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
曾經(jīng)寫過一篇隨筆《白菜》,現(xiàn)在談?wù)勊摹半y兄難弟”蘿卜。
在正式開談之前,我要鄭重向蘿卜道個歉:對不起蘿卜先生,誤會你了!
此話怎講?
長期以來,我對蘿卜的印象并不好。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一直把“胡蘿卜”當成“蘿卜”。胡蘿卜,無論生吃還是熟食,都不好吃。生吃還好點,有點甜味,可當水果,可是吃多了燒心反胃。煮熟了吃呢,有一股說不出的難聞的味道。雖然明知道胡蘿卜營養(yǎng)很豐富,可是那股味道還是讓我難以忍受。所以我一直都不喜歡它。直到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查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原來胡蘿卜不是蘿卜!這是什么道理?難道“白馬不是馬”?可是千真萬確,胡蘿卜不是蘿卜。我竟然誤會它幾十年!
好吧,現(xiàn)在說蘿卜。
與白菜一樣,蘿卜的檔次也不高,屬于蔬菜中的“下里巴人”。老百姓喜歡把“蘿卜”和“白菜”相提并論,有句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這是說各人喜好不同,不可強求。在現(xiàn)實中,有人喜歡蘿卜,有人喜歡白菜,有人既喜歡蘿卜又喜歡白菜,有人既不喜歡蘿卜又不喜歡白菜,你還真管不著。
“十月蘿卜賽人參?!薄岸蕴}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边@都是說蘿卜的好。雖然是民間諺語,但是有科學依據(jù)。蘿卜主要有白蘿卜、紅蘿卜、青蘿卜、水蘿卜,各有各的功能?,F(xiàn)代營養(yǎng)學研究表明,蘿卜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再說藥用價值。從中醫(yī)上講,白蘿卜可以止咳化痰,促進消化,適合“老慢支”;胡蘿卜可以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適合心腦血管病患者;青蘿卜消積祛痰,清熱舒肝;水蘿卜滋陰降火,消腫解毒。小兒食積也可煮蘿卜水,消積理氣。明代著名的醫(yī)學家李時珍對蘿卜也極力推崇,主張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去邪熱氣”。
蘿卜的做法很多。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經(jīng)寫過一篇《蘿卜》。汪曾祺先生是美食家,也是吃貨,他喜歡吃蘿卜,也會做蘿卜。他在文章中介紹了各地的多種蘿卜,也介紹了蘿卜的種種做法。他說,用楊花蘿卜(即北京的小水蘿卜)斜切的薄片,再切為細絲,加醬油、醋、香油略拌,撒一點青蒜,極開胃。若與細切的海蜇皮同拌則尤佳,在他的家鄉(xiāng)是上酒席的。我對蘿卜的感情還沒有那么深,不過也還不反感。我的廚藝也不佳,做不出那么多花樣來。做得最多的,是牛腩燉蘿卜,據(jù)說可以去腥。有時也涼拌吃。
蘿卜身份卑微,但也能做出名菜。著名的“牡丹燕菜”就是用蘿卜烹制的。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24道名菜的首席菜,猶如盛唐時期艷裝而出的婦人,甫一出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潔白如玉、色澤奪目的牡丹花浮于湯面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據(jù)傳,1300多年以前,武周年間,女皇武則天為視察龍門盧舍那大佛的鑿刻,而駕臨洛陽仙居宮。適逢城東關(guān)下園村長出一棵特大白蘿卜,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重三十多斤,菜農(nóng)視為奇物,敬獻進宮。女皇見了,圣心大悅,傳旨廚師做菜。廚師深知,用蘿卜做不出什么好菜。經(jīng)過一番苦思,使出百般技藝,對蘿卜進行了多道精細加工,切成均勻細絲,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湯。女皇品嘗之后,贊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觀其形態(tài)酷似燕窩絲,當即賜名為“假燕菜”。從此,王公大臣、皇親國戚設(shè)宴均用蘿卜為料,“假燕菜”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洛陽傳統(tǒng)名菜,流傳至今。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廚師在烹調(diào)此菜時,取牡丹花入肴,使之浮于湯面,使“洛陽燕菜”更加鮮艷奪目,深得貴賓們的稱贊。周總理見菜后說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應(yīng)該叫‘牡丹燕菜?!笨梢?,只要用心,平凡也能化為神奇。
我吃過印象最深的是一道蘿卜紅燒五花肉,那味道香極了。這道菜里面,蘿卜的好吃程度超過了肉食,蘿卜是主角,肉反而成了配菜。我們請教廚師,他給我們介紹了制作過程。一個白蘿卜切滾刀塊備用;五花肉切塊,涼水下鍋;水煮沸,把肉煮出沫,撈出用涼水洗去沫,瀝干水。涼鍋涼油放冰糖,把冰糖炒化,炒出糖色;放入肉,翻炒均勻,放入生抽、老抽、花雕酒調(diào)味;放入蘿卜,各種香料。把肉與蘿卜從炒鍋中倒入高壓鍋,加水,大概和食材相同即可。高壓鍋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煮15分鐘即可。說起來很簡單,真要做出這個味道談何容易。肉爛,蘿卜香,肉味都進蘿卜里了。蘿卜咬開,外紅內(nèi)白,味道超好。最后蘿卜都被挑光了,剩下來的都是肉。
我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蘿卜,至今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清乾隆庚午年(1750年)編修的《如皋縣志》載:“蘿卜,一名萊菔,有紅白二種,四時皆可栽,唯末伏初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堅而辣?!比绺尢}卜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質(zhì)素少,遠近聞名?!笆焓掣仕朴?,生薦脆如梨?!庇羞@么一句諺語:“蘿卜響,嘎嘣脆,吃了能活百來歲?!鼻宄醮髴蚯依顫O就出生于如皋,他也特別喜食蘿卜,他認為蘿卜“初見似小人,而卒為君子”;他喜歡把蘿卜切絲作小菜,拌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家鄉(xiāng)特產(chǎn)腌制蘿卜皮至今仍是我喜愛的下粥小菜。
蘿卜、白菜,似乎都代表了一種平民生活的煙火氣和簡單的幸福。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過北京人爭購水蘿卜的情景:“冬飆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賣水蘿卜賽如梨者,無論貧富耄稚,奔走購之,唯恐其過街越巷也?!彼麑λ}卜的評價是:“瓊瑤一片,嚼如冰雪,齒鳴未已,眾熱俱平?!?/p>
別看蘿卜不上檔次,您可千萬別怠慢了它。為什么?“蘿卜不大背(輩)兒大”唄!
責任編輯: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