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然,邊光亞,薛少紅,李旭青,宋 濤,齊春蔚,李振勤*
(1.石家莊市農(nóng)林科學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1;2.石家莊市百合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21;3.石家莊市花卉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21;4.富邦農(nóng)業(yè)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41;5.河北盛祥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蘭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為川百合變種,屬多年生鱗莖類草本植物,其鱗莖富含蛋白質、淀粉、維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同時還含有百合皂苷、秋水仙堿等多種藥用成分,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有研究表明,百合多糖具有明顯的降血糖和抗腫瘤功能。
近年來,市場對蘭州百合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其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但蘭州百合主要依靠小鱗莖分株繁殖和以單鱗片扦插為主的無性繁殖方式生產(chǎn)。小鱗莖分株繁殖雖然簡單易行,但是繁殖系數(shù)低且長期對自然生長的母籽進行繁育,容易導致種性退化和病蟲害累積,從而致使商品種球產(chǎn)量、品質降低。根據(jù)前人研究,鱗片扦插可有效保持品種的特性,且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數(shù)高。目前,國內學者對影響百合扦插繁育的內外因素已進行廣泛研究,包括扦插基質、不同部位鱗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溫度等因素,但基于研究對象及方法的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尤其針對蘭州百合還缺乏較系統(tǒng)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本試驗系統(tǒng)研究不同消毒劑及其消毒時間、基質配比以及扦插方法對蘭州百合鱗片扦插繁殖的影響,以期為蘭州百合的標準化、規(guī)?;⒏咝Х庇峁┘夹g支撐。
選取3年生當年新挖的周徑在16~18 cm,無外傷和病蟲害,鱗片潔白、抱合緊密的蘭州百合種球。用刀片切開鱗莖基盤后,小心剝取中層鱗片為試驗材料,盡量不損傷鱗片基部。
1.2.1 鱗片消毒試驗
設置10個處理:將百合鱗片每30片為1組用紗布包好,分別用百菌清800倍液、多菌靈1 000倍液和0.1%高錳酸鉀3種藥劑浸泡10、20、30 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3~4次,晾干后進行穴盤扦插繁殖,鱗片基部朝下,尖端露出基質。百菌清處理分別依次標記為X、X、X、多菌靈處理分別標記為X、X、X、高錳酸鉀處理分別標記為X、X、X,以不用藥浸種為對照(CK),重復3次。
1.2.2 基質配比試驗
設置4個處理:將過篩的草炭、珍珠巖、河沙用高壓鍋100 ℃滅菌處理,烘干后按體積進行配比分組,各處理分別為:草炭∶珍珠巖∶河沙=1∶1∶1,草炭∶珍珠巖∶河沙=2∶1∶1,河沙,草炭,分別依次標記為A、B、C、CK,每處理30個鱗片,重復3次。扦插的鱗片基部朝下,尖端露出基質。
1.2.3 扦插方法試驗
設置3種扦插方法:埋片法,在穴盤底部先鋪3~5 cm的基質,再將鱗片凹面向上平放,覆土2~3 cm;扦插法,鱗片基部朝下插入長條盆,設置2種深度,一種扦插深度為5 cm,不露出基質,另一種為百合上端鱗片尖端露出基質;處理分別標記為E、F、CK,每處理30個鱗片,3次重復。
以上處理鱗片扦插后均在穴盤上覆蓋黑色地膜,放置于陰涼處,保證基質相對含水率在60%~70%,正常栽培管理。
扦插60 d后觀測記錄鱗片繁殖情況,將各處理的鱗片全部挖出,統(tǒng)計各處理產(chǎn)生小籽球的鱗片數(shù)、小籽球數(shù)量、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根長、小籽球發(fā)生率和平均繁殖系數(shù)。小籽球發(fā)生率=產(chǎn)生小籽球的鱗片數(shù)/扦插鱗片數(shù);平均繁殖系數(shù)=新產(chǎn)生的小籽球總數(shù)/扦插鱗片數(shù);小籽球直徑和根長用游標卡尺測量。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和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各藥劑處理對百合鱗片均有消毒作用,其小籽球發(fā)生率均高于CK,其中處理X、X、X與CK均達顯著差異水平。處理X的小籽球直徑最大,顯著高于處理X、X、X、X、X。生根數(shù)以處理X最多,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處理X的根長最長,顯著高于處理X、X、X、X、X和CK;處理X的平均繁殖系數(shù)最高,顯著高于處理X、X、X、X、X、X、X和CK,但其小籽球直徑均顯著低于其他處理(X除外)。綜合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X的小籽球發(fā)生率最高,達93.33%,其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根長和平均繁殖系數(shù)均表現(xiàn)尚好,為最佳消毒方法。
表1 不同消毒劑對蘭州百合鱗片扦插繁殖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基質處理的蘭州百合鱗片繁殖情況存在差異,處理C的小籽球發(fā)生率、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根長及平均繁殖系數(shù)均顯著低于其他3個處理,因此不宜作為鱗片扦插基質;處理B的各項繁殖指標均高于其他處理,小籽球直徑達0.501 cm,且生根數(shù)和根長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分別達2.58條和3.86 cm,因此為最適宜基質。
表2 不同基質對蘭州百合鱗片扦插繁殖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處理E的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根長和平均繁殖系數(shù)均顯著低于其他2個處理,其小籽球直徑僅為0.475 cm,生根數(shù)和根長也僅為1.47條和2.84 cm,因此不宜作為蘭州百合的扦插方法;處理F較CK的各項鱗片繁殖指標都略高,但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選擇5 cm深度或露尖為扦插方法均可。
表3 不同扦插方法對蘭州百合鱗片扦插繁殖的影響
百合鱗片扦插的繁殖特性易導致病蟲害累積,因此在扦插前需做好鱗片的消毒工作。前人在消毒方法的研究中,多以統(tǒng)計腐爛率和小籽球發(fā)生率為主。李云亞等利用蘭州百合鱗瓣氣培繁育小鱗莖,發(fā)現(xiàn)0.1%高錳酸鉀浸泡百合鱗瓣10 min為最佳消毒方法。李民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多菌靈800倍液+新潔爾滅50倍液浸泡30 min的百合鱗片成活率最高。本研究選擇3種消毒劑,并設置了3個時間梯度,在統(tǒng)計小籽球發(fā)生率基礎上,繼續(xù)觀察不同消毒劑對小籽球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用多菌靈1 000倍液處理10 min的小籽球發(fā)生率最高,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根長和平均繁殖系數(shù)也均表現(xiàn)優(yōu)良,為最佳消毒方法。
莊倩倩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基質配比對毛百合鱗片扦插的小籽球數(shù)量無明顯影響,但以腐殖土∶河沙=2∶1配制的基質,毛百合生根數(shù)量較多且根長最長。鄭大江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基質配比對蘭州百合鱗片扦插的繁殖系數(shù)存在顯著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基質處理的蘭州百合鱗片繁殖情況存在差異,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以河沙為基質的鱗片扦插繁育效果較差,可能與河沙中營養(yǎng)物質少且保水性差的特點有關;以草炭、珍珠巖、河沙體積比2∶1∶1為基質的各項繁殖指標均高于其他處理,可能是草炭本身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于鱗片生長有利,且配置的珍珠巖增強了基質的排水透氣性,有利于根系生長。
蘭州百合鱗片扦插常用埋片法和扦插法。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栽植深度也直接影響植物地下部分的發(fā)育。郝瑞杰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扦插深度的蘭州百合鱗片對小籽球直徑、生根數(shù)無顯著性影響,以扦插深度為5 cm的小籽球直徑、根數(shù)和根長為最優(yōu)。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選用埋片法的鱗片繁殖指標均顯著低于扦插法;5 cm深度和露尖扦插的各項鱗片繁殖指標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選擇任一扦插方法均可,但考慮到操作難易,露尖更易操作。
綜上所述,不同消毒劑及處理時間、不同基質配比和扦插方法都能影響到蘭州百合鱗片的小籽球發(fā)生率、小籽球直徑等繁殖指標。在蘭州百合的鱗片扦插前,利用多菌靈1 000倍液處理10 min,采用草炭、珍珠巖、河沙體積比為2∶1∶1配制的基質,扦插深度為露尖或5 cm的方法,均可獲得較好的繁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