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風俗教化與校風建設

2022-05-05 02:04畢誠
基礎教育參考 2022年2期
關鍵詞:校風家風

畢誠

[摘? ?要]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作為一種流動多變、內涵豐富的社會行為文化,滲透在人們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各領域,構成了一種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育人環(huán)境。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無不接受家風校風社風交叉性熏染、陶養(yǎng)與教育。創(chuàng)建一種和諧共生、有序漸進、優(yōu)勢互補的育人文化生態(tài),既是家庭、學校和政府的責任,也是健全協(xié)同育人機制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社風;校風;家風;育人文化生態(tài)

人的成長過程是一種“人文化成”的過程,教育的基礎是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風俗,是一定地域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表征,影響深廣。盡管家、校均有自己追求的育人目標,但都無法回避風俗對育人文化的影響。風俗作為社會習俗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或地方長期形成并為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制約著所有社會成員的行為,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社會文明程度。其中,風俗的道德價值追求,對校風的精神建設影響深遠。注重風俗教化與校風建設的內在聯(lián)系,創(chuàng)建一種和諧共生、有序漸進、優(yōu)勢互補的育人文化生態(tài),對于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育人機制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風俗是國家元氣之所在與紀綱之所系

風俗,又稱社風、民風、習俗,是扎根于社會底層、形成于一定時期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沉淀、累積而成的風氣和習俗。風俗有根基深厚、慣性強大、穿透力強、影響廣泛等特點,其作用無處不在,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縣一鄉(xiāng)一家庭的風氣之好壞,無不受風俗熏染和制約。一個地方的風俗品質,直接反映其地方文化與教育的盛衰,其價值取向影響人們的思想、情感、認知和生活方式,影響家風、校風、政風和黨風,影響社會精神和政治生態(tài)。

中國自古有“為政必先究風俗”的傳統(tǒng),敦化風俗是治國安民的根本。在春秋戰(zhàn)國時,古人就認識到“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1],深知風俗對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具有特殊作用。良風美俗有促進之功,歪風邪氣有阻礙之害。宋儒樓鑰說:“國家元氣,全在風俗;風俗之本,實系紀綱。[2]”清代學者黃中堅說:“天下之事,有視之若無關輕重,而實為安危存亡所寄者,風俗是也。[3]”

縱觀中國歷史,治理國家的核心是治民,而治民的基礎是治俗。風俗變化反映民情民心變化,若得民心必先依據(jù)民情治理風俗。治理風俗有規(guī)律可循。天下將興,必積善有源:民風淳樸敦厚、勤勞儉樸、尊老愛幼、鄰里守望、崇德向善,則社會安定,百業(yè)興旺;天下將亂,民俗必趨于惡,奢糜浪費、賭博成風、偷盜斗毆、民無信義、爾虞我詐,社會風氣衰敗,則禍亂相循。自古以來,惡俗無良政。風俗不善,人心思惡,官員腐敗,惡霸橫行,逼到百姓不堪忍受之時,社會動亂就難以避免。歷史上王朝衰敗和滅亡,往往是風俗敗壞的結果。

商紂王敗于風俗,其敗也疾。武王克商之后,以殷商為鑒,統(tǒng)一華夏,以治理不良風俗為本,其興也速。周公制作禮樂,其效顯著。成康之治,擱置刑法四十余年不用,民風向善,社會長治久安。

歷代史學家認為,西周國運長久,與注重風俗變革很有關系?!妒酚洝斨芄兰摇份d:“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后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喾庥邶R,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昂舐劜輬笳t,乃嘆曰:‘嗚呼,魯后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庇纱丝梢?,西周建國之初國家迅速治理,源于教化風俗的成功。

《周易·賁》中有《彖》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逼鋵?,以人文化成天下既是中國文化的本義,也是風俗教化的本義。據(jù)《禮記·王制》載,西周王室非常注重風俗教化:“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周王命令各諸侯國的太師演唱當?shù)氐拿窀杳裰{,從而了解民風習俗;命令管理市場的官員呈交物價統(tǒng)計表,根據(jù)百姓的喜好就能了解人民是否傾向奢侈、邪僻;命令負責禮教的官員,校定當?shù)氐募竟?jié)、月份、日期,并檢查當?shù)氐囊袈?、禮樂、制度、衣服,發(fā)現(xiàn)有不符合規(guī)格者,予以糾正。這些作為,就是風俗教化。

此外,西周設立了專門負責風俗教化的司徒:“司徒修六禮以節(jié)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yǎng)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4]”所謂“六禮”,即“冠、昏、喪、祭、鄉(xiāng)、相見”。所謂“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所謂“八政”,即“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量、數(shù)、制”。司徒所為,不僅職責明確,而且內容體系化,由此可見注重風俗建設之一斑。

西周注重教化風俗,旨在以此作為治理國家的基礎。風俗教化,在于美化性情。人之性情,最好的表達方式是流行的歌曲,故西周通過設立觀風俗的官員搜集當?shù)氐脑姼栌^察民情。至孔子時,西周采集的反映各地風土人情的詩歌達三千余篇,孔子以“述而不作”的方式將這些詩歌刪減為三百篇并譜曲結集為《詩經(jīng)》??鬃诱f:“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彼^興、觀、群、怨,既是詩歌的文學功能,也是詩歌的教化功能,學詩可明理,“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詩教,或稱樂教,是儒家禮樂之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中國政治具有以禮樂教化風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教化風俗則是地方官治理社會的首要任務。

二、敦化風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統(tǒng)一的重要途徑

通過禮樂教化改造風俗,是孔子“禮樂”思想的核心。以詩書六藝為教,目的在于順乎人之性情,變化風俗??鬃又鲝堃远Y樂教化天下,而非以刑法威懾民心,這為中華民族以禮樂教化實現(xiàn)統(tǒng)一開示了正確方向。中國素以“禮義之邦”著稱于世,正是注重風俗教化的結果。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促進華夏版圖向四周擴張。以武力擴張版圖容易,以文化鞏固版圖則難。古人認識到,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不可推移。春秋時期,夷狄交侵,教化不力,西周禮崩樂壞,原有風俗開始敗壞,導致變法求新成為文化發(fā)展的主流。在這一潮流中,為稱霸天下,統(tǒng)一華夏,以何種方式增強綜合國力的問題,既是各國政治大事,也是各學派爭論的焦點??傮w而言,各派的觀點可以歸納為“文統(tǒng)”和“武統(tǒng)”。

“武統(tǒng)”的主要代表是法家和兵家。法家注重政治變法,主張廢井田,重農(nóng)抑商,獎勵耕戰(zhàn);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tǒng)治;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兵家則主張運用武力,通過戰(zhàn)爭來達到統(tǒng)一國家的目的。

“文統(tǒng)”的主要代表是儒家,主張仁政,反對戰(zhàn)爭,提出從改良風俗入手,以人文化成天下,以禮樂之教同化夷狄,率性而教,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5],通過改造社會風俗,重建社會道德秩序推進政治制度變革。儒家的文統(tǒng)主張繼承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精神,理論很精辟,但在現(xiàn)實中顯得過于迂腐,所以儒家理想在戰(zhàn)國爭雄的亂世未能實現(xiàn)。

秦國本屬“夷狄”,文化落后于中原諸國。為求生存與發(fā)展,在大變革的思潮中,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推動秦國由弱變強,并為其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天下統(tǒng)一后,秦始皇發(fā)現(xiàn)“七國異族,諸侯制法,各殊習俗”,于是著力“作制明法”,以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和度量衡來“匡飭異俗”。秦王朝雖未能實現(xiàn)風俗統(tǒng)一,但建立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為中華民族文化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漢承秦制,堅持郡縣制,其疆域之廣大幾乎相當于今日中國版圖。漢代國祚四百余年,因注重風俗教化,首次最大范圍地完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統(tǒng)一。其建國之初即實行與民休息政策,經(jīng)濟社會逐漸走向繁榮。由于漢初的法治一度成為主流,地方官員“牧民”以苛政,以致吏民仇怨?!拔木爸巍币院螅瑖ρ杆購姶?,治理風俗敗壞被提到議事日程。賈誼率先提出“漢承秦之敗俗,廢禮義,捐廉恥”的問題必須治理。以后的龔勝、魏相多次上書,稱“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潛在危機。元朔元年(前128),漢武帝下詔“褒德祿賢,勸善刑暴”,要求各地官員要廣教化、美風俗。為了“觀風俗知得失”,朝廷設立風俗使定期巡視四方,還仿效西周采詩觀俗的做法,設立了專門負責收集編纂各地漢族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的樂府。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據(jù)《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武帝時,樂府令下設三丞。又據(jù)《漢書·禮樂志》載,從武帝到成帝一百多年,樂府發(fā)展昌盛。成帝末年,樂府人員多達八百余,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音樂機構。由樂府采集編輯的詩歌稱之為“樂府詩”。漢代的樂府詩,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語言通俗,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貼近生活,由雜言漸趨五言,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的新詩體,成為漢代教化風俗的重要教材。漢樂府詩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其中《陌上?!泛汀犊兹笘|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對后世的敘事詩體裁影響很大。漢代《孔雀東南飛》與北朝《木蘭詩》、唐代韋莊《秦婦吟》并稱“樂府三絕”。

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薄抖Y記·樂記》云:“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比寮艺J為禮樂是教化萬民的內容,行政是推行禮樂的主體,法治是確保禮樂教化實施的手段,只有四者并用,形成合力,風俗才能得到全面而持久的改造。自漢代以后,包括唐宋明清諸朝一直到今日,都很注重禮樂、詩書、文賦等的教化作用。詩書文賦既是學校的課程,也是社會教化的內容。其中,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流行歌曲,既反映風俗之變,也影響風俗改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不同時代的文教必須滿足現(xiàn)實社會陶冶人性、涵養(yǎng)道德、美化風俗的需要,結合世風民情變革創(chuàng)作出新的文學作品,推陳出新,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文學體裁。中國文學發(fā)展史,高峰迭起,從詩經(jīng)、楚辭、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到現(xiàn)代詩歌散文,無數(shù)經(jīng)典之作,尤其是那些謳歌愛國主義、民族英雄,歌頌人性真善美,抒發(fā)憂國憂民家國情懷的優(yōu)秀作品,無不彰顯出強大的社會教化功能,無不為風俗教化和學校教育提供著精神滋養(yǎng)。

文學是民族精神之集中表現(xiàn)。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對人性美的體現(xiàn)。文學以不同體裁,通過再現(xiàn)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藝術地表現(xiàn)人們的思想情感,對引導教育人們向上向善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文學作品中,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xiàn)其獨特的心靈世界。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對于感化、陶冶、涵育一代人的家國情懷,對于促進形成積極健康的社會心理,對于培育民族性格以及改造社會風氣,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任何時候,文學創(chuàng)作都承擔著教化風俗的使命。因此,無論是詩歌、散文、戲曲、小說,都必須扎根于社會生活,揭示真善美,抨擊假丑惡,通過歌頌正義、彰顯人道、揭示人性、抒發(fā)情懷、弘揚正氣、感動民心,服務于風俗教化的需要。所以,一切媚俗、敗俗,有傷風化的作品和作家都會遭到人民的唾棄,而凡是塑造民族心靈世界的文學家都會得到人民的尊重。文學對重塑民族精神作用巨大。在文學作品中,塑造什么樣的精神偶像,崇尚何種人格,鼓勵何種風尚,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深遠。中國文學具有注重教化風俗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特色,其涵育中華民族道德、愛國情懷的作用不可替代,與西方文學存在明顯區(qū)別。

三、化民成俗與培養(yǎng)人才

是學校承擔的雙重任務

《禮記·學記》云:“發(fā)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是說執(zhí)政者發(fā)布政令,征召品德善良的人,可以獲得一些聲譽,但不能感動廣大民眾;接近賢明之士,體恤疏遠的人,可以感動廣大民眾,但不足以教化百姓。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風俗,就一定要興學重教。

我國學校教育歷史悠久,發(fā)源于西周。自漢武帝開始建立完備的官學制度。西漢最早的地方官學是文翁在蜀郡興辦的地方學校。蜀郡太守文翁得知武帝尊崇儒家、興太學設五經(jīng)博士,而有感于蜀地偏僻,蠻夷風盛,為變化風俗,激勵后進,乃從郡縣小吏中遴選張叔等18人入京師太學受業(yè)于博士,學習儒家經(jīng)典和律令。諸生學成歸來,他在城南興建“石室學宮”(今成都石室中學),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屬縣子弟入學,由張叔等人負責教習。為保證學生集中學習,均免除其徭役。他平時還常將學生帶在身邊,協(xié)助處理一些公務,歷練從政能力。對于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他委以郡、縣吏的重任,著力推行社會教化,取得了顯著成效。由此,巴郡、廣漢郡等地學校興起,儒家禮樂之教普及巴蜀,對改造地方風俗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漢唐時期,察舉制主導了選官制度,學校人才可以通過察舉、推薦直接任官,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yǎng)和風俗教化的雙重任務。自宋代開始,選官制度發(fā)生了歷史變革,科舉盛行,天下學子始由一考定進退,由此學校與官府分離,學校對地方教化漠不關心,導致大量讀書人終身以文字章句為能事。針對這種現(xiàn)象,慶歷新政期間,范仲淹為振作士林精神,發(fā)動了北宋第一次興學運動。新政失敗后,有識之士開始反思變法失敗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北宋危機的辦法,其中最著名者是王安石和蘇軾。

王安石向仁宗皇帝上萬言書,提出變法路線和策略:“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6]?!焙喍灾?,就是變革用人制度,改革風俗,即以禮義廉恥重建士林精神,以經(jīng)世之學培植勇于擔當?shù)淖兎ㄅ?。慶歷六年(公元1046),他不愿在朝為官,自請外任斳縣令。在斳縣任職四年多,為了矯世變俗,大力興辦縣學,親到學堂授課,并深入民間訓化風俗。其政績顯著,多為朝野稱譽。

王安石對興辦學校有獨到的見解:“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故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黨庠、遂序、國學之法立乎其中,則士朝夕所見所聞,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其服習必于仁義,而所學必皆盡其材。一日取以備公卿大夫百執(zhí)事之選,則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備選者,其施設亦皆素所見聞而已,不待閱習而后能者也。[7]”

在王安石看來,學校教育的本義與作用有二。一是為國家培養(yǎng)政教人才。學校培養(yǎng)的人才,關系到國家政治興衰。二是古代學校擔負有化民成俗的任務?!胺蚪袒梢悦里L俗”,風俗歸善則“慎刑而易治”。學校師生要深入民間,教導民眾歸于仁義。教化風俗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培養(yǎng)學生深入了解社會、變化風俗的重要措施。他指出讓學校擔負雙重責任,是興辦學校的根本目的。但科舉考試改變了學校的本義,學校獨立于官府之外,人才培養(yǎng)知識化,“學之士群居族處,為師弟子之位者,講章句、課文字而已”[8]。他指出學校以應科舉考試為唯一目標,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師生只知“講章句、課文字”,既丟掉了變化風俗的功能,也無法培養(yǎng)治國理政的實用人才。由此,他大力改革科舉,推進“三舍法”,變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

蘇軾贊同王安石關于古代學校具有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教化的功能,認為風俗是國家政治的基礎,良俗之下民有信義,惡俗之下則無良政。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國祚長久,關鍵在于建立了完整的教化體系?!捌渌越堂裰?,甚詳且密也。學校之制,射饗之節(jié),冠婚喪祭之禮,燦然莫不有法。及至后世,教化之道衰,而盡廢其具,是以若此無恥也。[9]”這是說學校是教化體系之一,教化風俗必須多渠道、體系化,而且必須遵循“教化之道”。

何謂教化之道?簡而言之,就是各種舉措都要圍繞改造風俗的主題展開,以提高教化風俗的實效,不能偏題離題,搞形式主義,更不可反其道而行之。例如,熙寧變法之初,神宗激勵參加會試的舉人通過策問考試向朝廷指陳時弊并針對時弊發(fā)表有關變法的建言。蘇軾作為主考官,審閱所有試卷后發(fā)現(xiàn),所試舉人的答卷無一人能推原上意,皆以個人得失為慮,因害怕得罪當權的王安石而不敢指陳時政。待到發(fā)榜時,凡屬阿諛奉承者均居上第。由此,他向神宗上奏:“臣竊深悲之。夫科場之文,風俗所系,所收天下莫不以為法,所棄者莫不以為戒……臣恐自今以往,相師成風,雖直言之科,亦無敢以直言進者。風俗一變,不可復返,正人衰微,則國隨之,非復詩賦策論迭興迭廢之比也。[10]”

蘇軾在奏折中提出了與科舉取士政策相關的學風問題,科舉考試是天下讀書人入仕求富貴的主要途徑,故“利之所在,人無不化”??茍鑫娘L,代表一種價值取向,而這種價值取向反映了政風。蘇軾所擔心的是讀書人只考慮個人得失,不敢得罪權貴向朝廷建言,又因阿諛奉承之文拔為上第,相師成風,國家哪還有品行正直的官員?他指出文風之害是國家政治的最大危害,原因在于讀書人是官僚隊伍的后備軍,是社會風俗的表率,“正人衰微,則國隨之”,即表正風俗的人道德都敗壞了,國家政治風氣亦會隨之。

蘇軾首次提出“科場之文,風俗所系”的見解,揭示了文風與政風、文風與學風的關系??婆e考試應該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評價優(yōu)劣?是鼓勵考生講真話,還是鼓勵考生媚俗唯權、專講套話假話?辦學校是為了學生博取功名,還是培養(yǎng)敢于擔當社會責任的正人君子?自古以來,這些關涉究竟是讓不良風俗影響教育,還是教育主動影響和改造風俗。蘇軾的這些言論,對于如何看待今天的學校教育和考試制度與風俗的關系,仍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在蘇軾看來,改造風俗的目的在于培植人民向善的信仰和養(yǎng)成知禮儀的行為習慣,教人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夫圣人之于天下,所恃以為牢固不拔者,在乎天下之民與為善而不可與為惡也?!憋L俗正,民心端,知禮義,是強國之本。“夫民知有所不為,則天下不可以敵,甲兵不可以威,利祿不可以誘,可殺可辱、可饑可寒而不可與叛,此三代之所以享國長久而不拔也。[11]”

為何朝廷頒布了一系列教化風俗的政令,然而“民日以貪冒嗜利而無恥”的風俗依舊如故?蘇軾指出,根源在于時人徒知其名而無實?!敖院霉哦鵁o術。知有教化而不知名實之所存者也。實者所以信其名,而名者所以求其實也。有名而無實,則其名不行。有實而無名,則其實不長。凡今儒者所論,皆其名也。[12]”人們只知道仰慕古人,空喊“為往圣繼絕學”,卻不知行教化民眾之實。知道有教化的形式,卻不知形式和實質相互依存。實質是形式的真正內涵,而形式是用來達到實質的手段。只有形式而無實質,則是空洞的形式。只有實質而無形式,實質也就失去了依托。他指出,自慶歷新政以來的儒學復興思潮如火如荼,做文字的人太多,做實事的人太少。興辦學校,改革科舉,都要促進風俗變革,不能停留在外在形式上。蘇軾是宋代注重風俗教化的思想家和實踐家,一生任州官多地,曾先后被貶謫黃州、惠州、儋州,而不論他在哪里,足跡所至,教化隨之,對風俗感化的影響至今猶在。

四、風俗改造與校風建設

自科舉大興之后,博取功名的讀書風氣越來越濃。南宋朱熹力圖改變這種風氣,提出要把讀書當作一種人生修養(yǎng),鼓勵學生“讀書窮理”,把德行修養(yǎng)作為讀書的真實目的,并手訂《白鹿洞書院教條》,傳授著名的讀書法。但事實上,學校師生受“讀書做官”習俗影響不能自拔,除了死讀圣賢書、磨勘時文之外,其余能事只是“袖手談心性”而已。因此,后世史學家、思想家也將兩宋滅亡的責任歸咎于讀書人沒有責任擔當。

發(fā)展到明代,八股取士風氣更盛。程朱理學替代了孔孟儒學,朱熹的《四書集注》成為國家欽定教材,學子以舉業(yè)為第一,將德業(yè)放在一邊。王守仁鑒于士風敗壞、人心陷溺、學絕道喪、寡知廉恥,立志重振儒學。他將學風敗壞歸咎于程朱理學混淆了儒學教育的本質。他說:“六經(jīng)之學,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故矣。尚功利,崇邪說,是謂亂經(jīng)。習訓詁,傳記誦,沒溺于淺聞小見,以涂天下耳目,是謂侮經(jīng)。奢淫詞,競詭辯,飾奸心盜行,逐世壟斷,猶自以為通經(jīng),是謂賊經(jīng)。[13]”學校教育為適應科舉考試,專攻文字章句和研習八股時文,功利化的純知識性教學,死記硬背,毫無建樹可言。所以王守仁指責:“后世記誦詞章之習起,而先王之教亡。[14]”

教育的大患是學風不正,學風不正使教育偏離學校本義。王守仁指出,不良學風已彌漫于官場?!昂笫来蠡?,全是士大夫以虛文相誑,略不知有誠心實意,流積成風,雖有忠信之質,亦且迷溺其間。[15]”官場不講真話,文牘主義盛行,虛話套話假話連篇,人人“以虛文相誑”,處處是陷阱,因此“人在仕途,如馬行淖田中,縱復馳逸,足起足陷,其在駑下,坐見淪沒耳”[16]。他警告學生:“仕途如爛泥坑,勿入其中,鮮見復出?!盵17]官場腐敗,人情險惡,官員謹以明哲保身,所謂“政在親民”的本旨喪失殆盡。學風敗壞導致政風敗壞,“親民之學不明,而天下無善治矣”[18]。

針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王守仁提出“拔本塞源之論”,呼吁教育要“回天下豪杰之心”,同心協(xié)力“挽回先王之道”。他強調必須振作士林精神,學者修德“必有事焉”,即必須在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社會中磨練自己的德性。也就是說,學風必須改變,學者德修要落實在實踐上,而非紙上、筆墨上。

王守仁指出:“俗習與古道為消長。”即社會道德與社會習俗互為消長?!叭沼瞄g何莫非天理流行,但此心常存而不放,則義理自熟?!比说牡赖?,成長于現(xiàn)實的習俗生活中,逃避現(xiàn)實、遠離習俗、泯滅欲望,是佛道提倡的閉門修心方法,不是學校涵養(yǎng)德性所需要的。學校要培養(yǎng)積極入世的有用人才,就應該“知行合一”,即將“真知”與“真行”統(tǒng)一起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相互映照。

王守仁說:“君子之行也,不遠于微近纖曲而盛德存焉,廣業(yè)著焉。是故頌其詩,讀其書,求古圣賢之心,以蓄其德而達諸用,則不遠于舉業(yè)詞章,而可以得古人之學,是遠俗也已?!盵19]學校教育不可以遠離風俗,但必須超越低俗,并且要主動引導風俗變化,要以“知行合一”激勵學生向往圣賢,樹立崇高遠大的志向,“致良知”以求達用于世。他說:“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事,而才能之異,或有長于禮樂,長于政教,長于水土播植者,則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學校之中。[20]”學校應以成德為本,各人的才華培養(yǎng)是基于德性上“益精其能”,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在中國古代教育流派中,王守仁創(chuàng)立的陽明學派是最注重社會教化的學派。無論是辦書院、興社學,還是組織例行聚會講習,他都非常注重教化風俗,而且他的弟子王畿、鄒守益、錢德洪、王艮等人也都主動走入社會推行教化,每次講會,人數(shù)少者百人,多者千人。因此,該學派成為流傳逾百年、門徒遍天下的顯學。陽明學派主動改造社會風俗的理論與做法,對宋代以來一直令人困擾的社風與校風之間的矛盾問題作出了積極回應?,F(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以教育改造社會等主張,是深受陽明學派影響的表現(xiàn)。

歷史經(jīng)驗證明,風俗可以影響學校,學校也可以改造風俗。其實,風俗是社會風氣的總和,一個地方的家風、校風、社風、政風、文風、學風以及生活作風等,都受風俗影響。在今天,我國家庭、學校、政府作為社會精神建設和協(xié)同育人的實踐主體,面對不良風俗,應該形成合力有所作為。宋代呂祖謙說:“士大夫喜言風俗不好。風俗是誰做來?身便是風俗。不自去做,如何會得好?[21]”

參考文獻

[1]左丘明.春秋左傳[M].北京:線裝書局,2016.

[2][3]彭林.漢代民風扶正祛邪啟示[EB/OL].[2014-03-17]http://theory.rmlt.com.cn/2014/0317/245082.shtml.

[4][5]戴圣.禮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6][7]王安石.慈溪縣學記[A].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

[8][10][11]蘇東坡.策別安萬民一[A].蘇東坡全集(卷五十五)[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9]蘇東坡.擬進士對御策并引狀問[A].蘇東坡全集(卷五十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2]王守仁.稽山書院尊經(jīng)閣記[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3]王守仁.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4]王守仁.與鄒謙之書[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5]王守仁.與陸元靜書[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6]王守仁.與黃宗賢書[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7]王守仁.親民堂記[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8]王守仁.答徐成之(辛未)[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9]王守仁.遠俗亭記[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20]王守仁.傳習錄[A].陽明先生集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呂祖謙.官箴[A].陳宏謀.五種遺規(guī)[M].北京:線裝書局,2015.

(責任編輯 王永麗? ?校對 郭向和)

猜你喜歡
校風家風
校風的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
家風家規(guī)我來說
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
基于德育的學校校園文化構建研究
淺析當前提高小學德育藝術教育工作實效性的主要對策
探析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之路
百家姓看“家風”
百家姓看;家風
淺談高職教育
贡觉县| 涞水县| 哈尔滨市| 饶河县| 沽源县| 贡觉县| 阿尔山市| 米易县| 尼勒克县| 永丰县| 巧家县| 阿坝| 东乡| 宜黄县| 邵阳市| 蒲江县| 黄陵县| 区。| 平乡县| 武强县| 荃湾区| 昌宁县| 舞阳县| 安达市| 绥德县| 湘潭县| 晋州市| 白水县| 安阳市| 贡嘎县| 德化县| 彭州市| 肥乡县| 始兴县| 东乌珠穆沁旗| 裕民县| 亳州市| 靖西县| 秭归县| 梧州市|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