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需要各學科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樂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鑒于此,文章以戲劇表演法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將其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策略,旨在打造趣味課堂,推動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戲劇表演;小學語文;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2-0178-02
小學生受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以興趣為導向,所以為了保證教學質量,使他們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語文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吸收知識的效率。對此,教師可以使用戲劇表演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引導其開展體驗式學習活動,從而輔助其更加高效地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領會具體語段或全文的中心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戲劇表演教學模式的含義與作用
(一)含義
戲劇表演教學模式是以戲劇表演為主要手段,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理解所學知識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1]。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高,教師能夠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體驗去建構知識。
(二)作用
1.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力
戲劇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學生在課堂上依據(jù)所學內容表演戲劇時,會領略到這種藝術的魅力,學會欣賞布景、曲調、裝扮等元素,也能夠結合自身體驗了解所學內容的要點,深入感知文本的思想內核,了解不同人物、事件中體現(xiàn)的關鍵信息,并從感性解讀上升到理性思考,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這樣一來,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理解感知能力都會得到提升,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在小學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如《將相和》《小蝌蚪找媽媽》等。這些篇目具備了戲劇的各種要素,包括角色、對話、場景和動作等。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視覺和審美上的體驗,獲得美的熏陶,從而對美產生初步的認知。
2.能夠增強語文教學活動的吸引力
利用戲劇表演法指導學生學習,可以改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更加活躍、有趣,同時能夠將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婉轉的唱腔或者多姿多彩的戲劇表演活動,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平臺,促使他們自主分析和創(chuàng)造,這有利于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之更為積極地參與各項探究活動,繼而不斷強化其綜合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利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則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戲劇表演教學模式能夠增強語文教學活動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全身心投入到戲劇表演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借助戲劇表演活動學習語文知識時,學生不僅可以快速記憶文化知識,從不同事件當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且會積累一定戲劇知識,形成個人的審美情趣,從而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為今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戲劇表演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播放戲劇表演視頻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元,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戲劇表演視頻。如教師在講授《將相和》一文時,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播放秦腔曲目《負荊請罪》,并要求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認真聆聽人物對白,感受秦腔的唱法、表演者的情感,同時觀察人物的衣著、神態(tài)、走位等,據(jù)此分析戲劇中人物裝扮與角色特點的關系,然后結合從戲劇表演中獲得的信息去解讀課文,更為精準和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在此過程中,秦腔的引入轉變了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傳統(tǒng)認知,可以使其以更為新穎的方式解讀課文內容,同時也讓學生對秦腔藝術有更多了解,能夠促使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掌握閱讀要點,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目標。
(二)教師進行示范演繹,調動學生參演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示范表演,為學生展示戲劇藝術,同時以此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輔助其探究學習重點,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參演機會,通過師生互動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講解《草船借箭》一文之前,教師可以觀看影視劇中的相關片段,模仿文中人物的語氣和神態(tài),然后在上課時為學生示范演繹,以戲劇表演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觀看教師表演的過程中及時提取關鍵信息,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經過。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后,語文教師可以展示后續(xù)的戲劇內容,并通過示范教學與學生一道完成表演活動,確保還原故事情節(jié)。由此,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會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且學生會在戲劇表演過程中理清故事脈絡,并歸納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繼而在演繹和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表現(xiàn)能力、鑒賞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3]。
(三)鼓勵學生合作表演,增強其情感體驗
為了讓學生在課上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簡化其理解過程,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搭建合作平臺,讓學生合作完成戲劇表演任務,使其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師講完《京劇趣談》一課之后,可為學生推薦一些經典的京劇曲目,如《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并要求他們自由組合,選擇感興趣的曲目進行排練,為了降低難度,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小段進行演繹。在實際的排練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更多京劇的知識,也會聯(lián)系教材了解京劇虛實結合的特點,并掌握“亮相”的技巧。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級中匯報表演,并邀請其他班級的教師、學生一起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小組,獲勝的小組可以得到教師的獎勵。由此,學生會更加精準地把握所學內容,也會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同時可以豐富語文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深度探究,從而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四)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演,強化其語文思維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營造開放的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戲劇表演創(chuàng)作平臺,鼓勵他們當編劇、當導演,以此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橋》改編為劇本,更為精準地呈現(xiàn)人物對白,并借助旁白說明人物在不同場景中應當有的動作、神態(tài),之后在班級中展示,評選出最佳劇本。之后,學生可以推選一名導演,使其指導演員表演,且可搭建簡單的表演場地,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以營造表演氛圍,確保最終能夠呈現(xiàn)出良好的舞臺效果。在此期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編寫、表演活動中,也都可以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集合眾人智慧不斷完善劇本和表演過程,有利于使學生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準確把握文本主旨,并汲取更多精神養(yǎng)分,繼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利用戲劇表演法指導學生學習語文,可以提升其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思考和探究,同時能夠使其在具體的知識內容之中進行體驗和感知,并開展鑒賞分析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具體來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授課內容設計多樣化的戲劇表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使他們在親身參與中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質,分析故事的內在意蘊,聯(lián)系個人實際進行深入思考,不斷完善自己的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陽.戲劇表演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21(9).
[2]張李莉.解析戲劇表演法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9(13).
[3]蔣欣怡.戲劇表演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
【作者簡介】
姚瑞花(1972~),女,漢族,甘肅金昌人,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