑯的書聲如癡如醉,常常跑到學堂窗外“偷聽”,模仿先生學習揖讓進退的禮儀,見此情景,孟母便把孟子送進學堂。孟母的“三遷”之教使后人深刻理解了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而孟母的智慧遠不至此,為了能夠讓孟子安心讀書,孟母每天起早貪黑不停地替人織布來維持生計。有一天,不到放學的時間,孟子逃課跑回了家。見到兒子此時回來,孟母非常生氣,她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剪斷了。孟子看后驚恐不解,便問母親:這批布馬上就快織完了,為何要剪斷呢,這樣不就白費了嗎?孟母語重心長地告誡道:你的學習就和織布一樣,要循序漸進、不能間斷,一旦逃學間斷,就和刀斷布匹一樣,是織不成有用的布的,只會半途而廢。孟子聽后恍然大悟,終于明白了做學問和織布一樣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才能成功。以后的孟子發(fā)憤圖強,潛心研究儒學,并精于君王治國之策,把學習孔子當成一生的夙愿,最后終成一代大儒。
孟母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和岳母(岳飛之母)、陶母(陶侃之母)、歐母(歐陽修之母)并稱為古代四大賢母。她“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在當時“子不教,父之過”的男權社會,孟母在丈夫去世后,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教子的責任,堪稱中國古代女性的典范和楷模。后世對于孟母不斷給予高度的評價,除了元仁宗皇帝追封孟母為邾國宣獻夫人外,明萬歷年間山東監(jiān)察御史鐘化民拜謁孟廟,在《祭孟母文》中還寫到“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來,一人而已”,意思是:古代社會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都是希望孩子能做高官,追求名和利,但孟子的母親教育孩子卻希望他能夠成為一位像孔子一樣學識淵博且頗具賢德的人。從古至今,能夠將孩子如此培養(yǎng)的,可以說孟母是第一人!清朝乾隆皇帝對孟母也大加贊賞,他認為元仁宗對孟母的封號邾國宣獻夫人還沒有表達出人們對她的崇敬之情,在乾隆三年(1738),乾隆皇帝又在原封號上加了“端范”兩字,追封為“邾國端范宣獻夫人”,說孟母是天下母親的典范和楷模。
3 《皇帝圣旨碑》
《皇帝圣旨碑》現(xiàn)立于孟廟啟圣殿前碑林,記載的是元朝的兩道圣旨。碑高2.21米,寬0.96米,厚0.21米。圓額,碑文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丁酉年(元大德元年,即1297年)圣旨,每行19字,共12行,尾部刻蒙文方印。下部為元延祐元年(1314)圣旨,每行30字左右不等,共24行,部分字有殘缺(圖3)。碑陰為“孟氏宗枝圖派”。
碑文上部的丁酉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圣旨中記述了兗國公后代(顏回子孫)和鄒國公后代(孟子子孫)享受朝廷免除差役的優(yōu)厚待遇。碑文最后寫有“右札付亞圣顏國公”字樣,由此可知在宋代顏回曾被尊為亞圣,宋代之后,越來越多的文人學者認為孟子“繼孔子以往、開儒學之來”的貢獻更高于顏回,于是,元文宗皇帝追封孟子為亞圣,改封顏回為復圣。在這道圣旨中可以看到顏回曾被封為亞圣這段短暫的歷史。碑文下部的元延祐元年(1314)圣旨則記述了滕縣、鄹縣的三家孟氏后裔依例免除地稅和差發(fā)之事。碑陰的“孟氏宗枝圖派”刻有從鄒國亞圣公至五十五代后裔的名字,各代之間以直線相連。但因石面有損,因此字有殘缺。
整篇碑文其實都是記載了孟子后裔在當時社會的諸多“優(yōu)待”。實際上,對孟子后裔的優(yōu)遇從唐代就開始了,以后歷代相沿,元代亦是如此。元代皇帝學習并崇尚儒家文化,在文化方面恢復了中斷數(shù)十年的科舉取士制度,不但追封了孟子、孟父孟母,而且對孟子后裔也加以禮遇優(yōu)待,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儒學發(fā)展,籠絡了人心,緩和了元朝尖銳的社會矛盾。
4 《太師右丞相過鄒祀孟子之碑》
《太師右丞相過鄒祀孟子之碑》現(xiàn)立于孟廟啟圣殿前碑林,記載了元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丞相脫脫路過鄒縣孟廟祭祀孟子的一篇碑文。碑額立體雕刻盤龍戲珠,栩栩如生,現(xiàn)放置于碑身右側地上,高0.97米,寬0.93米,厚0.37米,上篆體文字3豎行,每行4字(共12字),內容為“太師右丞相過鄒祀孟子之碑”。碑身高2.24米,寬0.83米,已碎為五片,并殘缺三塊,現(xiàn)用青磚鑲嵌壘一碑樓。碑文楷書,每行約64字,共22行,落款5行,每行字數(shù)不等(圖4)。
太師右丞相即元末丞相脫脫,字大用,元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幼為伯父伯顏撫養(yǎng),在名儒吳直方的教導下,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15歲時,脫脫為太子阿剌吉八怯憐口怯薛官。至元六年(1340)二月,脫脫大義滅親,奉順帝詔罷逐伯顏。伯顏主張抵制“漢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壓迫政策,造成了當時蒙漢民族矛盾加劇,不利于維護元朝的統(tǒng)治。至正元年(1341),脫脫任右丞相,隨后正式宣布恢復科舉,大興國子監(jiān),改奎章閣為宣文閣,改藝文監(jiān)為崇文監(jiān),修撰了宋、遼、金三史,遴選儒臣為皇帝進講,教授四書五經。元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脫脫率軍大破徐州紅巾軍后,又招集各行省及西域軍隊南下。也就是在這次南下的路上,脫脫基于對儒學和對孟子的敬仰,專程來到鄒縣祭拜孟子。這通《太師右丞相過鄒祀孟子之碑》也充分體現(xiàn)了脫脫作為一名推行儒道的大臣對孟子思想的崇敬之心。
5 結語
元世祖忽必烈青年時代就熱心學習漢文化,被當時學子推崇為“儒學大宗師”,他積極采納其帝師八思巴提出的“治天下必用儒術”的建議,忽必烈就是儒學的擁護者和推行者。從孟廟的這幾通元代碑刻不難看出儒學在元朝之盛。而諸多的孟廟元碑對于研究孟子乃至儒家文化的歷史和發(fā)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培桂.孟子林廟歷代石刻集[M].濟南:齊魯書社,2005.
[2]邊茂春,孔艷.孟廟[J].山東檔案,2013(3):66-68.
[3]軒宇,張慶軍.孟廟·乾隆碑亭[J].齊魯學刊,2009(2):1.
[4]趙文坦.鄒城孟廟元碑兩種簡釋[J].齊魯文化研究,2006(00):150-153.
[5]李啟謙,徐志祥.鄒縣孟廟[J].歷史教學問題,1984(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