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
很久以前,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傆X得他家草廬的窗前有酒也有茶,以陶碗淺淺盛著,酒水茶湯映出庭前的垂柳。山中的氣息與酒、茶的氣息融為一體,飛鳥結(jié)伴而來,停在庭中樹上。
一杯嫩翠,像春日的陽光穿過松枝。茶極嫩,像柳樹新芽。三十歲后喝綠茶,最重其色。秀色可餐,一杯綠茶是我的晚飯。好綠茶之色,好紅茶之香,好黑茶之味。昨夜喝安化黑茶,不溫不火,不燥不熱,低眉有觀音相,落喉之際,金剛相、童子相、水墨相隱隱在焉。
睡覺與喝茶來,無處不可。無處不可睡覺,無處不可喝茶。即使在屋檐下睡覺也舒服。冬天,躺在厚厚的草堆里,曬著太陽,小寐片刻,是清歡也是清福。
二十年前去雷州半島,大晚上,找不到旅館,幾個人在水果攤案板上安臥一夜?,F(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有意思。喝茶亦如此,露天喝,茅屋中喝,田頭地尾喝,禪房喝,小室喝,客廳喝,廚房喝,甚至床上喝,人見了也覺得風(fēng)雅。
前幾天有朋友說要寄兩盒茶來,一盒鐵觀音,一盒毛尖。不想要。她說好茶只送有緣人。不好推辭了。
很久沒有喝過鐵觀音。日常里,我喝翠蘭。翠蘭是盆栽小景,婉約清淡;鐵觀音是窗外原野的一軸山水,悠遠(yuǎn)深邃。鐵觀音是婆婆,翠蘭是兒媳。將這兩款茶放在一起喝,婆媳一家。第一道,婆婆冷眼旁觀,兒媳低眉順眼。第二道,婆婆顯出手段,兒媳得理不饒人。第三道,婆婆過婆婆的日子,兒媳有兒媳的生活,互不干擾。嘴里像播放三幕劇,心情有起有落,妙不可言。
鐵觀音是烏龍茶一種,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屬半發(fā)酵類青茶。其茶色金黃略帶青綠,明澈透亮,有種安穩(wěn)的富態(tài),一點也不鐵石心腸,十足的觀音慈悲。
初喝鐵觀音,不知道是習(xí)慣作祟,還是口味因由,半天沒覺出好來。泡開的茶,葉片粗且大,黑且長,心里居然有些輕視。后來又喝過幾次鐵觀音,或許是日久生情,慢慢有些喜歡了。
不明白此茶怎么以觀音為名,這是我的好奇。北方不少人覺得,胡竹峰這個名字奇怪。其實“竹峰”在南方是最尋常的名字,念書時,南方多“竹”多“峰”。
鐵觀音的得名有兩個說法。一說茶成形后結(jié)實烏潤,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被乾隆賜名“鐵觀音”。還有一傳說,該茶是觀音托夢給某茶農(nóng)而得到的。
壺中的鐵觀音,喝過五泡,到底是鐵觀音,不是泥菩薩,不怕水泡,入嘴還有余味。第六泡,茶殘了,青氣消磨殆盡,喝在嘴里,還有淡淡的澀味緩緩縈繞。
關(guān)于青氣,只有清香型的鐵觀音才有。那種未熟的青氣,像把利劍,割開茶湯的苦澀。
鐵觀音的青氣只有三四次。第一開茶,青氣若有若無,縹緲得不可捉摸;第二開茶,青氣羽翼豐滿,蠢蠢欲動,但澀味堅不可摧;第三開茶,青氣心灰意懶,只好老實本分;第四開茶,青氣淡矣,如處江湖之遠(yuǎn)的布衣儒士;第五開茶喝在嘴里,有白頭宮女說舊事之感。一切遠(yuǎn)了,唯有惆悵。很意外,一壺茶喝出惆悵。
鐵觀音七泡,猶有余香。我最多六泡,留著一泡,是未盡之誼。像我讀《三國演義》,每每只看到《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一回;像我讀《水滸傳》,《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回即劇終;像我讀《紅樓夢》,到《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就釋卷。死劫已定,我寧愿在生的世界找樂。
凌晨兩點睡下,早上七點醒來。身體需要睡眠,精神卻抗拒著,只好起床。平日能多睡一會兒就多睡一會兒。何況今晨不熱,能感覺到絲絲涼風(fēng)。
沒睡好,昏蒙蒙的。漱洗完畢,清醒了一些。
夏天太陽真勤快,九點鐘就已經(jīng)很曬了。走幾步,汗津津的,好像在水里游了一圈。
坐下,沖水泡茶,泡的竹葉青。昨天喝的是翠蘭,換換口味。此前喝過竹葉青。
喜歡“竹葉青”三個字,竹葉自然是青的,這里有語言的重疊。
往杯子里裝茶,千手觀音舞,萬竹風(fēng)聲起。湊到杯口聞聞,茶香頗濃,有竹林青氣,與以前喝到的綠茶不一樣。
龍井氣息輕輕上揚,碧螺春氣息微微下沉,猴魁氣息厚樸,毛峰氣息輕靈,翠蘭氣息浮浮沉沉、若有若無,而竹葉青氣息平緩,像一條白練,又像是垂下的水袖。
竹葉青之味極其熟悉,奈何說不出來。好茶的味道都是熟悉的,妙不可言,詞不達(dá)意。詞不是萬能的,意比它走得更遠(yuǎn)。詞是油滑之手,意是泥鰍。小時候捉泥鰍,每每從指縫里鉆出來滑落逃脫。
竹葉青的清新有股烈性,這在綠茶種類里鳳毛麟角。猴魁也有烈性,但它的烈性是中年婦人的剛強。竹葉青是《紅樓夢》里的尤三姐,可謂烈得百媚生。
偶感風(fēng)寒,躺在床上,突然覺得寂寞。寂寞如影隨形,誰也不能分擔(dān),只好喝茶。
茶里有一份世故,像讀多了中國古書的老人。茶里也滿懷心事,像初出茅廬的青年。寂寞時喝茶,和老人論道,可消永夜。惆悵時喝茶,和青年聊天,能增豪氣。今夜寂寞又惆悵,是要喝一壺大紅袍的。
喜歡大紅袍的名字。大紅袍是入世之物,湯色有紅袍將軍的士氣。
說到將軍,白衣小將儒雅熨帖,到底還是紅袍將軍威風(fēng)凜凜。棗紅色小馬,棗紅色披風(fēng),棗紅色紅纓,行走在棗紅色沙洲上。殘陽棗紅,西天棗紅,映得人臉色也棗紅,一片棗紅世界。
有次和朋友在湖邊喝大紅袍,恍惚中,竟然將茶湯當(dāng)成了海水。真像夕陽下的海水,壺嘴一沖,漾啊漾,漾啊漾,味道雖不夠足,氣息卻好。大紅袍的顏色與綠茶相比,一個是夕陽海水,一個是青山小溪。茶世界千姿百態(tài),燦若星辰。
第一次喝大紅袍,看著清澈艷麗的茶湯,心底竟生出香艷,圍坐的幾個男女喝出滿面春情。
大紅袍之紅,更多的是高貴,淡紅帶來的高貴。紅是高貴色,大紅袍的好也正好在茶湯的色澤上。紅不一定要紅得發(fā)紫,泛紅就可以了。半紅不紫,實則人生最好狀態(tài)。進(jìn)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也海闊天空。
大紅袍的紅,不是通紅,不是大紅,而是微紅、淡紅、淺紅,紅出了格調(diào),尊貴中讓人可親可近。紅的茶湯仿佛紅塵往事。燈火前身,并非明月;茶色今世,流水遠(yuǎn)行。
大紅袍外觀綠褐鮮潤,泡出來的茶湯偏要一片紅,像莊子,外冷內(nèi)熱,淡然下有赤子之心。
喝大紅袍最厭繁文縟節(jié),沖完即好,水夠滾,人要熟,便有富足之樂。像卸了妝的老生清唱,沒有鑼鼓絲竹,聲音直達(dá)遠(yuǎn)古。
大紅袍的好,好在得紅茶之醇、綠茶之香,味久益醇,香久益清。喝過幾杯大紅袍,嘴里清甘之氣不絕,炭香微微回旋。
大紅袍適合冬天喝,一邊喝一邊讀古人話本傳奇,最好還是舊書。舊得有味,舊得溫存蘊藉,前人的情緒綿延不絕,茶香在鼻端縈繞。
用紫砂壺泡大紅袍,茶湯小人得志,一副游于世故的老氣橫秋。用玻璃杯泡大紅袍,像傳奇像話本,雖精彩卻不耐回味。泡大紅袍,白瓷盞最佳,清白之身,滿腔熱血,讓人喝出日常生活的莊嚴(yán)與肅穆。
煮酒論英雄,品茶說風(fēng)月。這茶若是大紅袍,風(fēng)月也說得出風(fēng)華風(fēng)情、月色撩人。
昨夜養(yǎng)了六盞花茶。為什么是六盞?家里只剩下六個玻璃杯了。玻璃雖好,卻易碎,有天一連摔爛三個玻璃杯。
飛碟在橙色的天空中靜止,起先以為是天外來客,仔細(xì)一看,又好像向日葵花,安靜地散發(fā)著陽光黃,這是菊花茶。一葉輕舟,出沒在風(fēng)波里,忽上忽下,這是金銀花茶。碎金灑落水底,熠熠生輝,一片富貴,金玉滿堂,茶色微綠而明亮,像早晨的天窗,這是桂花茶。碧血丹心,紅花撒在地毯上,佳人款款生情,顧盼之間,讓一個男人失魂落魄,這是玫瑰花茶。泥沙俱下,褐浪滾滾,成熟的小麥傾瀉而下如兵馬渡江,這是薰衣草茶。一片冰心漾著蜜意,散發(fā)的林逋隱居西湖,清靜自適,清白人生自有一份香甜,這是梅花茶。
六盞花茶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心養(yǎng)過幾回花茶,一道道坐喝,熱湯漸成冷水。這是花茶的趣味。
綠茶養(yǎng)眼,紅茶養(yǎng)胃,黑茶養(yǎng)氣,黃茶養(yǎng)神,花茶呢?養(yǎng)形以得趣,養(yǎng)色以求異。菊花茶和金銀花茶味道清寒,寒中帶苦,像賈島和孟郊的詩,雖好,卻有貧乏氣,格調(diào)低了。桂花茶,香有余而力不足,半上半下,七上八下,讓人懶得費神尋味。玫瑰花茶是絕色女子,面目姣好,但失之內(nèi)涵,可以談情說愛,不能談婚論嫁。薰衣草茶味道濃郁,茶色也好看,像熱戀中的男女,好得如膠似漆,但沒有落到實處,心到底懸在半空。
我喜歡的茉莉花茶,昨夜沒養(yǎng)。
茉莉花茶是粗茶,用開水泡在大白壺里,趁熱喝,氣息夠足,味道夠足。有菜市場的氣息、公園的氣息、集市的氣息,富足真實。
第一次喝茉莉花茶在天津,嘴里全是濃香,穿過唇齒,力達(dá)喉舌,沉甸甸的全是香氣。喝一口,再喝一口,耕讀家風(fēng)兜頭而來,天地間萬事如意。
茉莉花茶好在市井,梅花茶好在士氣,我也喜歡。白梅茶味道清苦,不如蠟梅茶好喝。白梅是出世的,蠟梅是入世的,梅花清冷中有藥香。蠟梅的香氣更甜馥,帶著喜氣;白梅茶更清雅一些,口味稍嫩。中醫(yī)說白梅和綠茶加上橘絡(luò)和女貞子同泡,名“二綠女貞”茶,加枸杞與合歡則為“二綠合歡”茶,頗具藥效,能治療梅核氣。我喜歡“二綠女貞”與“二綠合歡”的名字,像舊時鄉(xiāng)下員外伉儷情深中琴瑟和諧。
喝花茶,喜歡清飲,以存天然香味。
花茶泡在玻璃杯中,可視其色?;ú枧菰谛〈蓧乩铮莛B(yǎng)逸氣。
喝茉莉花茶的啟示:津津樂道,自得其適。
毛尖的產(chǎn)地頗多,我只熟悉信陽的。
信陽毛尖,像舊小說中的人物,家在信陽,姓毛,名尖。毛尖之毛是其表,尖是其形,毛尖口感也的確有尖銳處。乍到中原,生于南方的味蕾,很難招架北方毛尖的味道,嫌苦了一些。
喝茶十幾年,偏偏不是信陽毛尖客,茶緣不同,口感有異。朋友告訴我說,喜歡毛尖的人,多是中年以后。喝茶不僅僅講緣分,也要歲月的沉淀。
毛尖是出世之茶,雖有淡香,但更多的是澀和苦。像浪跡天涯的游俠,可以欣賞,可以仰慕,不適合做朋友。這是性情決定的,與茶無關(guān)。
信陽毛尖茶形好看,不華貴,卻純凈,純凈得像吸附在磁石上的鐵砂,隱隱、盈盈,“隱隱”是馥郁的茶氣,“盈盈”是烏金的色澤,黑的茶葉閃耀白銅光芒。
毛尖干且硬,落在杯底,淅淅瀝瀝似雨,能砸出聲音。倒水,杯中蚊、蜂亂舞,鬧哄哄好一陣才停息下來。
綠茶里,毛尖是我見過的最耐泡的品種。有一次故意換湯不換茶,那壺茶泡了七開居然還有味道。許多茶,三泡之后,就無精打采了,毛尖例外。毛尖還有個例外,有幾年它是我唯一能在冬天喝的綠茶。大雪鋪地,大風(fēng)吹城,大寒襲人,捧一杯毛尖茶,有幽靜之感、幽深之思。沒有陽光沒關(guān)系,我有一杯陽光;沒有溫暖沒關(guān)系,我有一杯溫暖。年齡虛長二十歲,一寸光陰一寸金,一杯茶,消凈了青春。所以不敢多喝毛尖,不想未及而立就年過不惑。
據(jù)說信陽毛尖幾個出名產(chǎn)地是五云(車云、集云、云霧、天云、連云)、兩潭(黑龍?zhí)?、白龍?zhí)叮⒁簧剑ㄕ鹄咨剑?、一寨(何家寨)、一寺(靈山寺)。把它們連在一起,可以寫成一篇小品:
一山靈秀,有寨有寺,山腳兩汪潭水。山上辟有茶園,種的是毛尖。山頂藍(lán)的天空,停著五朵云彩,不多不少,只是五朵,似乎是碰巧,又似乎大有深意,五云將甘露清灑在兩塊茶園里。
信陽毛尖初制后,經(jīng)人工揀剔,把成條不緊的粗老茶葉和黃片、茶梗及碎末剔出來。揀出來的青綠色成條不緊的片狀茶,稱為茴青,春茶茴青又叫“梅片”。茴青與梅片讓人大有好感,是知書達(dá)理、小家碧玉的名字,像我的朋友。
茴青,梅片,走吧。
干嗎?
喝茶去。
初聽到白茶的名字,暗暗叫絕。有人遭白眼,有人吃白飯,有人說白話,有人寫白字,有人唱白臉,有人打白條,有人唱白席,有人做白日夢,有人睡白日覺。京劇臉譜有白鼻子,民間傳說有白娘子,蒲松齡寫《白秋練》,還有人專干白刀子進(jìn)紅刀子出的營生。
咦,怎么說到這里了?上午伊說現(xiàn)在市上豬肉不敢隨意買了,還是自家養(yǎng)的土豬肉質(zhì)鮮美,吃得放心。我就想到鄉(xiāng)下屠戶白刀子進(jìn)紅刀子出。小時候,每次殺豬,祖父總讓我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說孩子家看見殺豬,長大了懵。老家人說懵,意思指腦子笨。
關(guān)于白茶,長期以來,只存在想象中。想象中的白茶,湯色發(fā)白,白色的茶在瓷杯里晃蕩,稀釋的牛奶,沖淡的椰汁,白得干干凈凈。清清淡淡中,幾片茶葉沉在水底,一盞山清水秀,一盞鳥語花香。
朋友送來三兩安吉白茶,神交已久,無緣邂逅,有些喜不自勝,樂滋滋洗壺?zé)?。盡管還有半瓶水,對白茶這樣的新朋友,新水沖泡才是待客之道。泡過之后才知道,安吉白茶實屬綠茶一類,茶身有白茸,故名白茶。好像魯智深,一點都不花心,只因背上刺有花繡,江湖人送綽號“花和尚”。怎么又說起魯智深來?近來重讀金圣嘆評點版《水滸傳》,文是妙文,批乃絕批,時至今日,文批俱老。
安吉白茶形狀漂亮,白毫綠底,裝在鐵罐中神閑意淡,仿佛宋人宮廷工筆畫,覺得大好,又說不出好之所在。未必是寫作功夫不到家,實在是大好無言。
泡在杯底的白茶,芽頭肥壯,細(xì)嫩的茶干鋪在水底,像鎦金樹芽,湯色黃亮,有點類似霍山黃芽的茶色,比黃芽更淡。黃色一淡,則顯嫩,更多的是明亮、透徹,黃玉的光芒。
佳人。在溪水畔浣紗的絕色佳人,縷縷輕紗在水中蕩漾。魚兒看得入迷,忘記游動,沉入水底,小蝦癡癡呆呆。這是白茶喝多了的白日夢。
白茶在水中開花般綻放,清澈無匹的茶水如同早春二月的陽光溶在里面。握著杯子,仿佛執(zhí)一雙纖纖玉手,真舍不得松開,只想與子偕老。白茶也真是女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白茶是二八佳人,黑茶大抵是知天命的長者吧。黑茶性陽,白茶性陰。秋冬天適合飲黑茶,以增陽氣。春夏喝白茶,能去虛火。
安吉白茶的味道主要是鮮。龍井也鮮,碧螺春也鮮,翠蘭也鮮,但它們不及安吉白茶鮮得沁人心脾。安吉白茶的鮮是甘鮮,沒有苦味與澀味。如單純的少女,不經(jīng)世事,便少了機(jī)心。
安吉白茶我寫不好,沒喝過它的代表作。
等不及了。
鄭州的晴朗持續(xù)太久,念念不忘江南雨天。
前幾天買了盒滇紅。本想要半斤,店主說還是先來二兩吧,試試口感,喜歡再買。如此賣家大有上古之風(fēng),誰說商人無德?
剩下的日子,每天盼著下雨。來一場冬雨,讓空氣里添一些濕度。想象在冬雨纏綿中喝著滇紅,窗外一片涼意。尤其是下午,昏睡之際,被涼意驚醒。那些冷的空氣透過細(xì)密的雨線,滲入肌膚,冷得人倏地驚醒。在一驚一顫中泡一杯滇紅,陪伴手邊。
雨遲遲不來,等不及了,我要喝我的滇紅,忙用紫砂壺沖泡。紫砂壺老于世故,一片赤誠盡收腹底,絲毫不顯山露水。掀開蓋子朝里看看,半天也看不清茶色,于是翻出白瓷托盞。
白瓷盞里的滇紅,湯色艷紅,比祁紅溫和一些,比巖茶炙熱一些。艷紅之中,茶湯盈盈淺笑,灼灼其華,大氣開朗,讓人眼前一亮,一掃昏昏欲睡的頹靡。頂燈照下,反射出極淡的金光。金色彌漫,時令仿佛不是冬天,而是秋天,漫天紅霞,滿目紅葉。紅霞掩映著紅葉,空氣隱隱泛出金黃。一瞬間,喜氣洋洋。
滇紅的茶色紅得明潤透亮、精巧輕靈,不像普洱那樣老實持重。滇紅性情溫軟,冬天安寧肅穆。冬天喝滇紅,像在琴聲中舞劍,心情大起大落,很有畫面感。
滇紅歷史并不悠久,喝在嘴里,卻有往事滄桑之況味,甚至生出傳奇。滇紅讓我聯(lián)想到昆明,想到雪山,于是靈魂出竅,神游九天。云南是傳奇的地方,滇紅的口感也有些神秘,嘴中的茶一時充滿異域風(fēng)情。
與以往喝過的紅茶相比,滇紅厚重一些。有些紅茶香氣足,味道薄。滇紅則是味道足,香氣也足,可惜失之悠遠(yuǎn)。喝滇紅,雖非舊友,一見如故。
一壺茶,數(shù)開水,喝到茶淡了殘了,還是意猶未盡,依依不舍。于是用玻璃杯又泡了一盞新茶,葉底紅潤勻亮,金毫特顯(滇紅的毫色有金黃、淡黃、菊黃之分)。紅色的茶水像一只爬蟲,從嘴唇爬到舌頭,從舌頭爬到喉嚨,從喉嚨爬到腸胃,從腸胃爬滿全身。全身都是暖和的。
不下雨,落雪也好。冬天晚上,守著一壺紅茶,時間如水,人在水上漂,沉不下去,漂啊漂,漂啊漂。我有滇紅茶,不怕時光老。
感冒了,渾身無力,肌肉酸軟。好在是周末,不必工作。在床上睡著,身體不適,被窩雖暖,躺在里面卻感覺氣悶,只好無味地靠在床頭。汗味彌漫,須臾,消失。日上三竿才起來,匆匆吃了早飯。懶得讀書,在家睡覺喝茶。睡足了覺喝茶,喝苦丁茶。喝足了茶睡覺,睡白日覺。
睡覺與喝茶,是我治療感冒的秘方。嘴里乏味,故意喝苦丁茶,以苦制苦如以暴制暴??喽〔枧菰诔诘暮谔绽铮艹鼋z狀黃汁,葉色由黑還原成綠。捧著碗,想到皮日休“十分煎皋盧”的句子,喝著,喝著,喝出了古風(fēng)。不是說我想歌行吟,而是感覺錯位,喝出了古人的日常,一時舊味。
好久沒喝苦丁茶,怕苦如懼病。因為感冒的緣故,找出它來,泡得濃,幾近藥,苦澀的香氣比味道好。幾杯入喉,渾身有了熱氣,耳目忽靈,神志一清。
先前友人熱衷苦丁,從市上買來不少,有珠形、條形、針形、卵形、麻花形等。泡上兩根在杯底,葉片頗厚,呈墨綠色,形態(tài)亦佳。讓我泡點嘗嘗,謝絕了。以前吃苦太多,連苦瓜都不想吃,遑論苦丁茶。
苦丁茶不屬山茶科,而是冬青科植物。嚴(yán)格說來,它不是真正的茶葉。全國各地有十幾種苦丁茶,如木樨科、冬青科、紫草科、金絲桃科、馬鞭草科等。代表作屬大葉冬青苦丁茶,外形高大,為常綠喬木。冬青制出來的苦丁茶,手頭存了幾兩。不是西南所產(chǎn),泡在水里,其香藏有妖氣。冬青苦丁的苦是苦澀,猶如禪味。禪味藏在炫目的妖氣中,法眼才能觀之。
人生的禪味無處不在,喝苦丁茶尤其能得安穩(wěn)寂靜之妙趣。對這種茶盡管談不上喜歡,但懷有一份敬意,像我對禪師一樣,談不上喜歡,但懷有敬意。
通了禪的人,是有智慧的。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
這樣的道理,直到現(xiàn)在才漸漸明白。其實也不敢說明白,天下的道理,誰敢說明白?明者,日月也。太陽之明為白,明白本身,自有一份天機(jī)與尊貴。
因為苦丁茶,生病帶來的躁氣與不安消退了,喝到心平氣和,喝出幽幽的心境。
樓外夕陽,斜照在西邊,拉開窗簾,玻璃影影綽綽倒映著微黃的臉色。風(fēng)吹過,小區(qū)邊上幾棵盆栽菊花晃晃蕩蕩。落葉、菊稈,殘光透過花瓣,絲絲縷縷進(jìn)入眼底,心事平靜。
偶得了些龍井,手工古法制作。不知道是不是因法得意,茶喝在嘴里仿佛讀唐宋八大家文章?唐宋文章家何止八個?好事之徒非要排座次,習(xí)氣使然。
古法制作的龍井如古文,茶味可概之沉。茶水從唇邊邁過牙齒,快速透過舌尖、舌心,向口腔漫過去,嘴巴沉甸甸的,咽水下喉,喉嚨也覺得沉。這是我喝到的最好的龍井。
過去喝到的龍井都是青年,這一次的龍井是中年,難得又不失青年的銳氣。這款茶,連泡三次,入嘴還是新鮮。
龍井屬綠茶。綠茶滋味難得厚,難得沉。厚而不實,沉而不著,厚而薄,沉而虛,厚而飄,沉而逸,厚而靈,沉而空,可遇不可求。所謂好茶,滋味絕不泥實。
好茶不易得,比好文章更難。不久前讀魯迅的書,見其弱冠之詩“我有一言應(yīng)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這話與陸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說異曲同工,妙手要練,也正是得失不由天。
如今喝到好的龍井不容易。龍已經(jīng)不在井里了,或者飛龍在天或者亢龍有悔或者龍躍于淵,蛟龍豈是井中物?過去井里有不少青蛙,現(xiàn)在青蛙也不常見了。老家村口有一井,水極清,冬天霧氣蒸騰。井里有蛙,嬰兒拳頭大小,灰褐色,游動之際像一團(tuán)洇開的墨。
上次回家,井荒廢多年了。
龍井主要產(chǎn)于浙江杭州。杭州是人間天堂,人杰地靈的地方。以前沒去杭州時,經(jīng)常讀張岱的《西湖夢尋》,讀過之后,不禁夢往西湖。后來去杭州前的一個夜晚,破天荒失眠了。
第一次喝龍井在杭州。周末常和一朋友逛書鋪,淘舊書。一日回家,恰逢大雨,沒好去處,避至一茶樓,要了壺龍井。雨前新芽,泡在杯里,茶葉立在水中載浮載沉,頗像倒豎的劍戟。湯色宜人,芬芳馨馥,入口香濃,直透肺腑。
極愛“龍井”之名,龍和井組合之后,有喜氣。字與字的搭配,也是星漢燦爛,洪波涌起,有的是字形熨帖,有的是字音般配,有的是字義高遠(yuǎn)。
喝龍井茶最好在春天,其茶雖清淡,入嘴卻不寡,有一份豐腴愜意。更主要的是色鮮味美,給春意錦上添花。春雨夜,微涼之際,泡一杯龍井,滋味更加長遠(yuǎn)。惜乎近年常失眠,夜茶滋味不敢多受。
喝龍井,最好讀宋詞,或者讀李商隱的詩,或者讀《牡丹亭》,或者讀《西廂記》,最為相得。茶湯在唇邊裊氣,一個上午,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我泡龍井,會將開水涼片刻,水太滾,一泡就老。老了有澀味,顏色泛黃。我泡龍井,喜歡后投。茶葉浮在杯口,熱氣一蒸,香味清幽幽在鼻底彌漫。
故鄉(xiāng)人把喝茶當(dāng)作最重要的日事,龍井被視為茶中極品。有鄰居去城里走親戚,回來后,興高采烈地說:“今天喝了杯龍井?!?/p>
綠茶里,龍井易存,今春喝去年的龍井,湯色嫩綠,看不出年老色衰。滋味當(dāng)然稍遜風(fēng)騷了,風(fēng)韻還是落落大方,心底歡喜。
一曰猴韻。韻為何物?是口味,又不獨是口味。是情致,是風(fēng)韻,也不獨如此。我的理解是蘊藉的口味。綠茶里有韻的不多,太平猴魁為其一,或者也是唯一。其他綠茶似無韻之一說。
猴韻藏著一段往事,鮮亮中潛藏睡意,似醒非醒似夢非夢,像沈從文晚年用淡墨寫在隔年舊宣上的一幀章草手札。沈先生的書法,書的是才情與性情,還有心情。我見過他的不少條幅,信筆寫來,如柳枝拂面。
太平猴魁泡在杯子里,老蒼里透著清潤。像是白頭宮女說舊事時手里摩挲的碧玉簪,清幽,碧綠,包漿厚實,處處是歲月,處處是歲月不著痕跡。
綠茶氣息大抵菩薩低眉,太平猴魁氣息昂揚,偶爾金剛怒目,這是猴韻決定的。猴韻之貴,全在清厚、鮮活、悠長。
有人說藏芽、味濃、香高、成熟、脈紅、含情,稱為猴韻。到底泥實了。
韻為何物,我說不好。韻如道如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猴韻高標(biāo)清遠(yuǎn)如禪,不立文字,無跡可求,無處不在。
瓜棚下,豆架旁,牽著扁豆藤,藤上有紫白相雜的扁豆。如此天地,閑飲一杯猴魁,可得其韻也。
二是音韻。音韻為觀音韻。據(jù)說觀音女相男身。音韻沉郁頓挫,有點須眉的味道。音韻寶相莊嚴(yán),哪怕是喝殘了,湯味里還有一分端莊。
音韻有王氣。王氣里偶爾略帶調(diào)皮,也就是爛漫之心不去,清香型鐵觀音更明顯。
鐵觀音卷曲緊結(jié),質(zhì)沉如鐵,以醇厚論,當(dāng)為茶類第一。
暮春,翠竹瀟瀟,況味幾近音韻。
三為陳韻。陳韻里有夢,陶庵之夢。冬天,一人索居,無事常常就普洱茶讀幾篇陶庵文章。蘇子美漢書下酒,胡竹峰陶庵佐茶。
紫檀架上的古物下,普洱在白瓷壺里緩緩舒開,有中年人的不動聲色。醬紅色的茶湯凝在白瓷盞里,有中年人的不動聲色。這是經(jīng)年陳化使然。
陳韻清澈,又得隔年溫潤。普洱茶入喉,微靜的剎那,忽然寧謐,俄而心花靜開。陳韻之獨特,正獨特在前時氣息,仿佛陶庵文章。張岱下筆,追憶之際,有癡人說夢之美。
兩三年的陳韻還有躁氣,如跳脫的少年。八年的陳韻,變得老成持重了。十年的陳韻,開始波瀾不驚。二十年的陳韻鶴發(fā)童顏,又老又新,有一種濕潤的干爽,有一種干爽的濕潤。三十年的陳韻,落盡咽喉,養(yǎng)老杖鄉(xiāng)?!抖Y記》云:“六十杖于鄉(xiāng)?!敝^六十歲可拄杖行于鄉(xiāng)里。南朝沈約《讓仆射表》上說:“養(yǎng)老杖鄉(xiāng),抑推前典?!?/p>
印象中有老人拄杖,須發(fā)皆白。那杖為雜木所制,高過人頭,累時可以用雙手扶一扶。
如今,很難看到拄杖的老人了。
三十年的普洱茶,有幸喝過兩次,云淡風(fēng)輕,一片爛漫。
四則巖韻。巖韻清絕。清似輕舟已過萬重山,絕如兩岸猿聲啼不住。
巖韻含藥氣,很多茶都有藥氣。音韻是厚,猴韻是揚,唯巖韻的藥氣沉,壓在舌根,沉甸甸的。再看湯色,倘或是夜里,讓人恍若喝藥。
巖韻老于世故又一片天真。老于世故是茶味淵博,一片天真是茶味純樸。前天在紹興書圣故里喝了兩款巖茶,一道黃觀音,一道肉桂。黃觀音老于世故,肉桂無邪天真。
那日在吉山,心想陶淵明結(jié)廬所在該是這番景象。吉山在蕭山。蕭山去過多次,吉山頭回去。一路草木豐沛向榮,榮到極處,滿目蒼翠濃綠。心里歡喜,覺得吉祥。吉山的吉是吉祥的吉,此乃吉祥地也。
去吉山時,桃花正好,開得厚,一層又一層。花多不香,但在吉山,那花孤零零一株有孤獨美,那花密集集一片有遼闊美,入眼只是美。
吉山產(chǎn)黃金茶,葉芽金黃,泡在水里顏色不改,君子之性也。黃金茶香氣怡人,茶湯色澤金黃橙黃潤黃,有富貴氣。過去重才氣輕財氣,如今覺得財氣也好。財大壯氣勢,富貴養(yǎng)精神。黃金茶杯底泛出金光,如富貴人家。年近四十,我喜歡清白人家、富貴人家,更喜歡清白的富貴人家、富貴的清白人家。一杯黃金茶,一口清白一口富貴。清白富貴,富貴清白。
茶之外,吉山多青梅。青梅冒出枝頭,絨絨點綠。
貴州沒去過,貴州的茶喝過。都勻毛尖在記憶里一片綠茵茵,清香又青嫩。這回又喝到雷山的茶。雷山在黔東南,近日居京,冬天干燥,一口茶是深山云霧一聲悠長的鳥鳴,也是深山流水,一聲潺湲的輕咽。
楓葉的紅與銀杏的黃里一片翠綠在杯底涌動。燕京大地上,南方夏日村莊人語花香。鳥語都是相似的,貴州方言甚美。想象一群人在雷山采茶,一些正開待開的花隱在樹蔭下,采茶人的日常木欣欣、泉涓涓。
木欣欣,泉涓涓,茶之美不過此六字也。其中有賞心樂事,飲者知之。
責(zé)任編輯? ?韋毓泉
特邀編輯? ?張?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