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在非洲的津巴布韋,由于貧窮、落后、戰(zhàn)亂和疾病肆虐等原因,國內(nèi)許多人患上了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而津巴布韋屈指可數(shù)的幾名心理醫(yī)生,高昂的診費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迪克森是津巴布韋僅有的幾名心理醫(yī)生之一,他心地善良,碰到窮人患者從不收取診費。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盡管他每天從早到晚地給人看病,但來找他看病的人實在太多了,他根本忙不過來。迪克森也曾游說其他心理醫(yī)生免費給窮人看病,卻遭到了他們的拒絕。
一天,迪克森出診,在路過一個村口時,看到大樹下一群頭發(fā)花白的奶奶在耐心地傾聽一群年輕男女在講述著什么,還不時地給他們一些安慰的話語以及建議。那一刻,迪克森眼前一亮,想到雖然奶奶們沒有受過專業(yè)的心理學教育,但她們憑借多年的人生閱歷、慈悲的態(tài)度和幫助他人的熱情,也能幫助人從愁苦的心理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如果對她們進行短期的有目標的培訓,就可以幫助到那些有輕微心理疾病的患者,也就能緩解國家心理醫(yī)生緊缺的問題。
有了想法的迪克森開始走村串戶,把那些有空閑有耐心又有愛心的老奶奶召集起來,對奶奶們進行了心理學專業(yè)的短期培訓,告訴她們什么是抑郁癥,什么是焦慮癥,并教給了她們一套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加上理論知識,老奶奶們對于如何正確地幫助和疏導他人心理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老奶奶們在經(jīng)過迪克森的短期培訓后,紛紛在自己村落中心位置的大樹下放上一把長條木椅,開始了她們的心理治療。每天,她們頭戴著淺粉色的圓沿帽子,身穿天藍色帶著心理醫(yī)生圖標的T恤,微笑地注視著眼前過往的行人。當有人在木椅上坐下時,就意味著此人有困惑想要傾訴。
有一天,一個中年男人來到奶奶的“木椅診所”。他剛坐下,就急切地說:“奶奶,我每次一想到家里太窮,有很多個孩子要養(yǎng),就覺得生活真是一點盼頭都沒有,每晚都失眠……”當男子講述自己的事情時,奶奶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傾聽著他生活中的痛苦,然后用女性特有的溫柔、耐心去安撫他,并耐心地向男子指出其中有哪些是實際問題,有哪些是被負面情緒扭曲的虛假問題。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木椅診所”,找奶奶們聊聊天,拉拉家常,談談自己的煩惱。每當此時,奶奶們就會用她們所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努力地去疏導和開解他們。奶奶們和藹的態(tài)度、專業(yè)的知識和豐富的經(jīng)驗,加上慈祥的笑容,頓時讓患者輕松了許多,心理問題也得到了緩解。
據(jù)津巴布韋衛(wèi)生部門統(tǒng)計,從2006年至今,奶奶們的“木椅診所”已經(jīng)幫助津巴布韋超過27500人緩解和治愈了他們的心理疾病。如今,津巴布韋全國有73家“木椅診所”,有300多名“知心奶奶”為在痛苦中掙扎的人們指點迷津。她們已經(jīng)成為津巴布韋心理治療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迪克森說:“與其說是‘醫(yī)學治愈了心靈的疾病’,不如說是‘愛拯救了困境中的人們’。再困難的事,有了愛的助力,都會得到解決?!?/p>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