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軍
盡管編輯學的歷史和學術傳統(tǒng)悠久綿長,但中共黨史領域的編輯研究尚未真正啟動,遑論從黨史研究的學理特殊性以及學科建設的角度進行全面探討和深入總結。這種編輯研究的滯后造成了很多問題,比如,黨史學界長期不太重視學術期刊建設,學術編輯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施展與發(fā)揮,學術編輯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黨史研究及其學科建設顯著缺乏源自學術編輯工作的思想理論資源支持,等等。當然,黨史研究學術編輯工作本身也存在著不少需要反思和糾正的偏誤。就學科建設而言,主體一直是高等院校,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辦刊主體多數(shù)是機關單位,因此學術期刊對于學科建設的關注度明顯不高尤其不系統(tǒng),至少是缺乏持續(xù)推動和反思學科建設的主動意識,更鮮見對于黨史教學及其研究的關注與倡揚??陀^而言,黨史研究學術期刊運作的這種“路徑依賴”,與21世紀以來黨史學科建設的遲滯與倒退等情勢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關聯(lián)。正如很多編輯研究者觀察到的那樣,學術期刊與學科建設之間本來應是互通、互動、互構的關系,學術期刊組織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可以發(fā)揮有效配置學科內部要素的功能,進而構成特定領域或學科的知識邊界和學術共同體的組織邊界,這反映了學術期刊對于學科發(fā)展的標桿效應,更證明了學術期刊參與學科建構的顯著作用,學術期刊繁榮與否正是學科發(fā)展成熟與否的表征,故而“學術期刊可以納入學科范疇加以省察與操作”①楊九詮:《論學術期刊的學科建構功能》,《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 年第2 期。。
由此,筆者提出以“黨史研究編輯學”的概念來彰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在學科建設中“本應”“理應”發(fā)揮的作用,主張把“黨史研究編輯學”納入新一輪黨史學科建設的基本范疇,既以此概括和提升學術編輯工作的獨特性質和重要價值,又借此進一步探討黨史學科建設的參與主體和內在規(guī)律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從而促使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把不斷推動學科建設作為科學辦刊的一種主導思想。若欲推進“黨史研究編輯學”的學理建構,就應緊密圍繞和集矢于“學術”的本質,以此逐步明確“黨史研究編輯學”這一學科性概念的基本議題范疇,比如在“創(chuàng)新求變”的“學術”本質統(tǒng)攝下厘清學術編輯的基本職責和使命①吳志軍:《初議“黨史研究編輯學”的學理建構——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編輯的職責和使命》,《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2022 年第4 期。,而與此緊密相關的另一個基本議題就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的關系。
眾所周知,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是一種合作和互動的關系,這是常識,但道理并非不言自明,至于實現(xiàn)這種合作與互動的科學路徑和方法,甚至這種合作與互動的重要性、必要性,也不能說就已經有了系統(tǒng)而完善的理論建構。近十幾年來劇烈的時代變遷和學術演化,實際上對學術期刊加強與學界的建設性聯(lián)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學術編輯在這個方面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亦愈益突出。但從筆者多年來的工作接觸來看,“坐收來稿”“閉門等稿”等想法還較普遍地存在,限制了一些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本應取得的組稿水準以及理應承擔的學科建設任務。筆者對這種忽視同學界形成和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想法頗感困惑,深感在此方面仍然需要繼續(xù)作出重申、強調和闡論,并在此基礎上努力建設科學、互惠、共進的編作、編讀關系。
一個最為明顯的原因和邏輯就在于,與學界的關系直接影響著黨史研究學術編輯基本職責和使命的完成度。比如,編輯若欲全面把握黨史研究的學術進展,精準判斷黨史研究乃至整個歷史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為提升學術期刊的組稿水準提供知識前提和思想準備,僅僅仰賴編輯的一己之力是很難完成的,即使勉強完成,質量也難以得到真正保障。畢竟,近十幾年來,以數(shù)據革命和信息擴張等為標志的時代巨變,推促整個學界更加帶有“彼此纏結”和“互為網絡”的特點,即使黨史研究這樣較不發(fā)達的研究領域,相關成果的產出數(shù)量和覆蓋面也是非常驚人的,這就需要學術編輯與學界進行充分的接觸與互動,展開廣泛的溝通與交流,諸如參加相關學科的各種類型的學術研討會,與各類優(yōu)秀學者進行深度交流,組織高水準、有實效的多層級學術會議,等等。通過這種觸及各種層面和維度的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學術編輯既可以獲致更多全面掌握黨史研究學術進展的途徑和通道,也可以更為深切地感受到黨史研究領域存在的缺憾、困惑和沉疴,更可以由此獲知整個學界對于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實在感受與真正期待,從而為今后更好地提升辦刊水準、調整組稿方向提供直接而深刻的思想資源和理論依據。再如,任何一個領域、一門學科或一本期刊的“學術(研究)”都需要回歸或可以歸置到一種偉大的學術傳統(tǒng)或理論傳統(tǒng)中,但任何一種真正的學術傳統(tǒng)或理論傳統(tǒng)都秉具統(tǒng)貫人類知識生產和思想創(chuàng)造的共通機制,亦即具有超越現(xiàn)代學科劃界或拘囿的天然開放性,故而要求學術研究者本身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自由包容的公共關懷。如果考慮到黨史研究這種特殊領域本身的跨學科、跨邊界特性,那么這種“回歸”或“歸置”就更加不是一個自動形成、唾手可取的過程,而是需要研究者和學術編輯付出極大的努力與探索。從理論上觀之,與黨史研究相關的很多歷史學觀念可能從根本上更靠近社會學的學術傳統(tǒng),與黨史研究相關的一些政治學研究理念可能從根本上更接近哲學研究的理論傳統(tǒng),等等。在這種情勢下,學術編輯保持與黨史研究相關的各個學科及其學者群體之間的“交流”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方法,與不同學術傳統(tǒng)及其學者群體之間的“交流”顯得異常重要。一言以蔽之,黨史研究基本學術傳統(tǒng)的建立和完善,僅僅仰賴傳統(tǒng)黨史研究的領域、理念和價值是遠遠不夠的。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近些年來,無論在黨史研究還是在學術編輯工作中,筆者都高度重視和主動加強與學界的多維度交流,很多論題、領域和欄目的開拓都得益于此,實乃筆者的真實心得。這種學術交流既可以幫助學術編輯尋找到一大批志趣相投的“共同學者”,也可以幫助學術編輯整合與學術期刊發(fā)展相關的一切學者群體?!按負碇@些朋友,你不僅可以增容頭腦、同商大計、共享情懷,更可以像齊美爾所說的那樣,在社會交往的游戲形式中,享受到接近美學標準的快樂。在那樣的時刻,你甚至會搓搓雙手躊躇滿志地想到,人還沒準真是一種高等動物罷?”①劉東:《未盡的文字緣》,《讀書》2006 年第12 期。也許,學術共同體就是這樣萌生和成長的,整體的學術進步就是如此獲致和發(fā)展的。僅就學術編輯工作而言,真正的學術共同體絕非簡單的編作合作、編作溝通,而是編作為摯友、編作為同志、編作為戰(zhàn)士!更重要的是,從“學術”的起源和本質觀之,其本身就與溝通、交流、辯駁、批評等行為直接相關,比如著名的“蘇格拉底對話”“孔子對話”等,“學術(研究)”的本質及其實現(xiàn)的基本通道之一就是“交流”,沒有離開“交流”的“學術(研究)”。準此而論,“交流”從根本上構成“學術”及其不斷進步的另外一個重要維度。脫逸“交流”的歷史研究以及離開“交流”的學術編輯,當然都是不合格的。學術編輯絕不應成為株守書齋、暮氣沉沉、墨守成規(guī)的腐儒,必須時時處于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之中,必須時時處于與偉大的學術先賢、當今的前沿學者、年輕的新生代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之中,必須時時處于思想交駁、理論共振的“學術交流”之中。
與此同時,筆者之所以高度強調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要主動加強與學界的聯(lián)系和交流,相關考量因素還有很多,但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仍然值得一提。其一,與學術期刊天然本應具有的“外向性”特質相比,幾乎絕大多數(shù)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辦刊主體都是機關單位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學術共同體”,長期以來與學界并未形成有機或至少非常緊密而穩(wěn)固的聯(lián)系與互動。即使在20世紀80年代以降的學術化進程中,黨史研究也存在著比較明晰的“內向性”特征。這些因素往往導致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大多具有比較顯著的“編研分立”傾向,學術編輯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自外于學術共同體,既成為制約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發(fā)展的一大根本性因素,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黨史研究學術共同體本身的成長與進化。其二,進入21世紀尤其是近十幾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的加速發(fā)展、國家教育體制層面對與黨史研究相關學科的大幅調整以及學術評價體系的主導性增強等諸多復雜因素的共同作用,傳統(tǒng)黨史研究的學術環(huán)境和研究格局被迅速改變。很多傳統(tǒng)黨史研究者的有效學術生命被主動縮短,黨史研究的代際更替速度明顯加快,黨史學界的學術主體開始產生某種具有根本性的轉變和重塑,黨史研究的學術共同體業(yè)已步入新的分化和重組過程中,自20世紀80年代以降的黨史研究學術化進程實際上隨之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黨史研究的形態(tài)、格局和方向開始重新變得模糊。就筆者十多年來最為直接的工作感受而言,無論是黨史研究取得的學術進步以及由此帶來的順利組稿,還是黨史研究形成的新的學術弊端以及由此引致的組稿困難,均與這一情勢之間存在根本的學術與邏輯關聯(lián)。這給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穩(wěn)定發(fā)展既造成了深刻挑戰(zhàn),又帶來了“重新出發(fā)”的新機遇,重建黨史研究學術期刊與“理想類型”意義上的“黨史學界”的關系,已經顯得迫在眉睫。畢竟,缺乏一個強大的學術共同體的有效支持,一本學術期刊必然面臨“無米下炊”或“無好米下炊”的窘境。對于目前的黨史研究而言,這一點顯得愈加重要而急迫。
正因如此,學術編輯需要在充分熟悉黨史研究學術化成就的基礎上,深刻認識黨史研究領域存在的具有全局性質的問題和不足,這既是學術編輯通過學術評價實現(xiàn)與學界聯(lián)系的知識前提和思想準備,也是學術編輯與學界加強聯(lián)系與互動的一大核心內容??陀^來看,目前黨史研究尚存在一些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發(fā)展困境,如事實上的“學科碎片化”狀態(tài)使黨史研究失去了科學發(fā)展的體制性和機制性動力,即使在“中共黨史黨建學”一級學科落地之際,尚缺乏長遠的頂層設計和學術規(guī)劃,系統(tǒng)而有效的人才培養(yǎng)亟須重新啟動;傳統(tǒng)“黨史學界”趨于式微,黨史研究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具有組織力的“學術中心”,不同研究單位和研究群體各自為戰(zhàn),真正進入了消極意義上的“百花齊放”;包括歷史學在內的很多學科對黨史研究的科學性認知近年來有所改善,但黨史研究的歷史學規(guī)范以及由此決定的科學化水準,的確存有巨大的檢討與提升空間,尤其在調適歷史學一般規(guī)范和黨史研究特殊維度的關系方面,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還有很多,可以改善和推進的地方也有很多;由于受到歷史學界一些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新一代年輕研究者對“實證性”的理解和運用存在偏頗,重史料輕解讀、重敘事輕闡釋、重研究輕理論等現(xiàn)象非常突出,導致特定研究形態(tài)的學術邊際效益遞減速度加快;黨史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和思想資源普遍單一,在推動黨史研究的跨學科和多學科合作方面舉步維艱,甚至對與黨史研究存在緊密學理關系的原典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政治學理論等都知之甚少;黨史研究的概念化和理論化水平不高,史料過剩與理論貧困之間的巨大矛盾非常突出,無法準確地總結、概括和反思黨史研究對整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所做出的獨特貢獻以及需要改進的方向;21世紀以來黨史研究所獲致的學術進展,進一步凸顯了黨史研究學術化向度的科學價值和普遍意義,但也在較大程度上忽略了黨史研究的特殊性維度及其可能的學術生產能力和學科建設意義;各個研究者群體普遍不太注重黨史研究自身現(xiàn)實功能屬性的科學定位和理論闡釋,常常出現(xiàn)兩種極端情況,即缺乏時空間距、過于近切的“現(xiàn)時主義”(presentism)闡論以及過度“專業(yè)化”而輕忽重大而宏遠的現(xiàn)實議題的系統(tǒng)研究;等等。此類全局性問題還有不少,不一而足,限制著黨史研究學術化水準的持續(xù)提升以及學術期刊的穩(wěn)定發(fā)展。
正是在上述諸種情勢下,筆者與很多身處學術生產和傳播第一線的學術編輯一樣感同身受,學術危機感日益增強,重新回歸一個“科學”的學科或學術共同體,逐步成為一段時間以來編輯工作和黨史研究的核心考量。其中,重建具有強烈時代意識、及時回應學術困局的“問題邊界”和“學科邊界”,就發(fā)揮著重塑學術期刊與黨史學界之良性關系的樞紐作用。畢竟在當代中國的特殊政治和歷史語境下,黨史研究的學科屬性以及由此決定的“學科邊界”,理應在一個更為宏闊的視界下加以重申和定位,這從根本上取決于中國共產黨統(tǒng)管一切的歷史與現(xiàn)實格局以及由此決定的中共歷史內容的統(tǒng)攝性和豐富性,黨史研究的“問題邊界”和“學術邊界”以及由此決定的“學科邊界”遠未達到高度清晰的地步,作為一個學術概念的“中共黨史研究”的內涵與外延亦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至少就黨史研究領域而言,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理應承擔起學科建設這一重擔,在“中共黨史研究”的學術范疇下積極探索與拓展黨史研究的“問題邊界”和“學科邊界”,打造一門具有強科學性、強價值性、強真理性的“大黨史”學科。
近些年來,部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在這方面已有所行動和作為,開始直面一系列具有學科建設意義的全局性“問題”“主題”或“議題”,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與歷史學界的聯(lián)系,希冀透過與歷史學界的充分聯(lián)絡、溝通與合作,推動歷史學界介入黨史研究的學術化重建進程,進而解決或部分解決黨史研究存在的不足。比如,《中共黨史研究》從2016年開始陸續(xù)推出“推進改革開放史研究”“地域史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概念史與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研究的繼續(xù)深化與發(fā)展方向”“長時段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制度史研究”“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的現(xiàn)狀與未來”“‘新革命史’理念的再審視與再建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學術邏輯和文化意涵”“中共黨史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史研究與書寫”“面向新時代的中共黨史學科建設”“中國抗戰(zhàn)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學術筆談欄目;《黨史研究與教學》自2010年開始陸續(xù)開設“五四與后五四”“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糧食問題”“革命與生活”“革命與鄉(xiāng)村文化”“當代中國史研究與地方史料”“微觀黨史研究的實例與方法”等專題研究欄目;《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在近六年的專業(yè)化和學術化轉型過程中持續(xù)開設以集中刊發(fā)改革開放史研究論文為特色的“改革史論”欄目以及“粵港澳歷史”欄目;等等。從學界的綜合反映來看,不少問題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提前思慮”“問題前置”“學科劃界”等方面的性質和作用,推動了一批黨史研究形態(tài)的快速發(fā)展和前沿論題的學理建構,顯著改善和加強了學術期刊與歷史學界的廣泛聯(lián)系,有效地提升了黨史研究的歷史學化水準和聲譽,特定研究領域的學術共同體面貌逐步清晰。諸如“中共地域史”“中共概念史”“中共紀念史”“中共制度史”“當代中國外交史”“馬克思主義史學史”等研究形態(tài)乃至“新革命史”“新文化史”等研究領域,近年來逐步形成黨史研究的“問題邊界”進而構塑為“學科邊界”,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組織的專題討論,大約在其間發(fā)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些綜合性學術期刊在助推黨史研究重大議題的建構和探討方面亦作出了非常勤勉的努力與示范,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遠超黨史研究專業(yè)期刊的學術自覺。據筆者目力所及,《開放時代》在這方面尤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至少從2007年以來,該刊就集中組織刊發(fā)了諸如“作為學術視角的社會主義新傳統(tǒng)”“勞工研究”“中國鄉(xiāng)村研究三十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勞動政治”“改革開放前后的勞動政治”“中國的經濟計劃體系、過程和機制”“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革命”“社會經濟史視野下的中國革命”“中國社會主義和改革道路的新思考”“集體化時期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研究”“人民共和國的文明內涵”“三線建設”“革命中的婚姻與家庭”“思想史中的中國革命”等一大批與中共黨史相關的專題欄目。其中,“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革命”專欄到2020年底已組稿11次之多,特別顯現(xiàn)了“中國革命”作為黨史研究一大核心概念的巨大融貫性和整合力??偟膩砜?,這些欄目覆蓋了關涉中共黨史的絕大多數(shù)重大問題,取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和引用率,且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跨學科特性,尤富理論性和思辨性,其中一些問題討論已形成“概念化”“理論化”的學術氣象,為未來更為深入的歷史研究和學理探討提供了知識與思想的雙重前提。最重要的是,這些欄目有效地集結了與中共黨史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科理念和學者群體,初步構塑了一批具有跨學科性質的“共同問題意識”,強烈地彰顯了中共黨史研究的多學科屬性和跨學科取向,為打造黨史研究的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提供了非常獨到且有效的啟示。
上述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和綜合性期刊的兩種組稿理念,正好恰切地代表了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的兩大基本維度,亦即更高程度的歷史學化以及跨學科、多學科的研究取向。它們既不斷鞏固黨史研究的基本學術盤,又持續(xù)擴大黨史研究的學術疆界,標識著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的“問題邊界”和“學科邊界”,有利于在學術反思的基礎上達致學術前沿的效果,也許還預示著一種新研究范式的誕生。特別是跨學科、多學科的研究取向和組稿方向,有助于學術編輯接觸到不同專業(yè)尤其是與黨史研究密切相關的學科性資源,從與不同學科學者的溝通與交流中,積極汲取和仔細考量“他者”的問題切入點以及從事學術思考的基點和方法,通過不斷的思想碰撞,總能獲致很多心得,從而有較大可能形塑更為開闊的知識視野和學術胸懷,以及活躍的思維模式和創(chuàng)新欲望,并將其努力貫徹到審稿、組稿與編輯的全流程,這對于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的打造和發(fā)展至關重要。正因如此,不少辦刊難度較大或處于發(fā)展機遇期的學術期刊更應高度重視專題討論的組織和約稿,“通常來說,專題的影響力要大過單篇文章的影響力”,“如果多學科的專家能夠圍繞一個專題發(fā)表意見,那么這個專題就應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①仲偉民:《談青年類學術期刊提高辦刊質量的幾個問題》,《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 年第6 期??傊?,黨史研究的學術編輯理應在傳統(tǒng)黨史研究的形態(tài)和領域之外開拓“藍海”,尋求新的突破和建樹。如果僅僅局促在本專業(yè)或學科領域內,實在無法想象黨史研究的學術未來。②當然,學術編輯在此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在從事黨史研究過程中的“基點”,亦即能否做到以黨史研究為本位的問題,這批學者往往傾向于以黨史研究來深化理解自身所屬學科的重要問題,而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往往傾向于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問題理念來更好地理解中共黨史的重大議題,二者在面對中共黨史這一特定研究對象時往往存在不小的“溫差”“間隙”。應當說,這些問題都是黨史研究學術編輯在處理與學界的關系時需要格外注意的,也是學術編輯在打造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時需要特別付出的努力和代價,這種努力和代價有時是有效的,有時是無效甚至負效的,常??简炛鴮W術編輯的戰(zhàn)略耐力和學術涵養(yǎng)以及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能力。
由上可見,黨史研究的“問題邊界”與“學科邊界”體現(xiàn)在學術期刊中,就是以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為中心而形成的專題策劃和專欄組稿,承擔著“開疆拓土”“跑馬圈地”的現(xiàn)實功能。這就需要學術編輯充分把握黨史研究的整體進展,較好熟悉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fā)展情勢,結合從日常審稿、組稿和編輯等流程中獲取到的信息,研判和提出一段時間內需要解決或推進的較具緊迫性的重點、難點和熱點議題,進而作出或長或短、或詳或略的研究報告或學術評論,并據此組織專題座談會、研討會或學術沙龍,整合從事同類和相關議題研究的老中青三代研究者,集中分析和探討具體研究領域的現(xiàn)狀和不足以及可能的發(fā)展方向和創(chuàng)新理路。在此基礎上,學術編輯可以經常性地集中設置一些具有學術前沿性質的以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為中心的專題欄目,從經驗總結、理論反思、思想建構、路徑突破等方面提煉具有針對性的治學思路,集中刊發(fā)和展示學界在特定問題上的多元思考,至少在史學理論和歷史哲學層面努力突破既往的研究極限,重新定義特定研究領域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并據此組織相關專題論文和專門探討。在組稿過程中,學術編輯如能進一步強化統(tǒng)籌相關欄目和論文的“學術互為關系”,使得上下前后貌似不同的欄目和論文形成一種“實質整合”或“相對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以及互相支持、彼此呼應的“問題共同體”③比如,筆者曾在某一期組稿工作中,專門開設“‘新革命史’理念的再審視與再建構”學術筆談欄目,組織相關學者集中探討“新革命史”的相關理論問題,致力于澄清彌漫在“新革命史”概念和實踐上的種種認識迷誤,同時在“專題研究”欄目配發(fā)《政黨競爭與代際沖突:反革命視域下的浙南革命(1921—1934)》《“革命夫妻”:中共白區(qū)機關家庭化中的黨員角色探析(1927—1934)》等多篇具有鮮明“新革命史”取向的專題論文,并在“青年論壇論文選登”欄目配發(fā)一篇反思“中共紀念史”研究的史學理論文章,從而使得關涉“新革命史”研究的不同選題、層面和結構等各個維度共同構成這次組稿設計的“核心議題”。顯然,這種專題組稿的理念和實踐,有利于將選題策劃、論文揀擇和欄目組編等主要編輯活動有機融合在一起,可以充分發(fā)揮和彰顯學術編輯的主體意識以及編輯活動的創(chuàng)新能量。,則無疑將高度強化每一期組稿的“整體感受”和“問題意識”以及由此決定的學術水準,從而構成黨史研究乃至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突出部”。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具有典型而高度的學科專業(yè)性,在某種意義上更適合采取這種組稿方式,這顯然需要學術編輯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打好“提前量”,在一個組稿周期內集合起與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相關的作者和論文,如此則更容易引起學界關注,提高期刊影響力,取得較高水準的組稿效果。
無論是傾向于更高程度的歷史學化議題還是集矢于跨學科的開放性議題,這種辦刊理念和組稿思路均昭顯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走向一種更高程度的“專業(yè)集聚力”和“學術集約化”的前景。盡管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比一般綜合性期刊的學科專業(yè)程度更高,但相較黨史研究領域的《當代中國史研究》《蘇區(qū)研究》等斷代史期刊,《中共黨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等期刊在內容上的綜合性程度也會顯著提升。因此,綜合性程度相對較高的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在組稿的過程中就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同時,黨史研究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互通合作思想,則可以鼓勵更多學科的“興趣研究者”介入中共黨史研究,生產出更具創(chuàng)造力的跨學科研究成果,從而推促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在堅守“專業(yè)化”“學科化”“集約化”的基礎上逐步呈現(xiàn)“多元化”“拓展型”“綜合性”的發(fā)展格局,塑造“集約型發(fā)展”與“綜合性擴展”之間的良性張力關系,進一步強化專業(yè)期刊的“集成能力”和“集結能力”,“說到底還是以問題導向為中心,以跨學科研究為基點,以專題策劃為抓手,以個性和特色為追求,推進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說: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①楊健民:《學術期刊的平臺策略》,《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4 期。。應當說,這與目前很多綜合性期刊努力提升“專業(yè)化”“學科化”“集約化”的發(fā)展思路可謂“形異而神似”。就此而言,基于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的辦刊理念和組稿思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一本學術期刊的“特色”和“個性”,從而防止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同質化發(fā)展傾向。
進而言之,以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為中心所形成的專題策劃與專欄組稿尤其是學術筆談,更類似于網絡世界里的“群聊”。黨史研究領域內的學術交流原本就很不充分,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建設性學術對話更是少見,故而具有針對性的專題討論和組稿設計,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學術對話的新機制,在集中討論和思想碰撞中有望產生一種學術生產的“異化授粉”。就“中共黨史研究”這種尚處于發(fā)展和構建中的特殊學科而言,新型的學術共同體尚未成形,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對于學科建設和學術發(fā)展的目標冀望、發(fā)文內容和范圍的設定以及由此決定的審稿標準等就顯得愈加重要,“因為它必然地與新學科建構的方向和路徑緊密相關,這直接涉及期刊能否為這些學術成果所代表和呈現(xiàn)的新的學術范式的生成奠定足夠堅實的基礎,以及新的學術共同體能否在這一基礎上通過對新范式的確認而形成”,“如果沒有學術期刊作為組織的公共平臺,那么,共同體就難以聚合,其邊界也難以清晰,學術交流則難以高效地展開,共同體在研究中的作用勢必難以發(fā)揮”②朱劍:《青年研究期刊與青年學的構建》,《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 年第1 期;朱劍:《霧里看花:誰的期刊誰的評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年版,第240 頁。。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如能長期堅持和積累,則有益于號召和組織相關的研究者,共建基于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的微型、中型或大型的學術共同體。這種“問題導向”的組稿和辦刊思路,既是打造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重塑黨史研究學術共同體、推助黨史學科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建立正向互饋的良性關系、全面融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版圖的重要路徑。準此而論,正是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的組稿工作,構成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之關系的根本維度和本質內容,也正是在這一層面上,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重要性以及與學界的建設性關系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凸顯和重構。相較于這種具有本質意義的學術編輯與學界的聯(lián)系,素常所說的學術編輯要主動走出去約稿、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提高約稿效率等問題,無疑就處于較低的策略層級了。
毋庸諱言,與某些優(yōu)質期刊相比,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在專題組稿方面的學術自覺和編輯技藝仍有待提高,尚未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品牌欄目,亟待“重裝再出發(fā)”。當然,從一個長期的學術積累來看,那種各個欄目和論文之間缺乏緊密關聯(lián)的“拼盤式”“組合式”“論文集式”的組稿結構,也可以實現(xiàn)一定的研究導向作用,發(fā)揮規(guī)劃“問題邊界”和“學科邊界”的效力,但無論如何,單一、零散、分布式的發(fā)表結構仍然無法與問題集束式的專欄所能發(fā)揮的顯著作用相提并論。很多“問題”“主題”或“議題”一經學術期刊提出,整個學界就無法再無視或擺脫這些“問題”“主題”或“議題”,既為學界提供了不斷重新思考、反省和檢驗很多既定看法的契機,更成為學術期刊劃定問題領域、開拓學術邊疆、推助學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標志。由此緣故,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方有重大且急切的必要性,致力于理順黨史研究的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將“問題邊界”和“學科邊界”的探索與構塑作為一大主攻方向,以歷史學的基本治學規(guī)范為根基,集中所有相關學科的學術力量,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一種方向一種方向、一類領域一類領域地逐一推動集中探討和學理建構,逐步確定它們在黨史研究學術營盤和學科建設中的性質、地位、意義和價值等,并在“問題邊界”與“學科邊界”的張力性關系中逐步形成新的學術共同體,重新打造黨史研究的學術隊伍。這種集聚和集成相關研究話題、主題和形態(tài)的能力,同樣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基本職責和使命。
進一步來看,正是特定“問題”“主題”或“議題”的策劃與組稿,集中彰顯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引領學術發(fā)展的重要功能,構建起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之間更深層次的關系維度。無論是大宗黨史問題的集中組稿還是跨學科議題的前沿策劃,均從客觀上呈現(xiàn)了黨史研究在一段時期乃至更長時段內的基本形態(tài)和結構,凸顯了黨史研究者投入力量最多以及更具學術創(chuàng)新力的問題和領域。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緊緊抓住并堅持不懈地耕耘這些問題和領域,全方位、全要素、多層次地觀照和發(fā)表相關學術成果,既可以促使黨史研究學術期刊與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建立起一種緊密的學術合作關系,進而發(fā)展為科學意義上的學術共同體,又在較大程度上體現(xiàn)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主要學術偏好,從而充分發(fā)揮一種組稿導向的作用。
受制于黨史研究在現(xiàn)實和學理方面的顯著特殊性以及學術發(fā)展整體不發(fā)達等因素,不同的黨史問題和研究領域注定將在長時期內處于高度的發(fā)展不平衡狀態(tài),始終面臨著“舊”與“新”、“窄”與“寬”、“穩(wěn)”與“變”的巨大張力性結構以及緩慢的螺旋上升或沉浮起降的長時段更動,特定問題和領域在經歷一個發(fā)展階段之后也會產生學術邊際效益遞減、研究進展停滯、發(fā)展后勁不足等情況。職是之故,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大概需要長期注重思考和探究以下一系列問題:哪些屬于“大宗問題”,哪些屬于“新型議題”;哪些“大宗問題”需要期刊給予長時期持續(xù)關注并適時推進其學術轉型,哪些“新型議題”具備學術前沿的性質且可以構成期刊的“學術突出部”;哪些問題和領域較易實現(xiàn)持續(xù)的學術進步,哪些問題和領域及其存在的不足需要學界的集體攻關;如何整體把握黨史研究取得的學術進展,如何研析黨史研究存在的問題或隱憂;如何規(guī)劃期刊的組稿方向和落實途徑,如何科學搭配相關主題和欄目;等等。應當說,對于“中共黨史研究”這種并不發(fā)達且即將迎來學科重組機遇的特殊領域而言,專題策劃和專欄組稿有利于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維持較高的學術水準,進一步助推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發(fā)展和轉型。這種“學術引領”的功能,既符合目前學術期刊發(fā)展的一般性趨勢和潮流,也是基于黨史研究自身學理特殊性的一種理性選擇,更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在學術出版之林中求取生存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不策劃,無專欄”“無專題,不期刊”理應成為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核心價值的一大話語表征。
正因如此,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既可以從整體發(fā)展方向上積極參與學術討論和內容供給,也可以從“應然”的未來發(fā)展上籌謀專題策劃,不斷培育和增強“以未來的眼光選擇現(xiàn)在”“以理想的胸懷改變當下”的能力,并據此甄選科學的“問題”“主題”或“議題”,通過專欄組稿、專題討論等路徑來體現(xiàn)和落實“學術引領”的功能,“學術話題當然首先或主要由學者提出,但編輯部在這方面也并非無能為力。這當然要求編輯部能看清方向,把握學術發(fā)展的脈動,甚至把握社會和國際學術的走勢。編輯部可以通過自己提出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主題,把相關學者吸引和團結到自己的周圍,從而推動學術的進步,如果這樣做久了,就有可能形成以某一期刊為核心的學派。當年《禹貢》和《食貨》雜志的成功經驗表明,學術期刊發(fā)揮引領學術作用的空間是非常廣大的”①王學典:《學術期刊如何引領學術潮流》,《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7 年第2 期。。的確如此,就“學派”的養(yǎng)成而言,通過專題組稿和研究方向的倡揚與引領,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既可以引導黨史學界重視包括“胡繩學派”在內的基本學術傳統(tǒng)的總結與闡論,又可以引導黨史學界借助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化形態(tài)的打造而催生出新的學派氣象。顯而易見,這里的關鍵問題仍然在于,學術編輯要真正回歸“學術”的“初心”和“本質”,堅持正確的學術觀念和價值立場,既需要高度熟悉相關學科的整體研究進展和不足,更需要長期從事與黨史學科建設相關的歷史研究和理論思考,進而真正融入黨史學界乃至整個學界的話語體系和學術脈絡,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力爭上游、圖取先進。②這從根本上仍然是由學術期刊的“媒介”“媒體”本質所決定的,比如著名媒體學研究者麥克盧漢就希望編輯要“提前思考”“超前部署”,走在別人前面,走在時代前面。參見胡泳:《理解麥克盧漢》,〔加拿大〕麥克盧漢著,何道寬譯:《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譯林出版社2019 年版,第20 頁。另外,養(yǎng)成和提升編輯的專題策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編輯與學界特別是相關學者的聯(lián)系與熟絡程度,這是實現(xiàn)學術引領功能和價值的充分條件。③就學術編輯與學界的熟絡程度而言,有不少學術編輯認為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術活動家”的素養(yǎng),學術期刊編輯部同樣需要“社會活動家”。參見劉宏森:《學報編輯應成為“學術活動家”》,《出版與印刷》2019 年第1 期;詹世明:《期刊編輯部需要“社會活動家”》,崔建民主編:《“作嫁衣者”說——中國社科院學術期刊編輯心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年版,第214~218 頁;等等。如果學術編輯真正做到或至少是在努力認真地趨近這一點,那么參與討論學科建設的未來發(fā)展方向,積極設置“問題”“主題”或“議題”,不斷嘗試新問題、新領域、新方向的設計與組稿,努力實現(xiàn)“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yōu)”,理論上是既“可為”又“必為”,“引領學術發(fā)展”在原則和理論上均是可以落實的,這也是今后黨史研究學術期刊重塑和加強與學界之間可持續(xù)發(fā)展關系的必經之路。準此而論,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若欲真正參與、融入并引領學術發(fā)展的大勢,關鍵的一點仍然在于“去編輯化”,實現(xiàn)“編輯學者化”④2021 年4 月,《文史哲》主編王學典在該刊創(chuàng)刊70 周年紀念會上指出,《文史哲》之所以能被學界譽為“文科學報之王”,“核心秘訣,就是放棄職業(yè)編輯辦刊模式,堅定不移走專家辦刊道路,并且建立一整套有效保證期刊學術文章質量的制度”。以往的職業(yè)編輯機制,恰恰是導致期刊學術水平無法得到有效保證的致命缺陷,這就需要每位編輯都有自己所擅長的專業(yè),都是來自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或教師,“要想把人文學術期刊辦成名刊,就需要編輯具有足夠的學術鑒別力和學術判斷力。一篇稿子來了,編輯首先得具有基本的職業(yè)敏感,其次得對此稿所涉領域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得了解學術史,得知道這篇文章的獨創(chuàng)性在哪里。而一個職業(yè)編輯,對這篇文章在專業(yè)領域的長項和弱項分別在哪里,基本上是無法判斷的”。按:此處對職業(yè)編輯機制的批評,其實就是“去編輯化”的另外一種表達。。無論是引領學術的自覺意識還是專題組稿的主動作為,本質上都是“編輯主體意識”的鮮明體現(xiàn),同樣構成“編輯主體意識”的理論內涵。
退一步講,從形塑和經營良善的編作關系角度觀察,即使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無意致力于“引領學術發(fā)展”,那也至少應該在日常的審稿、組稿和編輯過程中,格外注意學術論文的修改和完善以及歷史學論文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著力提高學術出版和學術表達的規(guī)范性水準,這也是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所應遵循的最低限度的職業(yè)道德。目前學術寫作能力存在的諸多缺憾,不僅成為制約黨史研究學術化水準的顯著障礙,而且嚴重影響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如果考慮到各個期刊對于學術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范的理解雖有共通之處但也各有差異,那么編輯與學界尤其是新一代年輕研究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就顯得異常重要而急迫。近兩三年來,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意識到學術寫作的極端重要性,逐步開設歷史論文寫作課程,但從筆者有限的接觸和旁聽來看,很多內容與不少學術編輯對于歷史研究方法和本質、歷史論文的選題方向以及具體寫作規(guī)范等方面的理解還存在一些明顯差異。因此,學界如能在未來歷史學論文寫作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充分考量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經驗和思考,則將為加強歷史學界與學術期刊及其編輯之間的合作開拓一條新的致思方向,這也是打造學術編輯與學界之新型關系的重要途徑。在多年的編輯工作和學術交流過程中,筆者對這一點的感觸很深切,非常希望黨史學界能建設一批主要著眼于歷史學論文寫作和修改的學術平臺,借此提升黨史研究學術期刊與學界的合作水準。近五年來,筆者參與創(chuàng)設和推進了若干不同層級的學術平臺建設,盡管尚未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已在一定程度上觸及歷史學論文寫作的普遍問題以及黨史研究學術論文寫作的特殊向度,似乎打破了一些黨史研究者在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舒適區(qū)”,引發(fā)了注重學術寫作規(guī)范的自覺意識,特別是重新激活了對于學術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的“學術批評”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筆者真誠相信,若假以時日、久久為功,上述一系列舉措將在普遍改善學術寫作方面取得預想、理想中的積極效果。當然,能否通過打造學術平臺持續(xù)提升學術寫作的規(guī)范意識,在很大程度上確實取決于學術編輯的組織能力以及與作者之間的高度協(xié)調和配合能力,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嘗試,其間也有不少理論問題值得探討與總結。①比如,與作者共同閱讀史料,共同探討論文的修改方案,甚至為此召集小規(guī)模的討論會或工作坊,集思廣益,多方面提供學術資源,也可以成為編輯與作者“共同改稿”的基本思路。近些年來,筆者采取這一工作方法,成功組織發(fā)表了三五篇高質量的黨史研究學術論文,這不失為優(yōu)質學術生產的一種路徑。要言之,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作用絕不僅僅止于專業(yè)問題的交流與發(fā)表,其對科學選題、研究方向、學術倫理、教育教學直至論文寫作和行文規(guī)范等方面的理解和建構,都切實影響著黨史學界內部規(guī)則的反思與重構。學術編輯能否致力于學術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范的研究與提升,并在此基礎上建設良好的編作合作關系,既是建構和發(fā)展黨史研究學術共同體的重要途徑,也是學術共同體本身是否健康尤其是否擁有“建設性反思”意識的表現(xiàn)。實際上,已有學術編輯認為“編輯積極介入論文的寫作過程”本身就是在發(fā)揮期刊的“學術引領”功能,就是“引領型”期刊必須具備的一大標準。②程煉:《我與〈金融評論〉的共同成長》,崔建民主編:《“作嫁衣者”說——中國社科院學術期刊編輯心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年版,第133 頁。
正因如此,黨史研究學術編輯理應保持高度的學術自覺,在學術交流方面培育更大的主動性,以更有建設性的學術努力,持續(xù)增強期刊與學界的相互依存度,使期刊更好地內嵌于整個學術共同體。但在如何處理和經營良善的編作關系以及維持和促進學術共同體建設方面,確實還有很多非常急迫的現(xiàn)實問題亟須得到探討和解決。比如,無論是非?;A的審稿工作還是后續(xù)艱苦的編輯流程,都體現(xiàn)了學術編輯對于論文的某種“學術批評”,其實質就是找出論文的不足之處并盡力尋求解決與改進之道。但在學術論文的修改和優(yōu)化過程中,學術編輯的責任邊界到底在哪里,是應該著重于學術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范的完善與精進還是思慮更多的內容、結構和觀點等實質性要素,是做一個“強編輯”還是“弱編輯”,如何很好地把握對于作者及其論文的嚴格要求和適時寬容之間的尺度與時機,如何建設性地與作者進行溝通與合作等問題,都曾給筆者帶來很多困惑。①一些前輩編輯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一切人的責任都必須有界限,在編輯工作中,“為了尊重作者獨立見解,盡量不改,為了尊重事實與共識,卻又不能不改;為了尊重作者風格,盡量不改,為了有利讀者理解,卻又不能不改;文法在好與不好之間,盡量不改,而在通與不通、對與不對之時,不能不改”,因此,編輯需要秉承“能入能出,不卑不亢”的原則,“能入能出”指“入則理解作者,出則關照讀者,時為假想作者,時為假想讀者,時而領會書稿,時而挑剔杰作”,“不卑不亢”則指“既不匍匐于作者腳下,也不朱筆亂批他人文章”。參見聶震寧:《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1、156 頁。按:筆者認為這些原則很有典范意義,具有較強的參照性,盡管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多制約因素。近些年來,筆者在與不少編輯同行交流時,大多有這樣一種感受,就是從事編輯工作日久,多少形成了“眼高手低”的弊病,看別人的文章很容易挑出問題來——這方面不足、那方面不行,但當自己進入真正的學術寫作流程之際,才發(fā)現(xiàn)困難重重,有時連找全基本資料的勇氣都有所欠缺,常常徒留浩嘆!但這恰恰說明學術編輯要將研究和寫作作為一生的志業(yè),常思常寫常練,方能補足天然缺陷,方可與作者形成“同頻共感”。很顯然,這也正是學界倡導和堅守“編輯學者化”的一個必然緣由。更具挑戰(zhàn)性的一個問題是黨史研究在歷史學化的進程中,如何協(xié)調原有治學理念與歷史研究的經典學術傳統(tǒng)之間的關系,如傳統(tǒng)黨史研究并不特別認同“讓史料自己說話”這樣的觀念,強調歷史學者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以及對于史料的間接高效利用,但目前很多黨史研究學術論文則將大篇幅地直接征引史料作為一般性的歷史研究和寫作規(guī)范;由于受制于“核心史料”的長期匱乏以及一系列現(xiàn)實因素的制約,黨史研究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問題導向”的研究和寫作思路,確實不同于傳統(tǒng)歷史研究更青睞的“敘事導向”;黨史研究在學術化進程中多少存在對于新型研究方法和理念的“粗放式”運用——“社會史”“紀念史”“概念史”“閱讀史”等研究形態(tài)就如是,這與很多歷史學者和學術編輯對于相關研究之“原初理論”和“正宗形態(tài)”的理解之間亦存在顯著落差;等等。就筆者的編輯經驗和教訓觀之,上述一系列問題的核心要點常常聚焦在研究者自身的學術閾限與學術編輯對論文質量的高標準要求之間的巨大張力,無不影響著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的關系模式、性質和效度,理應得到編輯學界和歷史學界的高度重視與探討。從大的原則上看,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應該在堅持基本學術準則和黨史研究基本學術傳統(tǒng)的同時,秉持開放的學術品質和包容多元的治學理念,至少在一個長時期內保持具有互補關系的研究形態(tài)之間的平衡;學術編輯在秉承“媒體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之際,理應具有“學術研究者”的知識體系和共感能力,既能精準判斷學術論文的問題和不足,又在作者無法完全實現(xiàn)修改建議的情況下真誠體恤這種困難,從而在“編輯規(guī)范”和“研究規(guī)范”之間找尋最大限度的平衡,進而豐富和發(fā)展整體的“學術規(guī)范”??傊?,在學術期刊的固有傳統(tǒng)、學術編輯的規(guī)范邊界與容忍不完美的文章之間求取最大公約數(shù),這是重塑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之良善關系、打造充滿信任和追求創(chuàng)新的編作合作與共事方式的要沖所在,不僅在相當程度上影響相關黨史研究形態(tài)和具體編輯工作的邊際效益,而且實實在在地影響黨史研究新型學術共同體的形塑和進化。
此外,就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固有的“學術批評者”角色以及維系學術共同體的功能而言,其還負有反思直至糾正學界不良風氣的責任和義務。近十幾年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快速變動以及學術發(fā)展思路和結構的變化,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和文化條件,但學術研究自身也漸次滋生出不少問題,如浮泛整個學界的量化考核狂潮以及由此引致的“重發(fā)表輕寫作”的取向、各種層級的課題制導向在放大學術競爭意識之際嚴重削弱了學術主體意識、學術研究的工具性和利益性趨于增強、各種學術資源的“電子化”“檢索化”對于“歷史感”“歷史性”“歷史味”的無情吞噬以及由此導致的檢索和統(tǒng)計單位“鳩占鵲巢”的現(xiàn)象增多,等等。隨著時日推移,這些弊端嚴重削弱了“學術”的本質意蘊,降低了歷史研究者的生命意義,相當不利于良好學術環(huán)境和氛圍的營造,給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帶來了很多無謂的工作壓力和負擔。很多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的組稿工作近年來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正是整個學術研究格局和風氣轉換的征候。在這種情況下,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透過議題設置、專題組稿、會議交流等各種途徑,對學界存在的不足作出反思性回應,防止發(fā)生“溫水煮青蛙”的最壞情況,理論上也是重建與學界之關系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樣需要引起包括編輯學界在內的整個學界的高度重視。其中,如何評估和應對核心期刊評價體系的雙面性,尤其應該得到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思考和研究。
客觀而論,核心期刊評價體系為之前處于高度不發(fā)達狀態(tài)的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建設指出了相對清晰的科學發(fā)展方向,在提高審稿標準和學術水準等方面施加了一種外在壓力,目前已逐步轉化為期刊編輯部的一種內在動力,可謂功不可沒。但核心期刊評價體系特別是各個科研院所偏好以行政級別確定期刊級別的畸形“指揮棒”,引致了普遍而廣泛的“馬太效應”,同樣強化了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發(fā)展的不平衡狀態(tài),與黨史研究本身發(fā)展的不平衡狀態(tài)之間可能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這種情勢目前尚未得到黨史學界的真正重視,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亟須啟動。其一,黨史研究領域雖已形成以《中共黨史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黨的文獻》《當代中國史研究》等為中心的基本學術期刊群,但就中共黨史范疇的宏闊性以及未來一級學科的發(fā)展愿景而言,亟須恢復或新創(chuàng)若干學術期刊①比如,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辦的《中共黨史資料》主要刊發(fā)各領域高層人士的口述史料和其他類型黨史文獻,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功能,幾十年來對黨史研究頗有助益,建議有關部門將其復刊并取得正式刊號。;類似《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等已步入學術化轉型軌道的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則亟須鞏固和穩(wěn)定既有的學術方向,竭盡全力提升辦刊水準,盡快進入學術評價體系的上升通道;由地方黨史和文獻工作部門主辦的其他類型刊物,將面臨是否調整辦刊方向、順應學科發(fā)展的更大壓力,否則會很快喪失新一輪學科建設潮流和學術格局重構所帶來的時代性機遇。其二,無論是既有期刊還是新創(chuàng)期刊,都需要在審稿、約稿、組稿、編輯、核校等一系列流程中樹立起強烈而鮮明的學術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范意識,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非學術因素對組稿工作的干擾,持續(xù)提升編輯部內部的學術共識水準、組稿策劃能力和質量控制標準,并在此基礎上打造黨史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共同體”或“學術期刊聯(lián)盟”及其合作與共進機制②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每一個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編輯部能否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逐步建立起關于學術研究的基礎性、思想性和建設性的標準與共識,直接影響著類似期刊共同體等“微型學術共同體”形成的可能性。,塑造符合黨史研究學術期刊自身特質的學術評價機制。循此思路,黨史學界應抓住時機,盡快實現(xiàn)學術期刊的有效擴容,形成更為豐富多元的學術期刊群,并在此基礎上著重推動學術期刊內部乃至整個黨史研究領域學術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進而與外部學術評價體系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根本上改善制約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發(fā)展的巨大瓶頸。換言之,在扭轉學術評價體系的負向效應方面,學術編輯必須真誠地投入其間,褒貶論析應不掩憂憤,在可以且必須發(fā)揮作用的空間下,為自身所依的學術期刊和所屬的研究領域的尊嚴而戰(zhàn),這也是重建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之良善關系的重要維度。如果學術編輯不思進取,“慢作為”甚至“不作為”或僅僅降維到“文字匠”“校對匠”,自我放逐出學界,完全將學術評價的權力拱手交給外在實體,那也就無怪乎黨史研究領域長期處于學術評價體系的“價值洼地”。①有學者非常直率地指出,目前學術評價體系弊端叢生、學術期刊備受其害進而導致出現(xiàn)不同層級的學術危機,其中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學術平臺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缺乏專業(yè)邊界清晰、開放的、通暢傳播的學術期刊群。沒有這樣的平臺,說得嚴重一點……‘非常專業(yè)的學術共同體’是否真實存在都要打一個問號,當然更談不上‘非常專業(yè)的學術標準和學術行規(guī)’了”,若欲加強學術共同體內部的評價機制,“唯有專業(yè)(專題)期刊,才能鎖定同行學者,而唯有以專業(yè)(專題)期刊為主的合理期刊體系的建立,才能為學術共同體提供學術交流的專業(yè)平臺,才能為以學術共同體為主體的合理評價提供基礎”,這一步的實現(xiàn)固然充滿艱辛,甚至很可能半途而廢,“但如果這一步能成功,新的期刊體系得以建立,學術共同體就能成為期刊的主人,期刊將不再為評價機構的排行榜所左右”。參見朱劍:《重建學術評價機制的邏輯起點——從“核心期刊”、“來源期刊”排行榜談起》,《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年第1 期。
綜上所論,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術研究和學界之間的關系具有復雜而多元的內涵和向度,二者能否形成合力,打造互饋共進、相資相倚的學術關系,共同推進學術研究的發(fā)展和進步,對于學術共同體的維系和鞏固以及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組稿水平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于學術化程度比較低的黨史研究領域而言,這種編作關系的形塑與維系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黨史研究的學術化進程是由素有學術追求的歷史研究者與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共同催生和不斷推進的,缺一不可。黨史研究的學術化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一代黨史研究者的學術創(chuàng)新意識與學術期刊及其編輯的回應能力能否取得有效的協(xié)調和配合。實際上,現(xiàn)代學術的每一步進展都仰賴于學術期刊的基本工作效力和長遠學術視野,學術編輯的作用和意義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恰如著名文學家米沃什的經典詩句所表征的那樣:“一切都不在人們的掌握之中,但是每一件事情又都取決于你”,“雪崩的形成,有賴于滾落的石子翻個身”②轉引自崔衛(wèi)平:《正義之前》,新星出版社2005 年版,第22 頁。。很多研究者無意全面認識和客觀評判這些“滾落的石子”,但學術編輯自身要有學術自覺,通過各種途徑、各個層面的艱苦努力,不斷增強學術主體意識、歷史研究水平和基礎編校能力,強化組織學術專欄和創(chuàng)設前沿問題的能力,主動提升與學界的對話意識。近些年來,以王學典為主編的《文史哲》、以高士華為原主編的《抗日戰(zhàn)爭研究》等編輯部在整合相關研究力量、激活潛在學術資源、形塑編作合作關系等方面,已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成績,可謂打造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學術期刊與學界良好合作互饋關系的典范,為黨史研究學術期刊及其編輯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提升學術素養(yǎng)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③此外,很多作者反映從投稿到退稿或發(fā)表的過程并不十分透明,亦即編輯部的實際工作流程和運作機制等對于作者而言尚不夠開放,長年累月之下形成一些具有負面觀感的問題,影響了學術期刊及其編輯與學界之良善關系的形塑和維系。近年來,《抗日戰(zhàn)爭研究》在原主編高士華的努力下,在開放編輯部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較好實效,是抗戰(zhàn)史研究學術共同體得到顯著發(fā)展的一個內在原因,值得黨史研究學術期刊編輯部的學習和借鑒??偠灾?,一本學術期刊的地位、價值和意義,絕不是由外在評價體系簡單賦予的,更不能由所在單位的行政級別所決定,而主要源于學術編輯對學術的堅定信仰、對研究的無比熱忱、對工作的熱情投入以及對自我價值的理想期許。設若如此,學術編輯也許將帶來組稿理念的重塑以及自我身份認同的進一步升華,將每一本黨史研究學術期刊打造為“有原則、有溫度、有追求、有情懷”的思想文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