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怡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題記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認同的。
前有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里的殷切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后有毛澤東在訪問蘇聯(lián)時對中國學子的勉勵:“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倍?,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號召:“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時光荏苒,聆聽江海洶涌,感嘆波瀾壯闊,事實證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擔起了時代重任,用不同的聲音訴說著他們的愛國之情。
你聽,那是“五四”時期的青年“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吶喊;你聽,那是毛澤東“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詠嘆;你聽,那是八百將士“丈夫許國,實為幸事”的疾呼……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青年,中國才能沖破封建勢力與外國勢力的擠壓,才能看見嶄新的太陽。
今天,我們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轉(zhuǎn)折點上,總有些人對當代青年持以不屑的態(tài)度,但我想說的是:你們錯了!
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顆北斗衛(wèi)星上天,我們在享受著北斗衛(wèi)星帶來便利的同時,可能并未關注過背后的研發(fā)人員。
他們是一群沒有豐富的經(jīng)驗,也沒有多少前人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鑒的平均年齡僅三十歲的中國青年。
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研究實驗,我們與他們從未謀面,但他們的成果,卻化成了一張張電子地圖、一次次天氣預報來到我們身邊。
這就是中國青年,艱苦奮斗的中國青年。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我們都沉醉在大氣美麗的開幕式表演中,但那些引導運動員代表團入場的舉牌工作人員你是否還記得?
她們同樣也很年輕,大多數(shù)都是大學生。從初選到面試到最后的呈現(xiàn),你看到的可能只有四五分鐘,但訓練時她們卻需要每次舉著牌子站四十五分鐘以上。
可以想象,她們舉著牌子出場時有多么優(yōu)雅,在背后就為了這次開幕式付出了多少艱辛。
這就是中國青年,不言放棄的中國青年。
你是否記住了這兩個人的名字—徐夢桃、蘇翊鳴。
他們一個三十二歲,一個十八歲,都在冬奧會上為中國代表團爭得了榮光。
蘇翊鳴曾在社交平臺上說,自己練習練得狠的時候,一周能練壞四塊滑雪板子;而徐夢桃因為滑雪,身上也是大傷小傷不斷。
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輕而易舉完成了連貫完美的高難度動作,但這種輕松的表現(xiàn)下往往隱藏著的是無盡的汗水。
這就是中國青年,堅持不懈的中國青年。
當然,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蛟S有人正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有人正在溫飽線上掙扎,有人潛心于自己的研究,但當代中國青年,一定都會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不負前人的期盼,不負黨和國家的希望,為中國走向更光明、更美好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