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現狀分析及培育路徑

2022-04-08 02:20:25潘玫杏
高校輔導員 2022年5期
關鍵詞:勞動精神時代

曹 源 潘玫杏 王 清 王 律 安 嬿

(1.山東大學 a黨委學生工作部 b護理與康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2;2.香港中文大學 賽馬會公共衛(wèi)生與基層醫(yī)療學院,香港 999077;3.甘肅省 定西市委安定區(qū)委組織部,甘肅 定西 743000)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世界,也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方式,人類對勞動的認識與研究隨著社會發(fā)展、時代更迭而變化,不同時代賦予勞動不同的內涵,而亙古不變的是對勞動之于人類發(fā)展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一、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

勞動精神是指勞動者在勞動中展現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面貌、精神品質,是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隨著時代發(fā)展、科技進步,一些體力勞動逐漸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由此導致部分人對勞動產生錯誤認識,有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文化素養(yǎng)輕勞動教育現象,對國家人才的培養(yǎng)及社會的發(fā)展十分不利。

(一)新時代勞動精神內涵

大學時期是個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個體提高綜合素質及養(yǎng)成良好勞動習慣的重要時期。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將成為國家建設的中流砥柱,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勞動觀、熱愛勞動的品質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勞動精神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有學者認為:“新時代勞動精神的核心內涵包括,在勞動人格上倡導‘尊重勞動’,在勞動權利上倡導‘勞動平等’,在勞動使命上倡導‘勞動神圣’,在勞動實踐上倡導‘勞動創(chuàng)造’,在勞動成就上倡導‘勞動光榮’。”[1]有學者提出:“新時代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體現在思想認知與行動實踐兩方面。思想認知即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偉大的道理;行為實踐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要求?!盵2]有學者認為:“新時代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包含三部分,以勞動為根本活動的理論表達、以勞動為生存方式的生活詮釋、以勞動為價值追求的文化自信。”[3]有學者提出:“新時代勞動精神始終奉行‘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勞動理念;新時代勞動精神堅定‘艱苦奮斗、勤勉工作’的勞動態(tài)度;新時代勞動精神遵循‘坦蕩無私,樂于奉獻’的勞動品德?!盵4]有學者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精神體現在‘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勞動理念、‘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的勞動態(tài)度、‘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動品德、‘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的勞動習慣?!盵5]綜上所述,新時代勞動精神是積極向上的,不僅體現在勞動理念、勞動態(tài)度及勞動品德上,還應該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二)培育大學生勞動精神的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盵6]大學生處于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關鍵階段,即將面臨走上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實現自我的重要階段,因而,培養(yǎng)大學生新時代勞動精神尤為重要。

一是有利于大學生強健體魄、磨練心志、提高抗壓能力。勞動是人類將自然物質資料變?yōu)樯钯Y料的重要過程,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品質,磨練勞動意志。大學生只有學習勞動精神,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在勞動的過程中理解和探索真理,通過勞動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和成長的空間,不斷地完善自我。勞動精神教育可以讓大學生養(yǎng)成踏實、勤奮、嚴謹的勞動品質,使其在勞動過程中成長、成才。

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勞動是基礎,滲透德智體美教育的全過程,可將德智體美教育外化于行為習慣。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五育”教育,其中勞動教育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勞動教育可以樹德、增智、強體、育美,還可以讓大學生在勞動中塑造自己,在勞動中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

三是有利于形成他們正確的擇業(yè)觀。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可為他們畢業(yè)后走向基層、選擇一線、辛勤勞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弘揚勞動精神還可以引導大學生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幫助大學生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在勞動中發(fā)現廣闊的天地,在勞動中體現價值,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

四是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拼搏精神和責任感的社會主義時代新人。勞動是實踐的基本形式,在培養(yǎng)實干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拼搏精神及責任感的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yǎng)大學生勤儉、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的勞動精神,能夠增強大學生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意識,引導他們更好地為社會服務。[7]

二、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現狀分析

為探究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精神現狀,筆者擬定了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現狀分析問卷,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自編大學生勞動精神知識問卷、自編大學生勞動習慣問卷和自編大學生勞動態(tài)度問卷等,應用AMOS 24.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確定本研究自編問卷模型適于應用。筆者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于S大學選取文、理、醫(yī)、工四個學科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發(fā)放問卷900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782份,問卷有效率為86.7%?;诖舜握{查,筆者發(fā)現如下情況。

(一)家庭在大學生的勞動精神中起到一定作用

本次調查研究發(fā)現,在勞動習慣方面,月均消費≤1000元的大學生勞動習慣優(yōu)于月均消費>1000元的大學生,表現為更愿意參與家庭活動,更愿意在家務活上幫忙。在勞動態(tài)度上,月均消費≤1000元的大學生勞動態(tài)度得分高于月均消費>1000元的大學生。以上結果表明家庭對大學生的勞動精神具有一定影響。良好的家風和家長的言傳身教均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勞動精神。

(二)學校的勞動教育頗具成效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8]。《意見》強調要加強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筆者通過對學校在大學生勞動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分析發(fā)現:在勞動習慣方面,相較于大一新生,年級越高的學生越愿意參加勞動活動;在勞動態(tài)度方面,大學生黨員的勞動主動性得分高于群眾主動性。這說明隨著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的開展,大學生的勞動態(tài)度愈發(fā)積極,學校對大學生黨員的黨課教育,也增強了黨員的勞動精神。因此,學校的勞動教育在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系統(tǒng)學習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上具有一定成效。

(三)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精神仍有待加強

筆者調查發(fā)現,雖然學校的勞動教育在加強大學生的勞動精神上起到一定效果,但在勞動態(tài)度方面,理科大學生的勞動積極態(tài)度得分均較低,勞動利益態(tài)度得分較高。在勞動精神知識問卷中,本科生對勞動精神出現的情境回答正確率非常低,僅有9.1%。因此,本科生對勞動精神內涵有大致的認識,但不夠全面深入。此外,筆者綜合既往研究發(fā)現,一段時間以來,在學校教育中德智體美教育所占比重不斷擴大,勞動教育則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現象,導致新時代大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態(tài)度、勞動習慣及勞動價值取向上存在弱化、軟化、退化及扭曲的問題。一是勞動觀念弱化。有的大學生存在輕視體力勞動、漠視勞動成果、看輕勞動人民等現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為他人服務的精神。二是勞動態(tài)度軟化。有的大學生存在厭惡勞動、逃避勞動的現象,有的大學生存在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等行為,如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三是勞動習慣退化。良好的生活條件導致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如不講究個人衛(wèi)生、不整理宿舍、好吃懶做等。四是勞動價值取向扭曲。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物質生活的高度發(fā)達,造成了社會價值取向的復雜化。精致的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沖擊著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了新時代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價值取向功利化現象,部分大學生將獲得高報酬視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而忽略了勞動的本質和意義。[9]

調查結果顯示,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態(tài)度主要受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其占比均為20%以上。因此,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不僅需要高校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導向作用,而且需要家庭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也需要社會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10]因此,只有“三管”齊下,才能共同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yǎng)合格的后備人才。

三、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路徑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它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因此,要不斷優(yōu)化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的培育路徑,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

(一)以德育為基礎,了解勞動教育的意義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要以德育為基礎,家校合作。家庭要發(fā)揮基礎勞動教育作用,學校應采取勞育大講堂等形式糾正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現象,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以智育為牽引,豐富勞動精神的內涵

高校需要重視勞動精神的內涵建設與外延拓展,定期舉辦關于勞動精神方面的主題講座,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闡明勞動精神提出背景,講解勞動精神內涵,學習時代楷模、大國工匠精神,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對勞動精神進行思考,以達到培養(yǎng)目標。同時,高??梢酝ㄟ^觀看全國勞動模范系列影片、《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等以勞動精神為主題的影片,奠定大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基礎。

(三)以體育為抓手,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高校要積極拓展勞育與體育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積極舉辦師生聯合類體育活動,在融洽師生關系的同時,將體育、勞育貫穿到活動建設中。高校要開設日常生活小課堂,開展專業(yè)特色活動,通過體育競技鍛身心,增強身體素質,同時強調體育與勞育相結合,以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為導向,讓大學生在勞動中加強身體鍛煉,感受勞動的價值與快樂。

(四)以美育為推力,培養(yǎng)積極勞動態(tài)度

美起源于勞動,勞動教育的歸宿在于創(chuàng)造美。勞動美是社會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對美感受、享受、欣賞、評價的過程中產生對美的需要、追求乃至創(chuàng)造美。因此,高校應鼓勵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人最美”的信念,以美育勞、以勞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引導學生重視勞動、參與勞動、享受勞動。高??梢蚤_設多種形式的勞動模范宣講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勞動模范的精彩人生,也可以通過班級、學院組織各類形式的美育勞育小課堂,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專業(yè)中鍛煉勞動技能,提升審美情趣。

(五)以高校為主戰(zhàn)場,家庭、社會協同發(fā)力

高校要不斷拓展勞動教育平臺,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力量。家庭教育是勞動教育的基礎,要實現勞動教育日?;?。高校可以通過家長會、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各類形式引導家庭弘揚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家長通過日常生活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勞動習慣,讓其學會多項生活技能。學校教育作為主戰(zhàn)場,要實現規(guī)范化。高校要注重圍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結合學生所學學科和專業(yè)開展實習實訓、專業(yè)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活動,培養(yǎng)其注重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提高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增強誠實勞動意識,樹立正確擇業(yè)觀,使其懂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刻道理。社會作為勞動教育的支持力量,要實現勞動教育多樣化,為學生搭建活動平臺,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勞動教育提供社會保障。家庭、學校、社會形成協同育人格局,才能更好推進大學生的勞動教育。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階段,高校要在大學生群體中積極宣傳勞動精神,形成學習和踐行勞動精神的氛圍,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引導大學生增強主體意識,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11]高校在今后的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更應關注勞動精神的培養(yǎng),切實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能力,為新時代中國夢的實現培養(yǎng)合格的后備人才。

猜你喜歡
勞動精神時代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熱愛勞動
HANDS OFF THE WHEEL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微山县| 明星| 秭归县| 中江县| 肥东县| 竹北市| 新乡县| 芒康县| 龙江县| 东莞市| 农安县| 温泉县| 鄂温| 武清区| 邢台市| 卢龙县| 皋兰县| 德钦县| 安陆市| 遂昌县| 新疆| 抚宁县| 登封市| 南乐县| 大兴区| 台山市| 唐山市| 赫章县| 乐业县| 淮安市| 韶关市| 昌平区| 柘荣县| 鹿泉市| 黑河市| 临清市| 兰州市| 和静县| 安塞县| 莎车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