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芳
借助課內文本及補充材料的閱讀,感受文章的生活氣息和情趣,了解古代散文“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的特點;讀懂曾皙之“志”,感受美的熏陶;探究“立志”的現(xiàn)實意義,傳承儒家經典文化。
1.誦讀:還原對話場景,感受人物形象;
2.概括:梳理文章線索,把握話題核心;
3.探究:分析人物性格,領悟文章主旨;
4.寫作:讀后學以致用,訓練思維表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選自《論語·先進》,見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下冊第1課第2-3 頁,以下簡稱《侍坐》)記載了孔子和弟子一次談話的場景,它篇幅短小,卻富有生活情趣;而在《論語》中,《侍坐》卻是篇幅最長的一章?!墩撜Z》是儒家經典,它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讓我們以《侍坐》為窗口,走近儒家經典文化,去聆聽孔子的教誨。
其一
子路見孔子,孔子問曰:“何好?”曰:“好長劍。”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學,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有益哉?”子曰:“狂馬不釋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繩則正,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②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何學之為?”子曰:“括而羽之,鏃③而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保ㄕ浴短接[》)
注釋:①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②揉:同“煣”,用火熨木,通過人力加工,把曲的變直,直的變曲。③鏃(zú):箭頭。文中作動詞用,安上箭頭。
其二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保ā墩撜Z·子路》)
其三
閔子侍側,訚訚(yí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叭粲梢?,不得其死然?!保ā墩撜Z·先進》)
(本則譯文:閔子騫侍立在孔子身邊,樣子正直而恭敬;子路是很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是溫和快樂的樣子。孔子高興了。但他又說:“像仲由這樣的,恐怕得不到善終?!保?/p>
其四
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①”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p>
(《論語·先進》)
注釋:①這句話的大意是:仲由(子路的字)彈瑟,為什么在我(孔子以己之名“丘”自稱)這里來彈呢?
其五
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樱趾渭友??”曰:“教之?!保ā墩撜Z·子路》)
其六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保ā墩撜Z·先進》)
其七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p>
子曰:“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保ā墩撜Z·公冶長》)
其八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p>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保ā墩撜Z·公冶長》)
寫作任務一:
每人從以下三項學習任務中任選一項,于課前完成。
要求:綜合文本和補充材料,將個人思考和小組討論成果結合起來,寫成短文回答問題。短文標題自擬,篇幅在200字左右。
1.課文標題對人物的稱呼,和課文對話中孔子對他們的稱呼有怎樣的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
2.在“言志”環(huán)節(jié),孔子為什么最后才問曾皙?孔子又為何“哂由”而“與點”?
3.曾皙的志向是否真的與其他三人不同?說出你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寫作任務二:(每個人均須完成)
研讀《論語》,聯(lián)系曾皙之志,談談你對建設美好社會的認識。
要求:觀點明確,思路清晰,不少于800字。
任務一成果展示
(一)稱名稱字,禮在其中
問題1 涉及的是古代文化常識中的稱謂知識。古人講究禮,稱名還是稱字,是很有講究的。平輩之間互稱,還有稱呼長輩,要稱字;長輩稱晚輩,或者自謙,則稱名。因為《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所以在敘述時就應該對孔子的這些弟子稱字。而孔子作為老師,是長輩,所以在對話中稱他們的名。
另外,本組同學查找資料后得知,四位弟子的排序是按年齡從長而幼排定的。當時子路51 歲,曾皙39 歲,冉有31 歲,公西華18 歲。這次侍坐學習發(fā)生在孔子周游列國途中,孔子當時60 歲。古人講究長幼尊卑有序,從這里也可見一斑。[高二(3)班第一小組]
(二)課堂奏樂,不算違紀
按第1 題所涉及的常識,曾皙在四個弟子中年齡排在第二,不管是“率爾而對”,還是老師點名,他都不應該最后一個回答問題;可課文的記述就是如此。這是為什么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注意一個細節(jié):“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痹瓉?,曾皙一直在鼓瑟,孔子的這堂討論課需要音樂伴奏。同學們逐一回答問題的時候,曾皙好像沒有認真聽講,他在一旁鼓瑟。換到現(xiàn)代課堂,他要算違紀吧?曾皙鼓瑟,要么是孔子安排的,要么是曾皙自己來了興致,想奏樂??傊n堂奏樂不算違紀。這是孔子教學的一個特點。孔子喜歡音樂,他的課堂充滿了藝術氣息?!皹贰北揪褪橇囍械囊凰嚕娨獾膶W習,令人心向往之。從人物形象分析看,這與曾皙的“言志”是一致的;與孔子的“與點”也是統(tǒng)一的。[高二(3)班第二小組]
(三)“哂由”“與點”,都在禮樂
問題2 的后一問直奔主題:儒家的禮樂治國理念?!斑佑伞薄芭c點”,都關乎禮樂。
“哂由”的原因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鬃右徽Z破的,子路不肯辭讓,這是不合于“禮”的。從補充材料我們也可以看出子路的“鄙”,孔子說他是“野夫”“兼人”,希望他講禮讓、不莽撞。但是孔子作為“禮”的典范,他并沒有明說,只是以“哂”的表情委婉地表態(tài)。
“與點”的原因也在于要以禮樂治國。曾皙的“志”描繪的是春日的畫面:“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倍嗝辞逍露杂傻膱鼍?!一個社會能治理成這樣,是不是大治?是不是太平盛世?這是施行禮治的必然結果,這種治國理念就是孔子的仁政禮樂的教化。所以孔子“與點”。[高二(3)班第三小組]
(四)足食足兵,禮樂教化
回答問題3 需要探究儒家的治國思想。曾皙說自己的志“異乎三子者之撰”,非也!四子之志,本質上都是政治理想。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比接械闹卫砝砟钍腔A,因為他側重“足食”;子路的治國理念是第二步,因為他側重“足兵”;公西華的治國理念再進一步,因為他重“禮”;曾皙的治國理念是最高境界,因為他以“禮樂”治理天下。這幾位弟子的治國思想合起來就是孔子的治國理念思路:庶—富—教。用曾皙的理念,也就是儒家的理念治理天下,人民才有可能得到幸福。[高二(3)班第四小組]
儒生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由《侍坐》篇,我們可窺知一二。任務一的三個問題,旨在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進而體悟儒家的治國理念。學生由研讀課文到閱讀仍以《論語》為主的補充材料,拓寬視野,對儒家以“禮樂”治國的理念有了基本的認識。
其一
以人為本,和諧共處
南昌市豫章中學高二(3)班 熊媚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篇中孔子問及弟子的治國志向,曾皙沒有直言,而是描述百姓“浴乎沂,風乎舞雩”的安樂之景,因而為孔子大加贊賞。這是因為曾皙描述的圖景正符合儒家“以人為本,和諧共處”的思想。社會治理應當以人為本,力求達到和諧共處的境界。
社會治理應當以人為本。
古時唐太宗把人民比作水,曾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改革惠民政策,廣大人民的生活持續(xù)改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思想無一不是提倡以人為本。社會由人民組成,并屬于全體人民,這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人民至上”的核心思想。共產黨的任務是為人民謀福祉,而只有貫穿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幫助人民謀幸福。假使政府不是以人為本,那么社保、醫(yī)保等惠民政策便不復存在,則會導致人民不幸、社會動蕩的后果。
社會治理應當做到使人民和諧共處。
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人民和諧共處是指爭斗罕見,作奸犯科之事更是罕見。為達到這個目標,政府應加強對社會的法治管理,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使犯罪分子無處遁逃,社會自然和諧。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唐山打人事件便是法治不到位,法外狂徒戾氣過重而導致的悲劇,并嚴重影響到社會的和諧。我不贊同孔圣人的無法之治,因為社會的和諧要由強大的法律來保障??资ト速澰S的曾皙眼中的社會是人生的一種藝術審美境界,是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倘若我們能夠完善法律,那么唐山打人事件里的法外狂徒便會不復存在,人民才能和諧共處。
“以人為本,和諧共處”,是社會治理的方針和目標。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暴政之朝必亡,虐待人民必然會招致人民的抗議,所以當今社會一定要謹記“以人為本”的道理。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實現(xiàn)全社會的“和諧共處”。以人為本是方針,是必要條件,而無法做到以人為本的社會,即使有再多財富,也必然不會安定。只有以“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八字為方針治理社會,才能擁有曾皙眼中的美好社會!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笔⑹缊D景何其美好!而這正是“禮樂”治理的結果。富民知禮,人民物質豐富、精神富足,不正是“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理念嗎?以人為本,才能達到和諧共處的境界。
其二
天下安康體現(xiàn)了儒家治國理想
南昌市豫章中學高二(3)班 李喆昊
《論語·侍坐》篇記載了孔子與弟子們關于治國理想的一場討論,弟子們對治國都有自己的想法,其中曾皙的發(fā)言尤其被孔子贊賞?!墩撜Z》的儒家思想也提出了社會治理的方法,這些思想在古代中國的國家治理中都曾發(fā)揮過積極作用。因此,儒家之道對于今天的社會治理仍有借鑒作用。
何為儒家之道?治理社會的儒家之道,即以“禮樂”治國。
冉有的理念是經濟穩(wěn)定、百姓幸福生活的基石。
冉有的治理側重“足食”二字,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沒有經濟就沒有一切。當今世界,貧困人口仍數量巨大,斯里蘭卡就是一個代表。斯里蘭卡最近宣布國家破產,民不聊生,老百姓連一日三餐都無法保證,更不要說生活安定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急劇下降,各種因素導致一個國家發(fā)生悲劇性的災難后果,由此不難看出經濟對于實現(xiàn)社會安定的重要性。所以,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是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基礎。
子路的理念強調兵力足厚,這也是促成社會安定的又一重要因素。
軍隊強大是一個獨立國家安定的必備力量,子路的說法正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敘利亞在經歷了戰(zhàn)爭之后,民不聊生。為了逃命,有人甚至強扒飛機,最后墜機身亡。不難看出,國家兵力不強,遭致外族入侵,百姓必定恐慌不安,甚至流離失所。試想一下,如果敘利亞兵力充足、武器充裕,是否就不會有此般結果?所以,強大的國防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作用不言而喻。
公西華和曾皙的理念是使人民知禮、社會和諧。
二人的描述都關涉禮治,而曾皙所描繪的畫面,更是儒家以“禮”治國的理想社會圖景。禮治,要有國富兵強的基礎,更須培養(yǎng)人民的道德素養(yǎng)和鑒賞美的能力。一個國家文明進化的程度,是和它的公民的道德和藝術修養(yǎng)緊密相連的。從古代的部落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城市社會,人類在從茹毛飲血向文明教化前進的路上不斷進步,而社會也隨之更加穩(wěn)定,國家也隨之更為富強。所以,治國理念也應加入“禮樂”這個概念。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xiàn)代化強國。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必須增強自身的本領、提高自身修養(yǎng),不僅使我們的國家富起來、強起來,更要提升其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程度,那樣,我們才能實現(xiàn)古之仁人的理想,實現(xiàn)人民生活幸福的偉大夢想。
其三
實現(xiàn)曾皙之志,必須綜合治理
南昌市豫章中學高二(3)班 朱文豪
《論語》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篇中,孔子引導弟子談了治理社會的志向。子路所言側重強兵治國,冉有側重富民足食,公西華側重禮儀教化,曾皙則用生動的語言勾勒出一幅人際美好、人與自然和諧的圖景。要讓這樣的圖景成為現(xiàn)實,恰恰需要在經濟、軍事及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等各方面綜合發(fā)力,所以,它描繪的是實現(xiàn)了社會全面治理之后的理想圖景。
曾皙所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段話,何以換來孔子的喟然贊嘆,令其直言“吾與點也”呢?因為曾皙的治國理念是“禮樂”治國,是綜合治理的最高層面,和子路、冉有、公西華的治理方法共同構成儒家的治國理論體系——我們現(xiàn)在稱之為綜合治理。
冉有的治理目標是基礎。他的治理側重富民足食。民殷盛、國富強的理念自古有之,民富則國富,而“民以食為天”,所以富民足食十分重要,但它只是基礎。子路的治理方略進了一步。他講究治國須強兵,軍事是否強大,決定了國家能否保護自己和人民。公西華的治理方略更進一步,“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側重禮儀,主張施行禮治。
曾皙的治理則是最高境界,他以“禮樂”治理天下,這正是儒家文化的理念,也是孔子治理國家的思路:“庶—富—教”中的最高檔次。實現(xiàn)了這種治理方式才能得到曾皙所描繪的盛世圖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美好。所以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回過頭來看,為何夫子獨鐘情于曾皙,而對其他三人的看法不太滿意呢?子路單純強調治國強兵,而孔子從儒家的治理觀念來看,治國不能缺少禮;而且子路說話不謙讓,沒有半點禮儀的風范。再看冉有,他的側重點在富民足食,可是富起來并不夠,人們更需要精神上的強大,要知禮才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公西華雖然側重禮儀,但說的只是祭禮。曾皙的志向不是空中樓閣,他將前幾人的志向綜合起來,達到了治國理想的最高境界。
再看當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是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話題,也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永續(xù)發(fā)展和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這與曾皙的構想是一致的。從古至今,禮樂教化的治國理念、建設美好世界的愿望從未改變,只不過對于古人來說它有點遙不可及,而今天的中國則離它越來越近了。
其四
謀人民幸福,達理想社會
南昌市豫章中學高二(3)班 龔鑫宇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對理想社會有過無數設想,《論語》便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暢談治國理念與理想的過程。其中,曾皙所描繪的理想社會不只是兵強馬壯、衣食所安和祭祀宗廟,還有人民能夠幸福快樂地生活??鬃訉Υ吮硎举澩?。確實,前者是治理手段,曾皙所言才是理想社會的終極目標。任何治理手段都應緊緊圍繞人民福祉,人民幸福的社會才是最理想的社會。
要治理出理想的社會,讓人民幸福,先要讓人民居有定所、豐衣足食,保持內部穩(wěn)定。
老話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飽喝足穿暖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是勞動力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大多數王朝不得人心、走向滅亡的原因便是王朝的無能使人民無食無居,流離失所,一波又一波的起義徹底動搖了王朝的根基。因此,豐衣足食、居有定所是人民幸福的基礎,是治理出理想社會的基石。
要建成理想社會,讓人民幸福,還要保證國家安全穩(wěn)定,抵御外界干擾。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即軍事,沒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做保障,所謂的內部穩(wěn)定就如一層薄紙,一捅就破。當國家遭受外敵侵略卻無力反抗,人民群眾何來幸福可言?近代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面對列強的槍炮時毫無還手之力,國家和人民任人宰割,這樣的社會別說是理想,簡直是黑暗!所以,富國強兵才是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堅實后盾。
要治理出理想的社會,讓人民幸福,更要讓人民知廉恥、懂禮儀、有所信仰,使得社會人際和睦、自由瀟灑。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所謂“信仰”并非求神拜佛那般信仰某種宗教,而是側重理想志向,這樣人們才能朝著所想的方向前行,而不是迷茫彷徨。在我國,全國人民的“信仰”便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而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大同社會。只要萬眾一心,朝著“信仰”前進,社會便能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理想的社會便在前方。
現(xiàn)如今,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矛盾錯綜復雜,在這個挑戰(zhàn)與機遇共存的時代,我們唯有沉住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度過這個復興的關鍵節(jié)點,讓曾皙之志不再遙遠,甚至就在眼前!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曾皙之志只是一種感性的描繪,還無法達到更高層次的理性概括。人民衣食豐足、安居樂業(yè),國家和諧穩(wěn)定,億萬人民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那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在眼前,曾皙曾作過樸素描繪的大同社會就不再遙遠!
本課重點是讀懂曾晳之志,即儒家以“禮樂”治國的思想?;诖?,學用結合,設計了帶有綜合性的第二個寫作任務,說古論今,讓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并萌發(fā)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這四篇習作大致能反饋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同學們懂得了夫子為什么“與點”,儒家原初的理念是否值得當代的社會建設和治理借鑒。從寫作角度評價,四篇習作均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并能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
習作一開篇簡潔,直奔主題;結尾以詩意筆墨引人向往,以此強化論點??少F的是,作者敢于質疑先圣,指出德治之外還須提倡法治,值得點贊!
習作二、三從文本出發(fā),剖析層層深入,將子路、冉有、公西華之“志”和曾皙之“志”放在一個治理體系中比較。通過對比、假設等分析論證方法來進行論證,都具有較強的邏輯性。
習作四采用設立分論點的結構,條分縷析,把曾皙之“志”、孔子理念、儒家思想和當今社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實踐結合起來思考,體現(xiàn)了“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這也是有社會擔當的體現(xiàn)。
四篇習作的標題都很用心,簡潔整齊,鮮明地體現(xiàn)了觀點。當然,在論據使用、論證分析和結構梳理等方面,四篇文章都還有升格空間。但是,一課一得、學有所得,只要有“得”,就值得肯定、贊賞!