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凌源市博物館
(1.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801;2.凌源市博物館,遼寧 朝陽 122599)
2017年冬,朝陽市凌源市小城子鎮(zhèn)發(fā)展肉驢養(yǎng)殖,在修建養(yǎng)殖基地時發(fā)現(xiàn)遺址一處,勘探結(jié)果顯示這是一處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有灰坑和房址等遺跡現(xiàn)象。由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經(jīng)過兩個月的清理,發(fā)掘結(jié)束。現(xiàn)將發(fā)掘成果簡報如下。
邵杖子遺址位于遼寧省凌源市小城子鎮(zhèn)修杖子村十組(邵杖子)東南100 米的臨萬元店河(即大凌河北源,此河自北向南流過遺址的東部)的小臺地上。遺址的西側(cè)原還有一條季節(ji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過,20世紀(jì)70年代農(nóng)田改造時將此季節(jié)河引向東流入大凌河北源,因此遺址實際位于兩條河道匯合處的三角地帶。其中心坐標(biāo)為北緯41°18′08.66″,東經(jīng)119°22′17.49″。遺址所在的臺地地勢東高西低呈緩坡狀,坡度5%,平面呈不規(guī)則四邊形,南北長100 米,東西60 米,面積約6000 平方米(圖一)。
圖一 位置圖
遺址經(jīng)受常年的耕作,且局部遭到嚴(yán)重破壞,地層堆積為坡上部較薄,坡下部較厚,依據(jù)堆積層次,可劃分為3 層,堆積總厚度在0.3-1.1 米之間,現(xiàn)以T0102 南壁剖面為例:
第①層,耕土層,厚0.1-0.15 米,灰黃色土,土質(zhì)松軟,出有少量陶片。
第②層,厚0.1-0.3 米,灰褐色土,土質(zhì)疏松,出土陶片較多,以夾砂紅褐、灰褐為主,器形有罐、鬲、甕等。多數(shù)遺跡開口于此層下。
第③層,厚0.1-0.6 米,深灰褐色土,土質(zhì)疏松,出土陶片與器形與②層相似,少量遺跡開口于此層下。
第③層以下是基巖。
發(fā)掘共布設(shè)5×5 米探方40 個,擴方30 平方米,實際發(fā)掘面積1030 平方米,共揭露出房址3座、灰坑44 個、室外灶址1 處、墓葬4 座、窖穴4 座(圖二)。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圖二 總平面圖
房址 3 座,均為地面起建式建筑,其中F1、F2 保存稍好。
F1 位于遺址的西北部,建于③層上。平面近圓形,直徑約1.8 米。墻壁用較細(xì)膩的黃色土砌筑,墻寬0.23 米。門道向南,西側(cè)被灰坑破壞,室內(nèi)墊有較堅硬的黃褐色土,厚0.08 米,黃褐色土上抹有白灰,部分遭破壞,厚0.02 米。外圍有長橢圓形的石砌院墻,僅余東側(cè)保存較好,西部遭破壞。院墻與房墻相距約0.45-0.55 米。
灰坑 44 個,多位于遺址的中部。從形狀看可分為三類,圓形坑、橢圓形坑、圓角方形坑。其中圓形坑34 個、橢圓形坑5 個、圓角方形坑5 個。多數(shù)為直壁平底坑,少數(shù)為圜底坑。
窖穴 4 座,均為圓形,從構(gòu)筑方式的差異看分2 型。有3 座穴壁部分為石塊砌筑,1 座穴壁為土坯砌筑。均開口于①層下,打破②層及基巖,建法是先挖出1 個圓形坑,由于周壁部分為原始基巖,部分為土,在土的部位砌筑土坯。
X4 位于T0101 及T0102 內(nèi)。穴在下挖過程至基巖時口徑縮小,形成不規(guī)整的類二層臺式結(jié)構(gòu)。在北部的二層臺上砌筑半圈土坯,較為規(guī)整。內(nèi)壁直徑1.64-1.94,總深1.1 米,二層臺深0.52 米(圖三)。
圖三 窖穴X4 平剖面圖
墓葬 除現(xiàn)代墓(M1)位于南部外,其他三座均位于遺址的北半部。
M4 位于T0406 西南側(cè),原是一座石筑窖穴,由窖穴改為墓葬。墓壙圓形,直徑1.7 米,深1 米。人架6 具,自上至下分別編號為1-6 號人架,除1 號人架為仰身葬外均為俯身葬,每兩具人架基本位于同一高度(圖四)。
圖四 M4 平剖面圖
1 號人架,位于人架的最上方,上肢伸直,下肢亦伸直,左小腿骨位于3 號人架左腿下方,腳趾位于兩腿之間。2 號人架,位于墓葬中部,頭骨位于4號人架右肩部,左臂與身體垂直,右上臂平行于身體,前臂與上臂呈30°角彎折向上,下肢與身體垂直。
3 號人架,頭向西北,上身近東西向,其頭骨上為1 號人架的頭骨,頭骨下方陶罐腹片1 塊,豬牙1 枚。左上臂未發(fā)現(xiàn),左下臂位于6 號人架盆骨下方,右上臂貼墓坑壁,下臂扎進土里;右側(cè)盆骨擠壓移位,左腿完整伸向墓坑?xùn)|南壁,右股骨在盆骨下方折向左側(cè);小腿與股骨垂直,向南。左膝蓋下方壓著5 號人頭骨。右胸下有石頭1 塊。4 號人架,頭向西,面向南。2 號人架趴伏其上,其頭骨位于4 號人架右肩部。此人架左臂平行于身體,右臂位于身體右側(cè)下方,右手骨位于盆骨左側(cè),左腿骨偏向左,頂?shù)侥贡跂|南角;右股骨從6 號人架的肋骨中穿過,小腿骨位于1 號、3 號小腿骨的下方,6 號人頭骨的后部,身下平鋪方形石板1 塊(邊長約為40 厘米),似為石器蓋。
5 號人架,頭向東,面向下,上身似折斷向北,自盆骨處又折向西,膝蓋以下斜立于西北墓壁;其左側(cè)是,3 號人架,右側(cè)是6 號人架;6 號人架頭骨左側(cè)及肩胛骨、上臂骨壓在5 號人架右臂下;5 號人架右前臂折向腹下側(cè),左上臂隨上身折向北,左前臂壓于盆骨下方。6 號人架,頭向東北,右上臂隨身體走向,前臂折向上方壓于左腿上;左臂向下前臂壓在腹部下方;左腿折于腹下,右腿亦于身下斜折向上方。
6 具人架局部交錯,4 號人架總體位于1 號、2號、3 號人架下方,但其小腿骨卻位于1 號人架、3號人架的小腿骨下方,可認(rèn)定這6 人應(yīng)是非正常死亡。4 號人架下的石板下方還有碎陶甕1 件,現(xiàn)已壓碎平鋪在墓底的一層厚約10 厘米的砂土之上。在3 號人架的右側(cè)有甗(盆)1 件,盆底部保存較完整但口部殘缺。
遺址出土陶器殘片較多,以夾砂陶為大宗,夾砂陶以紅褐、灰褐色為主;還有少量的泥質(zhì)陶,主要是黑陶,極少量紅褐陶。器形以陶罐為主,少量的甕、鬲、盆。罐多為敞口弧腹平底罐,甕為器表附加堆紋的大口甕,鬲為鼓腹尊式鬲,盆為平沿矮腹盆。石器以器蓋為主,另外還有鏟、鋤、鑿、刀等。骨器較少,有錐、鏃、匕、簪等。
鬲 經(jīng)修復(fù)完整器2 件。H1:1,尊形鬲,圓唇,敞口,口沿外翻,筒腹,有實足跟,腹部飾弦斷繩紋,繩紋細(xì)密,袋足表面局部亦飾繩紋,多已抹平。口徑19.6,高25.5 厘米(圖五,1)。H1:2,筒形鬲,泥質(zhì)黑陶,圓唇,敞口,口沿外折成平沿,筒腹,有實足跟??趶?7.7,高23.9 厘米(圖五,2)。
圖五
鼎 經(jīng)修復(fù)完整器1 件。H8:5,罐形鼎,夾砂灰黑陶。圓唇,侈口,近直腹,平底,下接三矮柱狀足,外撇。下腹部及底部飾交錯繩紋??趶?1.5,高12.3厘米(圖五,3)。
飌 經(jīng)修復(fù)完整器1 件。T0307②:2,夾砂黃褐陶。圓唇,敞口,斜直腹,束腰,袋狀足,乳狀實足跟外撇。器表飾交錯繩紋,大部分被抹平,間飾數(shù)道不規(guī)整的凹弦紋,腰部有一周指壓凹窩紋??趶?9.5,高30.5 厘米(圖五,4)。
甕 經(jīng)修復(fù)完整器1 件。M4:6,夾細(xì)砂灰褐陶。圓唇,侈口,折沿,圓鼓腹,小平底。肩上部貼塑一周小圓餅,腹部飾交錯繩紋,間飾不規(guī)整的凹弦紋。口徑35.8,高36.4 厘米(圖五,5)。
碗 經(jīng)修復(fù)完整器1 件。H33:1,夾砂黃褐陶。圓唇,敞口,斜直腹,平底。素面(圖五,6)。
杯 殘。T0305①:2,夾砂灰陶??诓繗?,斜直腹,平底。素面??趶?.3,殘高3.4 厘米(圖五,7)。
器蓋 3 件。均為殘碎陶器二次加工而成。標(biāo)本X1:4,圓形,泥質(zhì)紅陶甕腹片二次加工制成,正面飾弦斷繩紋上附加堆紋,背素面。直徑10,厚1厘米(圖五,8)。標(biāo)本X1:5,圓形,泥質(zhì)黑陶器底二次加工而成,素面,邊緣經(jīng)打制,局部經(jīng)磨制。直徑9.3-9.4,厚1.2 厘米(圖五,9)。
紡輪 6 件。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為三型。
A 型,饅頭狀,2 件。標(biāo)本H44:3,泥質(zhì)褐陶,饅頭形,有穿孔。外徑5.2,孔徑0.7,高2.5 厘米(圖五,10)。
B 型,算珠狀,1 件。標(biāo)本H56:1,泥質(zhì)灰褐陶。外徑3.4,孔徑0.6,高2.6 厘米(圖五,11)。
C 型,餅狀,3 件。均為陶片二次加工而成。標(biāo)本T0106①:4,夾砂紅陶陶片周邊打制而成不規(guī)則圓形,有一對鉆穿孔。外徑5.4-6.0,孔徑0.6,厚0.9厘米(圖五,12)。
石鏟 完整者6 件,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為二型。
A 型,2 件,有肩。標(biāo)本H23:2,白色砂巖打制,平面近乒乓球拍狀,邊緣打制痕跡明顯,刃部打制出雙面刃,長16.4,最寬14.5,厚0.9 厘米(圖六,1)。標(biāo)本H28:3,肩部以上打制痕跡明顯,頂端殘缺,刃部磨制出單面刃,刃部較寬較鋒利。存長11.1,寬7.7,0.8 厘米(圖六,2)。
圖六
B 型,4 件,無肩或肩部不明顯。標(biāo)本H3:2,打制,頂部及刃部較為弧形,上窄下寬,頂部及側(cè)面均有打制痕跡,刃部加工痕跡較明顯,刃部打制出雙面刃。長12,刃寬8.1,厚0.7 厘米(圖六,3)。標(biāo)本H3:5,平面近圓角梯形,上窄下寬,有肩但不明顯,肩以上有打制痕跡,刃部磨制出雙面刃。長12.6,刃寬8.5,厚0.7 厘米(圖六,4)。
石鋤 2 件,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為二型。
A 型,1 件(T0204②:3),圓角長方形,邊緣打制,刃部打制出較粗糙的雙面刃。長13.6,寬7.4-7.6,厚1.0 厘米(圖六,5)。
B 型,1 件(T0306①:1),亞腰形,打制,頂部及刃部有崩疤,刃部打制出較粗糙的雙面刃。長16.3,寬8.4-10.7,厚3.4 厘米(圖六,6)。
石刀 5 件,均磨制成形,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二型。
A 型,3 件,平面呈長方形,均為單面刃。標(biāo)本T0401②:2,紅褐色砂巖,頂部較平,刀前端亦磨出刃,中部有圓形對穿孔,孔后端殘。存長8.3,寬5.3,厚1 厘米(圖六,7)。
B 型,2 件,平面呈半月形,均為雙面刃。標(biāo)本T0301②:3,弧背直刃,背部較厚,刃部較薄,近背部頂端有兩個對鉆孔,鉆孔兩面不對稱,一面孔上端繩磨痕跡明顯。長9.6,寬5,厚1.2,孔徑0.5-0.6 厘米(圖六,8)。
石器蓋 17 件,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二型。
A 型,圓形,15 件。邊緣均經(jīng)過打制,少數(shù)邊緣又經(jīng)過簡單磨制,石料均一面為原生面,另一面經(jīng)過修整。依大小又可以分為三亞型。
Aa 型,2 件,直徑大于20 厘米。標(biāo)本M4:5,邊緣不甚規(guī)整,已殘破為多塊,一面較平整,另一面凸凹不平。直徑15.2-16,厚0.4-1.0 厘米(圖七,1)。
圖七
Ab 型,6 件,直徑大于10 厘米。標(biāo)本H8:3,橢圓形,褐色砂巖打制,兩面均凸凹不平,邊緣有打制時的崩疤。長徑19,短徑18,厚1.7 厘米(圖七,2)。
Ac 型,7 件,直徑小于10 厘米。標(biāo)本H3:6,圓形,表面凸凹不平,邊緣處有打制崩疤。直徑10.2,最厚1.4 厘米(圖七,3)。
B 型,1 件(T0303②:2),近圓角長方形,一面較平,另一面稍差,邊緣局部有打制時的崩疤。邊長12-14,厚1 厘米(圖七,4)。
磨石 1 件(H54:5),綠砂巖質(zhì),呈不規(guī)則形,正面磨制較光滑,背面凸凹不平。存長21.9,寬16.4,厚2.9-3.8 厘米(圖七,5)。
磨盤 1 件(T0206②:1),長條狀,截面長方形,一面磨制光滑,另一面凹凸不平。存長36.6,寬13.6,厚5.5 厘米(圖七,6)。
磨棒 1 件(T0207①:1),三棱柱狀,兩面較平,另一面圓弧,截面似鑿狀。長13,寬4.6,最厚2.5 厘米(圖七,7)。
石餅 2 件。標(biāo)本T0104①:1,圓角方形,打制,兩面均不平,邊長14-14.6 厘米 (圖七,8)。標(biāo)本T0402②:4,天然石塊,呈不規(guī)則五邊形,一面較平,另一面凹凸不平,整體較圓滑。長邊長11.4,厚1.7厘米(圖七,9)。
礪石 1 件(M4:1),不規(guī)則方形,均為圓角。長11.3,寬8,厚5.9 厘米(圖七,10)。
門軸石 2 件,依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二型。
A 型,板狀,1 件,原應(yīng)為方形,現(xiàn)殘斷,白色砂巖打制,有一磨制圓孔,孔底部已磨至極薄。存長20.8,寬16.2,厚1.4 厘米(圖八,1)。
圖八
B 型,圓臺狀,1 件(采集:3),紅色砂巖,平面近似圓角方形,周邊打制并經(jīng)磨制,一面中部有圓形凹窩。邊長15.4-15.6,厚10.6-11.1,孔徑6.7,深2.4 厘米(圖八,2)。
環(huán)狀石器 2 件,均殘。標(biāo)本T0108②:5,截面近縱向橢圓形,雙面鉆孔。外徑5.6,內(nèi)徑1.5,厚2.8厘米(圖八,3)。標(biāo)本T0502②:1,原為圓形,中部較厚邊緣打制較薄,現(xiàn)呈扇形,有一對鉆穿孔。直徑6.8,孔徑2.0,厚2.8 厘米(圖八,4)。
石球 7 件,4 大3 小。均為不規(guī)則形狀,花崗巖打制而成,棱角經(jīng)磨制。最大者T0204①:1,長7,寬6.4,厚5.5 厘米(圖,5)。最小者T0302②:3,長4.6,寬3.1,厚2.9 厘米(圖八,6)。
石鑿 1 件(F1:4),平面呈長方形,頂部殘,兩側(cè)邊有使用崩疤,單面刃較鋒利。存長4.6,寬2.9,厚1.5 厘米(圖八,7)。
錐 7 件。按整體形態(tài)的差異可分為二型。
A 型,4 件,圓錐狀。標(biāo)本H27:1,通體磨制光滑。長8.5 厘米(圖九,1)。標(biāo)本T0207②:4,頂端稍殘,錐體稍彎曲。長9.1 厘米(圖九,2)。
圖九
B 型,3 件,扁錐狀。標(biāo)本F1:3,平面為長三角形,截面為圓角長方形,錐頂端圓滑,長7.5,寬0.7,厚0.4 厘米(圖九,3)。標(biāo)本T0203②:2,長條形,通體磨制,厚薄不均,后段稍厚。長6.2,最寬0.5 厘米(圖九,4)。
鏃 2 件。標(biāo)本H3:4,通體磨光,鏃尖鋒利,中間略鼓有多半周不明顯凹槽,后段圓角四棱錐狀部有刺棱,其中一面延伸至前半段。長7.7,最寬處0.9 厘米(圖九,5)。標(biāo)本T0208①:1,通體磨光,前端扁舌狀,后端圓柱狀鋌。存長6.7 厘米(圖九,6)。
匕 2 件。標(biāo)本T0308②:6,長條形,上窄下寬,正面磨光稍鼓,背面微凹,頂端有一對鉆孔,底部有一單面鉆孔。長6.9,寬1.9,厚0.2 厘米(圖九,7)。標(biāo)本H4:3,呈“U”字形,正面磨光,兩側(cè)面磨制較薄。長3.3,寬2.2,厚0.2 厘米(圖九,8)。
管 1 件(T0207②:6),鳥腿骨制成,一端有磨制痕跡,另一端殘斷。存長6.7,直徑0.5-0.7 厘米(圖九,9)。
簪 1 件(T0208①:2),動物肢骨磨制而成,彎曲長條形,器表磨光,上部略寬,下部略尖。長14.6,寬1.0-1.3,厚0.2 厘米(圖九,10)。
樂器 1 件(H25:3),鹿角制作而成,弧形長條狀,中空。上弧前端六個鉆孔,后端有一個鉆孔。下弧前半段磨去一截,又向上摳有長方形凹槽。長13.2,寬2.9 厘米(圖九,11)。
邵杖子遺址屬典型的夏家店下層文化藥王廟類型,周圍的坡地還較為密集地分布小型遺址,此類遺址在周邊廣袤地域分布較多,附近面積較大的有三官甸子遺址(牛河梁遺址16 號地點)[1],其他還有建平水泉遺址[2],建平喀喇沁河?xùn)|遺址[3],寧城小榆樹林子遺址[4]等,稍遠(yuǎn)一些的有北票康家屯石城址[5],北票豐下遺址[6],赤峰夏家店、藥王廟遺址[7],喀喇沁旗大山前遺址[8]等。
邵杖子遺址各遺跡中出土的遺物與夏家店下層文化其他遺址出土的遺物基本相似。其中的陶鬲與牛河梁16 號地點出土的陶鬲相似,附加堆紋并飾有圓餅的陶甕與北票康家屯石城址同類器相似。此遺址的時代亦與其他遺址相近,為夏家店下層文化中晚期的遺存。
但在建筑的方法上與其他遺址也有一些不同之處。以往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中石筑窖穴多是整個穴壁為石筑,而此遺址的2 座窖穴的穴壁均只有一部分為石筑,另一部分利用原始地貌,只在部分位置新砌筑石墻或土坯墻,體現(xiàn)了在構(gòu)造方法上的革新。
另外,此遺址發(fā)現(xiàn)的墓葬M4 是利用原有的灰坑(窖穴)進行埋葬,墓中人骨達(dá)到6 具之多,且明顯不是自然死亡,應(yīng)是慘遭毒手的結(jié)果。此種墓以往并未發(fā)現(xiàn),為我們研究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的社會生活、族群紛爭提供了一定的線索。
執(zhí)筆者:圖旭剛 陳利 文璋
繪圖:王曉磊
文物修復(fù):張鵬 崔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