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
所有的媒體最根本的任務和功能是什么呢?就是講故事。講故事這種才能在互動媒體時代尤其重要。人類一直善用各種媒體技術來講故事,那么,互動媒體技術將如何促進數(shù)字敘事的興起?新聞機構該如何調動這樣的技術來重新吸引流失的受眾?
虛擬現(xiàn)實新聞,可以經(jīng)由一套護目鏡、一副耳機和一部手機,為新聞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它是對現(xiàn)實生活場景的重現(xiàn),包括原始的音頻和幾乎面對面的接觸,以將數(shù)字技術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同時仍然保持一個嚴肅話題的精確性和緊迫性。
我們看到,虛擬現(xiàn)實新聞已經(jīng)走出早期的試驗階段,為新聞機構應對內容和用戶體驗方面的挑戰(zhàn)增添助力。例如,2015年和2016年,《紐約時報》先后送出100余萬副谷歌的廉價3D眼鏡,以方便讀者觀看它的免費虛擬現(xiàn)實應用 NYT VR?!秶业乩怼冯s志推出Explore VR應用,將讀者卷入對全球最美麗的風景的驚人想象之中——可以在南極洲與企鵝一起劃皮艇,或是在馬丘比丘完成攝影任務。
根據(jù)一些新聞機構的實踐來看,虛擬現(xiàn)實新聞有如下特點:其一,有效的VR體驗不僅僅是講故事,而是讓觀眾“親歷”故事。觀看者積極參與到正在觀看的故事中,而不再是消極的消費者。這深刻地改變了創(chuàng)作過程,強調體驗而非對嚴格的傳統(tǒng)敘事的遵循。
其二,VR新聞是印象式的。觀看者通常很難記住確切細節(jié),而是想起曾經(jīng)體會的全部體驗。這意味著虛擬現(xiàn)實新聞制作者應該專注于留下情感上的影響,而不是傳達特定的信息。
其三,VR新聞吸引觀眾的地方在于參與、代入和“一種完全自由的感覺”。它使人們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體驗和新情感,讓他們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體驗,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其四,VR新聞中的“變形”可以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復雜問題的有效方法。有時僅僅提供硬事實是不夠的。研究表明,VR可以通過使觀眾化身為某個人物(甚至是某個物體),受到其感染,從而令新聞揭示的問題變?yōu)楦涌梢姟?/p>
當涉及VR時,線性的、精心安排的敘事就失靈了。記者要適應這種新的講故事文化,預計會有一段較長的調整期。然而,媒體的部分未來植根于將新聞帶入生活的沉浸式體驗。
以前文提到的NYT VR為例,2015年11月,它發(fā)布了一個用VR技術做的短片《流離失所》(The Displaced),講述了那些因為戰(zhàn)亂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的難民,尤其是兒童的故事。這樣的虛擬現(xiàn)實新聞作品,不是某一時段日?,F(xiàn)實事物的集合。因為在現(xiàn)實中你參與這個世界卻沒有自我意識,可是你在虛擬現(xiàn)實體驗當中,可以看到同為參與者的那些人的細微的表情,感受那些人的顫抖甚至是呼吸。
2019年問世的VR紀錄片《黑人旅行記》(Traveling While Black)記錄了整個20世紀黑人在美國旅行的歷史,以及隨之而來的重重障礙。它從《黑人駕駛綠皮書》中獲得靈感,將觀眾帶入黑人社區(qū)因種族主義而被排斥在外時所依賴的空間。它加入了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排斥的黑人的個人敘述,用他們聲音中的痛苦和力量環(huán)繞聽眾。這種個人敘事將觀眾置于20世紀的黑人旅行者的位置,以及隨之而來的孤立和恐懼的感覺。
所有這些體驗都強調了VR使用的多樣性,可以用來講述重要的故事,將觀眾與重要的話題聯(lián)系起來,并為用戶提供一生一次的體驗。對于記者來說,VR是一種積極的方式,可以挑戰(zhàn)他們向受眾傳達信息的方式,也可能是彌合新聞業(yè)、技術和未來之間差距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